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平步青云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冷冰寒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13-07-11 15:05:40

  林辰暮脸就微微一红,就像是在撒谎的人被人当场戳穿了一般尴尬,随即又色说道:“乔治先生,你说的不错,高新区的建设前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现在在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真挚希望类似于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能够来这里投资建厂,但这是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而不是某方一厢情愿的。不过我相信,选择高新区,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乔治笑吟吟地看了林辰暮半晌,才说道:“林,你的为人我是信得过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因为你一封信,就大老远地从美国跑到你们这里来了。不过投资建厂这件事情很重大,也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决定的。这样吧,具体的情况,等我们对高新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之后,再做决定。”

  “理应如此。”林辰暮虽有些失望,但也没想过,乔治会如此随便就给出什么承诺。他今天晚上过来,其主要的目的,不是来谈投资的事情,而只是联络一下感情。

  “亲爱的林,你带我出去玩吧。”见他们谈完了事,凯瑟琳就按耐不住心头的雀跃,摇晃着林辰暮的胳膊说道。

  林辰暮就笑着说道:“今天不行,太晚了,而且你们大老远地奔波而来,也辛苦了,早点休息,我明天再带去好好出去玩。”

  凯瑟琳虽心有不甘,却还是笑着说道:“那你可要说话算话,别像我父亲一样,老是言而无信。”说罢,又撅着嘴不满的瞪了乔治一眼。

  乔治就抹着鼻子,讪讪笑了笑,又对林辰暮说道:“林,对凯瑟琳可别瞎许愿承诺,她可是很较真儿的,要是万一做不到,看她不给你发烦死才怪。”

  林辰暮就看了凯瑟琳一眼,笑着说道:“不会的。”

  第二天上午,管委会二楼的二号会议室里,椭圆会议桌上鲜花吐蕊,绿意盈人。

  今天,林辰暮在这里,式和考察团的成员见了个面,并就高新区的各种情况和数据,向他们进行了大致的讲解。

  “按照规划,高新区将沿着‘大项目—大企业—大集群—大产业’的思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有潜力的产业,引进外向型企业,打造高效、周到的服务平台,力争让所来来高新区投资建厂的企业,都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林辰暮神情飞扬的瞻望着高新区的未来,他的演讲,很有些煽动性,尤其是八大优势,阐述地淋漓尽致,似乎每一句都说到了各人的心坎里,虽然口语算不上多么标准流利,不过却也赢得了所有人极为热烈的掌声。也让他们对于林辰暮这个年轻的官员充满了好奇,更是相互打听起他的情况来。

  一旁的唐凝,似乎也有些惊讶,她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英语自然是不在话下,原本还想着要给林辰暮充当翻译的,不曾想,林辰暮的英语也很是流利,虽然比不了自己,但那抑扬顿挫,充满了激情的即兴演说,却也令她自愧不如。

  更甚至,林辰暮对于高新区的发展规划,似乎早就有了个打算,所描绘出来的蓝图前景,更是令人神往,即便是自己也不由为之吸引。在高新区干了那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对高新区的定位和规划有了个比较明晰的定位。

  可他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给大家提起过呢?而且,如此理想化的东西,又似乎真能实现?如果是前段时间的话,她或许还会有所质疑,不过林辰暮这次能够把这么几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邀请来,就不得不令她对林辰暮的能量重新进行估量了。

  第二十五章发展新思路

  第二十五章发展新思路

  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满载考察团成员的豪华大巴缓缓驶出管委会,前面还有一辆警车鸣着警笛开道,林辰暮就不由摇了摇头。这是唐凝的主意,不过林辰暮倒也没有反对,虽然他并不赞成搞什么特殊化,但这些考察团的成员个个都金贵不已,真要在高新区出点什么事,别说是在武溪投资建厂了,责任谁都担待不起。

  坐下翻了翻办公桌上的件,大多都是要他批示的,萧妍已经整理好,最紧急的夹在红色的件夹里,其次是黄色的,然后才是蓝色的,倒也让他可以有针对性的先批示比较紧急和重要的事项。

  不过刚看到第一份,他的眉头不由就皱了起来。

  这是一封上访信,反应的是公交的问题。一来是公交线路少,市民们从高新区到市区的交通不方便,有时候要转好几次车,时间耽误了不说,花的钱也多。二来是公交车收班早,市民如果是住在市里,在高新区上班的话,一旦碰到加班的情况,很有可能就赶不上车,只能打的,而且区里黑的猖獗,又不打表,经常宰客。

