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762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广州并不是前世那繁华的广州,而是包括广东、广西全境,和福建、江西部分地区,全是丘陵山地,举目望去百分之九十九是原始森林,瘴气弥漫,道路不通,生活在里面的百越、西瓯都很自由。

  自由到不认朝廷,只归顺于自己的部落,朝廷要是和他们收税,他们就逞凶斗狠,反过来打朝廷。

  朝廷要抓他们时,他们就溜进山林里,就跟鱼入江河一样,连个影儿都看不见。

  他们也不受教化,你和他们说礼义廉耻,他们不听,和他们说忠孝仁义,他们嗤之以鼻,所以广州被认为是和极北之地一样的苦寒之地,官员去那里,基本上是被流放,或是没有前程的。

  戴渊为何对王敦心存怨恨,不就是因为被他排挤去了广州吗?

  赵铭心思电转,心念在“皇帝要打压赵氏,限制赵氏之权”上滑过,而后定在另一想法上,“陛下要用百越和西瓯磨炼赵申?”

  赵含章道:“赵申博学多识,也见过人生疾苦,于兵法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过于心傲。他这人即便身在乞丐之中,愿意与他们同吃同住,也愿与他们同生共死,但,一切都是假的,如苟晞一般。”

  “他要是只想做个像苟晞一样的名臣和权臣,这样下去也能做到,但想要流芳百世,远不足以。”

  苟晞可没有善终。

  赵铭深叹一声,“总算有人与我一样的想法了,陛下,臣没有意见,就让他去广州,若广州不足以磨炼好他,就让他去西域,去北漠,哪里苦寒就让他去哪里。”

  像赵申这样的性格,他就不能在富贵和安逸的地方,不然一定会坏事。

  好比苟晞,他要是一辈子处于劣势,那他就会一直是个忠贞公正的良臣,但因为东海王死了,他走到了皇帝身边,于是就变成了那样。

  短短两年的时间便把前二十年积累的名声都败坏了,晚节不保啊。

  而赵申比苟晞更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为苟晞还是有意识的假装,赵申不是,他是认为自己忠孝仁义的,也一直以忠孝仁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他只是认为普通百姓不具备这些品格罢了。

  赵铭已经跃跃欲试起来,“陛下何时下旨调他去广州?”

  见赵铭比自己还急切,赵含章难得的同情了一下赵申,“倒也不用那么急。”

  赵铭就转而问道:“陛下可是要在宫中奉养王夫人?”

  赵含章点头,“二郎人在边关,母亲还是跟我居住,也免得寂寞,册封太后的圣旨明日就下。”

  “弘农公主那边……”

  赵含章道:“我要加封其为镇国长公主。公主并不喜皇宫,作为晚辈还是要以长辈喜好为主。”

  赵铭:“庭涵也无意见吗?”

  赵含章点头。

  赵铭就感叹一声,忍不住叮嘱赵含章,“你以后对他好一点。”

  赵含章:……她对他怎么不好了?他们夫妻俩不一直挺好的吗?

  来清小步上前来,躬身道:“陛下,夫人和长公主、驸马等人已进宫来,各级官员也都到场了,再有两刻钟宫宴便开始。”

  赵含章便侧身道:“铭伯父,我们也过去吧。”

  赵铭恭敬的应了一声“是”,落后她半步往前,“陛下手中的资产应当捋一捋了,该国库的交由国家,该私库的,交由内廷处理。”

  赵含章嘴角轻挑,赞道:“知我者铭伯父也,我也正有此打算,不仅我手中的资产要处理,皇家的规矩也要立起来,什么事情皇亲国戚们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都要一早便立清楚。”

  赵铭深以为然,点头道:“是要立清楚,法明规清才能长久。”

  他顿了一下后道:“陛下既荣登大宝,赵氏族长之位应该也由陛下来担任。”

  赵含章直接拒绝了,处理国事已经很忙了,再去处理宗族的事,她得多累啊。

  赵含章道:“我看铭伯父就很适合。”

  赵铭拒绝:“族长当出自嫡支。”

  赵含章:“那就请铭伯父暂代吧,等二郎生个聪明点的儿子,好好培养。”

  即便是到现在,赵含章依旧认为赵铭是很适合的族长人选,他有后继者,赵申也聪明能干。

  她不想当族长,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怕自己会从宗族里死抠钱填国库,或是出于愧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做不该做的事,最后与民争利,为了以后大家相处和睦些,中间还是得有个缓冲。

  赵铭显然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只提了一句而已。

  俩人先去后殿,王氏和长公主等人先被接到了后殿休息,看到赵含章和赵铭联袂而来,赵淞和赵瑚立即站起,和弘农公主驸马一起跪下,“拜见皇帝陛下。”

  王氏一愣,急急忙忙站起来,也跟着往下跪,青姑眼疾手快的拉住她,赵含章也吓了一跳,连忙上前,一手拉住弘农公主,一手拉住赵淞,硬是将人拽起来,汗颜道:“叔祖和母亲吓煞我也,你们是长辈,以后见面皆免礼。”

  王氏连忙点头,也吓到她了。

  赵淞因为天象,此时脸色红润,神清气爽,笑呵呵的道:“尊卑有别,这是臣等应尽的礼仪。”

  弘农公主深以为然的点头。

  赵铭晃悠悠的走上前来,转开话题,“父亲的身体如何了?”

  赵淞道:“没有你气我,好得很。”

  赵铭就一脸感叹,“儿子是前天到的洛阳,当时一进门便听说父亲缠绵病榻十数日,儿心中忧虑不已。”

  赵淞的脸一下就黑了。

第1294章 宫宴

  赵瑚在一旁看得嘿嘿直笑,赵淞不高兴了,瞥了他一眼问:“子途呢,他并未出宫,怎么不在后殿等着?是还不愿意回来当官吗?”

