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俺们全村穿越啦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林跃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6 KB   上传时间:2020-07-20 12:13:39

  除了交得起高昂的学费之外,还得有家世地位。

  像杨进这样家境尚可的小商人也就是在酒后敢想想而已。

  却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山野之地的小村子里,给自家孩子弄到了这么好的求学机会!

  华国人自古重教育,在古代有那全家务农,却要尽全力供出一个读书人来的,更有孟母三迁,画荻教子等数不清的故事。到了现代温饱不是问题了,孩子的教育那更成了头等大事,甭管在哪个城市,学区房从来都是价格稳升,那些名校更是要削尖了脑袋都要想办法挤进去。

  杨进夫妻俩的感受就是,一不小心就被天上掉下来的金砖给砸到了……

  这会儿别说是他们夫妻俩想回县城了,就是赶他们走,他们也会开动脑筋,设法留下来的。

  只是杨进夫妻俩才开始种地,技术上就不如朝圩村的村民,而且地里还没有出产粮食,也不能卖给村里换工分,虽然不缺吃喝,但那些用工分换的东西,比如猪肉羊肉豆腐粉条手纸什么的,就弄不到了。

  这不,杨家媳妇就去常家帮工换工分了。

  常家养了一百多只黑山羊,原本是用外头的饲料,回来配上些村里种的玉米,再掺些青草什么的,还有村里自来水管里流的山泉水,喂出来的山羊肉质鲜嫩,膻味小,营养高,据说还能滋阴补阳,提高免疫力……那在外头市场价就高了。

  常家不像老王家一样,还在村里开个肉铺,把肉卖给村民们,而是直接联系了买家,定期出栏,自家基本不沾手的。

  这呼拉一下子穿越了,常家可就傻了眼。

  村里买羊肉的不太多,再说他家也不大会屠羊,而且还没一个月,饲料就断了。

  后来还是赶紧去求了猪场老王,杀了一批羊,卖给了村里人换成了工分。

  余下的羊就不足一百只了,为了弄饲料,他家就只好请人去山上割草。

  也得亏穿越到了古代,这水土气候都比过去好多了,山上的草啊树啊都极为茂盛。割回来的草也叶嫩汁多,山羊都很爱吃……

  那不是没地方买厚衣料了么?常家就干脆转换思路,给羊梳毛,弄下来的羊毛经过处理就是纺线的原料,这原料再卖给村委换工分,村民们就能去换一些回去纺线织毛衣。

  田草儿和张老奶她们织的毛线,就是这么来的。

  杨进和媳妇两人就在闲的时候上山去打草,或者去梳毛,能挣到些零散工分,换块肉,羊毛,手纸什么的。

  因此现在杨家的生活在朝圩村并不算差的,唯一有点区别的是别人家都有那个叫手机和平板的东西,据说是能上村网,看看视频,聊聊天,小孩子还能打打游戏(单机)……

  宛姐儿大了心里羡慕并不说出来,兴哥儿却是叨叨过好多次了,想让家里攒积分跟小宝哥换他家的旧平板,但杨进两口子虽是古人也有身为家长的机警,哪怕孙玛丽说过可以拿去用不需要积分,他们都愣是给谢绝了……

  金秋时节,若没有南五县之乱,原本正是家家户户秋收农忙,享受丰收喜悦的时候,然而如今却是村庄无人,田地抛荒……

  也有逃往外地的灾民们听到了消息,陆陆续续返回家园,然而房屋不是被毁,就是已经长满了荒草,时不时地还能飞出一只野鸡或是窜出只黄鼠狼来。

  至于亲人好友,更是十不存一。

  想到这小半年来的艰难困苦,幸存返乡的都忍不住落泪……

  然而哭过,怨过,日子还得过下去。

  之前在外地逃荒,所到之处都受人白眼,生怕他们这些灾民中出了流寇,乞讨不成干脆明抢,身上有点积蓄细软的早就花得空了,卖了儿卖了女,卖了媳妇,有的甚至连自己都卖身为奴了……如今得以回乡,实在是孑然一身,满眼恓惶。

  站在满是蒿草的院子前头,一个衣衫褴褛胡子拉碴的汉子和同样落魄的少年,都发出了呜呜咽咽的哭声。

  “田老二,还愣着作什么?不赶紧收拾了住下,还等着旁人替你做事啊?”

