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王四娘瞪眼,“婚期定了?怎么这么快,不是才定亲吗,定了哪日?”

  “六月初六。”

  王四娘:“怎么这么急?”

  王衍也不隐瞒,直接道:“赵长舆身体不行了,想是要赶在他之前完婚。”

  王四娘便替赵三娘忧虑起来,“阿父,我明日想去看三娘,您让我出门吧。”

  最近京城有些乱,王衍限制了王四娘出行。

  王衍看了女儿一会儿,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王四娘高兴的行礼退下。

  但赵含章并不在家,第二天一早,和赵长舆一起用过早饭,她就悄悄的出门了。

  她直接骑马到了城西。

  此时地里的农活已经告一段落,洛阳少水稻,多麦子,现在麦子翻绿,已是绿油油的一片。

  进了庄园,绕过几排房子便到了正中间。

  赵长舆的确厉害,这一片住的全是他的人,他便直接在中间劈了一块空地练兵,哦,不能叫练兵,应该是学习武艺的地方。

  这在当下是很常见的事,不说赵长舆一向谨慎,外人很难走到正中间来看见这样的场景,便是见了也不会多稀奇。

  洛阳多权贵世家,而哪个权贵世家不豢养部曲呢?

  这一片这么多青壮,这样的世道里还能吃得又膘又壮,一看就知道是部曲了。

  赵含章在路口停住,看到傅家的牛车后便打马上前,用鞭子撩开车帘,“我一猜就知道是你的,你的人不能进去,下车来,我们骑马进去?”

  傅庭涵应下,下了车后抓着她的手上马,坐在了她身后。

  赵含章踢了一下马,径直往巷道深处去,“你会骑马吗?”

  傅庭涵点头道:“会骑。”

  “是记忆里还是?”

  “留学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骑术,但是骑着玩儿的,不至于从马上跌下来,和记忆中的融合一下,上马不成问题。”

  赵含章:“今天我们出去骑马,你可以试一下感觉,我们之后要离开洛阳,会骑术毕竟好。”

  傅庭涵问,“离开洛阳去哪里?”

  赵含章道:“回乡?”

  赵长舆在汝南有一个宝藏。

  “或者去长安,”赵含章道:“长安比洛阳略强一些。”

  赵长舆在那边也有资产,不过那边大多交给了赵仲舆,但后期来说,长安比汝南还要安全一些,现在中原一带都混乱,日子不好过啊。

  傅庭涵翻了一下记忆中的长安,摇头道:“长安也不安稳,沿路盗贼横行,之前长安有河间王坐镇还好,现在河间王死了,只怕长安比洛阳还不如。”

  “很快洛阳连长安都比不上了。”

  赵含章带着傅庭涵出现在众部曲面前,以赵驹为首的人看了一眼傅庭涵,很恭敬的行礼,“傅大郎君。”

  虽然他们昨天才定期,但所有人都知道了,赵长舆已经正式把他们交给赵含章,赵含章便是他们的主子,而赵傅两家结亲,傅大郎君也算他们的主子。

  今天赵含章把傅庭涵带来的含义不言而明,所有人都看到了赵含章的态度。

  傅庭涵也牵了一匹马骑上,跟着赵含章一起去田庄后面的开阔地。

  “没想到洛阳城中还有这样的地方。”

  赵含章:“我第一次见时也很惊奇,看到那座山了吗,听说那边是王家的庄园,一直延绵到城墙处,赵驹说,镇守西城门的中郎将出自王家,一旦洛阳再发生大的兵变,王氏一族可通过西城门离开。”

  傅庭涵:“你们都这么不看好洛阳,为什么不迁都?”

  “还真有人提议过,但大晋的困局不是迁都就能够解决的,一锅粥要坏,就算分成两半,馊的那一半还是会渗透到另一半去,彻底坏掉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赵含章问道:“七星连珠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我最近大致翻了一下家里的藏书,发现这方面的记载很少,我还需要更多的天文记载作为参考,”傅庭涵道:“参考数据足够多,计算数据才更精准。”

  要回去,他们已知了地点,虽然不知道地点是否为条件,但洛阳的城门会一直在;

  只要再确定时间,然后研究能量变量的影响。

  傅庭涵解题习惯从易到难,所以想先计算一下七星连珠的时间。

  赵含章扒拉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我记得我家里有几本和天文相关的书籍,还有手抄本呢,回头我翻出来给你。”

  傅庭涵点头,“要是能进钦天监看一下他们的记录就好了。”

  赵含章思索,“倒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运作得当……”

  有事解决不了找祖父。

  赵含章跑回去找赵长舆。

  赵长舆正看着成伯和一众管事准备赵含章的嫁妆呢,他难得见了王氏,和她道:“三娘嫁妆的事交给你,你带着成伯将单子上的东西都找出来,单独放在一个库房里,将来她出嫁,直接抬出去就行。”

  因为婚期急,嫁妆又多,所以从现在开始便要忙碌起来,连吴氏都不得不过来帮忙。

  成伯打开了大房的库房,带着下人鱼贯而入,不一会儿便抬出一个又一个箱子,打开来,将收藏着的金银珠宝一一清点出来,挑选出嫁妆单子上的东西后放到一边,由王氏清点过目后重新造册搬到新库房去。

  赵含章回来时,府里正热闹,她悄悄的从西角门入,又悄悄的溜到了正院。

第33章 扒拉好东西

  赵长舆正坐在案前写东西,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看,瞥见她小心翼翼的走进来,便放下笔招了招手。

  赵含章立即上前,“祖父。”

  “你今天带傅长容去了城西?”

