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芳华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海边的橘子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3 MB   上传时间:2019-06-02 11:42:39

  重阳节在江城是大节。每到这天, 人们总会尽量地聚在一起, 共同祭祀祖先, 陪老人度过佳节。

  哪怕是在不富足的年代,人们到这一天时,也都会想要吃些好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算过了这个节。

  于是, 大家会提前存米存油,攒下一两个月的肉票,只为能一朝吃得富足。各个单位也会体贴地发些福利, 多数时候是劳保用品,手套毛巾口罩, 光景好的时候,还会发些雨衣雨靴。

  1962年重阳节的前一个星期, 第五钢铁厂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了一袋砀山梨。据说, 这是安徽那边兄弟单位的心意。

  听到有砀山梨领, 林蔓一下班就跑去了后勤科。成袋的砀山梨在后勤科办公室里堆成山, 连走廊里也都是。有人不断地跑进跑出,继续把仓库里梨再运上来。

  林蔓排进了领梨的队伍。这条队伍很长, 从后勤科所在的二楼一直站到了楼下门厅。不过好在移动的速度不慢, 每当有几个人废劲地拖着一麻袋的砀山梨出来后,大家就能往前迈进一大步。才排了不到半个钟头,林蔓就走进了后勤科的办公室。

  “你是林蔓?”

  后勤科的副科长胡跃升一见林蔓进门,就站起来向她打招呼。林蔓认得他是段大姐的爱人,有几次在厂门口遇见, 段大姐曾向她介绍过。

  “你们的东西是这些。”胡跃升拉林蔓到一边,用手指了指靠墙边的一张大桌。桌上有摞成摞的小纸箱。个别纸箱的底软了,隐隐阴出了水渍。

  林蔓掀开纸箱一角,好奇地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只见草黄色的壳子里有一块冰砖。冰砖的表面透着粉红色。看清内里的东西,林蔓喜上眉梢:“呀!居然是虾仁。”

  原来,重阳节五钢厂并不是只发砀山梨。

  闲话中,胡跃升告诉林蔓,普通工人才领砀山梨,像化验室、设备科一类的技术工种领的是虾仁。如果是宣传科、人事科、后勤科之类的部门,除了虾仁以外,还可以多拿到一桶油。而要是供应科嘛!不但东西一样不落,还可以另拿到一笔节日补贴款。

  “供应科可是厂里最肥的地方。”胡跃升难掩羡慕。

  “那厂长书记他们呢?”林蔓好奇地问。

  胡跃升笑道:“那就不清楚了。不过你要知道,哪怕是厂委里一个普通的秘书,都不会把供应科的那点玩意儿看在眼里。”

  林蔓回到家时,赵里平和一帮男人正站在门前闲聊。

  林蔓把单位发的虾仁送给冯爱敏,让她重阳节那天烧。赵里平和人谈得热络。林蔓无所事事,便站到门口,听外面的人侃大山。

  “今年过节啥也不想整,就想弄点羊肉偿偿。”一个卷了袖子到手肘的男人叉腰叹道。

  “你可拉倒!现在供销社哪儿有羊肉卖给你。”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毫不留情地泼冷水道。

  “不是说乡下有集市吗?”另一个想吃羊肉的男人问。

  赵里平道:“有是有,不过他们都是整头羊卖!我们哪儿买的起啊!”

  “有一个办法可以。”林蔓灵机一动,插嘴道。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林蔓。林蔓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合伙买一只羊。这样,不但能摊下价格,还能让每家都能吃到肉。”

  “诶,这个主意能成!”最开始提议吃羊的人拍手叫好。

  人群里,但凡想吃羊肉的人都激动地响应起来。林蔓赶忙找出纸笔,记下报名要合伙买羊肉的人的名字。不多会儿的功夫,名单列下来,一共洗下了16个人名。

  接下来,大家又商量该怎么买法。经过商量,大家一致决定由林蔓和赵里平代表大家去买。解放前,赵里平曾做过两天屠夫。羊好羊坏,他一眼就能辨得清楚。车队的喜子每星期天会经过松河镇。林蔓和赵里平刚好可以搭他的车。

  松河镇的集市自从搞起来后,逛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江城的人会逛,就连住在省城的人们也会隔三差五地组团光顾。为了应对愈发蓬勃的群众需求,镇政府拍板决定,除了光明公社以外,让其他的公社们也都加入进来。如此这般,松河镇的集市更热闹了。

