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524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他收回被匈奴所占的那十几座城池,这一战,他大量运用穿插的战术,让匈奴军首尾不能相顾,连信息都传递不畅,如此危机四伏下,他们战意被无限压缩,加上匈奴不擅守城,这一战,他们打得酣畅淋漓,几乎没受什么阻挠就把地盘收回来了。

  剩下的是幽州的兵马。

  王浚对手下并不是很好,他们这一支军队被留在青州,几乎没有幽州的支援。

  王浚只会遥指他们,让他们守住青州,守住青州,或是让他们收缴税赋送到幽州,所以看到祖逖手中的圣旨和官印,他们几乎磕巴都没打一下,直接就跪下认祖逖为新的青州刺史了。

  祖逖遵照赵含章的命令,将这些人收归军中,重新编队,还清点出不少老兵伤兵。

  赵含章听说,立即传下命令,让祖逖将这些老兵伤兵都放良。

  赵含章为此还亲自给这些老兵伤兵写了一封信,他们不识字,就让军中的参军给他们念。

  “……尔等从军,少则二十,多则三十余年,离家时还是活泼少年,到现在已是鬓发霜白,我知尔等思乡思亲,我也想将尔等放归,然而赵某如今囊中羞涩,实在负担不起尔等回家的路费和安家费,所以只能暂且委屈了各位。”

  参军翻了一页,继续扯着嗓子大声道:“现今只能将尔等放良,每人都就近分田分地,凡老兵,皆可免三年劳役,伤残和老兵,优先进入工坊做工,待将来我赵某人有钱了,只要你等还想归乡,我一定筹集路费送你们回去与家人团聚!”

  参军将信纸卷起来,大声道:“使君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从今日开始,凡参军有二十年或是岁数上四十的,想要放良的老兵,或是缺胳膊断腿的伤兵都可以来报名放良,各队,各什都要做好统计工作,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士兵都要问到,听到了没有!”

第891章 安排老兵

  底下的士兵这才缓慢的反应过来,一个胡子花白,衣衫褴褛的老兵走出来,浑浊的双眼紧紧盯着参军,“参军是真想放了我们,还是要清员?”

  清员是近年来军队中兴起的一种清理老兵伤兵的政策,当然,没有明文,只是私底下的共识。

  军中总有些老残兵,他们的作用已经不大,但又每日消耗粮食,有些军队不想养这样的人,就会借着战争把他们赶到前线送死;

  或者直接就把人统一起来丢弃,减少消耗,俗称清员。

  祖逖清点老兵残兵,的确是不想养他们,因为意义不大,但他也不想让他们上前线送死,或是直接遗弃他们,所以他才和赵含章上书,将清点出来的残兵老兵数量告诉她,想要请她拨下一笔款项来将他们放归。

  可赵含章是真的没钱了。

  现在全国都在打仗,加上旱灾蝗灾严重,各地都在和她要钱,她哪里能腾出钱来放归老兵和伤兵?

  可她也不能不管。

  她不知道还罢,既然知道了,自然不允许军队再赶他们去送死。

  因此权衡过后,她做了这个安排。

  就地安排老兵和伤兵。

  同时,她还指令范颖、陈四娘等人,从豫州各地抽调一些人手去青州帮扶建设,主要是开设作坊,收容那边的孤寡和老兵伤兵。

  参军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怀疑使君和从前的将军们一样要遗弃他们嘛,他便脸一沉,道:“赵使君心怀百姓,心地善良,与那些旧的将军可不一样,这不是遗弃,而是放良,是为你们安排后路!”

  他抬着下巴道:“赵使君已经派人过来,到时候青州也会有砖石作坊,琉璃作坊,书局和纸坊,这些地方都需要人,而你们,有优先进工坊的权利。”

  “除此外,放良的老兵和伤兵都能分到二十亩永业田,农忙的时候,军中会尽量帮扶耕种,”参军道:“我知道尔等艰难,但如今天下纷乱,天灾频发,国家亦十分艰难,赵使君也十分艰难,如此艰难之际,她还想着我等,我等自也要尽己所能为她排忧解难。”

  老兵们还是半信半疑,主要是,他们不是赵家军,甚至不是祖逖的兵,而是原青州兵和幽州兵,那位赵使君会如此好心?

