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江海潮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阿凡提到底哪一集讲了葡萄园?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周雪莹来了兴趣,便痛快答应回家游说她爸。她爸单位是两年旅游一次,两拨人轮流来,今年就没轮到她爸。

  谢天谢地,她爸单位的一把手爱好钓鱼。听说有鱼钓,直接手一挥,同意了。而且因为没出本市范围,离得近,所以职工带家属的费用也是单位包的。

  如此一来,人太多,大巴车也装不下,只能分成两拨人了。尽管如此,照周雪莹的说法,大家玩得挺满意的。

  周雪莹最惊艳小伙伴推荐给她的会场上的小馄饨,哎呀呀,真的好好吃。他们一车人把整个馄饨摊子都给占满了。

  不过更让大家惊喜的是他们都买到了大铁锅烧出来的锅巴。这可算正儿八经的农家土特产了。

  周雪莹用惊奇的口吻强调:“我都不知道菜头爷爷到底是从哪儿找来这么多的锅巴,难道把全村的锅巴都收来了吗?我就跟大人出去看他们趟螺蛳,回来就有锅巴了。”

  江海潮和她的小伙伴们偷偷交换眼神。他们有充足的理由高度怀疑,所谓的锅巴就是用米饭在锅里塌出来的。

  婆奶奶做饭团时用油炸锅巴代替油条,可哪有这么多锅巴呢,直接用煮好的饭在锅里炕呗。

  不过这种事还是不要告诉周雪莹,总不好破坏她对农家乐的美好幻想。

  李磊他们几个听得叹为观止,实在没想到小鬼头们还真把这事给做成了。

  比起成功地把客人拉到江口去,县电视台上会场采访倒不算多稀奇了。

  大概是意外发现自己竟然带红了步行街,《与您相约》节目现在可活跃了,一直在全县各个地方拍啊拍。本县好几个景点都上电视做了宣传。

  江口会场作为民俗的一种展示,随大流被选中应该也正常。

  李磊叹了口气,表示自己认输:“行了,做生意还是你们厉害。”

  江海潮可没这么大的脸,连连摆手:“不不不,我们一般般,全靠你们撑生意呢。”

  从立秋开始,他们四个接二连三地接受采访。市日报完了之后,紧接着市电视台。接下来是省报,然后上个礼拜连省教育台都过来采访了,中间还穿插了两个广播电台。

  结果如何?不用说,必然是轰动效应。

  她敢说全市最有名的景点都没他们店热闹。而且过来看大学生的人都非常够意思,没一个空手而归的,高低也会买双鞋。

  反正这些天他们这帮小学生也没干别的事了,专门在店里帮忙跑腿就已经腿忙得腿细了两圈。

  为什么他们这回一个人都没再去上会场?一来是忙,二来是搭配鞋子的衣服销得太快了,根本没剩货。

  其实小学生们也奇怪,大学生的影响力真的这么大吗?为什么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都要追着他们采访?难道他们市乃至省都没事发生,一件也不值得被报道吗?

  后来还是卢艳艳她爸爸给他们送菱角时,猜测跟现在大学收费政策有关。

  他有位战友的小孩,去年上大学,一学期学费1050元,外加住宿费150。出门在外,小孩再节俭,一个月两三百块钱的生活费必不可少。加上买教材,买参考书,杂七杂八一年下来,没有4000块钱都挡不住。

  可现在家长的收入水平如何呢?他算是捧铁饭碗的了,这个夏天又涨了工资,但一个月也不到400块。

  换成城里干临时工甚至只能打零工的的和乡下种田的家庭,上哪儿找钱供得起大学生?

  况且一年4000块也就是现在的情况,说不定后面还会接着涨。

  还是他那位战友的小孩,比他高一届的师兄师姐一学期学年400块,每个月还有60块的补助,那会儿他们还怨声载道,抱怨学校收这么高的学费。掉头一看下一届,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幸运。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鼓励大学生勤工俭学实在理所当然。总不能真因为没钱不上大学吧。

  李磊他们几个,显然是被当成典型了。

  既然是典型,那必须得密集地死命宣传啊。

  江海潮都满心遗憾:“你们怎么开学这么早呢?”

  但凡坚持到9月份,她有信心实现收入翻番。

  李磊哭笑不得:“你当还是小学呢?我们不军训啊,开学早的都已经报到了。”

  江海潮叹气,开始给他们数钱发工资。

  大学生们一拿到手,便感觉不对劲。说好的,10块钱一天。他们满打满算都没上20天班,怎么现在每个人都拿了500块?

