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宦海(科举)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司徒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3 KB   上传时间:2018-12-11 15:26:04

可惜了……

“季航,你可有把握做好此事?”

正在季航感叹之时,却听见元化帝的声音又传入耳来。

怎么?元化帝居然是想着让他负责此事?

季航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

因着在元化帝龙潜时候的交情,季航自入官场之后,元化帝亦很是信任重用。

他今日轮班前来御前待诏,想着好友顾云浩在翰林院和朝中的处境,便侧面在元化帝跟前提了一句。

然而没想到元化帝果真想了起来,便直接传召入宫。

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个好友居然为新政思虑了这么多,就是他也听的热血沸腾,心潮起伏。

本以为顾云浩能借此翻身,主理邸报一事,成为元化帝身旁的新贵,却是不想这个好处最后居然还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想到这里,季航还是觉得有些内疚,感觉好似他窃取了好友的努力成果一般。

“怎么,如此之事,你也这般犹豫?”见着季航没有反应,元化帝眼中的笑意淡了两分,声音中也带着一丝冷意。

季航忙反应了过来,感觉到元化帝情绪的变化,亦是背脊一凉,直接跪下道:“谢陛下隆恩,微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信任。”

说完此话,萧穆言挑眉一笑,眼中带着几分满意之色。

而季航却是悄悄地看向好友顾云浩。

察觉到季航的目光,顾云浩嘴角一扬,眼中尽是平淡的笑意。

他早已猜到结果会是如此,又岂会因此不满或是失落呢?

不是旁人,而是季航负责此事,与他而言,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第140章 第140章:风雨欲来

自前次面圣之后, 顾云浩的生活好似又恢复了平静。

元化帝也如同忘了他这个人一般, 再未召见过。

原本翰林院一众官员听闻他被元化帝传入宫, 都称羡不已,只道是他能借此翻身,身为皇帝身边的新贵,但却没想到还是如之前一般。

为此,众人虽然面上不言, 但私下都在暗暗揣度,认为这位新科状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得圣心。

顾云浩并没有去关注旁人的想法, 这些日子他都忙得紧。

首先是他的本职工作,太上皇突然来了兴致, 说是要在年前亲阅顺德朝史。

为此,他们翰林院这些负责修纂史书的官员们自然就更忙了,而顾云浩独自负责撰写《南巡起居实录》, 这其实也是顺德朝史不可或缺的一向, 因而工作进度自然就要加快了。

这些日子, 顾云浩跟赵启都在抓紧时间赶任务。

其次,自上次面圣之后,元化帝虽然并未传召,却也吩咐了他,要他十日内拿出新政的具体章程, 并且将商业、学府、兵事改制的细节全部思虑周全。

因而, 在忙完了翰林院的工作之后, 顾云浩回到家里, 大多数十件都是钻在书房一一推敲这新政之事。

虽然日子过得很忙碌,而且明显元化帝并未很信任他,但顾云浩这样忙着却还是觉得很充实,甚至是很兴奋。

毕竟新政是他多年所愿,若是真能按着他的设想实施开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他就算是已经得偿所愿了,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至于他个人而言,如果能借此得到元化帝的赞赏,从此平步青云,走上人生巅峰那自然是好的。但若是不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个人的荣辱得失,又岂能与天下相论,只要新政得以实现,他自己的荣辱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只是虽然此事他早已思量许久,但仙子阿需要上呈元化帝,这里面需要考量的东西就更多了。

要知道元化帝乃是一名帝王,对于新政而言,他所在意的东西跟顾云浩其实是两个方面。因此,为了让元化帝能够支持自己的提议,顾云浩不得不想办法将这其中之事进行改变,以另一种方式提出来,从而取得元化帝的支持。

为此,顾云浩用了七天的时间,总算是将新政的具体办法拿了出来。

其中第一要务自然还是税制改革,先是田地税收和人头税的改制,这一项元化帝是在召见他的时候已经谈及了的,因此顾云浩也并未多着笔墨。

其次便是他言及的商业之事。

在奏章之中,顾云浩提出开海禁并发展边贸,分别于边关六城及沿海十三府开设商城,以此繁荣商业。

同时,改革兵事,实行强军策略。

只得一提的是,还另增设兵械司为从二品机构,分离与兵部和工部之外,并面向全国上下广招匠人,专事研制军械。

此外,兴建军事学院,学院的学生一应实行招考制,打破世族功勋之家在军中的影响力。

要知道那些功勋世家们大多都是开国初期,跟着打下天下之人,曾都是军中的将领出身。

虽然现在华朝立朝数十年,但这些人在军中却还是有着一些影响力,甚至这些功勋世家的后代也大多在军中任职。

而且这些世家子弟们自小就是没吃过什么苦,许多更是斗鸡走狗无所不为,更别提什么带兵的经验了,这些人若是在军中为将,军队的作战能力又怎么能强的起来?

因此,顾云浩认为如今华朝兵事较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

当然,这个法子元化帝必然会支持的,毕竟萧穆言新帝登基,虽然现在太上皇仍然健在,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但萧穆言在即位之前毕竟蛰伏了这么多年,手下可用之人太少,特别是对军中的掌控力还是有些不足的。

要知道平王跟蜀王都已经就藩,两人手中自然都拥兵不少,如此,元化帝又怎能不着急呢?