  事实证明,赵含章还真这么好心。

  参军说给他们发地就发地,各地县衙的县令老老实实地带着册子来领他们,那册子上是田地。

  由参军做主,直接在那些册子上选了几块地安排他们,他们这些老兵残兵的地都安排在一处,一家二十亩,有田有地,听着似乎是肥瘦相间,甚至肥田多,瘦地少。

  县令和带来的主簿们当场为他们转籍,从此以后就从兵转为良民了。

  不仅如此,军队还代替他们出面和县令们谈判,给他们争取了不少落户政策。

  比如,县衙得支援他们一些物资,他们需要建房子,还要吃喝……

  那位新来的参军脸虽嫩,却凶巴巴的,还要求一些县衙出人给他们打地基,盖房子。

  他们谈判的时候,老兵和伤兵们正排队落户领田地,听了全场,那颗心哟,就跟着蹦来跳去,可紧张了。

  那些县令好像都有些怕那位新参军,虽然面色不太好看,但还是答应了他的大部分要求。

  所以,他们有地,有木头,有茅草建房子了?

  左敏看在眼中,忍不住去找祖逖,“将军,那赵实太过份了,只是两天,军中将士归心,尤其是那些老兵和伤兵,只知道赵含章,哪里还知道将军?”

  祖逖抬眼看了他一下后道:“再过几日,赵使君从豫州各县抽调的人才就到了,这是支援青州的人。”

  “左敏,你要记住,使君现在身上虽只是领着豫州刺史的官职,但她不止是刺史,而我,新任的青州刺史,只是刺史而已。”祖逖道:“你不把她当刺史看,换一种身份,你就能想通了。”

  祖逖意味深长的道:“天下,只需要一个君。”

  要是把赵含章放在豫州刺史这个位置上看,他们自然会心里不平衡,毕竟都是刺史,赵含章凭什么插手青州的事?

  还让军民只知道她,而不知祖逖这个青州刺史。

  可要是换一种角度呢?

  赵含章是君,他是臣,民知道君,而不知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左敏吓了一跳,结巴起来,“她,她,她要造反?”

  祖逖严厉的扫了他一眼,沉声道:“休要胡说,如今依旧是幼主为帝,只不过祖某人不认司马家,只认赵含章为主。”

  左敏就明白了。

  祖逖根本就看不上司马家,他本来就是要去豫州投奔赵含章的,现在不过是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罢了。

  左敏就不再管赵实。

  赵实虽然年幼,但早被调教出来,他感受到了军中氛围的变化,和他一直不太对付的左敏最近对他很友好,友好到他有些起鸡皮疙瘩。

  于是他给赵宽,赵信等兄弟姐妹写信,和他们倾诉他的烦恼,写完了觉得都要送信,只送这么点太浪费人力,而且兄弟姐妹们未必那么聪明,可以解决他的烦恼。

  于是他又抽出信纸给赵程赵铭写信,希望长辈们也能给他一点意见。

  哎呀,长辈们都问了,这样的事要是不问一问三姐姐似乎不好,于是赵实给赵含章也写了一封信。

  第二天,他的一个下仆就背着一个包裹和他的一个亲兵一同出门送信去了。

  左敏看在眼中,虽然已经做了心理建设,还是没忍住嫉妒,有关系就是好啊,直接就能和上司的上司搭上话。

  距离赵含章收到信还很久呢,此时她刚跟随大军进驻安平国。

  石勒也在大军中,他伤重,暂时不宜大动作,所以赵含章上哪儿都带着他。

  至于顺阳郡,赵含章让范颖去接降了,赵宽从洛阳出发,带官员和大军去策应。

  到时候石勒的谋士张宾会带人来见赵含章和石勒。

  说真的,赵含章眼馋张宾久矣。

  正说着话,听荷进来,高声禀到:“女郎,明先生回来了。”