  李磊立刻要把多出的钱塞回头,干嘛呢这是?

  江海潮连连推脱:“多的是奖金,你们卖得好,当然得多拿钱。”

  他这话当真不虚,从大学生勤工俭学新闻刷遍全城乃至全省之后,甚至有外地游客特地从市里跑过来,就为了买双鞋支持他们鼓励他们。

  这10天时间,他们实现的不是销售额翻番,而是直接翻了三四倍。

  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店主也站出来帮江海潮说话:“对对对,该你们拿着就拿着。不是你们自己说的吗?劳动创造财富,凭自己双手挣钱,不丢脸!”

  杨桃和卢艳艳交换了个眼神,立刻笑嘻嘻地开口:“叔叔,那你是不是也该有表示?”

  他们卖的是鞋,扬的是鞋店的名。过完暑假,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全撤退了,鞋店可一直都在这儿开着呢。

  店主一阵肉痛,可是刚才他还说大学生多拿江海潮给的钱理所应当呢,现在他要改口,实在拉不下脸。

  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呵呵:“那当然,放心,叔叔是大人,总不能还往少里给吧。500块,叔叔也给你们一人500块。”

  说着他跟被割了肉似的,颤巍巍地数出2000块分给4个人。

  这回李磊他们没推脱,都痛快地收了。

  李磊特机灵:“要是再有记者采访我们,我们肯定要好好替店里扬扬名。我们碰上好老板了,对我们特别好。”

  店主这才嘴巴往上咧,故作风轻云淡的姿态:“哎呀,这个不重要的。都说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

  李磊却一本正经:“不行不行,这个是应该的。”

  店主一副实在推辞不过,只好勉强接受的模样。

  邹澜姐姐笑了笑,没插嘴,只把1000块钱又送到江海潮面前:“这个给你,有件事情我想麻烦你,我想在你这儿进货,我到大学门口卖。”

  众人惊呆了,连三个男大学生都眼睛瞪得溜圆。开什么玩笑啊?这还没去大学报到,先惦记上做小生意了。

  邹澜笑了笑:“我就在本省上大学,不远,我觉得衣服挺好的,大学人多,地方也热闹,应该好卖。我先进1000块钱的,你看能给多少就给多少吧。”

  店主第一个跳起来,脱口而出:“不行!”

  大家的目光又齐刷刷地转移到他脸上。

  他面皮发红,说话支支吾吾:“那个,你是大学生,上学就得有个上学的样子,怎么能把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呢?哪有时间。你放心,等你放寒假了,到叔叔这来,还收你。”

  邹澜却十分认真:“周末放假,周末我可以卖衣服。学校里人这么多,肯定能卖掉。”

  店主哑口无言,两只手拢在一起,有心想拦着,却又找不到能说出口的话,只好下意识地看那个个子最高的小妹头。

  江海潮却摇摇头,认真道:“小红姐姐,我现在不能卖给你。你还没有去学校报到,根本不知道学校周围究竟是什么情况,如果卖不了的话,不是让你白糟蹋钱吗?”

  “对对对!”店主大喜过望,连声附和,“做生意可没那么简单。我跟你说,也就是这个把月我挣到钱了,之前一直亏本。人多有什么用啊?白看热闹不掏腰包,你照样白搭。”

  没等他高兴三秒钟,江海潮又冒出句:“小红姐,我建议你到大学以后先考察一下市场,合适的话再联系我。你要全面考虑好了再做决定。”

  她掰着手指头提醒大姐姐,要卖衣服首先得有地方存放衣服。她不可能一接到衣服立刻卖,也不可能一卖就卖得一干二净,她必须得有自己的仓库。

  比如他们这帮小学生,决定到县城卖衣服,也是在租了房子之后的事。至于江口,他们卖不完,向来都是寄存在馄饨铺的。

  换成邹澜姐姐,衣服摆在哪儿?宿舍吗?别指望了。县中宿舍她进去看过,小的可怜,都是上下高低床,对面摆着课桌椅,上方贴墙打了柜子让人放行李,中间的空间并排走两个人都挤得慌,哪有地方放衣服啊。

  大学宿舍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要租房的话,肯定是距离学校越近越好。条件好的房租必然高,卖衣服赚的钱能不能承受得起要打个问号。至于条件差的,呵呵,老鼠过来把衣服咬得一塌糊涂,你血本无归,哭都没地方哭去。

  你别说养只猫啊。猫的杀伤力丝毫不逊色于老鼠。

  假设仓库的问题解决,接着还有麻烦摆在你面前。

  你打算在哪儿买衣服?学校内部?学校让你卖吗?

