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大行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0 KB   上传时间:2023-11-13 18:59:51

  对于董鄂氏来说,这莫过于是上天送来的一门好差事,让她成了自己能当皇后的念想,又能让自己赏心悦目干完差事,两全其美,一箭双雕,美妙极了。

  当然若是她能长久留在皇宫里就好了,只可惜她每每学完处置宫务后,皇后娘娘就迫不及待想让她走人,好似她留在原地多一刻,皇后娘娘就吃亏似的,说实话,她觉得自己还听乖巧听话的,就跟以往四福晋的做态一样,没理由皇后娘娘不喜欢她啊。

  当然,她之所以不想回府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既是这府邸的妻妾不止一人开始敌视她了。

  四福晋就是给她找麻烦的做法,当然她也不怕,她觉得在四福晋耳边唠叨皇后娘娘待她的好,她发现四福晋好似更容易被中伤,久而久之就不出现在她面前了,她心甚悦,对皇后娘娘更加心诚悦服,果然是娘娘,哪哪都厉害,能遇上这一位婆婆可真是她祖上冒青烟了,吉祥!

  而另外三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府邸的吉祥物,不参与府邸乱斗,年氏、瓜尔佳氏都是府邸老人了,颜色不如她,手段也就那些,她能应付过来,且她越是对娘娘殷勤,爷对她的态度就越温和,还有相邻的廉亲王府主人都对她没有看待陌生人的感觉了。

  廉亲王是个孝顺的,如同爷一般,只要她对中宫娘娘态度极为恭顺,就算她这个半路出来的侧妃也能得到他几分认可,至于这府邸悄然变化的风向就是别的话题了,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娘娘老是寻她进宫,反应再慢的人也明白她进宫是为何事了。

  她只求能顺利在太子爷登基之时将她封为皇后即可,什么孩子不孩子的,她都不在意,只要位置到手了,她可以将与她年纪一般大的弘晖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

  ……

  在新进门侧妃的配合下,过往的一切都有条不紊恢复原状,只是进宫求见皇后的人由四福晋变成董鄂氏罢了。

  芷嫣对新媳妇没什么意见,就觉得对方目光太直接了,让她不太习惯,毕竟宫里人都比较含蓄,且受限于规矩,都不会抬头直视她的,当然她也想过是不是董鄂氏性格就这样,喜欢瞧着人眼睛说话的,但她看了好多个人,就没看见董鄂氏如此对待别人,真是奇了怪了。

  她姑且就认为董鄂氏对她过于孝敬的缘故吧。

  就是皇上这次见着了,眉头皱得像见到什么凶神恶煞之人似的,再三过问她董鄂氏和老四感情如何,她能怎么回答,好在这方面她了解过,“自然是非常好的,胤禛待她好,她也足够仰慕胤禛。”

  夫妻之间需要保持一些距离的,特别是这种半路组成的夫妻,只要胤禛对董鄂氏保持一定敬重,董鄂氏对胤禛有了仰慕,一唱一和,不就组成良好的夫妻关系了吗。

  康熙心情暂时放松下来,想了想,“三天一次太过频繁,让她改改日子过来,五天、不,还是十天,十天也不大行,让她每隔一个月过来一趟吧。”

  他摸着扳指,想来想去觉得这处置宫务一事与掌管后院其实没什么差别的,来宫里的次数也就没必要那么频繁了,“还是让她半年过来一次吧。”

  “皇上!”芷嫣实在不知道说什么话好,皇上真是越说越离谱了,皇上怎么不说让董鄂氏直接不来了好,“这事您可做不了主了,臣妾已经说好让她每三天进宫一次,等她学好后,不就可以不进宫了吗,早过来早完事。”

  这道理皇上还不懂吗,而且她也想董鄂氏早点完事,看着她的眼神怪诡异的。

  “行吧,”康熙心情还算不错,“那就听你的,茉雅奇的夫婿可选好了?”

  他话锋一转,转眼就说到十一公主身上。

  芷嫣倒也习惯他这种语气了,“她啊,就是还不想嫁人,不过这样也好,妾身能留她多几年。”最好是慢慢挑战皇上的底线,反正公主不愁嫁,她还巴不得让茉雅奇留久一点呢。

  “那佛拉娜?”

  “她啊,京师里的青年才俊不少,她估计要挑的眼花了,”芷嫣拍了拍手,胤禛即位后的大公主嘛,挑仔细些不成问题,相貌俊的、家世好的,都可以考虑在内。

  就算以后嫁的郎君不是良人,以佛拉娜的身份不会吃亏的,而且相貌俊的还养眼,家世好的就是门第匹配了,婚后生活也舒坦。

  康熙不大在意道:“那就让她仔细挑了吧,朕打算年后册立弘旺为老八世子,等开春过后就给他赐婚了。”

  “皇上选好嫡福晋了?”