  高新区是新发展的区域,交通配套一时跟不上也情有可原,毕竟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也不少见。可林辰暮却想起了自己刚来武溪时,亲身感受到在早高峰时,挤公交车确实是苦不堪言。高新区想要发展,公共交通如果跟不上的话,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林辰暮也知道,能转到自己手里的上访信,不知道过了多少关卡,那些真反映问题的上访信十有**自己是看不到的,一大半涉及各种要害部门的就转给相关部门自己处理,其余的要么是信访跟办,要么是束之高阁。想必这封信,也是因为别人觉得无伤大雅,才会到了自己的手上。毕竟区上根本就管不到公交集团公司,凡是涉及到公交线路和班次方面,都需要进行协调。

  而林辰暮想得更多的是,上次和教育局的夏世涛谈过,让他们去和公交公司协调增加学校附近运力和班次,缓解校车压力的事情,也不知道他们谈得如何了。

  这时,萧妍进屋,见林辰暮拿着一封信出神,微觉奇怪,但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

  过了一会儿,林辰暮才抬起头来,拿起信对萧妍说道:“这件事情,你先和公交公司沟通协调一下,如何方便的话,我想亲自和他们负责人谈谈。”

  所有东西都是萧妍经手的,她当然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就点了点头,接过信却并没有出去,而是轻声说道:“林书记,北旺乡的乡长刘国民来了,想要见您,您看?”

  高新区因为建立时间并不长,期间也是磕磕绊绊的,因此,撤乡镇改街道办的工作,一直没有彻底完成,北旺,还有其他几个偏远,和周边县市交界接壤的地方,都还保留着乡镇的建制。当然,这也说明了这些地方的开发比较滞后。

  “北旺?”林辰暮脑海里就浮现出了那个胖乎乎的身影来。说实话,他对这个刘乡长并没有什么好感,不过为官者不论只凭一时的好恶,而是要懂得如何协调和利用好手中的每一张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想了想,就说道:“让他进来吧。”

  刘国民很快就点头哈腰地进来了,或许是因为对林辰暮多了几分认知,他今天身上穿的很朴素,和昨天在杨家坪村见到的光鲜亮丽是大相径庭,乍看上去,倒像是七八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一般,让林辰暮都不由吃了一惊。

  “林书记,我来向您汇报工作了。”刚一进门,刘国民就满脸堆笑地说道。自从林辰暮昨天离开杨家坪之后,他就一直都忐忑不安的。他也不知道,杨世波究竟给林辰暮说了些什么,要知道,杨世波这个老东西,那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的,尤其是在不知道林辰暮的身份之前。

  因此,他昨天晚上几乎是一宿没睡,就想着应该如何挽回在林辰暮心目中的形象了。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和建设,北旺乡撤乡改街道是迟早的事,到时候他想要保住街道办事处主任的职务,没有林辰暮的首肯是不可能的。

  “你昨天不是已经汇报了吗?怎么,一夜之间,又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林辰暮就笑着问道。

  刘国民就讪讪一笑,不过这厮脸皮也厚,装着没有听出林辰暮言语中的讥讽之意,说道:“我昨天回去之后,立刻就组织乡里的干部对林书记的指示进行了传达了学习。大家在深入学习林书记的指示精神后,顿时是心智大开,突破了原有的思想局限,集思广益,拿出了一套新的发展思路和办法,这不,就想请林书记您把把脉,提点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林辰暮不由就笑了,刘国民话没说几句,这马屁却是拍得杠杠的。当然,要说拍马屁,也是要讲究一定功力的,拍到如火纯青的地步,会让人是欣然接受,而且浑然不觉。当然,对于他们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态度,林辰暮还是欣赏的。他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碰到困难就畏手畏脚,等着上头想办法解决的官员干部。

  “好啊,我倒是要看看,你们又有了怎样好的思路。”林辰暮就笑呵呵地说道。

  见林辰暮脸上露出了愉悦的笑容,刘国民也轻吐了口气,心里不由也洋洋得意地想道:“看来这不论什么领导,溜须拍马总是没错的。”可手底下却一点也懈怠,就殷勤地递上了厚厚一叠资料。

  林辰暮接过来一看,呵呵,图并茂的,封面还经过专门的设计,有模有样的,不过像企业策划胜过政府的报告。

  林辰暮低头看资料的时候,刘国民就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还不停地用纸巾擦着额头上的汗。今天他过来,并没有坐那辆沙漠王子,而是换乘了一辆面包车。这辆面包车,平日里乡里都没有人会用,多是用来拉东西的,空调也没有装,可是把他热的够呛,这会儿都没有缓过来。

