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俺们全村穿越啦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林跃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6 KB   上传时间:2020-07-20 12:13:39

  给这些人买了新衣裳,一个个沐浴更衣,又请大夫来给摸了脉,算是入职体检。

  这三十来号人里头,有的从前就是下人,有的则是因为荒年沦落为奴,干的都是粗重活,少不了有些暗伤旧症,司娓娓也不吝啬,让大夫该开药的开药,该诊治的诊治。

  这些人能被卖到了临河县这样的穷县来,本身就是底层中的底层。

  司王两位东家来挑人,说是要去庄子上干农活,还是个废弃的庄子,都做好了干苦力一辈子的打算。

  这会儿居然能吃饱穿暖,还能让大夫给瞧病,一个个都惊呆了。

  虽说他们能被卖,那肯定身上就没啥影响行动的大毛病,但磨人的小毛病还是不少。

  比如说有的眼睛总是干涩微痛,有的下腹时不时隐隐作痛,还有的头发里害个疮,胳膊上脱块皮等等……

  这些小毛病虽说不要命,可也实在让人不舒服,只他们都要卖身了,愁的是每天能不能填饱肚皮,自然就没钱也没工夫去管。

  但新东家让大夫给看完,还花钱赎上些药膏药粉,药水药丸。

  有的立马就见效,有的暂时没反应,但看到别人都好了,这心理也跟被影响了似的,觉得也舒服些了似的……

  总之,还没开工,两位东家就先刷了一波好感度。

  体检完,司娓娓和王大军轮番给这些农工做思想培训。

  两位东家做起培训来,风格不同,内容也不同,但配合得起恰到好处。

  王大军主要说的是去了以后要干点啥活,有什么章程制度。

  司娓娓则说的是福利待遇,日后发展。

  甚至还给他们上了几堂扫盲课。

  这三十来个人里头,只有两个人是勉强识点字的,其余的全都是睁眼的瞎子。

  由此可见,古代教育的落后了。

  通过培训的三天,司娓娓和王大军通过观察,讨论一番,选出了临时的庄头和副庄头。

  紧接着,就是要出发去田庄了。

  他们从开阳县过来的时候是带了一辆马车,买了人之后,在临河县城里又买了辆马车。

  临河县城买个下人,买个田庄啥的都便宜,可买马车,反倒贵了两成。

  不过他们也都是不差钱的富商,也就不在乎这个了。

  在临河县城里采购了大量的物资之后,这一行人就前往田庄了。

  马车有两辆,里头装满了生活物资。

  因此除了抱在怀里的小娃儿,大部分人都只能靠步行。

  而一些壮劳力的背上,还要扛着大包,里头也装的是用得着的东西。

  司娓娓和王大军挑的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夏末初秋,如果动作快的话,还来得及种上一波粮食和蔬菜。

  跟着司娓娓他们去田庄的,还有衙门里的两名衙差。

  他们虽然也是步行过去的,但还是挺乐意出这一趟差的。

  毕竟,这两位出手大方,路上吃喝全包,不过是给他们送到了地方,拿出图册来核对一下,就能收到十几两的好处费,谁不乐意呀?

  临晨出发,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

第151章 开始建设

  司娓娓小的时候经常听外婆形容很差的地方,叫做大水冲过的二荒地。

  眼前的这个田庄就是了。

  影视里拍的那种,肥沃的田野上,绿树成行,掩映着一座漂亮庄园……不存在的。

  来路上一眼望过去,全是抛荒的田地,蒿草比人还高,道路坑坑洼洼,又堆满了淤泥。

  所谓的庄园,就是一圈小平房,还大部分都没了房顶,门板和窗户啥的就更不用说了。

  真是拍个荒野生存都不用怎么布置背景的。

  买来的这些工人们大部分都是吃过苦头的,看到他们将要长居的地方是这般光景,顶多在心里叹几口气罢了。

  连跟着出来的两位衙差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临河县是遭灾最严重的地方,好多的村子就整村没了,田庄什么的也抛费了不少。

  纪录在册的田庄,像这个李子沟庄,都是还能看得出来曾经是庄子的,矮子里头拔挫子。

  在给两位东家指过了地方之后,王大军十分自然地送了两名衙差一人一个红包,这俩人捏捏份量,笑容满面,飞快地告辞走人了。

  他们还怕这俩人再多看一会儿,万一反悔不想要这田庄了可就不美了。

  工人们经过培训,又有领头的管着,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清理出库房,卸货的,打扫的,去拔草的,砍树的,负责埋锅造饭的……虽然一开始有点乱,但渐渐地就变得有序起来。

  司娓娓和王大军则绕着田庄走了一大圈,探察下周边环境。

  李子沟这个地方,在现代的平行对应地,那就是个古代煤矿的遗址。

  因为这里的煤都在地表浅层,煤质也不错,所以开采较早,当时是一位大地主的私人庄园。

  这位大地主以此发家,把自家的庄园修成了个小型的堡垒,子孙后代也出了几位有出息的。

  这些煤矿遗址和堡垒保存得比较完整,到了现代那还成了个有名的旅游景点。

  司娓娓把手机里的图片跟现在的场景作比较,那真是半点也没有相像的地方。

  “看看人家的堡子,看看咱这个……”

  “就这基础也比卫星村强多了。将来肯定能建得比这图里的更好!”

