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宦海(科举)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司徒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3 KB   上传时间:2018-12-11 15:26:04

顾明良更是激动不已,就连说话也有些颤抖:“意思是十三四岁就能到秀才了?”

这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因着往常见到过的秀才公,大多都是二三十多岁,甚至还有像五六十岁都还没考上老童生。

他原本以为孙子聪明,能尽量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考个秀才,现在才知道,原来也有可能在十多岁就考上,他又怎么能不心动呢。

“若是天资不错,又自身用功些,应该是可以的。”季老爷含笑说道。

他说的并不是假话,虽然对于这些农家来说,十多岁出头考秀才是从未听说过,但对于有家底的诗书人家而言,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是,也得须得有先生指点才是。”

见着顾明良一脸的兴奋,季老爷有些不忍地道。

他自然知晓,对于一个农户人家而言,找个好先生跟着念书的花费是非常大的一笔开销。

因知道这段时间农忙,季老爷略坐了一会,就再次道了谢,起身告辞。

送走了季老爷跟胡德全,顾家人也是一脸欢喜。

毕竟人家那位季老爷一看就是个不简单的人,还说话行事那样客气,丝毫没有臭架子,大家跟着听了一番他说话,不仅觉得获益颇多,心情也还不错。

“爷爷,看看那匣子里是什么?”

待人一走,三妞就眼珠儿一转,一脸兴奋地瞅着季老爷送来的那个匣子。

“没听人家说是黄白之物嘛,多半就是些银子咯,这都不懂,幺娃子教你的字都忘了吧?”二妞笑着点了点三妞的额头。

顾明良不管两个孙女打口头官司,在众人目光中打开了那个匣子。

众人看清了之后,都是倒吸一口凉气,随即一脸的欢喜。

果然是银子!

李氏接过匣子数了数,居然有整整一百两……

这可是不一笔小钱,顾家人兴奋之后,就有些不安起来。

“爹,你说收人家这么重的谢礼,该不会不好吧?”卫氏有些犹疑地问道。

顾明良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想了想,叹口气说道:“对于那些有讲究的人家,银钱不算什么,就怕跟不相干的人沾染上,人家这是不想欠咱们家人情呢。”

闻言,众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他们本来也没想过要巴结谁,现在见顾明良这样说,自然也是不觉得有什么。

第22章 第22章:一百两

一百两银子,对于顾家人来说,简直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收入。

因着这个事,一家人这一整天都喜笑颜开的。

平时管家的李氏更是谨慎的很,就是在田里干活的时候,总是隔一会就下意识地摸一摸挂在腰间的钥匙。

不仅感觉家里的门没锁好,期间还叫二妞回家里看了看。

即使后来二妞回家看了,说门户没有问题,锁的很严实,李氏还是有些不放心,时不时往家的方向瞅上一眼。

“你这简直是穷人发财等于受罪。”

顾明良不由有些好笑道。

“阿奶,你就放宽心吧,不说家里还有三妞在,就说咱们虽在田里,但离家又不远,没事的。”大妞也是笑着劝道。

“奶,你得习惯了才行,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嘞。”二妞笑道:“幺娃子念书念得好,大娃子也到城里读书了,等家里出了秀才,那你可又得怎么办?”

二妞说的这话很是讨喜,众人眼里都带着了几分憧憬。

供养两个读书郎实在是不容易,可不就是希望能考个秀才,走出一条出路么。

顾云浩下午回来,就感觉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刚吃毕晚饭,爷爷顾明良就一面抽着旱烟,一面叫李氏把东西拿出来。

“今天家里来了个季老爷,说是前两日你救了他家孙女,人家给你送来了一百两银子的谢礼。”顾明良对着顾云浩解释道。

言毕,就见李氏捧了个小匣子出来,放到平时吃饭的圆桌上。

顾明良打开了匣子,里面装的全是银锭,每个银锭都是十两的模子,一共刚好十个。

又扫了一眼众人,顾明良说道:“我想着,这钱还是应该给幺娃子,不该算公中的收入。”

说这话的时候,顾明良的目光落在了方氏的身上。

很显然,这是担心大房有什么想法。

听到说是要把这一百两都给二房,方氏心里羡慕极了,但这是因着顾云浩才得来的意外之财,也不好说什么。

加上顾长荣私下跟她说了许多,方氏也知道顾云浩学问现在比儿子顾云涛好,说不定家里后面得靠着二房,虽是羡慕,但也明白不该因此坏了家里人的情分,不然说不定以后得不偿失。

“都听爹的。”

想了想,方氏只轻声说了一句。

反正他们大房有顾长荣在衙门当差,顾云涛念书和考试又都有公中出钱,倒也不是很缺钱。

听了方氏的话,顾明良点点头,表示满意。

这对二房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一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上好的良田,也至少能添置十亩,就是在县城,这钱也足够买个宅子了。