  林辰暮看得很仔细,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而办公楼里的中央空调冷气开得很大,刘国民坐在那里,刚开始时还是热得冒汗,可没过多一会儿,就觉得冷了,尤其是刚才冒汗的地方,一阵阵发冷,冷得他直哆嗦,心里叫苦不迭,却又不好说什么,坐在那里是难受不已,心抱怨道:今天这戏可有些演过了,可别得了感冒。

  好不容易,林辰暮终于看完了,抬头看着刘国民,就颇有些赞许地说道:“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草木种植和农家乐,这个想法不错,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见自己煞费苦心相处的东西得到了林辰暮的肯定,刘国民不由就咧着嘴笑了起来,连忙说道:“林书记昨天不是一直都教导我们,说是不能等靠要,要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就积极开动了脑筋,你一言我一语的,刚开始还有些凌乱,不过到了后来,思路就清晰了。”

  “一个城市,不能光是高楼大厦、工矿厂房,还应该有绿地,有回归自然的心灵栖息地,尤其市委市政府的定位,是要将我们武溪建设成为田园城市,因此,我就在想,比拼建厂我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其他的簇桥街道、花水湾街道,交通更便利,距离市区更近,地也更平整,以前好几家来我们乡里考察过的企业,最终都选择了其他地方,就足以说明问题。”

  “而我们北旺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以前我们也一直没有想好,可那句田园城市却提醒了我。我们北旺,土地肥沃,以前栽种的果树和蔬菜,产量就高,品相和味道在武溪也是有名的,那我们为什么不扬长避短,往这个方向发展呢?”

  “现在的武溪,虽然也在市区修建了不少市政公园,但真能够让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却是少之又少。而且现在城里不是流行什么回归自然吗?那咱们北旺,有山有水,有农家有鲜花,既能够亲自动手,享受劳动乐趣,又能够亲近自然,我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有不少城里人趋之若鹜。”

  听着刘国民有些手舞足蹈的话,林辰暮不由就笑了笑。这个人虽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执政理念上,还是很有些想法的。如何让高新区健康发展,一直是林辰暮所关心和思索的,可刘国民今天的这番话,却让他有了些豁然开朗的明悟。高新技术产业,和田园化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当,反倒是能相得益彰。

  “嗯,想法不错,不过我有几点建议,呵呵,只是建议,不是什么指示,供你们参考一下。”林辰暮就说道:“第一,不论是花卉果木种植基地,还是农家乐,交通便利是很重要的,因此,这修路是首要的问题。第二,任何东西都要成规模才有亮点,既然要打造农家乐,只是零零星星几家,成不了气候,最好是能有一个总体规划,打造农家乐群,不同风格,不同档次,满足和适应各种人群,才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第三,诚信经营最重要,政府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在食品安全、价格、服务上都要让人放心,建立起自己的口碑。”

  林辰暮刚开口,刘国民就掏出纸笔记了起来,看他一笔一划的倒也认真,记完之后,又满是钦佩地说道:“林书记,你说的真是太好了,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我回去之后,一定加强学习……”

  马屁还没有拍完,林辰暮就摆摆手,打断他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向老百姓积极宣传,切忌不可搞强行摊派和一刀切,引起大家的反感就不好了。我们要做的是好事,可也要老百姓认可才行,别好心办了坏事,那就不好了。”

  刘国民就连连点头,一脸受教的样子。

  “这样吧,你下来经过现场勘查和调研之后,再报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我会让相关部门配合你们。等到你们的农家乐和花卉基地建成的时候,我把市领导请来给你们剪彩。”林辰暮想了想,又颇有些鼓励地说道。

  “那太好了。”刘国民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看得出来,自己这个方案深得林辰暮的心意,如果真做好了,指不定还能平步青云。

  送走了刘国民之后,林辰暮脑海里还在盘算着那个农家乐的构思和想法,就见萧妍气呼呼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不由就乐了,笑着问道:“怎么啦,谁又得罪你啦?”