若是开办军事院校,再将军事学院的学生分派到各地为将,这样一来,元化帝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往军中安插自己的势力,从而尽快掌控军力。

当然,在开办军事院校之外,顾云浩还提出为了教化百姓,要在全国各地增设书院。

其实本朝亦是在各地是设有官学的,但只是到县这一级。

各县有县学,各府有府学,但这些都是须得考中秀才,取得功名之后方才能够入学读书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考上秀才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样一来,官学对于寻常百姓的教化和影响力其实并不大。

除了官学之外,虽然还有各种私塾和书院,但这些私塾大多收费较高,非寻常人家能负担的起的。而书院又并不多,招生也有限,自然也没什么达不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为此,顾云浩提出,在各地增设官学,在乡下以‘里’为界,一里设一官学,而城里则按着人口和规模增设。

为免达不到教化百姓的目的,又再提出官学的进学和收费标准,以寻常人家的孩子也能入学为准。

提出此事,顾云浩自然是为了想让寻常人家的孩子也能有机会读书,但出于对元化帝目的的考虑,他却还是只言是为了教化百姓。

为了说服元化帝,顾云浩为此还特意提出要与官学新增一项课业,即于这些官学开设一课,专门传播忠君仁爱的思想。

他相信,就是为了这一点,元化帝也会对这个官学有些兴趣。

当然,顺着这个改革学府的东风,顾云浩又提出要大兴学风,鼓励各省开办书院。

至于陵江书院这样闻名一省的书院,自然是要解封重开的。

只是这一应改制,首先就是需要银钱,故而顾云浩也提议新政之事当循序渐进,首先便从该之税赋开始。

将所思之事梳理了一番,顾云浩又删改了两日,确定没有什么差错,又将此奏章拿到右相府,请了师祖孙惟德帮着看了看,方才呈交元化帝。

他只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是没有资格写奏章直呈元化帝的。

因而这一次的奏文,并未走正规程序递上去,而是由季航代为呈交。

这其实还是有些不同的,毕竟走正规程序上呈奏文,若是今后新政得以实施,那么整个华朝上下都知道新政的策略乃是他顾云浩初定,他的名望将随之大为提升。

更重要的是史书工笔都会记上这一事,即便他不能位极人臣,但因着新政之事,他的名字也将会留在史册之上。

青史留名啊,这对于读书人来说,可是毕生的追求。

而不能光明正大的递交奏文,那么即便开始新政,知晓此事的人也必然是有限的。

只是现在这个情况,顾云浩却是不仅不在意此事,反而也暗暗有些庆幸。

不能留名史册虽然有些遗憾,但他还是觉得如此隐于人后更好一些。

毕竟他提出新政本就惹了许多人不满,加上今次奏文中所言的税制改革或是军事改制之事,都是触及了不少人的利益,现在虽然有了师祖孙惟德一力相保,但还是低调些的好。

虽然之前元化帝言谈之中有新政之意,但奏文呈交之后,元化帝也并未召见过他,顾云浩还是有些焦虑。

七月,顾云浩一心期盼的新政并未见有什么动静,反而是由季航负责的邸报改良之事却是开始了。

七月十日,元化帝下令改良邸报,于翰林院增设一从五品学士的官职专司此事,并令季航主理此事。

因着此事,季航更是成为了元化一朝的政治新星,在翰林院也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他本就曾为元化帝曾经的伴读,如今又主理邸报之事,朝中诸人都是明白这是元化帝在提拔季航。

季航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便得了元化帝的信任,直接一跃成为从五品的官员,如此的晋升速度,着实让不少人眼红。

只是嫉妒虽然嫉妒,但众人也都不敢去触季航的霉头。

毕竟人家可是季铭季阁老的嫡孙,季家的二公子,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季航虽然也听顾云浩论及过邸报之事,但其中一些细节也有些把握不准,顾云浩自然是要从旁协助的。

为了保障邸报改良能让元化帝满意,陈凯元也特意为季航调拨了些人手帮忙,而李文旭也赫然在列。

李文旭于顺德三十年考上了庶吉士,在翰林院观政行走。

本朝庶吉士三年一馆选,三年一散馆,故而如今李文旭仍在翰林院任职。

只是与顾云浩他们不同,李文旭只是庶常,并未授官,因而也没什么品级罢了。

李文旭原本是被分配到御前行走待诏的,那可是众多翰林们最为期盼的差事了,怎么现在却会突然被分派到季航这边来?

“此事或许是左相跟徐景的意思,你可千万要谨慎些,莫要让人构陷才是。”顾云浩知晓此事之后,便出言提醒好友季航。

他们对于徐景都是没有什么好感,如今李文旭成为了徐景的女婿,自然也是会防范着他。

而且经上次冠礼上见过李文旭之后,顾云浩更是觉得自己从未看透过这位曾经的同窗,不由开始暗生警惕。

“恩,我晓得。”

季航点头应了一声,随后又拿出一篇文章,交由顾云浩,说道:“这边是我准备首期邸报的文章,你帮我看看。”

闻言,顾云浩笑着点了点头,接过那文章。

第141章 第141章:开局

今年的八月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月。

朝中更是风起云涌, 大事连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宦海(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