  一位衣着略齐整些的老者正好路过,瞧见这田家两父子的模样,眉毛一竖就开骂。

  他是本村的村长,这次灾荒他全家也逃荒去了,只是他还算比较幸运,在外县有门亲戚,他拖家带口地投奔过去,把家底都送于那亲戚一半,在亲戚家住了小半年,那可真是看人眼色,寄人篱下,活没少干,白眼酸话也没少挨,只是那又算什么,总比村里好些人家绝了户的强!

  还有这田家,本是兄弟两个,孙男孙女七八个,祖孙三代,有房子有地,看着也是兴旺的一大家子。

  等大水一发,全村人都去逃荒,田家可好,老人都没了,大房也一个都没剩下,倒是二房还余下了父子俩……

  田老二他们那房精得很,逃荒的路上就知道耍滑头,吃得多,干活少,硬是把大房一家给拖累没了,就剩下个丫头,他们还想把丫头卖个好价钱,不过那丫头也胆子大,知道他们的盘算,就趁夜跑了。

  田老二就把自己的亲闺女给卖了。

  然而卖闺女的钱也没吃几天就没了,田老二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应祥县那边没灾荒,有活干,就全家巴巴地去了。谁知道就被那豪强王家给骗去做了苦奴挖矿。

  村里人虽少见识,但也知道,那挖矿的可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苦去处。

  但凡还能有别的活路都不能够去的。

  这田老二一家坑了爹娘和大哥一家,却被诓去挖矿……可想而知,过得有多惨了。

  也幸亏三皇子殿下仁慈,听说豪强王家趁着灾年劫掠良民,私开铁矿,铸造兵器,图谋不轨,就派手下秘密查访,拿到了真评实据,立时发兵三千,将王家一举剿灭,所掠奴工一律释放,这才使三百奴工逃出生天。

  田老二一家,被骗去做奴工的时候,有田老二夫妻和三个儿子,最后只剩下田老二和老三活了下来,被解救后得了些盘缠和干粮,与一群同乡结伴,又有军队护送,这才能返回临河县杨坡村。

  杨村长是得了消息最先回村的。

  三皇子殿下奉旨赈灾平乱,已经将五县的流寇都清剿得干净了,如今主要是劝灾民返乡,让五县得以休养生息,之前就在各地发下告示,凡是灾民,都能到本县县衙,领到赈灾钱粮……当然了,这领赈灾钱粮,肯定不能是普通村民单个去领的,而是全村汇总,再由村长或者村老全部领回来。

  但领的时候,就得将返乡村民重新编入户籍,一来方便管辖,二来将来也能以这些名册为凭据,核对人头,防范冒领作假。

  田家从前兴旺时,杨村长见了田家人,都是笑眯眯的。

  如今只剩下一父一子,还是最不能干活喜好偷奸耍滑的,杨村长哪里还能对他们有好脸色。

  本来村里两百户,回来的连七八十号人都没有。

  若都是田老二父子俩这样的,他这村长还怎么当?

  田老二父子被村长斥责得不敢吭声,擦干了眼泪,慢吞吞地动起手来。

  “这还像个样子,你们赶紧收拾,等明日我要带人去县衙领赈济钱粮,你们出一个人跟着去吧。估摸着你们俩能领到五十斤粮食,两百文钱,你们自己算算在县城要买些什么,心里有个数……”

  田老二父子唯唯喏喏地答应了。

  杨村长这才背着手,去别家巡视了。

  田老二放下手里的烂扫帚,一屁股坐在了土炕上,揉着空落落的肚子。

  也得亏这是个土炕,搬不走,不然也像屋里其它家什一样,都不见了踪影。

  “不干了,反正再收拾也是这个鬼样儿,三儿,你去弄些吃食来!”

  他们离开王家时收的那点盘缠和干粮,今儿早就一丁点都不剩了。

  “我去哪儿弄吃食啊?”

  “不会去别家借?”

  “人家又不傻!”

  这节骨眼上,谁会借给别人粮食啊!

  父子俩同时叹了口气,诶,要是大房那些人还在该多好啊!

  这些事情,哪里用得着他们来发愁?

  算了,饿着混过这一晚吧!

  到了半夜,两父子都被饿醒了。

  “爹,你说我姐这会儿过得咋样呢?”

  “不知道,等领到了钱粮,咱去城里打听打听!”

  虽说去的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好歹有吃有喝,不用做苦力啊。

  “也不知道大堂姐跑哪去了?”