  星期天一大早,林蔓和赵里平搭车去松河镇。

  他们没有逛集市,下车后,径直穿过了松河镇,赶到距离镇上十公里不到的二道河生产大队。

  他们走到卖地瓜的老人家时,老人正推着板车出门。

  “那些羊啊,已经卖掉了。前阵子有个领导家的炊事员来过。”老人一听林蔓要买羊,直冲林蔓摆手。

  林蔓瞥了眼院里的房子。翘起的门槛已经修好,大门终于关上了。糊纸的窗户换上了玻璃。明媚的阳光照上去,反射出点点金色的光。她心里想道:看来,这老人是帮人养羊赚了些!又或是卖烤地瓜的收入?

  “那这队里,还有谁家有羊卖?”林蔓不甘心,又问。

  老人抬起手臂,指向东面的一间青砖房道:“喏,那头的花婶家也有。”说罢,老人推起车子,赶着去镇上做生意了。

  林蔓和赵里平问了几个路人才找到花婶家。路人一听他们是来买羊,纷纷热心地指路。据路人介绍,队上所有人家的羊里,属花婶养的最好。

  “您家这羊怎么卖?”

  在一棵大槐树后,林蔓找到了花婶住的房子。花婶住的房子是青砖房,房前有篱笆围的院子。院子里果然有两只羊。赵里平稍打量了下羊后,小声地告诉林蔓,两只都不错,大的那只更好,肥瘦适中。

  “大的180,小的140。”花婶一脸和善地回道。她是那种典型的农妇样貌,粗胳膊粗腿的壮实身型,圆圆的脸上晒得黝黑,

  林蔓指着大羊问:“那只能便宜点不?140。”

  花婶操着一口乡话,声音高亮:“那哪儿成,还不够我喂的饲料钱!”

  “您考虑清楚,能便宜我现在就买。不行的话,给个准信儿,我立马走人。”林蔓笑,说得坚定。

  180块钱啊,也不是天天有人能拿得出。但凡有个可以出差不多钱的,还不赶快脱手?林蔓笃定了花婶有还价空间。

  花婶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下,蓦地,她干笑了下,说道:“也不是不能便宜,只是你这姑娘砍得也太狠了。要不,我吃点儿亏,170?”

  林蔓摇头:“我最多出到150。”

  “行啦行啦,160,一分不能便宜了。”花婶摆了摆手,缴械投降。

  “大家还以为怎么都得两百呢!现在可好,每家只出十块就行了。”赵里平一边低声对林蔓说道,一边欣喜地掏出了一卷十元票子。

  “你们先四处逛逛,我去把羊弄干净了,你们再来领?”花婶提出建议道。

  林蔓和赵里平刚好也想去逛逛集市,于是便和花婶约好了两个小时后再过来拿羊肉。

  “先下个定!要不万一你们反悔了怎么办?我这羊不是白杀了。”花婶打了个手势,示意林蔓和赵里平务必先付一笔钱。

  赵里平觉得花婶说的有理,于是就给了花婶十块钱。花婶嫌钱不够,赵里平便又多给了二十块钱。花婶眉开眼笑地看着手里的三张大票,欣喜地好像一只报喜的雀儿,一连“咯咯”地笑了好几声。

  林蔓和赵里平回松河镇逛集市。中午赶上有人卖鸡蛋,他们排进了买鸡蛋的队伍里,于是就又多耽搁了些许时候。当他们回到花婶家时,已是下午两点多,比约定好的时间晚了不少。

  “花婶,我们的羊肉呢?”林蔓看院子里的大羊已经没了,心想应是都弄完了。

  花婶懒洋洋地走出屋子,一脸的不耐烦:“谁的羊肉,胡说什么呐?”

  林蔓心里咯噔一下,立时有了不祥的预感。

  赵里平不明就里,继续问花婶:“我还给了你30块钱订呐!你不是让我们两小时后来领吗?”

  花婶狠啐了一口,叉腰指着赵里平鼻子骂道:“你他妈瞎掰乎啥?我收了你定钱?哪个亲眼见了。”

  “你,你这是耍无赖。”赵里平气得脸通红。

  花婶和赵里平的争吵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

  林蔓环视四周,发现每一个来看热闹的人都一脸漠然。没有人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上来劝架。所有人都冷冷地站在一边,专心看赵里平和花婶的笑话。又或,只是赵里平一个人的笑话。

  赵里平冲上前和花婶评理。奈何花婶是女人,他不好真的动手。花婶显然是经历过大场面的,赵里平刚往前两步,她就原地坐下,干嚎着喊“杀人了,杀人了”。

  林蔓把赵里平拉出院。赵里平不住地回头,念叨要去寻生产队的队长评理。

  “你去找大队长,十之八九也是没用。”林蔓推测道。

  赵里平梗直了脖子,气得说道:“不可能,像这种行为,他们队长能放着不管。还没王法了!”

