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一天12块啊,全是她们三个挣到的钱,轻轻松松到手的钱。

  海音茫然:“可下礼拜二江口才有场啊。”

  不去江口卖的话,她们还能到哪儿去卖卤虾?

  杨桃撺掇:“就去镇上卖吧。我们早上钓虾儿,晚上就拿过去卖,我们自己卖。”

  镇上离得近,用不了半小时就能蹬到。最重要的是,镇上是熟门熟路的,去镇上,她们不用非得让大人陪着。

  省好多事呢。

  海音还在担心:“镇上能卖掉虾儿吗?”

  上次她们可是白晒了半天太阳,根本没人看海虾。

  江海潮信心十足:“大家不喜欢海虾,可卤虾他们也吃啊。”

  现在知道卤虾好卖,她就不坚持说那是酱烧海虾尾了。

  既然它在江口能卖出去,那么到了镇上也肯定有人买。

  杨桃还找出了去镇上的另一个优点,她们可以直接带着活虾过去,然后去江家烧,再拿到镇上卖。

  这就意味着不用三轮车,靠着三辆自行车,她们也能成行。

  海军反应快的很,立刻围着姐姐转:“姐,带我也去吧。我跟龙龙说好了,他喊我和超超去他家玩。”

  超超跳脚强调:“姐,要买猪肺啊。”

  江海潮不敢保证:“不晓得菜场有没有,有就买。”

  杨桃嫌弃他:“就晓得吃。”,到底还是没再反对。亲手挣了钱让她有底气,感觉吃一只猪肺没问题。

  家公爷爷和婆奶奶在边上一直没说话,等她们拿定主意后,家公爷爷才皱眉:“你们不学习了?我看凯凯今天一天都没学习。”

  杨桃生怕爷爷会再拦着不让她们卖虾儿,连忙强调:“明儿我们肯定看着他学习。”

  她说到做到,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去钓虾儿前,三姐妹特地跑到二舅舅家把虞凯给拽出来,跟他们一道去水坑边。她们钓海虾,他学习。

  虞凯要疯了,他跑到钓虾儿的地方去学习,他还怎么学习啊。

  海音振振有词:“想学习什么地方都能学,革命先辈还在菜市场看书呢。”

  虞凯叫这位小表妹怼住了,气得脸通红:“你给我在菜市场学学看噻。”

  江海潮得意洋洋:“那你可想错了,我们海音肯定能学。”

  去年收稻子打稻子,春英嬢嬢他们都跟她家换工。晚上大家到她家吃饭,热热闹闹,到处都是人,大人吃饭喝酒,小孩跑来跑去地玩,电视机还放《新白娘子传奇》呢,海音就坐在旁边写作业,周围人来人往,谁也打扰不到她。

  杨桃笑嘻嘻的:“听到没有,钓虾儿我们还不吵你呢,你怎么就不能学。把书拿好了,你在旁边背。”

  虞凯负隅顽抗:“我背书,虾儿会被吵跑的。”

  三姐妹才没这么好忽悠呢,异口同声:“你不会默背啊。”

  可怜虞凯怀疑自己是上了贼船,莫名其妙地就被硬拽走了。他妈看了还笑,又拿葡萄让她们带着吃。

  这还是他去看他婆奶奶,他姨妈从家里拿来的呢,他都没来得及吃。

  虞凯愁眉苦脸地跟在三姐妹身后走,快到大沟时,碰上他爸穿着胶鞋走在田埂上。

  看见三姐妹,二舅舅笑道:“要虾儿不?正好,我套了点儿。”

  他平常用套网套王蛇和泥鳅,网里钻了海虾,他家吃烦了都是切切碎喂鸭子。

  三姐妹立刻眼睛发亮,点头如小鸡啄米:“要要要。”

  二舅舅领着她们去拿虾儿。

  江海潮看到套网,发现它长的既不像渔网也不像虾笼,是铁框撑起来的一节节的长渔网,拉开来,哇,好长。

  难怪能套这么多东西呢。

  海音伸手戳姐姐:“大姐,你看,河里的虾儿跟坑里长得不一样。”