  “哼,那个犟种,这会估计死在哪个沟里,都叫狼吃了吧?”

第72章 山雨欲来

  临河县县衙内。

  岑先生手持户籍名册,正为三皇子做着概述。

  “临河县早先有四千三百多户,一万六千多的人口,经此灾荒,虽在省内各地都有举措劝流民返乡,又有在应祥县解救共计五百二十三人,这五百二十三人虽并非都是五县灾民,但听说来五县垦荒落籍可领钱粮救济,也都来了五县,其中来到临河县的一百零七人,加上各处返乡平民,如今共计有两千六百零九人,救济粮下发……”

  三皇子认真地听着,他以武功见长,对这些经济政治并不擅长,幸亏有岑先生为他出谋划策,让他行事有章有法,不至于被皇后一系抓住把柄。

  而之前突袭应祥县王家就是一记神来之笔。

  不但解救了五县灾民,收获一波赞誉,最实惠的还是宰到了一头大牛,银子粮食不计其数,原本捉襟见肘的赈灾物资一下子富裕起来,甚至还有许多可以落入三皇子私囊里的。

  银子,粮食,还有不知道攒了多少年的铁矿……

  如果卫皇爷的儿子们都是一母所出,或者太子就是三皇子同父同母的兄长大皇子,那三皇子可能还不会动这个私心,但既然皇子之间分了派系,且明争暗斗自从开国之始就不曾停过,那就不能怪他为自己打算了。

  如今五县受灾,而临河县是灾患始发之地,只余下这么点人,都没有三皇子殿下带来的兵马多,但也是意料之内的事了。

  但即使只有这么点人,只要把救济钱粮给到位,粮种农具也做一些帮扶,保证一方地界平安不乱,休养生息上几年,也就慢慢缓过气来了。

  也得亏派来的是三皇子这位皇子钦差,身份在那儿,手下也有兵马,一般官员不敢做的,他就敢,不然就靠着朝廷拨划的那点赈灾银,五县之乱可没这么容易就平定。

  “殿下,听说冯后一派已经弹劾了殿下残害士绅,沽名钓誉……”

  幸亏在行动之时,三殿下的奏章已经快马送到了卫皇爷的案头。

  当然了,奏章是岑先生草拟,由三皇子抄写了一遍的,岑先生长于公文,将豪强害民之各种故事铺陈得有如身临其境,愤慨之心油然而生。

  卫皇爷起于行伍,肚子里的墨水极其有限,他登基之后就曾经三令五申,公文和奏本都要言简意赅,有事直白,结果群臣阴奉阳违,生怕写得浅白了,显得自己没文化……

  岑先生的行文,就特别对皇爷的胃口。

  而三皇子根本没给王家翻身的机会,直接以顽抗反叛拒不投降为名,将王家大小尽数诛杀。但那些珠宝玉器,违制珍奇等缴获,却全部送进了京城。

  本来这些地方上的豪强就天高皇帝远,胆大包天,生活奢侈无度,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家里没藏着些违制器物那是不可能的,这下送进京城,那就是铁板钉钉,旁人挑不出三皇子的大错来。

  三皇子自然明白这一点,他对冯后一系拿他当靶子早就习惯了。

  “随他们去,哪回他们说我的好,才叫怪事了呢。”

  “但属下只怕这些不过是幌子,冯后一系真正想做的,不过是瞒天过海,调虎离山……一月前,二皇子自请为国守关,皇爷封他为代王,听说二皇子已经启程就封,离开了京城。”

  “二哥当惯了墙头草,如今远离京城,大概是想避开风口……”

  “属下却猜着,二皇子这一番举动,也许就有冯后的授意,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让诸位皇子,远离京城中心,再没了竞争的能耐。”

  “先生是说,冯后其实是想也把我赶到封地去?”

  二皇子虽不是嫡皇子,但身份也不算低,而且还是三皇子的兄长,如果二皇子都心甘情愿地去代地,那如果分给三皇子一处差不多的边远封地,三皇子要是不乐意的话……

  岑先生点点头,“如今陛下身子骨健壮,未必原意看到诸位皇子相争,因此干脆眼不见,心不烦,把几位殿下分封出去,镇守一方,很有可能。”

  “当然了,他身边肯定也会留一两位皇子,大概就是大皇子和四皇子。”

  就算卫皇爷是武夫得位,也少不了要搞一下平衡之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8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俺们全村穿越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