“爹,这……”顾长光显然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虽是惊喜能有这样大一笔钱,但心里也是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家里的规矩在那里,除了二十亩田每年的收入和顾长荣当差挣来的公食银要归公中,两房另外收入的也要一半交给公中,剩余一半才能自己存着当私房。

“爷爷,家规不可废,还是该按着规矩才是。”顾云浩一脸认真地道:“照我来说,还是五十两给阿奶收着吧,另外的五十两就给我娘收着,到时候考试用。”

“不行,科考念书的钱公中来出,这是先前说好了的。”顾明良摇了摇头,说道:“你这样说是好心,只是这样的话,反倒让家里人生份了。”

顾云浩转念一想,觉得他爷说得也有道理。

经过一家人的商议,总算是决定了这钱的分配。

首先是分做了两份,其中六十两归二房的私产,用顾明良和李氏的话来讲,留着到时候给顾云浩娶媳妇。

剩余的四十两,归了公中,让李氏收着,准备翻了年给家里重新盖房子用。

“等过两天老大回来,先让他到城里打听打听行情,遇到有价格合适的砖瓦可以先买着。”

李氏笑眯眯地说道。

他们家现在的房子是泥瓦房,虽然占地面积大,修的也很宽敞,但总归也还是有些年头了,乃是当年顾明良的父亲修的。

顾家人很爱惜东西,房顶上的瓦每年都翻,墙体看着有哪里不对劲,也是立马就修补好,虽然现在还能住人,但好歹也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看起来也确实是有些不太好。

“要盖就盖大房子,等到时候云涛、云浩娶媳妇有了重孙,也才住得下。”

顾明良想的更是长远,甚至连以后重孙的屋子都要规划上。

不过他这么想倒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盖房子是大事,而且这次是准备修的砖瓦房,只要修好了,可是能管好些年,自然得一次性弄好。

若是后面家里人口多了不够住,再重新盖房子,那可就不划算了。

“爷爷,四十两银子不晓得够不啊?”

能盖新房子自然好,但顾云浩还是有些担心。

“应该也差不多,到时候木头和院子里铺的石板都是现成的,不必再花钱买,只是砖瓦跟匠人的工钱是大头。”

顾明良想了想,吸了口旱烟,继续说道:“就是不够的话,那也应该差不了多少,到时候家里再拿点银子出来就是了。”

说到这里,顾明良又侧头问李氏:“家里现在还有多少钱?”

“一百一十三两。”

李氏一脸的笑意,很显然她是对自己的持家能力感到得意。

毕竟在这样的收入之下,能攒了这么多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这么多啊……”

众人也是没想到家里居然还能存了这么多钱,都是一阵诧异,随后不住称赞。

“娘,你真能干,家里就这么点收入,还有大娃子跟幺娃子两个读书,居然还能存下这么多钱。”

卫氏带头夸道。

“可别到处去说,免得招了人眼。”李氏连忙嘱咐众人,“都是一点点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旁人只看到咱们攒了钱,又哪里会管别的。这些年家里过得什么日子,只有咱们自家人知道。”

众人自然是连连点头答应。

“先存五十两放好,到时候留着给俩孩子考试用,剩余的加上刚得的四十两,就放在一处,等房子盖好了,看看能不能添置几亩地。”

顾明良就对着这些钱的用处做了一个大概的安排。

“爹,我想看明年是不是能让云浩去城里的学堂念书。”

一直沉默地顾长光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那季老爷也说了,要想考秀才,还是得要找个得力的先生才行,不过只是要比大娃子早去城里念一年,还是按着先前说的,束脩什么我们自己出。”

说到这里,顾长光想到刚得了六十两银子,心里也有点底气。

担心家里人不同意,又加了一句:“若是家里艰难,这一年的饭食和纸墨钱,我们也可以自己出。”

“这是什么话,当初说好了,等孩子到了年纪,就去城里念书,公中给管饭食纸墨。”

众人还未发话,李氏先是不悦道:“只是云浩现在年纪还小,一个人去城里,我倒是有些不放心。”

“奶奶,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没事的。”顾云浩忙到李氏跟前,拍拍胸脯说道:“况且爹也说了,是翻年后再去,那时候我都已经满九岁,能照顾好自己。”

其实去城里读书这件事,他私下已经跟顾长光跟卫氏提过。

毕竟以他现在的进度,在族学里混着,也没什么可学的东西。

就是顾明琮,私底下也偶尔提过,让他再想办法到城里求学。

现在见他爹顾长光说出来了,自然是顺杆子往上爬,不愿浪费了这个机会。

第23章 第23章:志向

顾云浩去城里念书的事,最终还是没有当即决定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宦海(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