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十年代大神医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魔女小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1 KB   上传时间:2018-11-12 11:56:53

  哪怕胡月不吃这一类型的,也被他刚刚的笑容惊艳了一下。

  两人坐下来之后,胡月就直接开口说道:“我妈和阿姨商量好的,觉得我俩都属于结婚困难户,所以促成了这桩相亲。但是我喜欢军人,我也看得出来,你没相看上我。我这么说,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既然谁也没看上谁,那就还是说清楚了比较好。”

  秦建军也是这么个意思,听到胡月这么说,他的心里也确实松了一口气。

  然后对着胡月笑了笑,说道:“没有想到,你是个这么直爽的人。”

  性格这么直爽的女孩子,还是很容易招人好感的。

  两个人既然说开了,那说话聊天也就不显得尴尬了,胡月想到了秦建军刚刚的那个笑,索性问道:“对了,你心里是不是有了喜欢的女孩子了?”

  “嗯?为什么这么问?”

  “刚刚看你笑了一下,觉得像。”

  “是吗?”

  他怎么不知道自己刚刚还笑了一下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胡月的问题的时候,他下意识想到的人,就是陈茵。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陈茵的时候,人家还是个小姑娘,如今已经长开,可满打满算的也才十八岁。一想到自己可能是看上陈茵了,秦建军就觉得自己还挺无耻。

  两人聊了一会儿,就准备回去了。

  回去之后,石慧和胡月两母女也没有多做停留,就离开了秦家。

  离开之后,秦建军就将事情对明爱华同志直说了。

  明爱华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念叨他什么。

  毕竟是两个人互相没有看上,如果人家姑娘看上了他,明爱华觉得自己是无论如何都要压着儿子跟人家姑娘接触接触的。

  秦建军说完之后,也觉得他.妈这状态不对,就说道:“妈,您也不用太为我.操心,我心里有数。”

  要不怎么说知子莫若母呢?听他这扭扭捏捏的一说,明爱华立刻明白自己儿子这是有看上的姑娘了,只是还没对人家姑娘表白心迹。她心中郁气顿时尽去,一身的神清气爽,笑着对秦建军说道:“行,妈不逼着你,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说完,就脚步十分轻松愉快的回了她自己的屋子里。

  陈茵在一个月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这儿距离首都不远,是一家中央疗养中心,不过她现在所处的地方的周围还比较空旷,里面并没有入住什么首长之类的。

  疗养中心目前就是这边住宅部分,和不远处一家医院组成,规模跟后世自然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陈茵给病人用药一个月之后,病人左侧颈部的肿物已经消到了鸡蛋大小,身上其余肿块都已经消尽。

  此时陈茵正陪同病人在屋后的小道上散步,这样小动一动对于病人的恢复是有好处的。适量的运动,对于身体健康从来都是有好处的。

  病人有了精神之后,也会经常跟陈茵聊聊天。

  魏院士也是这时候才发现,原来陈茵不单单只是在医术上出众,在别的方面,她依旧有着不凡的见识。从发动机的原理到飞机的一些性能,陈茵总是能够跟得上他的思路。

  虽说很多时间,陈茵的说法可能并不是那么专业,但是观念是没有错的,甚至有的时候一两句话还能让他有所启发。

  魏院士看着陈茵,眼中那种对小辈的欣赏毫不掩饰。

  有一个月之后,病人身上肿物已经全消,病情临床缓解。

  “您现在有什么感觉?”

  魏院士说道:“就觉得很渴,有些气短。”

  陈茵一边听着一边把脉,病人舌红无苔,脉象沉滑。此时应该给病人补元气,养阴化痰,拔除病根。

  她重新开了药方:全河车、白参、灵脂、元参……上方研成粉末,用夏枯草一千五百克熬制成膏,再加入蜜炼制成丸。丸重10克,早晚服用一丸,服的时候用生甘草10克煎汤送服。

  她将方子开出来之后,就有人过去帮着将药抓了过来。炼制成丸这样的事情,还是要陈茵来做,做好之后陈茵将药丸留给魏院士,疗养中心的大夫也都知道要如何给药。

  “此丸方服用两个月,两个月之后我再来给病人把个脉复诊一下,应是没事了。”

