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259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周妈妈赶紧又帮着打圆场:“这个买回家都是自己换花盆呀,花鸟市场都这么卖呢。”

  老奶奶却自说自话:“这样可是不行的啊。如果领导买花摆在办公桌上,难道你还另外去买花盆吗?”

  这涉及到大人的工作,小学生们自觉退出群聊,把舞台空给大人。

  周妈妈满脸无奈:“那吴科长,您指导一下,您说该怎么办?”

  退休多年的吴科长看周妈妈好像看个傻子:“当然是把花盆准备好了,漂漂亮亮地端出来。”

  周妈妈干的就是离退休老干部的工作,心里再MMP,面上也笑容可掬:“那您说到底要准备怎样的花盆?”

  吴科长总算不卖关子了:“我有,我给你们拿过来。”

  几个小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兜了半天圈子,原来是想卖花盆呀。

  你早说好了,至于这样吗?

  周妈妈也无语,她就这脾气,开山立业的老同志了,小字辈在她面前能说啥?

  吴科长临走之前,又指挥他们:“把花都摆到后面去,别叫人看了丢脸。”

  老太太斤斤杠杠的,谁也不敢跟她硬顶。大家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真把几十盆花搬到了后面。

  等人走了以后,他们才反应过来好憋屈。

  干嘛要这么听她的话?

  唉,难怪说人就跟羊一样,太容易被指的团团转了。

  周妈妈还安慰他们:“吴科长不是坏人,她就这脾气。”

  什么脾气?不用大人说,小学生们也猜到了。

  当掮客呗,给两边牵线搭桥,自己也赚点辛苦费。

  这种人从来都没少过,关键时候还能帮大忙呢。

  不过江海潮自觉要把得住。她拿过来的花盆如果又丑又贵的话,他们绝对不会要的,他们又不是冤大头。

  刚好有其他顾客来了,大家上前张罗,把吴科长的花盆先丢到了脑后。

  嘿嘿,这一波来的果然都是爷爷奶奶们。

  如果想等合家欢的场景出现,起码得到上午十点钟之后,因为大冬天的好多人早上根本起不来。

  奶奶们买衣服还是跟以前一样,明明在外面都天寒地冻了,他们依旧更青睐配一条花团锦簇的丝巾。

  反正现在每回妈妈寄回来的衣服里的丝巾,他们也从来不卖了,都是送给奶奶们当添头。

  吴科长的速度还挺快,这一波客人走了,她就自己搬了个筐子过来。

  吓得周妈妈赶紧上前帮忙:“哎哟,我的吴科长,你可千万别,天这么冷闪了腰,受大罪哟。”

  还有一点是医药费是单位报销的,老太太往医院躺个一年半载的。工会那边报销医药费要头大死了。

  吴科长雄赳赳气昂昂:“我又不是纸糊的,这才多点分量。”

  分量的确不重。

  因为她搬来的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花盆,而是碗,真碗。这个碗吧,有点像喝汤的那种盅,碗口大概直径五六厘米的样子。

  “是6厘米。”海音强调。

  哦,小伙伴们瞬间接受,毕竟海音的眼睛就是尺。

  吴科长撂下碗(也许它更加像杯子),然后把盆花往碗里一放,得意洋洋地炫耀:“看,这花盆多好看啊。”

  的确挺好看的。

  小学生们印象中的花盆都是瓦盆,灰扑扑的,很不起眼。

  不像这瓷碗(杯?)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叫礼堂里的灯光一照,鲜花娇媚灿烂,跟白瓷杯相得益彰。

  但是。

  江海潮好歹跑过林业大学,虽然没学会种花,也听唐教授说过种花经,立刻指出了这个新花盆有多么不靠谱:“水怎么出来?花盆下面都是打孔的,水淌不出来,花会被淹死的。”

  哎呀,她这个掮客可真是够够的,卖碗卖不掉,竟然天方夜谭把它当成花盆来卖。也不想想看,碗最怕漏水,偏偏花盆必须漏水呀。

  吴科长张张嘴巴,开始强词夺理:“怎么能漏水呢?花盆摆在桌子上,如果漏水的话,那不乱套了吗?”

  这下子周妈妈真听不下去了:“必须得漏水,不然花养不活的。哎呀,吴科长,这么碗吧,以后我们再看看到底哪里要啊。”

  大家都松了口气。

  没错,谁把花盆摆在桌子上呀?真摆放的也有,那是水仙花,本来就养在水里。

  海音却若有所思地盯着那白瓷碗,突然间冒出一句:“可以用的。”

  她笔画给哥哥姐姐们看,“在碗底打个孔,下面摆个碟子。这样浇花的时候水多了就会淌在碟子里,然后等到土干了,花的根会自己吸水。自然课上,让我们把毛巾搭在盆里给花自动浇水,不是差不多吗?”

