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安分守己当昏君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顾四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8 KB   上传时间:2024-03-06 22:01:03

  欣喜领旨后,却又想起一事,不由有些不安犹豫道:“回陛下,臣等熬打筋骨彼此对练之时,难免有衣裳不整之时,只怕会有御前失仪之罪。”其实到了夏日,他们多是赤膊的。

  姜离原本悠闲地用手指随意敲着窗框,此时却很敏锐捕捉到了衣衫不整几个字,不由欣慰摆手道:“正好……咳咳,无妨,按照你们在校场之上的训练规矩来就是,恕尔等无罪。”

  侍卫长闻言更加振奋,领命而去。

  *

  安排完每日晌午的节目,姜离又端起案上的茶。

  今日她喝的不是茶册上的各种混搭泡茶,只是单纯的一盏清茶,是六安雀舌芽茶。

  因面前摆着的点心本就是香甜可口的酥油泡螺,再用味道繁复的果仁泡茶,倒是会腻口。

  揭开盅盖,茶香扑鼻。

  茶册里有记录宋徽宗对此茶的评价:“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嘉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1]

  其意为:茶的芽小小的,像是雀舌是佳品,而雀舌茶里,最好的又是一枪一旗。即只有一个杆(枪)一片叶(旗),第二片茶叶都没来得及长出来,为极品。

  想也知道,这种一杆一叶的嫩茶稍纵即逝,很难采摘。

  御前用的自然是最好的一枪一旗雀舌芽茶,价比黄金。

  姜离从前只是寻常人,不是品茗大家,让她喝一口分辨出茶种来不可能。

  但她还是能分出来品质好坏的。

  此时喝了一口,惊为天茶。

  忽然觉得,她之前几天沉迷于各种泡茶,实在是有点暴殄天物了。这等最顶尖的茶,用清冽泉水泡为一盏清茶反而是最好的。

  喝过后唇齿具是余香,整个人都被熨平了似的舒坦。

  她愉悦的再次敲响了她铜磬。

  这次是叫过御茶房当值的宫人问过,如今库中此茶的存量。

  御茶房的茶叶成百上千,宫人忙去查了档子捧了来,回明尚有百余罐雀舌芽茶,但一枪一旗的只有三十罐。

  并且还带来了实物,请皇帝过目。

  姜离取过成人巴掌大小的镂金雕花小银罐,上面贴着明黄缎做成的固封签,看着就很金贵。

  她便令御茶房给郕王府和各尚书处送去些。

  来了这些时日,朝上旁的大臣她未及挨个认清了解,但于谦她自是知道的。

  于谦是个很检约的人,如今京中的房舍也很朴素,是远离繁华地段的前后两进小宅。

  按照他的官位等级来看,都不能算是朴素,甚至算是清贫。

  姜离还记得史册上,于谦一直就是这样所居仅蔽风雨,还是土木之变后景泰帝登基,觉得他住的又偏又远又小又憋屈,特意赐居了西华门附近的府邸。

  不过就算景泰帝如此看重,且于谦在景泰一朝位高权重,他也从未有谋财贪腐事,生活一直很简朴。

  直到被复位的朱祁镇下旨抄家时,锦衣卫搜尽于谦府邸也只得了一个‘家无余资’的结果。

  甚至抄家过程中,好容易发现一处锁的很严密的房间,抄家人员大喜,以为于谦的家财都藏在这里。

  撬开门看过,才发现,依旧是毫无金银珠玉。

  只有景泰帝所赐蟒衣、剑器。[2]

  故而,姜离在喝第一口茶的时候,就想起了此事。若无宫中御赐,诸如于谦、邝埜这等朝臣,自家必是无有这样价比黄金的茶叶。

  公忠体国,守卫家邦的人,总不能连一口好茶叶都喝不上。

  勾完了茶册,姜离又叫甜食房的管事宫人过来。

  没错,皇帝还有专门的甜食房。

  姜离来了这些日子,算是亲身体会了,什么叫做以天下奉一人。

  偌大紫禁城中,单单围着皇帝转的部门,就有几十个。

  除了二十四监、内府十库,还有御酒房、御药房、御茶房、甜食房等十来‘房’。

  不但专供皇帝吃穿用度,甚至还有牲口房(宠物园)、更鼓房(报时处)、弹子房(存放弹弓等玩器)等处。

  是真的做到了吃喝玩乐,全包立体独家服务。

  *

  甜点房的管事很快奉命而来。

  “前日郕王提起朝事繁多,朝臣们多有留宿官署之劳。既如此,给各部直舍(值班房)每日添八道点心。”