  “就那噶尔卡思多罗郡王阿保之女鄂勒特氏吧。”

  蒙古贵女?真是让她有些惊讶了,弘旺算得上是孙嗣辈头一个迎娶蒙古贵女的吧,但是想想还过得去,到底弘旺不是秋娴亲生的孩子,一个蒙古贵女来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自然也不知自家夫君生母嫡母的区别,到时也不会惹起宅乱。

  当然她知道皇上肯定是考虑了政治上的联姻,就比如这个噶尔卡思多罗郡王阿保的嫡妻就是庄亲王博果铎的女儿,早年被皇上抚养宫中,与皇室关系莫测,这婚事兜兜转转的终究是将清廷和蒙古部落联系起来了。

  只是等弘旺被封了世子位后,就是轮到胤祥和胤禵那两家子的事儿要处置了,胤禵府邸没什么大问题,膝下两个阿哥,都是辉和氏所出的,而唯一的女儿是府邸格格所出,若不出意外,十四福晋没有生养子嗣就是让大阿哥得了世子位。

  而胤祥府邸就略显复杂一些了,十三福晋去年刚怀了孩子,于今年木兰秋狝时生下一个嫡阿哥,可这又有长子又有嫡子的,怕是得等嫡子长大以后再行定夺了,封为世子的人首选就是嫡子,但是长子已经长成了,就怕嫡子长不成,到时又平添一番波折……

  “听皇上的。”

  芷嫣有些无聊,儿女的事都差不多解决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到她和皇上一块出宫,光是这新鲜的坤宁宫,她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总不能一眼继续望到底啊。

  这多没意思。

  芷嫣这话要是被宫中妃子听见了,不得咬牙切齿非常恼恨了,什么一眼望到底,若不是请安,她们连看都看不到坤宁宫的模样,若是这宫所成了她们的,她们还不得欣喜若狂,又哪来的没意思,这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了,皇后不稀罕这宫所,大把人来稀罕。

  但是就目前而言,芷嫣这个想法还真不是说笑,知道了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以及皇上给的承诺,她是不可能让自己一辈子都局限于这个皇宫的。

  当然,这些想法的视线还得要皇上给力才行,不然她就只能等到儿子继位了,到时花费的时间更长了,这不划算。

  芷嫣一双眸子紧紧看着皇上,康熙心里有些触动,不知想到什么,声音都柔和了,“芷嫣为何看着朕?”

  她倒是什么话也不说,就靠在康熙怀里,她心想,这不划算,到时要是让她一个人活着,一个人游玩,这多没意思啊,还是两个人才好,现在这点时间她能等得了。

  康熙被她蹭的心软,正想将人抱紧些,就听闻怀中人道:“皇上你可得快些啊,不然妾身可不等你太久了。”

  “……好,朕答应你。”

  ……

  康熙五十年,皇后的两位公主归京。

  帝后两人大喜,且皇上为了表示对公主回归的喜悦,直接将两位公主晋封为固伦公主。

  其中七公主瑚图里为固伦温宪公主;八公主和吉里为固伦纯悫公主。

  说实话,皇贵妃成为皇后已经有一段时候了,两位皇后所出的公主应该早早被皇上加封为固伦公主才是。

  不过皇上也是事出有因的,这两个公主都随额驸回了蒙古部落两年多,京师的圣旨虽也能传到蒙古部落,但是这也显得太粗糙了,不得等两位公主归京,再让礼部和内务府准备好了,接着将和硕公主府加建,这才对得起康熙朝的两位固伦公主的名头。

  草草了事根本就不在康熙预想的范围内。

  这事关女儿名正言顺的嫡出身份,怎么能不上心,尽管这两位公主出生时确实是庶出的身份,可是奈何皇上对这事上心了,认为皇贵妃既然是皇后了,公主也应该是嫡公主,底下的人都得跟着一块将晋封公主这事对付过去。

  晋封公主之后该提上议程的就是太子爷两位阿哥的婚事了。

  先是大阿哥弘晖迎娶嫡福晋富察氏,再然后是二阿哥弘昐迎娶嫡福晋乌雅氏。

  兄弟两人的婚事只隔了三天,雍和宫早早的就邀请诸多朝廷臣子、命妇到场,芷嫣于坤宁宫里听说了主持这次婚宴的人是四福晋和董鄂侧妃,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终是走到这一步了。