  赵瑚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赵程和贺循在一起,两个人明明前天才认识,却迅速成为好友。

  一个宽仁谦卑,一个守正识礼,赵含章有时候看他们在一起都觉得在照镜子一样,偏偏有无数的话要说。

  此时他们就坐在宫殿的一个角落里为了孔子的一句话来回的辩。

  赵正找了一圈才找到他爹,连忙上前行礼,提醒道:“贺先生,父亲,宫宴就要开了,小子领你们去坐席。”

  赵程和贺循皆意犹未尽,约好了明天再论。

  贺循道:“明日去饕餮楼如何,饕餮楼的酒极好,我请子途你吃酒。”

  赵程想了想,扭头问赵正,“你祖父开的酒楼叫什么?”

  赵正:“有好几家呢,饕餮楼只是其一。”

  赵程就和贺循道:“我请你。”

  贺循惊讶,“饕餮楼原是你的产业?”

  赵程摇头,“不是我的,是家父的。”

  赵瑚一行人也从后殿过来了,他目光一扫,看到儿子和孙子磨磨蹭蹭的往这边走,便冲他们招手。

  赵正提醒了赵程两次,这才让他和贺循分开,依依不舍的到赵瑚面前。

  赵瑚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一眼儿子,让赵正坐在他身边,“新帝登基,肯定要大赏功臣,你为她培养出了这么多学生,管着天下学堂,本也是大功一件,偏你要辞官,现在好了吧,你这一出再一进,谁还能记得你?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有赏。”

  赵程并不在意,只和父亲道:“我去酒楼吃饭打几折?”

  赵瑚没好气的道:“不要你的钱,何况你有钱吗?你吃的穿的,哪一样花的不是我的钱?”

  赵正连忙道:“祖父,父亲的俸禄一直存着呢。”

  “他那点俸禄够干什么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他私底下养了好多学生,朝廷发的俸禄还没捂热呢就给那些学生送去了。”赵瑚道:“不求你往家里挣钱,你好好的出仕就行,也算光宗耀祖了。一把年纪了,比你儿子都不如,我实不明白,三娘当皇帝有什么不好的,你自己有何过不去的?”

  赵程:“不是不好,罢了,说了你也不懂。”

  赵瑚怒,压低声音斥道:“你不说,怎知我不懂?”

  夹在中间的赵正看看祖父,又扭头看看父亲,默默地低下头去,尽量缩成一团不出声。

  唉,他好无辜,好无助啊。

  坐在不远处的范颖看见,同情他,便叫了一声正与常宁交谈的赵宽,示意他去看赵正。

  赵宽扭头看见,和常宁告罪一声,上前来拉赵正,“正堂弟,我许久不见你了,你这洛阳县令做得好啊,我在青州都听到夸奖你的话了。七叔祖,我借一下正堂弟……”

  说着将赵正拉走了。

  赵正长松一口气。

  赵宽就说他,“大好的日子,你怎么和长辈们坐在一起?”

  赵正:“我就是个县令,大典都只能站在角落里,宫宴根本没位置。你以为我是怎么进宫的?我是陶朱侯亲眷,自然要随陶朱侯一起坐了。”

  赵宽:……忘了,老师辞官了。

  青铜乐声响起,这是肃静之音,赵宽一听,立即拉着赵正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低声道:“你跟我坐吧。”

  赵东借他儿子的光进宫来参宴,这会儿正笑得见牙不见眼,赵正看了看东伯父,再看一眼东伯母,果断告辞,“我还是更想和祖父一起坐。”

  但东伯母已经看到赵正了,眼睛一亮,拉住他道:“正儿,我刚刚看到好多年轻好看的女官,我记得你也未曾说亲吧?”

  赵宽吓了一跳,连忙分开俩人,“母亲,正堂弟还小呢,不着急。”

  “和你比自然是小的,但他这个年龄说亲正好合适,倒是你,你再不定亲就要老了,话说,朝廷要征单身税,你身为官员早已超过年龄了吧?一点儿也不以身作则……”

  赵宽也后悔了,推赵正道:“罢了,罢了,你回你祖父身边坐着吧。”

  范颖看不过眼,便和赵正招了招手。

  赵正立即屁颠屁颠的跑上前去。

  范颖道:“你和我坐吧。”

  赵正高兴的应下,“谢范姐姐。”

  范颖的下首就是赵正,赵正之下是孙令慧,对面是陈四娘,斜上方则是荆州刺史王仪风,她的姐姐王惠风此时正在赵含章面前。

  赵含章将她介绍给王氏,“母亲,她是内廷总管,官居三品,从今以后,皇庭诸事交由她处理,她也是您的女官,以后您有什么事都可找她。”

  王氏咋舌,问道:“内廷总管不是一直归属后宫,我记得一直是五品上下。”

  赵含章道:“那是因为内廷历朝历代皆仰仗皇后,帝后共治天下,后为国母,她手下的官儿可以设小一点的,但庭涵的兴趣和长处不在内廷,我也不愿这些俗务分他的心,所以打算将内廷的产业都分出来单独管理。”

  她的资产一直很分散,汲渊管一部份,傅庭涵管一部分,她自己也管一部分。

  而现在国家成立,汲渊作为侍中,显然不适合再管理她的内账,至于傅庭涵,以前是因为没有办法,无人可用,其他人也做不到像他这样如臂使指,所以就让他花费心力。

  可现在国家已经建立,她可以名正言顺的用一些人才管理这些资产,傅庭涵可以更专注的去做尚书省的事。

  等她将来有了更多的人才,她甚至可以将他从尚书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只需要专注于研究就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7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