  也不能光喝茶啊。

  姜离前世就挺爱喝茶的,也知诸如普洱、白茶等茶,喝了就容易饿。

  况且,脑子的运转主要就是消耗糖。

  她之前看过一个科普:虽然大脑在人体当中所占的重量体积很小(2%),但消耗能量却差不多要占到四分之一。

  想到这里,姜离眼前又浮现出于谦点的那杯木樨玫瑰甜茶来。

  怪道于尚书喜欢吃甜食,应该是常日思考的缘故。

  那一定得供上。

  倒是她自己,不大吃甜点心,毕竟——她不准备为难她的脑子,最好让脑子的耗糖比例跟脑子的重量成正比。

  甜点房的管事久在御前伺候,自知赏赐饮食是皇帝常态,先帝逢年过节还会留所有朝臣吃饭。当今之前也常按例而行。

  于是熟练地当场拟了单子来看。

  所供各部点心,主要以澄沙烧饼、蜜糖麻花、太史饼、蝴蝶卷等量大顶饱的面点为主,每日再配上两道诸如柿霜软糖、奶白杏仁、玫瑰糖等按着时令的细巧零食。

  姜离点头:不愧是久在御前的人,真灵。

  “所用从内廷销账,不必拘省。”

  姜离现在已经基本理清了财产——朱祁钰才接过监管内府十库,就捧了不少烂账过来。当然也不只是他能干,更是金英和兴安两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将王振的烂账捅了不少上去。

  尤其是弄掉王振的亲信,才能换上自己人不是?

  姜离看到被王振贪污腐败去的天文数字,感受到了钱包被人割了的切肤之痛。

  好在宦官有一桩好处,大约是没有家庭子女(认得那些干儿子比不上自己重要),又在宫闱之中战战兢兢怕出事,所以喜欢敛财也喜欢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于是抄家起来格外方便。

  也算是给小金库很回了一波血——毕竟,里面很多人都贪了十多年了,如今一年回来,自然显得充盈肥润。

  姜离也很懂得可持续发展,按照她曾经作为打工人的心思,很痛快给朱祁钰和金英兴安两人按比例分了成。

  一来,是告慰他们实在辛苦:也确实是用心了。

  为了抓王振的小辫子,把他摁死在佛堂,朱祁钰也罢了,金英一手抓东厂,一手抓代掌印太监,一手还要忙着查贪污腐败,兴奋的觉都不睡了,这才十来天就瘦了一大圈。

  二来,姜离这也算是明示。她也知多年旧例,宫廷官场几乎所有人都有灰色收入,通融银钱。她分的赏赐ⓨⓗ,基本也就是她心底的线。

  金英兴安都是明白人,又有王振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自不会越了底线。

  毕竟……哪怕他们把内府十库各种烂账都举报到皇帝跟前,也只能处罚相应的宦官(也就是王振的狗腿),皇帝应当心知肚明,这些宦官的背后靠山是王振,但却不提抄王公公的钱财。

  甚至在金英试着提起‘有宦官到贪墨钱财十之八九献与了王公公’,皇帝也只摆摆手就过去了。

  金英嫉妒的回去继续求岳爷爷显灵。

  姜离:还没到时候呢,今年已经够发横财啦,王振这个血包先留着,等开战了若是少钱用,再放出来用。

  她可是知道王振多有钱!

  总之,相较于姜离回收的一笔横财,每日给朝廷做事的臣子们添八道点心的支出,实在是毛毛雨。

  故而她嘱咐甜点房的人,不要克扣减省。

  反正该用的白糖、香油、牛乳、坚果等此时较为贵重的食材,都足量用上。

  “是,奴婢遵旨。”

  这些日子宫中宦官的风云变幻,甜点房的管事自然也是知道的,忙叩首应了。

  生怕也被东厂当成王公公的亲信,给拉出去抄了。

  故而皇帝吩咐下来的事,他是牟足了劲要做好,恨不得好的文武百官都对他们的点心一口难忘。

  待御茶房和甜点房都领命去做事后,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姜离边啜饮着雀舌芽茶,边继续翻着御茶房的茶册,挑选明日要试喝的茶。

  直到兴安悄然入内,回禀了两件事——

  其一,后日就是五月初一的朔朝,兼之端午佳节也将近,请奏陛下上大朝受群臣朝贺。

  其二,又有几宫娘娘送了点心来。

  姜离合上手上的茶册:歇了小二十天,也差不多该把手头另一件事给做了。

第9章 不行

  紫禁城中各处殿宇都弥漫着艾草的香气。

  除了这独特的香气,目之所及的衣裳样式也提醒着宫里每个人,端午佳节将至——

  宫中女子,无论是后妃还是宫女,衣衫都得根据时令更换。

  到了什么时节换夏衫,什么日子换冬袍,都要按规矩来。譬如三月四日换罗衣,四月四日换纱衣,都是宫规旧例错不得的。*

  尚衣局会将一季的衣裳按尊卑上下料理好分派下去,并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随意为之。

  等到了端午正日,妃嫔、宫女、内监们还会齐齐换上了节日限定款:衣上绣的都得是五毒艾虎等纹样。

  *

  紫禁城西六宫,长春宫。

  几位宫装丽人打发了随侍的宦官宫女,正在关起门来说私房话。

  大明朝后宫的妃位颇多。

  皇后下,除了贵妃外,还另设有贤淑庄敬、惠顺康宁八妃,而哪怕八妃封满,也可以再另择吉字为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5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安分守己当昏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