  她可还从没有体会过同一个儿子两个儿媳妇的感受,特别是这侧妃还是皇家认可的,就算四福晋如今能和董鄂侧妃配合,那都是为了弘晖的婚事,两人必须各自退后一步,不在外人面前争夺自己对王府的控制权。

  毕竟当家主母只能有一个,弘晖婚事背后的斗争怎样还不为认知,说不定是两人实在僵持不下才有了双双支持婚宴的局面,这表现给外人看还算风光,实际上还不是只有府邸的人才能知道内情。

  芷嫣看了好一会儿家桃给她拿来的请帖,心里正有些无聊,却看见皇上进来了,看着心情还不错,还接手她手中的请帖,颇有兴致道:“皇后,不若朕与你去看看吧,你不是还没有去过太子的雍和宫吗,朕正好陪你看看。”

  皇上这是邀请她一块出宫?芷嫣一想到这个可能,心情雀跃了,“那走吧,皇上。”

  事不宜迟,要是弘晖已经将新娘子迎进门了,她就什么热闹都看不见了。

  作者有话说:

第136章

  彼时雍和宫一片热闹, 比起上次两位阿哥迎娶侧福晋时的场面还要热闹几分。

  毕竟弘晖是太子嫡长子,即便最近母家遭了皇家厌恶,且府邸又进了侧妃董鄂氏, 这些事理所应当会对弘晖的地位造成极大的不稳, 但是弘晖表面看着似乎变化不大,每日不曾忘却自己应该干的差事, 礼让兄弟、晨昏定省。

  看着完全是众人眼中最适合接手太子爷地位的阿哥。

  都说危机看能力,乌拉那拉氏这番变化下来, 旁人虽看不出太子爷其他阿哥的厉害, 但是对弘晖阿哥却是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心态很稳, 就像曾经的太子爷一样, 不曾为外事所动,这也是四福晋至今在后院还保持自己稳妥地位的缘故。

  不然董鄂侧妃在皇家若有若无的支持下也不至于在府邸和四福晋打个局势平衡。

  当然弘晖心里对谁都不怨, 额娘这边确实是错了,皇玛法不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身为阿玛和皇玛法最重视的阿哥, 自小受到上书房夫子的教导, 自是明事理的。

  但他身为额娘的儿子又不能坐视不管额娘在府邸的地位变得难堪,因此他偶尔会帮上额娘一把,至于乌拉那拉氏家族就任由它衰败了, 他姓爱新觉罗氏,而非乌拉那拉氏, 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且从小到大围绕自己身边的亲人不少, 他就算在乎自己的额娘, 也不可能为了额娘将自己其他亲人抛下, 他还有阿玛、皇玛法和皇玛嬷等亲人, 至少在他略微年长几岁之后就接触到皇宫了, 打那之后就有皇玛嬷的庇护,他一直感念皇玛嬷的庇佑,做人要明事理,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而今天大喜之日,给太子爷面子过来的臣子不少,其中有些臣子自然是为了对比两位阿哥的能力而来的,毕竟弘晖阿哥的地位不如以往一样稳固了,且大清朝也没出现过嫡子继位的画面,他们心里记惦这件事,既盼着自己家里出个从龙之功,又盼着这从龙之功不出任何差错,最好是让他们选定了就将人拿下,省得以后再出什么波折。

  这次婚宴到场的人不止是朝廷上的臣子,还有太子爷也专门为此事停下以往着急办差事的步伐,愣是留在雍和宫给几个兄弟敬酒当作庆祝自己大儿子成家立业的欢喜。

  而四福晋仍旧在招待几位妯娌,但是很多人已经不把目光放在她身上了,都在隐晦的打探她身旁的另一位“当家主母”——董鄂侧妃。

  到底中宫娘娘的举动不是让人白白猜测的,四福晋坐拥一儿一女,儿子还是嫡长子,谁都以为四福晋坐定太子妃之位了,谁能想得到乌拉那拉氏后来还会出此等波折,而四福晋显然也是随着乌拉那拉氏惹得皇家不喜了。

  太子妃之位断然不能落在四福晋身上了,之后的情形如何就不为人知了,到底从龙之功不是那么容易让人得到的,就这明摆着的嫡长子身份,还可能因为自己生母以及母族的牵累失了嫡子的优势,也就勉为其难占个长子之位罢了。

  众人隐晦的对视一眼,心里都不住叹息,这都叫什么事啊,以后倒是可以看看这董鄂氏能不能生出一个皇子阿哥了,不然就任由他们猜测,也猜测不出一个答案啊,就像当今太子一样,在过去,谁也不敢笃定废太子会被皇上废了,而四阿哥会被册立为新太子,生母也被封为皇后,地位稳固之极。

