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宦海(科举)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司徒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3 KB   上传时间:2018-12-11 15:26:04

当下,一个主治春秋的贡士颇为诚挚地笑道。

当下士子大多以《诗经》、《礼记》为本经,治《春秋》之人越来越少,因而主治《春秋》的士子们,时而常有一种被人忽视之感,现下顾云浩得中会元,对他们治《春秋》的读书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顾云浩虽然心里也很想增强《春秋》一经的影响力,但眼下显然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候。

毕竟他已经考中了会元,如此直接的在众多贡士面前,单单言及《春秋》,说不得会引起其他四经考生的不悦。

而且,顾云浩私心觉得,还是应当低调才好。

毕竟马上就要殿试了,说不定现在嘚瑟,后面分分钟就会被打脸。

“以在下所见,五经皆有所长,咱们大家都是苦读了多年,都乃是为着博闻广识,有时候也不必分得过于清楚。”

说到这里,顾云浩顿了一顿,继续笑道:“再则来说,而今咱们经科考入仕,都只为不负所学。报效家国,承天子之意,应百姓所愿,只此方才是我辈读书人应当有的宏愿,又何必再多论主治是哪一经呢?”

言及至此,看了一下四周,只见众人皆是一脸赞同地点头,顾云浩决定再加一把火。

只见他先是恭敬地向着宫门内一礼,随即转身对着众人说道:“承蒙圣人恩典,得开今年恩科,咱们诸人方才得以取中贡士,与诸位同年共为新朝首科贡士,在下欣喜不已,以在下所见,咱们今后自当互敬互助,共同效忠陛下,方才不负陛下恩典,方才承得起‘新朝首科’这个名头。”

第118章 第118章:殿试

其实取中了元化帝即位后的第一科贡士, 这些考生们都是兴奋不已。

毕竟大家都知道, 新帝才刚即位, 正是需要用人之时。

他们这一科,乃是新帝亲自选拔,自然更容易得到元化帝的看重。

而今顾云浩更是将‘新朝首科’这个名头提出来,当下众人自然是心潮澎湃。

试问又有谁人不指望着得入皇帝之眼, 从此平步青云呢?

“顾兄所言不错, 咱们这一科考的实属不易, 诸位同年自然是要守望相助, 莫要让旁人给小瞧了去才是。”

顾云浩话才一出口, 便有士子应和道。

看着众人志气高昂的样子,顾云浩嘴角一扬,轻轻笑了笑。

看来解决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 便是给大家一个共同的目标。

都是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 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大家自然都不是蠢人。

同一科的考生们,即便考试之前,互相都不认识,但只要一旦考中了, 那便是同科同年。

特别是到了会试这个层面。

只要一考中贡士, 那这些士子们都将入朝为官。

官场复杂多变, 最是重人脉, 若非有什么大的缘由, 同一科的进士们, 那都是互相会给几分薄面的。

今后要在宦海中漂浮几十年,说不定哪一日就用得上这些同年们。

要知道,更是有些同科进士们,在多年的官场相处之中,甚至引为知己好友的呢。

就算是为着今后的仕途着想,众人也都会好生处理这个同科之间的关系,互相礼让三分。

当下众人便也撂开了主经的话题,或是直接谈论起今科的殿试,或是闲聊家乡趣闻。

“卯时到,诸位贡士入宫门。”

没过一会,便见宫门打开,宫门口的守卫一脸严肃地分立两旁,一个小黄门跑宫门,高声唱和道。

闻言,顾云浩等人忙止住说话,开始分列两行,开始等待搜检。

不错,进宫参加殿试,亦是要搜检的。

只是这里搜检的主要目的,一则乃是为了防止考生夹带,而则却是出于安全考虑。

毕竟这些考生都是要入宫面见天子的,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自然是要谨慎检查检查。