  “嗯,那倒也是,这个图片是在距现代600年的时候的,咱们现在的年代,要早上几百年呢。”

  司娓娓一边跟王大军说着话,一边拍着照片和视频。

  就跟卫星村一样,还是要带回去给王三爷爷看看,给指点下风水方位什么的。

  不过这边的建设,就主要是靠这些工人了。

  朝圩村的壮劳力太少,资源紧缺,只能这样安排。

  之前建设卫星村那是没办法,初来乍到的,以平安稳当第一。

  拍好了视频,还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图。

  司娓娓拿出小本子,刷刷几下把李子沟的大致地形给画了出来。

  就开始跟王大军讨论起了园区规划。

  “……先把这些平房给修补起来,给工人们当宿舍。”

  “这边给填平,跟大路连起来,将来这条路也用水泥给铺上,这样咱运货啥的就方便了。”

  “说起来,卫星村到县城的路也能可能铺了吧?石渣场的仓库里攒的水泥应该差不多了。”

  “行,等这边安排好了,回去就能开工,早点开工,早点修好,咱去县城就不用颠簸得那么厉害了,说不定还能开发出三轮和四轮车。”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走,居然还让他们发现了一片果林。

  这片果林大概是前任主家种的,后头发大水,主家本来就不在这儿住,逃命的时候也顾不上这里,庄上的佃户们大概也没活下来几个,有幸存的估计也干脆在外地不回来了。

  但这片果树种的位置不错,前方有个坡地可以挡了下水势,因此都幸存了下来。

  虽然两年无人打理,却也顽强地结出了果子。

  这些果树有桃杏李核桃梨子这几种常见的,苹果肯定没有,估计在这个世界上还没培育出来呢。

  杏子已经没有了,倒是能看到硕果累累的桃子核桃梨子,只是未到秋天,还不成熟。

  司娓娓摘了一个青梨子尝了口,味道居然不太酸涩,就笑了。

  “咱们要是再晚几天走,就能带回一车水果了……”

  王大军也笑了,“那行,咱为了这车水果也得多住几天。”

  他正笑着,就忽然走到旁边的一颗杏树下,弯腰拾起地上的核。

  司娓娓看他眉头皱着,就问,“怎么了?”

  “这地上的杏核不对,好像少了很多。”

  他这么一说,司娓娓也走过来看,发现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地上只有寥寥几个杏核。

  再去看别的杏树,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难道是什么野兽来吃的?”

  果树结果了,会有各种鸟兽来光顾,他们都是村里人都懂。

  “但也不该这么干净啊?”

  好多鸟就特别的嘴欠,它们专门挑最红最香的果子下嘴,而且还是啃一口换一个果子的作派,那些果子自然熟透了就会掉落,所以扣掉小兽叼走的,这个数目的确是不对。

  “看这个断岔,这是人为折断的。”

  “这边有人来摘果子?”

  “估计是,那些平房看着那么破烂,门窗都没有,肯定也是被拿走了不少材料。”

  这荒山野岭的,整个县的百姓又特别穷,这边废弃的田庄里有果子,有能用得上的东西,那肯定难免要来个顺手牵羊……这个就没法追究了。

  “看来,还得训练庄丁,再弄几条狗来了。”

  两年里卫星村的防卫已经相当强大,不说村民们的装备了,就是狗子们,都扩大成了一个狗子群,有头狗领着,八九条年轻力强的狗子跟随着,王大军本来就是爱狗的人,更是把这些田园犬当成了军犬来训练,一年多下来,狗子们的战斗力那叫一个强大。

  别说想打卫星村主意的人,就是过路的黄鼠狼和狸子,那都得加点小心别靠近了。

  修整那些房舍花了大概两天的工夫。

  王大军就自己留下,挑了两个工人,一位老汉,一位妇人,跟着司娓娓去卫星村运物资。

  从李子沟到卫星村,直线距离并不远,可惜山路弯弯,而且路况太糟糕,一共也得花去五六个小时。

  “这,这就是东家的庄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8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1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俺们全村穿越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