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后心怀蜜谋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许乘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22 KB   上传时间:2019-10-31 17:02:14

  *****

  李恪昭很烦。叶冉更烦。

  “公子,您这么阴恻恻盯着菜盘子,让我觉得它们恐怕有毒,”叶冉放下筷箸,“您究竟是在气太子想将您挤出王都,还是气行云讨要休书?抑或是气自己让她失望了?”

  李恪昭收回目光,环臂抱在胸前,面无表情地反问:“你觉得呢?”

  叶冉脸色也不太好,语气冷冰冰,话却中肯:“其实若以下属的立场来说,行云那休妻的主意不算太瞎。您离国数年,在君上及朝臣面前本就地位模糊,若这就被挤出王都,想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只会更难。”

  眼下李恪昭归国才不足十日,太子此时提出让他外放历练,恰恰让他没了机会熟悉当下朝中势力分布,无从探知各位重臣的立场,甚至让他无法准确判断缙王在国策大政上的风向。

  当此之际外放地方,主持政务时该侧重哪头都吃不准,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卓啸弑君窃国,撕毁缙、蔡盟约,说不得几时就要陈兵边境。行云出身岁氏,到底还是蔡国人。您若在此时休妻,于名声并无大害,也可堵住太子的嘴,众人明面上也会稍作体谅,至少不会立刻迫您外放。”叶冉有理有据地剖析。

  “如此有了缓冲余地,将该走动的各家都一遍,您心中有了数,准备充分后再外放地方,出政绩就会容易得多,料想最多一年半载也就回来了。”

  “这是下下之策,不必再提,”李恪昭断然否决,“我会向君父提请前往屏城任职。”

  屏城离他舅父公仲廉的封地宜阳不足百里,如此至少在地方的阻力会小很多,届时募兵之事还能得公仲廉鼎力相助。

  “这倒是个好主意,”叶冉微微颔首,却又泼冷水,“可在地方任职便无法经营王都人脉。若然十年八载都未出亮眼政绩,即算最终熬回来了,朝中也不会有谁高看您一眼。”

  李恪昭总算正眼看他了,只是眼神不大和善。“你想说什么?”

  “为今之计,您去屏城的同时再派人打积玉镇,实为上策。有收复失地之功,至少数年之内朝中都不会忽视您。若您开口,万数以下的兵,公仲大人定会替您募来。”

  叶冉稍顿,哼声冷笑:“可惜,您无将可用,白说。”

  叶冉这情形显然无法再亲自上前线。

  司金枝虽是良材,也是叶冉从一开始就主要栽培的对象,可惜她出身奴籍又不曾识字,于谋兵布阵上先天不足,当前还在听令行事的阶段,单独率千人之兵已是勉强。而其余十几人甚至还不及她。

  “……说穿了,我带过的所有人里,行云后来居上,就当前来说,她才是最合适的主将人。可惜您不舍得用。”

  “不是不用她,”李恪昭辩解道,“司金枝是质蔡那年就定下,你知道的。”

  按李恪昭当年的打算,归国后,从募兵起便由叶冉挂帅,但实际事务由司金枝出面执行,其余人可为她副将。

  如此练兵半年下来,众人怎么也能习惯女将这回事了。

  “世间事计划赶不上变化,公子谋哪件事无后手?若此次金枝没能在生还者之列,照您原本的打算,不还是要让花福喜或曹秋顶上来么?这几年您将飞星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也是为防我出事,后继无人。哪一个是动不得换不得的?”

  叶冉斜眼睨他,嗤之以鼻。

  “当前局势,飞星挂帅,行云主将,他二人互有补益,积玉镇一战历练下来,他俩加起来怕能抵得过十个叶冉。如此简单的局势,您会看不透?”