  林蔓道:“俗话说,法不责众。你看我们和她在理论的时候,围观的人一点也不好奇发生了什么,就好像都知道似的。这说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甚至有可能,不只她一家这么干。要是这样的话,还真不一定有人敢管。”

  赵里平不信邪,还是非要去找生产队的队长评理。

  生产大队的队长家也有人在吵架。林蔓和赵里平还未进屋,就听见里面一个人在嚷嚷。

  “你们这是诈骗,我要去镇上告你们,你们……”一个人又委屈又怨愤。

  紧接着,一个理直气壮的声音传来:“我话摆在这里了,你就算告到省里,告到北京都没用。你扯的那些犊子,谁能证明?我警告你,你要是拿不出证据,还敢瞎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我们也要告你呢!”

  “你们告我什么?”

  “哼!告你有意污蔑陷害劳动人民,你好好掂量掂量,这顶帽子你受不受得了。”

  赵里平收回了差些迈进屋的脚。走出门后,他一脸沮丧:“蔓啊,怎么办,我真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林蔓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吸引了。

  那个院里也养了只羊,一个扎灰色头巾的农妇正叉腰和隔壁的穿花布衫的小媳妇吵架。小媳妇所在的院里,同样有只羊。

  林蔓淡淡一笑,悠悠地说道:“放心!我自有办法要回定金。不光这样,我们还能用非常便宜的价钱买到羊。”

第34章 买羊(下)一更

  “我们该怎么做?”赵里平一筹莫展, 现在任凭林蔓决断。

  林蔓笑:“谁让我们去找的花婶, 我们就去找谁。”

  去松河镇前, 林蔓先去了一次老人的家。

  老人还在镇上卖地瓜没回来,院里只有三个扎犄角的女孩儿在跳皮筋。林蔓让赵里平在院外等。

  赵里平站在院门外,眼看着林蔓进院又出来,全程没耽误多少功夫, 只听见里面林蔓和小姑娘打招呼,她的声音甜得像蜜,让人听了亲切。孩子们都喜欢她, 她出来的时候,有一个还跟着跑了出来。

  “这就好了?”赵里平猜不透林蔓究竟要做什么。

  林蔓点头:“好啦!我们去镇上找老刘头!”

  老刘头就是卖林蔓古书的那个老人。林蔓和赵里平在镇上找到他时, 他正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着。今天的生意大好,他的双手忙地一刻不停。一会儿他要用钳子钩出烤熟的地瓜, 一会儿他又得从挎包里找钱给人。间隙时, 他还不忘吆喝:“烤地瓜, 新鲜出炉的烤地瓜!”

  林蔓挤进人群, 对老刘头说道:“我们谈谈!”

  老刘头脸色一沉,朝林蔓摆了摆手:“没空没空。”

  林蔓笑, 放高了嗓音:“在这儿吵架, 您不怕影响生意?”

  老刘头抬眼看林蔓,轻叹了口气:“别在这里,我们去后面。”

  未免节外生枝,老刘头先找人照看了摊子。他领着林蔓和赵里平走进一个僻静的死巷。

  “你们找我也没有用,花婶那边是你们自己谈的, 跟我不相干。”老刘头一听花婶吞了买羊的定金不认账,立刻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

  林蔓早料到老刘头的态度。她既不生气,也不着急,只淡淡的一笑,甜声说道:“老人家,我过来的时候,先去了你家一趟。”

  老刘头面色骤变:“你这什么意思?”

  “还记得我从你家买的那些东西吗?我专挑了几样放回去。”林蔓回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老人警惕起来。

  林蔓继续说道:“你大概不知道,那些东西里有民国的玩意儿,并且很有可能流转过国军将领的手。”

  老刘头吓得脸煞白:“你……你……”

  林蔓笑:“我现在怀疑你是对岸的特务,那些东西是你收受的经费,作为新X国人民大众中的一员,我有举报你的义务。”

  “你这姑娘也太坏了,你可不能这样胡说啊!”老刘头急得眼角泛出了泪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7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3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芳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