  陈茵的意思很明白,病人服药就行,已经不需要她留在这儿了。

第104章 毕业

  不过 ,陈茵确实是表达了她现在就想要离开的决心。可是魏院士的情况,之前他们都看到了,确实不容客观,谁也没有办法保证,陈茵离开之后,他不会再出现什么不可挽回的情况。

  所以在陈茵能否离开的问题上,医疗队的人尚且还有疑虑。

  最终还是魏院士自己站出来说道:“为了我的病情,让小陈大夫留在这里这么长时间,已经非常不好了,现在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大夫也说了按方服药就没事了,你们现在还将小陈大夫留下来,这是想做什么呢?我病情严重的时候,不会拒绝大夫的救治,但是现在我的情况已经好转,还将大夫留下来,这是想干什么?我还没有重要到,要随身配备专业的大夫的地步。”

  说完,又对陈茵表示了他的感谢,“多亏了小陈大夫,不然我现在可能已经没了。小陈大夫的医术高明,更珍贵的是你对于科研上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他的心里也非常的高兴,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人的努力研究,祖国才能够这么快的建设起来。而他拖着病躯,也要留在科研区进行□□的实验,就是因为他知道主席说的都是对的。

  只有我们的国家有了强大的武力威慑之后,外部才能够安定下来,只有外部安定了我们才能够安心的发展自身的经济。

  不然,经济再怎么繁荣,没有强大的武力震慑,我们也护不住。

  陈茵从疗养中心出来,就直接回了生物研究所。目前陈茵已经拿到了首都医学院的毕业证书,经过推荐,留在前身为首都医学院实验室的生物研究所工作,同时在首都医院中医科成为挂名专家,也担当首都第一制药厂中成药研究中心的顾问。

  又因为在去年的对印反击战中,陈茵的药浴配方让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让华**队有了一支实力更为强大的秘密武器。同时,陈茵的金疮药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陈茵的功劳不可否认。

  军部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在陈茵一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就收到了了军部递来的橄榄枝。

  而且军部给出的条件可以说是非常的优渥:喜欢搞研究,军部也有实验室,而且所有的科技都是最前沿的;平时不会限制她给人看病。

  陈茵觉得这条件挺不错,在询问了杨教授的意见之后,就同意了。

  不过她在首都医院是挂名专家,在军部则需要凭本事和功劳说话。

  陈茵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就正式走向了工作岗位。

  在正式上班之前,陈茵还有一段假期,趁着这个假期,陈茵回了老家一趟。

  她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去过了,第一个寒假不能回去的时候,她还会分外的想念家乡,想念家里的亲人们。后来她变得十分忙碌,似乎连写信的时间都需要挤一挤才能有。暑假的时候,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意外,不能回家,她是很想家,可又好像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和情绪。

  陈茵坐火车一路到了南城,因为搭乘的火车班次不对,陈茵在南城住了一晚才坐上从南城到沐阳县的车。

  有整整一年多没有回来,陈茵眼中的南城变化特别大。街道变的宽阔了,两边的店面似乎也翻新了。尤其是国营饭店外面,新粉刷了一层,上面国营饭店四个字用金色的油漆重新写了一下,看起来特别的气派。

  在买车票回沐阳县的时候,陈茵还发现,从沐阳县到南城之间往来的车次似乎增加了。从这里也能够看的出来,南城的经济确实发展了很多。

  坐在车上的时候,陈茵看到不少看着白色制服的男女工人,看制服上写的应该是南城制药厂的工人。他们脸上带笑,相互之间聊着天很是熟稔的模样。

  陈茵透过车窗看向窗外,脸上带着点点笑意。

  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陈茵总是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时代的潮流背景如此,她也做不了什么改变。但是如今看着南城的发展变化,陈茵觉得这里面应该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虽说国家现在的物资还是很匮乏,但是看着车上这些人脸上的笑容,那是带着希望的笑,那是对现在满意对未来有所期待的笑,一切都在变的更好。

  到了沐阳县,陈茵先到了二叔家拜访。

  大堂哥陈佳泽两年前就已经结婚了,这会儿娃已经快满一周岁了。堂姐陈佳妮也在去年结婚了,陈茵当时没有空回来,却也给她寄了礼物,男方是在纺织厂上班的,很务实的一个小伙子,而且对于纺织工艺也很有想法。

  见到陈茵,陈汉民显得十分高兴。

  “来,坐,我们家茵茵现在已经是个大忙人了,算下来二叔也有一年多没见你了,就只能时不时的在报纸上看到你的消息,真了不起。”

  一年多没有回家,陈茵心中也很是愧疚。

  “家里,都还好?”