  哎呦喂。

  现在海音可以呀,连挣钱的脑袋瓜子都这么好使了。

  吴科长眼睛一亮:“对对对,就应该这么来。”

  她当然着急了,因为这回她不是当掮客,而是自己做生意。可是做中人和做生意是两回事,这回她自己卖瓷器,这个笔洗的进价就不便宜,结果卡在手里怎么也出不了手。

  她好歹算是个文化人,听说过明代文人拿笔洗养菖蒲的事。于是瞧见这么多盆花,又听这几个小孩子闲聊说是要卖花,就立刻脑洞大开,决定把笔洗当成花盆推销出去。

  现在笔洗打个孔就能当花盆用,碟子更是不成问题。白瓷碟她那边多了去,马上就能拿过来。

  老太太以和她年近古稀的不相称的敏捷身手迅速跑出去。

  看得小学生们目瞪口呆。

  好吓人哦。

  她只花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又拿来了几十个碟子,然后配对,要5块钱一对卖给小学生。

  理由是,本来这盆花只能卖10块钱,用了她的花盆之后起码得20。

  江海潮死活不肯,她又不傻。去市场上一个碗,一个碟子,掏5块钱买?婆奶奶不骂死她败家子才怪。

  她直接找了个理由:“奶奶,我们上哪找人打孔去?这根本就不能用。”

  老太太的脸通红,不知道是来回跑路热的还是羞的,反正她气呼呼地把她的家伙什给弄走了。

  大家以为她肯定要放弃了。

  江海潮都琢磨着得去市场上看看有没有下面打孔的瓷盆,用它来装花的确好看,一下子就从土里土气变成了高洁优雅。

  谁知过了半个小时,吴科长竟然又回来了。

  这回所有的白瓷笔洗底下都多了一个孔。

  杨桃亲爹是木匠,她一瞅就看出来了:“这是用打孔器打出来的?”

  妈呀,好厉害的手艺。电钻钻木头钻砖头都好讲,这可是瓷器,一不留神整个盆都给列了。

  吴科长得意洋洋:“怎么样?这回5块钱没话说了吧?”

  江海潮还是摇头,特别老实地告诉大人:“我本来打算加了花盆以后卖15的,你说20我不敢卖。”

  她心虚。

  人家花鸟市场过年的时候,一盆杜鹃才卖12。

  这还没进腊月呢,她开口要20?她没这个脸。

  结果吴科长不耐烦了:“我说20就20,你等着。”

  这会儿已经十点钟,开始步入最忙的时候。

  小学生们都没空再跟这奶奶掰扯,赶紧去招待买衣服的客人。

  吴科长自己一盆盆的把花放进了新花盆,然后又一盆盆地端出来,招呼熟人:“哎,看看花呀,要不要带一盆回家?荷兰进口的,看看,是不是很好看?”

  妈呀,几个小孩差点没当场摔倒。

  这花的祖宗是从荷兰进口的,但问题是已经培育了好几系了,现在算土生土长了。

  怎么被她一说,好像这盆花是从荷兰直接进口过来的一样。

  吴科长一点都不心虚,已经开始报价:“这个长寿花一盆25,两盆40。看看,漂亮吧,你也不用天天浇花了,看到没有,花可以从这个碟子里面直接吸水进去。又好养又好看,你往桌子往茶几上一摆,多精神。比你天天买花插花瓶省心省事的多吧。”

  江海潮的手都在发抖。她本以为一盆花卖20块钱已经吓死人,结果人家直接变成了25。

  天啦,这奶奶不是在骂人吧?真有人会花25块钱买一盆花吗?

  事实上,还真有。

  只一眨眼的功夫,一盆风铃草和两盆长寿花就有了买家。想买风铃草的还在等下一位,好跟别人凑对直接40块钱拿下。

  大家都傻眼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搞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于是他们只能在旁边傻不拉叽地旁观吴科长大显神威,一口气卖掉了8盆花。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桌上的花已经只剩下一半了。

  乖乖隆地洞,照她这样卖下去,速度简直能赶上卖衣服了。

  江海潮特别殷勤地拉着吴科长去食堂打饭吃,还特地请教:“奶奶,你好厉害啊,怎么大家掏钱这么痛快?”

  别以为来这里的客人都特别大方,才不是呢,他们也会讨价还价的。

  20块钱一盆花,怎么看都不算便宜啊。

  谁知吴科长反而奇怪:“贵什么呀?很便宜的。花店里一捧花多少钱?插在瓶里又能养几天?我们这个花摆在桌子上,可以开好长时间的。”

  小学生们愣住了,有点接不上趟。

  江海潮眨巴了好几下眼睛,才试探着说出自己的猜测:“奶奶,只是说买这个花的其实不是多喜欢养花的人,而是喜欢花店里的那种花束的人。”

  装进白瓷盆里的花,已经微妙地转化了身份,变成了花束的代替品。

  普通盆花要怎么养?肯定得放在阳台上。

  想欣赏花的话,你得挪步到阳台上去。

  而花束不一样,它们插在花瓶里,虽然生命短暂,却因为摆放在茶几餐桌上,主人一抬头就能看见。

  所以哪怕它们贵,哪怕它们生命短暂,也一直有人买。

  吴科长听她叨叨叨这一通,反而愣住了。老太太没养花的习惯,压根搞不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2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