  叶冉能想到这层,李恪昭又岂会想不到?无非就是舍不得罢了。

  *****

  初七,李恪昭将叶冉、飞星、司金枝与连城四人召集到书房,由叶冉代为说明接下来的打算。

  “公子今日已派人向宜阳君传信,待咱们抵达屏城,募兵令即刻发出。你们也需尽早做好准备。”

  叶冉看了李恪昭一眼,接着道:“届时由飞星挂帅,但募兵、武卒新训等一应事宜皆由司金枝、连城协同主持。期间我会助你们制定攻打积玉镇的计划,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所有作战计划临到头都可能作废,你们定要学会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最重要的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灵活机变。”

  被委以重任,司金枝与连城皆喜不自胜,但又难免有几分忐忑。

  “花福喜、明秀等人,你们尽可调用,”李恪昭垂眸,徐徐道,“行云与叶冉留屏城练第二批次新兵。”

  从书房出来走了老远,一路到了中庭花园的回廊中。

  司金枝紧张四顾,确认无人后,才轻声对连城嘀咕:“若论灵活机变,谁比得过行云?打积玉镇这是公子名下头功,为何不是她担主将?”

  连城白了她一眼,也压着嗓道:“你傻啊?在巩都时公子就说了行云其实是夫人,哪有夫人上阵杀敌的?咱们提着脑袋拼命是想建功立业,若能活下来,往后就有好日子过。夫人哪需如此?公子自会给她最好的。”

  “可她……”司金枝困惑地挠了挠头,一时也不知这话该怎么说,便憨厚地笑笑,“也是。”

  两人便转了话头,一路说着到了屏城后该如何协作,便走远了。

  回廊下的灌木丛中,原本抱膝垂泪的明秀张口结舌,无措地看向身旁原本在安慰她的岁行云。

  “我昨日就知了。”岁行涩然扯了扯唇。

  明秀本就哭得眼红红,开口就瓮声瓮气的:“你别与公子置气,他也是爱惜你。”

  “我明白的,没置气。我可什么都没说,”岁行云自嘲苦笑,“公子讲了,最开始就定下金枝为今后主将人选的,也不独积玉镇这一战。”

  于私,她与李恪昭虽有名无实,但终归还是有那一纸婚书在,按当世的风俗法理,他有权决定将她安置在何处。

  于公,他是她自己歃血盟誓认下的主君。主君决定要将她放在后方,她本也无可置喙。

  并非不失落、不窝火的,可李恪昭既早有筹谋决断,她说什么都不合适,只会显得无理取闹。

  此时岁行云忽然想起在仪梁的那个冬日午后。

  雪后初霁的晴光中,李恪昭仰头坐在窗畔等她帮忙上药。她含沙射影地讲了“狼与羊的两难抉择”。

  那时李恪昭就告诫过她,做人应当一以贯之,面对诱惑时绝不该心志浮荡。

  若她与李恪昭之间只是单纯的主公与下属,又或者只是单纯的一对夫妻爱侣,此刻她大概就能如明秀,如所有人一样坦然面对这个结果,不用这么酸楚难堪。

  能怪谁呢?是她自己鬼迷心窍招惹了他,才将两人间的关系弄到这般复杂。

  世间许多事总是如此,一步走错,十步难回。

  作茧自缚,她难过也是活该。

  “不怪谁,都是我自找的,”她举目望向前方,苦笑唏嘘,“我可真是个心志不坚的小废物啊。”

  不远处的桂树有桂子应声簌簌坠落,如树垂泪。

  *****

  将事情都做好部署后,李恪昭回到院中,等到日落西山才见到岁行云。

  “你……”李恪昭语塞。

  “我陪明秀说话去了,”岁行云无奈地撇撇嘴,“她遇着点事,眼睛都哭肿,挺惨的。”

  李恪昭想了想,轻声问:“那你呢?也哭了吗?”

  岁行云侧头瞥向他,奇道:“没有啊。公子何出此言?”

  “对我的部署不服气?”李恪昭仔细端详她的神色,“想发火?想揍我?”

  岁行云单手叉腰,叹着气笑道:“公子放心,既您已有决定,我不会与您胡闹。我没那么脸大,敢说‘飞星、司金枝与连城三人合力都不如我这种话’。”

  她需要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又何尝不需要?