  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河里的虾壳颜色浅些,坑里的特别深,虾壳都要发黑了。

  不过她们不嫌弃,烧好了差不多都是红的嘛。

  一上午的功夫,三姐妹忙得不歇,可最后汇总战果时,大家却都不满意。太少了,这点虾儿自家吃还差不多,拿出去卖哪里够。

  杨桃懊恼:“应该把海军和超超也喊过来钓虾儿的。”

  海音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家公爷和婆奶奶不许他们碰水。”

  江海潮也不敢:“管不住,到时候他们跌下去就麻烦大了。”

  那就没办法了,她们总共就三个人,能钓多少虾儿呢。

  杨桃看着塑料桶皱眉毛:“这点够吗?要不我们再攒一天,明儿再去镇上?”

  “先去吧。”江海潮琢磨,“还不晓得能卖成什么样呢,先试试看。”

  他们回去路上又碰见了二舅舅,他已经给饭店送完王蛇泥鳅回来了。

  江海潮突然间想起来:“二舅舅,套网是不是能套很多虾儿啊?”

  二舅舅愣了下,他还真说不清楚。因为他买套网是为了套王蛇、泥鳅和鱼。虾笼固然好用,但他觉得太小了,而且大鱼不好钻进去。

  海虾,是顺带着套的。大沟里水清且深,鱼多,海虾反而不多。

  他笑道:“怎么?你们要虾儿?行哎,后面舅舅套了虾儿就拿给你们。”

  江海潮赶紧摇头:“不不不,我是想,如果套网套到的虾儿多,我们就不钓,直接拿套网套。这样,能省不少时间呢。”

  说实在的,钓虾儿这事一开始很让人兴奋。可七月天顶着大太阳,一钓一上午,人始终被框在水边,时间长了,她也觉得挺不得劲的。

  这个暑假,她想挣钱,也想多看几本书啊。钓虾儿卖虾儿好像把她全部时间都占了。

  江海潮越说越觉得自己想的对:“如果用套网,那晚上放下水,早上拉起来,晚上再去卖,起码一上午的时间能空下来。”

  神差鬼使的,她又加了句,“我们也能帮助虞凯学习了。”

  二舅舅挠头:“也行,坑里虾儿多,我没在水坑里放过套网。我放放看,要是行,你们就拿套网套吧。”

  三姐妹脱口而出:“肯定行。”

  二舅舅哈哈大笑:“你们倒是信心足。”

  三人带着虞凯跑回家,赶紧烧饭。

  海军已经带着超超择好菜,她们甚至来不及跑到塘边去淘米洗菜,直接打井水先洗了茄子和豇豆。趁着江海潮削茄子时,杨桃烧热了锅,然后茄子豇豆下锅炒到断生就盛在瓷盆里,再接着炒刚洗干净的蕹菜,然后烧个冬瓜鸡蛋汤。最后煮饭时,把茄子和丝瓜放在饭锅里蒸。

  完美,四菜一汤上桌。

  家公爷和婆奶奶从田里回来看到她们的糊弄,到底什么都没说。

  三人偷偷给彼此使眼色,吃过饭赶紧睡一觉吧,下午还要赶到镇上去卖卤虾呢。

  傍晚的镇上行,让三姐妹迫切地感受到了她们需要更多的虾儿。

  因为在镇上,她们只花了两个小时,天还没发灰呢,就卖光了所有卤虾。

  这回她们耍了心眼,没在菜场卖。镇上的菜场只早上热闹,晚上压根没人。

  她们跑到人家卖卤菜的店外面,也不要吆喝,竖了块硬纸板,上书“卤虾”两个大字。毛笔字是江海潮写的,用的是从龙龙妈那里找到的硬纸板和江爸爸过年时写春联的墨水跟毛笔。

  写完以后,龙龙妈妈还夸她毛笔字好看。其实她心里有数,她都没写过几回毛笔字。

  大人们真会说漂亮话啊。

  卢艳艳可实在多了,她看到江海潮姐妹先是惊讶地瞪大眼睛:“你们怎么又来了?”,然后对着招牌上的字哈哈大笑,“江海潮,你干嘛不让你爸写,你毛笔字又不是粉笔字,好丑啊。”