  大学究竟是啥样的,谁都搞不清楚。反正他们是没见过有人在高中摆摊,小学初中也不行。

  假如学校不让卖,你打算把战场转移到什么地方去?

  人流量大热闹的地段,有没有地头蛇收保护费?别以为不可能啊,这再正常不过了。

  即使没有地头蛇,城管、工商所,要孝敬的地方多了去。你到时候打算怎么处理?不掏腰包的话,人家能让你生意做不下去。掏腰包的话,搞不好得赔本赚吆喝,挣的还没送出去的多。

  江海潮小嘴叭叭叭,一通下来跟机关-枪似的,直接把邹澜问的瞠目结舌。

  小学生们一看大姐姐这反应,都在心里叹气。得得得,果然是想当然了。真以为做生意简单啊,要简单的话,为什么到今天为止他们也卖了半年衣服了,凡事还得老大出头?

  跟着干活当然容易,换你自己拍板打江山的话,麻烦可多了去。

  江海潮又安慰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大姐姐:“你要在学校外面摆摊,我倒有个主意,你可以打个招牌,写明了是大学生勤工俭学。”

  啊?几个大学生都替自己的同伴不自在。他们在鞋店打工是一回事儿,真跑到自己上大学的地段打出这种招牌,总觉得哪儿怪怪的。

  江海潮却一本正经地强调:“这是你最大的倚仗。大家都相信大学生的人品和眼光,愿意从大学生手上买东西。你看这段时间大家不都是找你们买鞋吗?就连城管和收保护费的,说不定看你是大学生,也会高抬贵手。”

  她这猜测不是无的放矢哦。像他们湖港镇,难道没有街溜子吗?怎么可能!

  但秋月姐姐说,这些街溜子基本不会招惹成绩好的初中生。他们默认大家是两个世界的人,虽然他们不学无术,却也尊重好学生。认为好学生才有未来,自己不过是混日子而已。

  邹澜艰难地点点头:“好吧,那我到学校再看看。”

  江海潮笑弯了眼睛,诚心实意地高兴:“好哎,那到时候你打这两个电话,把地址跟要求告诉我们,我们肯定给你寄衣服。”

  店里生意太好,大家抽不出空吃散伙饭。婆奶奶烧了两盆洋山芋炖牛肉和冬瓜烧肉,算是给李磊他们饯行了。

  因为他们明儿还得各自坐车去学校报到,所以吃过晚饭便各自回家收拾行李。

  等他们一走,店主迫不及待地抓住江海潮:“哎,妹头,我跟你讲,你可千万别把衣服拿给那个大妹头卖。哎哟,上学他们是厉害,真要做买卖,这个都是那个什么,纸上谈兵!”

  江海潮姿态摆得可高了:“没关系啊,慢慢来嘛,我们以前也不会的。大学生聪明,学什么都快。”

  店主急得团团转,明明店里还开着空调,过了立秋之后气温也赶不上三伏天那会儿了,他还是满头大汗。

  偏偏这会儿客人不少,江海长撂下话又去忙着张罗,愣是不给他再开口的机会。

  一直憋到晚上下卷闸门盘账时,他才终于发话:“你给个价吧,以后衣服就放我这边。都说了买鞋送衣服,总不好你们走了我就换腔调不送了吧。电视也上过了,人家看了跑过来,回头见我不送衣服,那不得骂我骗子,撅我啊。做生意不能这样,还是要童叟无欺的。”

  江海潮听他煞有介事地叭叭叭,只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瞧着就是一个乖巧的好小孩,特别善解人意:“那叔叔你说要怎么办呢?”

  店主看她递梯子,忙不迭接话:“你们这个衣服就摆在我这边,我批发了。省得你们上学还要惦记着卖衣服的事,多不好啊。”

  “不行!”小学生们集体反对,“我们周末放假自己卖。”

  当他们傻呀,零售跟批发完全两个价。能多挣钱为什么要少挣钱呢?

  店主赶紧强调:“你们周末能卖多少衣服?又是上哪儿卖去?放在我店里,走的量大,才能卖好哎。”

  杨桃脱口而出:“那我们不能自己来店里卖吗?”

  话音落地,大家便感觉不对味。是啊,鞋店可是他的地盘。

  店主倒没当场撕破脸,皮笑肉不笑:“你们只礼拜天过来卖,平常让客人到哪儿找衣服去?还是放在我这边吧,卖给我就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