第892章 可怜哟

  赵含章霍的站起来,丢下笔就疾步走出去。

  明预这一路走得并不太平,为了避开匈奴的追杀,他和伍生先往北,然后再绕回南边,想要和北宫纯汇合,可他们在路上就遭遇了流民。

  车队的东西全被抢了,伍生等人只能护卫明预跟着难民一起逃难,期间还差点被土匪给掳走,兵灾、旱灾、蝗灾,伴随着粮荒,最后匈奴的追兵已经不是最危险的离了,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危险的。

  明预干脆就把自己变成了最危险的那一个,带着伍生直接当了土匪,一路上凶悍的抢东西,抢人,等到他们没有粮食可以被人抢,人群聚集又多,抢不过他们时才安全,明预这才带着土匪窝,哦,不,是难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安平国。

  此时明预就一脸胡子,灰尘满面,身体瘦削,外衣都快破成条了,但看到赵含章,他依旧目光沉静,手臂非常文雅的抬起,正要流畅的一揖,就被一脸震惊心疼的赵含章一把握住,“先生受苦了。”

  赵含章泪汪汪的。

  明预心中感动,眼中也不由含了泪水,坚持揖下,“让使君担忧了。”

  赵含章连忙扶他起身,然后带人进大厅。

  她是真的心疼,本来以为她流落时已经够惨了,没想到明预比她还惨,又一把年纪了……

  赵含章对他这一路的行程很感兴趣,“路上流亡的难民很多吗?”

  明预叹气道:“如今留在原地的百姓十不足一,能抬得动脚的基本都走了,大部份人都往南迁移,其中不少人闻听使君的仁政,都往洛阳和豫州去了;少部分人则决定迁徙江东,还有些人是往晋阳和幽州去了。”

  赵含章只是想想那迁徙的大部队,心脏就忍不住一抽,问道:“可有口粮吗?”

  明预沉重的摇头,“饿殍百里,几乎每日都有饿死之人,死了之后连尸首都保不住……如今难民还能克制,以我所见,未曾出现易子而食和生杀活人的情况,但长此以往,再无人管束,只怕人间就要出现人伦大祸了。”

  赵含章就在流民堆里呆过,虽然才一个晚上,但也留意到了,有人在把人当粮食储备起来了。

  她脸色发青的起身走动,转了两圈后咬牙道:“必须要尽快结束战事了,不仅北地的百姓到了极限,豫州也被战争拖着,人心浮动,恐生大祸。”

  现在军队的粮草、军备等大部分来自豫州。

  为了筹备大军在外的东西,豫州已经两次征税,鼓动百姓参军,再不结束,豫州的百姓也要到极限了。

  明预连忙道:“使君,刘聪尽失人心,此时已被逼到了绝处,何不试探着招降呢?”

  赵含章眼珠子一转,想到了正被关在洛阳的刘乂。

  她握了握拳头,问道:“明先生以为谁能为使者?”

  明预就在汲渊、卫玠和赵信等人身上来回的想,还未决断出来,就听赵含章道:“以刘乂为使怎样?”

  明预:“……”

  他抬头认真的看着赵含章,问道:“使君认真的?”

  赵含章点头。

  明预:“刘乂能答应出使?他可是汉国皇子。”

  赵含章道:“可以一试。”

  赵含章当即向洛阳下令,让人把刘乂带到前线来。

  刘乂过来需要一段时间,赵含章这段时间并没有停止进攻,一步一步的压缩刘聪的生存空间。

  刘聪对赵家军暂时失利,只能往后退至幽州,同时下令让还在外面的匈奴大军回撤勤王。

  不错,此时还有匈奴军队在外面呢,有的是被赵家军截断后路,他们回不来,还有的则是奉命继续攻打某些地方。

  比如晋阳。

  一开始打晋阳是刘渊的意思,他想要并州全都属于他,不再有缺陷;后来打晋阳是刘聪的意思,他在安平国时琢磨了又琢磨,还是觉得并州最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5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4/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