  有这一回经验在,不到最后,大部分臣子不会甘愿下赌注的,即便是出了皇上的佟家不也因为站错队被皇上打击吗,他们有些连佟家的身家都没有,拿什么来拼。

  弘昐得意形满,在臣子们的吹捧下偶尔看向弘晖,他心里高兴,原来那个向来看不惯他和额娘的嫡额娘也会有这一天,只可惜阿玛还是最重视弘晖,不然他一定可以狠狠的嘲笑这个大哥。

  想起阿玛对弘晖不变的态度,他心里一紧,面上也带出一丝不快了。

  将新娘子迎娶进门后,宾客都已尽兴,这场婚宴看着是快落到曲尾了,只是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皇宫里竟然有贵客到来。

  太子爷兴许是头一个知道消息了,赶忙吩咐一旁的几个兄弟都迎上去,宾客们看着这一幕都不明所以,认为太子爷兴许是喝醉了,不然哪会亲自出了大门,模样看着是要迎接哪儿来的贵客似的——

  嘶,贵客?

  这念头能让太子爷带上几个兄弟亲自迎接的贵客似乎不多吧,一些客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险些咬掉自己舌头。

  “这、这,这莫非是宫里来的‘贵客’?”

  有人已经倒吸一口凉气了,但是这怎么可能,宫里的贵人居然会因为弘晖阿哥婚娶一事出门,这是不是可以证明弘晖阿哥在那位心里还是重要的?皇上也只是在废太子成婚时出现过一面罢了,弘晖阿哥就算母家不得力,还能让皇上心仪吗?

  一番猜想之下,确实是有不少人将目光放在弘晖身上不住打量。

  只是更多人盼着自己能不能借此机会接触到宫中贵人,毕竟圣颜难得一见,若是能趁着大喜之日讨得圣上欢心就好了,万一圣上就在这一天心情极好呢,万一他们好巧不巧刚好让圣上看中眼了呢。

  这些都是可以赌一把的,臣子们纷纷对视一眼,正准备等太子爷将人迎进来后就凑上去恭维贵人。

  但这只是想想罢了,宫里贵人又不爱凑热闹,至少是不喜在宫外见到如此多人的,沾沾喜气也就算了,面见那么多宾客就没必要了,还会将弘晖推到风口浪尖。

  这边太子爷带着十来个兄弟在府门候着,他们也是刚刚得知皇阿玛和皇额娘要过来的消息,也顾不上这是不是迎接圣驾的礼节了,毕竟皇阿玛突然派人传消息过来,也不是为了那一点周到的,或许只是想看看弘晖婚宴有多热闹罢了。

  胤禛面色平淡,有几分不明显的激动。

  胤禩一左一右的抱着老九和老十,看着就是在窃窃细语,胤禵和胤祥是两兄弟在打打闹闹。

  而胤祉、胤祺两兄弟站立一旁,学着太子爷的模样,压根不与那些打闹的兄弟一般见识。

  十二阿哥胤祹仍是一副小透明的做态,就留在最边边的地方站着,十五十六两个阿哥由于是同母所出的兄弟,加上与前面几个兄弟年龄差距有些大,都是被大的兄长视作儿子辈的人看待的,这会儿就是少年郎的心性,兄弟俩感情好,望着不远处的马车,似乎都没有见到皇阿玛皇额娘的紧张。

  还有十七,他是最小的阿哥,加上还未成婚,被最前面的几个兄弟照顾着,对守规矩一事没什么紧张,眼下是恨不得当头一个迎接皇阿玛皇额娘的,毕竟少年郎就那点心性,想早点见到人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随着马车的停驻,先下来的奴才还是梁九功和家桃两位老熟人,之后就是下来的两位贵人了。

  胤禛眼睛一亮,低声道:“还请皇阿玛皇额娘往这边来吧。”

  皇上皇后出宫一事不宜声张,他只想着将人迎进去以后再问候皇阿玛皇额娘。

  几个兄弟都有意识的阻拦外人打探的目光,很快,马车前的贵人进去了,马车也跑开了,在雍和宫门前打探好奇的目光也消失了,毕竟这地带虽然老百姓少,但也有官员宗亲住在此处,有关雍和宫的事情怎么可能没有半点关注。

  这会儿皇上携着芷嫣进了门,没有去前院看那些宾客,就转弯去了书房。

  谈话之类的东西,还是在书房里较为隐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