  “还不是公交公司的总经理黄伟,我辗转几次才打通他的电话,可他却是漫不经心的,说他没空。我看他啊,压根儿就没把咱们管委会放在眼里。”萧妍就气呼呼地说道,看得出来,她可是没少在黄伟这里受气。

  “这样啊。”林辰暮就想了想,又说道:“呵呵,没事,我找机会再给他联系好了。”

  萧妍显然有些不甘心,可见林辰暮都这么说了,也只能是忿然地退了出去。

  “老黄啊,你就这么不给那个林辰暮面子?”大富豪酒店里,一个戴眼镜,看起来斯斯的中年男子就笑着对身旁的另一个人说道。

  “他林辰暮就是个屁。”黄伟满脸通红,显然是有些喝高了,舌头都有些大了,举手手里的杯子,大大咧咧地说道:“别人当他是宝,可在老子这里,他啥也不是。老子凭什么要听他的?想见我?麻痹的,想见我的人多了去了,老子见得过来吗?嘿嘿,除非是美女还差不多。”

  “可敷衍一下也可以啊,就这么拒绝了,恐怕不大好吧?”中年男子却还是苦口婆心地劝道。他叫张斌,是交委的一名副处长,平日里和黄伟关系不错,经常都在一起喝酒,因此,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毕竟他和市委杨书记关系不错,我听说进出办公室都不用预约的。”

  “那又怎么样?就算是杨卫国,也管不到我这一亩三分地来,何况他林辰暮?上次还让那个什么陆明强的,来找我,麻痹的,算什么东西?老子就不吃他们这一套。想对我指手画脚的,没门。”黄伟就满脸不乐意地嚷道。

  见黄伟态度强硬,张斌就摇了摇头,举起酒杯来说道:“那行,咱们今天不管这些破事了,好好喝几杯。”

  “这才是我的好兄弟嘛。”黄伟就得意地一笑,拿起酒杯同张斌碰了一杯,又色迷迷地说道:“贾三那里说是来了几个嫩妞,咱哥俩儿吃过饭,去好好乐乐,消消火?”

  “算了,我今天下午还有事呢。”张斌就笑着回绝道,心里却是在琢磨,以后是不是要和这黄伟保持一定的距离了,免得被他给拖下水去。

  第二十六章挖墙脚

  第二十六章挖墙脚

  客室不大,布局雅致,小小的红木圆桌,围了几个人谈笑品茶。

  常务副市长傅泽平眉毛很浓,目光炯炯,一看就是坚毅的性格,他和杨卫国一样,都是从外地调任武溪不久的,因为也有在首都部委任职的经历,让两人在市委常委里走得相对比较近,因此,也是杨卫国家里的座上客。

  傅泽平在经济建设方面很有远见和魄力,当初在中部某省份担任主管工业和招商的副市长时,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各种经济改革,打断枷锁,鼓励私营小企业发展,甚至一手打造了被称之“中国第二个义务”的小商品城。不过,因为他的强硬和理念,与主张政府加强经济整体宏观调控的市长意见相左,甚至经常发生矛盾,最终上头没有办法,才把他调来武溪。

  虽然林辰暮也觉得,傅泽平的想法有些激进了,私营企业对于经济的推动和市场繁荣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不过一旦缺失了有效的监管,在利益的驱动下就容易滋生许多问题。不过他对于傅泽平的为人还是很钦佩的。为官者,不论执政理念有什么差异,但执政为民的初衷却不能有所动摇。

  “小林啊,你对于高新区的全新定义和规划,我看过了,很有创意和想法,不过是不是有些保守了?”傅泽平就笑着对林辰暮说道:“高新技术产业园当然是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物流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我还能理解,可你又搞什么农家乐和花卉种植,是不是有些不伦不类?”

  林辰暮就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着说道:“其实并不冲突啊。既然是田园城市,就不能只是高楼大厦和厂房写字楼。不过我们不能只想到企业,还应该想到相关的生活配套。随着高新区企业的日益增多,在高新区工作和生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提供更为完善的生活配套和休闲娱乐,也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如同现在市区在不断打造免费开放的市政公园一般。再说了,我计划在高新区内,搞一个全亚洲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也是一种低碳无污染的产业。随着现在市场上花卉需求的增多,也能带动不少当地经济发展。”

  “低碳?”傅泽平似乎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觉得很是新鲜,就说道:“这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林辰暮就笑着说道:“低碳就意味着低能量、低消耗和低开支,也意味着健康环保。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要不然,即便所有人都能够开得起宝马了又怎么样?空气混浊,污水横流,这种生活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吧?”

  “小林你有些杞人忧天了吧?”傅泽平就笑了笑,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经济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就搞什么环保,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了?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们折腾这个什么环保整治,搞得高新区是天怒人怨的,跑到市政府来告状的人可是不少。”

  “天怒人怨?”林辰暮就笑着说道:“如果不整治,那么高新区的群众才是要天怒人怨。经济发展我们可以慢慢来,可环境一旦破坏了,想要恢复就不容易了。傅市长,你认为,像英特尔这种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回去一个环境很糟糕的地方投资建厂吗?”