  江海潮厚脸皮地承受了朋友的嘲笑,主动问她:“你来干啥?买卤菜啊?要不要试试我的卤虾。”

  “不行。”卢艳艳头摇成拨浪鼓,“我爸要吃猪头肉。”

  江海潮有点小失望,却还是让她品尝:“那你吃两个试试看。放心,我不要你钱,你要觉得好吃带点回家。以后你爸想买卤菜,你帮我推销下呗,卤虾比猪头肉便宜多了。”

  卢艳艳在她的积极推荐下,跟吃药似的尝了一只虾尾巴,没说好吃也没说不好吃,带了一笊篱虾尾巴回家了。

  可惜他们家好像也没多惊艳,反正卢艳艳没折回头再买卤虾。

  除此之外,其他来来往往的人虽然也好奇地看一眼她们的煤炉,却没一个人凑上前。

  龙龙妈妈不放心这几个丫头,看三个小子玩的挺好,便过来替她们掠阵,一瞧这架势,她就在心里摇头,赶紧上前打招呼:“妹头,你们卖什么呀?”

  杨桃不知道是自己耳朵有问题,还是龙龙妈妈脑子有问题,她们卖什么她不知道吗?煤炉还是她帮忙拎过来的呢。

  江海潮以为龙龙妈妈是为了跟她们练一遍怎么卖东西,赶紧接话:“阿姨,我们卖卤虾。”

  “好吃吗?”

  海音赶紧示意她尝一尝,积极推销:“好吃呢,阿姨,你尝尝看。”

  龙龙妈妈似模似样地吃了只虾尾巴,夸奖道:“真好吃!”

  旁边有个跟海军差不多大的小孩好奇又害怕地伸头看,江海潮赶紧招呼:“来,给你吃一个,不要钱。”

  那小孩立刻忍不住,跑上来吃了个虾尾巴。龙龙妈妈掏两块钱要买一斤时,他却失望地垂下头:“这么贵啊。”

  杨桃瞪大眼睛,想强调一点也不贵。她们在江口场上看到了,还有人卖烧好的螺蛳,那么小一碟子就要一块钱,哪有她们的虾儿尾巴实在。

  “你有多少钱?”龙龙妈妈笑眯眯地问他。

  “五毛。”小男孩满脸沮丧。这是他奶奶给他买卤干丝的钱,但他现在想吃肉。

  龙龙妈妈一本正经地看江海潮:“小老板,你就卖五毛钱给他唻。”

  江海潮赶紧点头,要拿秤给他称二两五的虾儿,却被龙龙妈妈一手摁住。

  “哎哟,小老板你就大方点儿。”她一本正经地拿起笊篱狠狠在铝锅里捞了一勺,招呼小男孩,“快快快,拿碗装好了。”她又笑嘻嘻地看江海潮,“五毛五毛,就五毛卖给他好了。”

  江海潮还在懵呢,那小孩一副生怕她不肯的样子,直接把一张皱巴巴的五毛钱塞进她手里,捧着碗跑了。

  龙龙妈妈笑遂颜开,伸手拍江海潮的肩膀:“行了,看到没,后而这么卖就行了。”

  其实一点都不亏,她们用的笊篱是小号的,四笊篱的虾尾巴都未必有一斤重。

  海音眨巴眼睛看她:“阿姨,你这样是不是就叫托儿啊。”

  龙龙妈妈哈哈大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叮嘱她们:“别称了,后面就直接用笊篱舀。”

  她家在镇上看的多,这边人买卤菜基本都是让家里小孩来买。你用秤,小孩看不懂,你说多给了,人家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不如用笊篱,一眼就能看出来多少量。

  三姐妹连连点头。镇上跟江口果然不一样,她们在江口卖的时候,来的全是大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