不过他们这些士子好歹也算是取中了贡士,今后都乃是当朝官员,因而为了不落这些未来大臣们的脸面,搜检之时,还是准备了专门的房间。

一共二百多号人,搜检完毕之时,天已经开始亮了。

进入宫门之后,除了引路的黄门之外,还另有八名礼部官员和一对侍卫随行。

礼部官员自然是为了引导贡士们入殿考试,而宫内的侍卫,则是为了保障皇宫的安全。

殿试的地点乃是太极殿。

太极殿位于太和殿之东,为太和殿的东侧殿。

而太和殿乃是整个皇宫的正中,为各代帝王大朝会之时的正殿。

先前顾云浩他们复试所在的太初殿,跟现下殿试的太极殿,便分别是太和殿的西侧殿和东侧殿。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顾云浩等人步入太极殿,各自按序找到自己的座位,整个过程中,未有一名贡士多言其他。

毕竟殿试的座次是按着会试的排名来的,加上先前复试也算是演练过,大家都可以说的上是熟车熟路。

顾云浩为会元,考座自然是在第一排的正中。

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之前,顾云浩双腿一曲,跪坐下去。

殿试就是这么坑爹,考生们是不能坐着应试的,得需要全程跪坐。

但好在华朝优待士子,给每个考位之上,都有专设一个坐垫。

虽然这座垫比较单薄,考生们跪坐久了,还是会伤及膝盖腿脚,但也总比没有强。

要知道在前朝之时,殿试的考生们,那可都是直接跪坐在这殿内的地砖之上呢。

好在殿试时间短,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顾云浩心志坚毅,这自然对他来说不算个事。

坐定之后,他便开始看考座上放着的笔墨砚台。

殿试之时,考生是不允许自带考篮的,一切应考的诸物,都由礼部提前准备好放在考座上。

细细看了看,见着没有什么问题,便也放下心来。

待到辰正时分,只听闻殿外似有不少脚步之声,顾云浩猜想应当是元化帝的銮驾到了,便忙直了直身子。

果然,不过片刻,那脚步声越来越近。

殿内众人忙俯身下拜。

“参加陛下。”

在殿内众人的参拜声中,元化帝步入了大殿。

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之中,顾云浩自然也是附身下拜,不敢抬首。

但见一抹明黄的袍角自眼前过去,就听闻元化帝年轻的声音响起:“诸卿起身。”

闻言,顾云浩等人直起身来,都转过身子端端的跪坐在考案之后。

“袁卿,开始吧。”

抬目看了看殿内诸人,元化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侧头吩咐垂立一旁的礼部右侍郎袁振。

“是。”

袁振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即上前道:“圣上有令,元化二年殿试开考。”

随着这一声令下,礼部的众官员开始发卷。

拿到卷子之后,顾云浩打开一看,果然是仅有一道题。

‘不以规矩’。

看着这个题目,顾云浩却是有些忍不住想要骂娘。

一般而言,殿试的制策题目,大多是偏向时务的。

也就是说乃是会选择一两个当下的时政,向他们这些士子问策。

因着殿试的考题,乃是由皇帝亲自出的,故而一般问策的题目,多是皇帝行政的一个方向。

考生们可以根据出题皇帝平素的施政方略,借此估计皇帝的喜好,写出一篇颇为讨巧的文章。

而眼下这个题目,却是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元化帝新即位,施政方略本就还不明,现在又出了这么一道考题,实在是让人觉得捉摸不透。

要知道,殿试是考策论了,而这个考题实在是……

若是放在平时的乡试或是会试之中,这个考题必然乃是四书题才是。

‘不以规矩’,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注]

这个考题,若是以四书题来做的话,自然是不需要费什么心思。

但现在是殿试,殿试只考策论啊……

顾云浩思量了一番,还是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以规矩’原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乃是表现孟子仁政的主张。

在孟子的仁政中,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注]

难道元化帝的心思,乃是要施行仁政?

想到之前元化帝还是齐王之时的那次会面,顾云浩却又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当初的齐王,看着虽然神色淡泊,但其实内藏丘壑。

那样的人物,又岂会甘于墨守成规?

再则元化帝才二十出头,乃是一名年轻的帝王,心中必然会有一番抱负和理想。

不知为何,看着这个考题,顾云浩心中亦是感慨良多。

二十年来,在这个时代经历的一切,在这一刻却变得那般清晰。

“为何而学?尔以何为志?尔之志向又与举业何干?”

这时候,顾云浩不由想起了的当年淮安府试之时,恩师向他提出的三个问题。

不负所学、不坠心志,为国、为民、为家!

规矩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宦海(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