  家里人会定期给她寄信寄包裹,里面有全家人的照片。那全家福上,少了她一个,陈茵每次见着都觉得温馨又遗憾。

  陈汉民说道:“都好,现在大家的日子比往年好过了不少,生产队用了高产抗旱稻种,再加上咱们这边的农业研究所对于化肥的研究也有了突破,产量高了不少,现在只要是勤快人,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里人,就不愁没饭吃。”

  而且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队的队长都在想办法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定期安排戏剧表演,还有生产队集体活动,队员们的日子过的风风火火的,想不开挑事的人还真少得很。

  而且,如今人们收入高了,收音机的价格又下来了,能买得起的人不少。没事的时候听听广播,这见识也上来了。

  陈汉民对于如今的生活,可是满意的不得了。

  陈茵也笑着说道:“嗯,家里好就行。”

  “就是担心你,家里没有啥好担心的。咱们老陈家出了你这么一个光宗耀祖的子孙,现在可是光荣人家,谁敢针对咱们老陈家啊?反倒是你,一个人在外面,你.妈就担心你不好好照顾自己,别人生了病有你这做大夫的看,你自己要是病了咋办?你.妈就担心你,为了别人自己不要命。”

  这一说,陈茵心里就更加不是滋味儿了。

第105章 天才

  过了一会儿,陈茵站起身准备回去。

  当然回去自然也还是陈汉民送她的,路上陈汉民说道:“说起来,咱们纺织厂的规模也要扩大了。去年你姐夫摸索出了改良版的呢子布料的生产加工工艺,今年我们按计划生产了一些。刚好搭上了制药厂药物出口的顺风车,咱们新生产的呢子料子包括其他布料都出口了不少,厂里效益好,现在已经在研究厂子扩建了。”

  陈茵问道:“扩建的话,后面生产的销售渠道能保证吗?”

  “嗯,跟英国那边签订了两年的订单,按照我们如今的发展趋势,两年之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销路的。”

  陈茵点点头,反正她既不懂纺织这一块,也不懂销售,既然二叔他心里有数,什么都已经安排好了,那陈茵自然也没有泼冷水的道理。

  “扩建也好,至少能够多出一些工作岗位来。”

  “是啊,今年又下放了一批知青,咱们这边情况还算好。只是再这样下去,恐怕不行。”

  这个陈茵也是无能为力,两人就着南城和沐阳县的改变一路上聊了很久。等到了村门口,陈茵就发现老陈家一家人齐齐整整的站在村门口等着她。

  这样的画面,让陈茵一下子就想到了她收到的全家福。画面跟照片仿佛重合到了一起,她从车上下来,飞奔着跑了过去,站在刘菊芬的身边,心里缺了的那道口子,忽然就被补充完整了。

  这样才对啊。

  这样才是齐齐整整的一家人。

  这才是真正的全家福!

  刘菊芬点了点陈茵的额头,想要说的话又全部都堵在嗓子口,说不出来,难受的很。过了好一会儿,刘菊芬这才说道:“回家就好。”

  “嗯。”

  陈汉民帮着提了东西,跟着他们一起回家去。

  路上陈茵有意看了看生产队里的农田里面的庄稼,她总共就没有种过多长时间的地,但是这辈子在农村待了几年也能瞧的明白。

  田间有人有劳作,看起来很有干劲儿。

  陈茵一路上看过去,田里的人虽有也有在聊天的,但是对于自己手里的活计,他们却完全没有出工不出力的表现。陈茵记得,以前村里人这样表现的还是非常多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十年代大神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