  傅泽平微微一愣,随即又笑着说道:“我真是说不过你。”

  “我早就给你说过了,小林伶牙俐齿的,我都说不过他。”一旁的杨卫国就笑着说道:“不论你说什么,他总是能找到说的。不过啊,在这件事情上,我赞同小林的观点,经济发展当然有必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环保和远期规划。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后患无穷。”

  “行了,行了。你们啊,在家里都谈工作,还有完没完啊?”从厨房忙碌出来的沈玉茹就不满地说道。因为女儿杨可欣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杨卫国调来武溪后,沈玉茹也就从首都调来了武溪,方便就近照顾杨卫国的起居生活。

  杨卫国就笑了笑,端起茶杯,说道:“看吧,夫人有意见了,咱们还是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众人就笑了起来。

  吃过晚饭之后,傅泽平就起身告辞了。虽说两人走得近,可毕竟还是要注意一些影响。林辰暮也想走,却被杨卫国留了下来。

  送走傅泽平后,林辰暮就跟着杨卫国进了书房。作为武溪的一把手,杨卫国的住处谈不上多么穷奢极侈,不过却也极为大气,书房也很大,四面墙壁的橱柜里都整整齐齐地摆满了书,既有政治理论方面的,也有经济管理方面的,初略看过去,可谓是包罗万象。

  招呼林辰暮坐下之后,杨卫国就笑着问道:“考察团的事情怎么样啦?”

  “就那样吧。”林辰暮就大大咧咧地说道。

  杨卫国就不由笑骂道:“这么大的事,我这个市委书记都整天是提心吊胆的,你倒好,居然就这么当甩手掌柜了,都不去亲自盯着。”

  “亲自盯着也没用啊。”林辰暮就说道:“别人最终会不会选择在我们武溪投资建厂,那是会根据考察情况进行全盘分析和考虑的。我在和不在都不能改变任何现状。”

  “去盯着总要好些吧,至少说能够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啊。”杨卫国就摇摇头,他也不知道林辰暮是如何把英特尔这种大企业请到武溪来的,不过请来之后,居然就这么大大咧咧地,真是让他有些不放心。

  林辰暮就嘿嘿笑着道:“如果说是要表示诚意的话,那还不如杨叔叔你亲自出马,岂不更好?”

  杨卫国被林辰暮这句话弄得是哭笑不得,前两天考察团刚来武溪的时候,他就亲自接见,并出席了欢迎晚宴。这种规格已经够高的了,真要是全程陪同,那也太埋汰他这个市委书记了。

  “小暮啊,你能把他们请来武溪,当然是好事,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了。”杨卫国就叹了口气,说道:“盯上这块儿肥肉的,可不仅仅只是你们一个地方。”

  林辰暮闻言顿时就愣了一下,就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怎么?还有人想要挖墙角?”

  “今天上午,郭省长给我来了个电话,说是安宁和新乡几个地方,听说武溪请来了几个国际知名的大企业,都想请他们有机会下去转转,指导指导工作。”

  “指导屁的工作。”盛怒之下,一向斯的林辰暮不由也爆起了粗口,“别人是外国企业能给他们指导什么工作?不就是摆明了想要挖墙脚吗?”

  安宁和新乡,也成立了开发区,在到处招商,沿海城市的各种展会可是没少去,不过成效似乎也不见得多好,把这些大企业请下去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小暮,你先别急嘛。”杨卫国虽然对此也有些腹诽,不过站在他这个层面上,当然不会像林辰暮这样暴跳如雷,就笑着说道:“别把别人都想的那么阴险嘛,再说了,新乡和安宁这些地方,各方面的条件比得过咱们武溪?你这样愤怒,是不是对高新区太没有信心了?”

  听杨卫国这么一说,林辰暮也觉得自己刚才似乎有些过了。即便新乡和安宁有想要挖墙脚的念头,也要乔治他们看得上才行。不过他还是气呼呼地说道:“谁知道他们有怎样心怀叵测的企图?如果一味的恶性竞争,只会不断内耗,让外人得利。这种事,还发生的少吗?”

  “是啊。”杨卫国也轻叹了口气,前几年全国一窝蜂地上高新区、开发区,可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却没那么多。各地为了抢夺资源,可谓是不择手段,大打价格战,给优惠政策,甚至是许多不平等的条件都答应,而那些企业则是渔人得利,这样的发展,委实是一种病态的发展。

  “不过既然郭省长开了口,你看是不是还是安排他们去安宁和新乡看看?”杨卫国又说道。这也是林辰暮,如果是换着其他人的话,就不是问句,而是直接吩咐了。

  “这个郭省长也真是的,不了解情况又瞎指挥,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林辰暮就有些不满地嘟哝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平步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