  上辈子的岁行云也不过就是个寂寂无名的小将军,这三人里可有后世传说中声名显赫的“杀神司金枝”。

  “如您所言,训新兵本也不是小事,如今叶大哥有诸多不便,我与他分担这职责也是理所应当,”岁行云认真道,“军中无小事,我定不辱使命。”

  至于她于李恪昭之间的私事,她眼下还没想明白该怎么处,进退两难,且先搁着吧。

  八月初八,缙王钦使登门通传王令:八月十五正午时于宫中设家宴,诸位公子皆需携夫人同往。

  此宴既是仲秋家宴,也是为李恪昭归国接风洗尘,更有“欢送”他前往屏城就任主政之意。不但他非去不可,岁行云也得露面。

  “要烦你陪我走这一遭了。之后去了屏城,便不会有这样多麻烦琐事。”李恪昭看似镇定,喉间却紧张地微滚数次。

  “好。”岁行云眼眸半垂,唇畔扬着笑。

  自初六那日黄昏过后,岁行云一直显得很平静,照常与人说说笑笑,也未对他别扭甩脸发脾气,没再提休书之事,更不曾坚持要亲自带人去打积玉镇。

  这让李恪昭觉得很诡异。

  “若你不愿去……”

  “没有的,”岁行云赶忙摇摇头,笑意平和,“我只有旧年衣衫,还多是与男子武袍差异不大的那种,不合适穿去赴宫宴。还是赶着做件新衫为妥吧。公子觉得烟霞锦可好?”

  烟霞锦为缙国特有,专供王室,穿这个赴宫宴,倒正合宜表个衷心,以免李恪昭因她出身之故被人为难。

  她明明是笑着的,李恪昭却觉心间窒痛,不知从何说起,便道:“你要是想穿别的,也可。”

  他记得她嫁妆里有岁氏的天水碧织金锦。

  “衣衫布料我本不在意。穿那个,不就等同使劲提醒大家我是蔡国人?无谓因此惹人诟病,万一给您惹来麻烦就不好了。还是烟霞锦妥当些,”岁行云说着一拍脑门,“时间紧,我得去问问府中裁缝是否……”

  在她即将转身的瞬间,李恪昭一把握住她的手腕。“你若不痛快,就说出来。”

  岁行云笑叹一声:“说出来,公子就会改了主意,换我做主将吗?”

  李恪昭抿唇不语。

  “看吧,说也白说,”岁行云勾了勾唇,“不必担心,我把自己哄好啦!打积玉镇的法子,我回头先去与叶大哥过一遍。若他也觉可行,我会在抵达屏城之前教给金枝他们。”

  “然后呢?教给了他们,你想去哪里?”李恪昭紧紧盯着她的眼睛。

  岁行云疑惑地眨眨眼:“还能去哪里?自是去屏城,与叶大哥一道坐镇后方训练新兵啊。莫非公子又改了主意,连这也不让我做了?”

  李恪昭总觉得她不对劲:“若我说是呢?”

  “往后您需用人之处可多了,我等得起。在那之前,若您不让我做旁的事,最多我就闷在家中写兵书?若是写兵书您也不许,那可就糟了个大糕,”岁行云无奈苦笑,“公子,这是我最后的底线。”

  若非要她做娇养后宅的闲散贵妇,她就只能提前跑路了。

  两情相悦、相守终老,这确是世间大美之事。可除此外,她还需得有一点“自己”。

  总得要有点像样的事做,她才能记得自己是谁。

  她至少要记得自己曾是雁鸣山武科讲堂最出色的学子之一,曾是北境戍边军前哨营先锋小将岁行云。

  即使两世为人最终都只能一事无成,她至少要记得自己曾经的骄傲与抱负。

  那是她的立身之本,若连这机会也不给,她是真的哄不好自己了。

第51章

  在等待仲秋宫中家宴期间, 太子按缙国惯例, 遣人向几位公子府中分别送去一份积玉镇的战报。

  以往李恪昭客居他国,这种事自与六公子府无关, 如今他既已归来, 便也同样得到一份。

  原来, 就在七月上旬李恪昭与岁行云等人还在船上时, 经五公子李恪扬举荐,缙国将军李胜挂帅,领三万人前去夺回积玉镇。

  围城鏖战一个月,于八月十一大败而归, 李胜本人重伤昏迷。

  积玉镇地处澜沧江与滢江交汇处, 它跟前就是缙国通往各国的一段重要水路。

  但因两江汇流处浪急险峻,缙国于造船工艺上又实在平平无奇,从前缙国官、民漕运都不会首选这条道,只将它作为万不得已时的退而求其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后心怀蜜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