  赵含章应了一声。

  赵长舆盯着她看,“你就这么相信他?”

  赵含章道:“祖父放心,傅大郎君没有争权夺利的那种世俗欲望。”

  赵长舆冷笑,“王衍也不喜俗务,只爱清谈,但依旧自私自利,不顾民生社稷。”

  “他不是祖父亲自选的孙女婿吗?”

  “是我亲自选的,但我也没让你就见了人家几次面就把家底给人亮出来。”

  赵含章走到赵长舆身边,坐下为他研墨,“祖父放心,王衍是虚于其表,傅长容却是真的不喜世俗权力,而且他也不喜清谈。”

  赵长舆一脸怀疑,“他不喜清谈?”

  在他的印象里,傅长容虽然也是务实的少年,但也很喜欢混清谈圈的,他的才名多是清谈中传出的。

  赵含章肯定的点头,“他不喜欢,不然,昨日他见到王衍怎会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赵长舆仔细一想还真是,昨天傅长容面对王衍一直表情淡淡,并没有激动的神情。

  要知道王衍可是大晋清谈第一人,在一众名士中名声极大,只要是喜欢清谈的,不管观点是否与他相通,见到他都难免激动。

  观点差不多的,总是会崇拜他;

  相悖的,更会想与他辩一辩。

  赵长舆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长容竟然不喜欢清谈?”

  赵含章点头,“从前种种都已成了过去,祖父,你要相信我的眼光,我不会看错人的。”

  赵长舆便想起她刚点评王衍的话,不由敲了一下她脑袋:“似评点王衍的那些话以后不许再说,你现在不过是个孩子,传出去对你有害无利。”

  赵含章应下,“是,含章记住了。”

  赵长舆这才重新拿起笔处理手头的事,“你心中有数就好,家中已经在理你的嫁妆了,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你也要多用心,暗处的产业在暗处,没人看得见你是怎么处理的,自然无人看到你的能力,这是一个好机会,处理好你的嫁妆,让大家看见你的能耐,才有人听你的调遣。”

  赵长舆道:“良才选主,主人的能力永远被排在第一位,你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就算你是女郎,时日长了,自有人来投。”

  赵含章郑重回道:“好。”

  赵长舆咳嗽了几声,干脆将手中的文书都推给她,“你看看。”

  赵含章伸手接过看。

  让赵含章惊讶的是这一堆文书里不仅有国事,还有族务。

  国事方面,多是朝中各级官员来信,还有外地皇室宗亲和将领来信,都是在和赵长舆谈论当下局势,或是与他问策,或是请他出面站在某一方的利益上行事;

  族务更多,他死后,各种产业怎么安排,事无巨细,他一点一点的交托下去;

  还有人手安排,事务移交,事情太多了。

  难怪他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这完全是带病工作啊,还是超负荷的工作量。

  赵长舆点了点那一堆信件道:“你替我回信吧。”

  赵含章应下,铺开一张纸,沾墨后等待。

  赵长舆就起身走了起来,沉吟片刻后道:“三兄见信安,峤近觉身体困倦,清醒之时渐少,只能着孙三娘代为回信……”

  “国势已如此,不如谋于将来,当今有才干,而东海王已年迈,初得权势,难免得意,当下应该避其锋芒……”

  赵长舆的策略是,没必要在东海王春风得意时和他对上,他现在颇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无人能匹之的傲气,何必与他硬碰硬呢?

  新帝刚刚登基,不仅聪明有才干,还年轻,如今也未见品德败坏,不如蛰伏下来,等东海王这股骄傲的劲儿过去再图谋。

  当务之急是安定京兆郡和洛阳一带,防备羌胡和匈奴,所以他的建议是,不如一股脑站在东海王这边,助力他平定京兆郡和洛阳外的流民乱军,守住关中。

  等确定羌胡和匈奴不敢进关以后再慢慢为皇帝谋算。

  那时,东海王心中那口傲气应该也过了,很多事都可以运作起来。

  赵含章一口气给他回了八封信,措辞有不同,但意思却是大同小异。

  显然,这就是赵长舆的见地。

  赵含章看着这些她亲手写下的信发怔。

  历史已经很久远,这个时代留给后世只有两个印象,魏晋风骨和混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