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平步青云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冷冰寒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13-07-11 15:05:40

  “首长又再写什么呢?”蔡元峰这才笑着凑了上去,只见书案那洁白的绢纸上,写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虽然不像什么名家大作那般气势磅礴、铁画银钩,却也遒劲有力、力透纸背,便不由叹道:“好,好字!”说罢又对老人嬉皮笑脸地说道:“首长,这幅字干脆就送我了吧?”

  老人却是将绢纸揉成一团,扔在纸篓里,摇头说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可我自己都心静不下来,又怎么能写得好字?”

  蔡元峰就有些不舍地往纸篓里看了一眼,暗叫可惜。首长喜欢书法,可却极为追求完美,不满意的作品,宁可销毁了也是绝不会留下来的。要不他老人家一幅字,拿到外面去,不知道多少人趋之若鹜。而亲近的下属,能得到他一幅字,也算是天大的荣耀。而除此之外,老人也就为几所希望小学题过字,其他的不论是谁来求,一向都是断然拒绝。

  老人用一旁的毛巾擦了擦手,这才坐回沙发上,不紧不慢地问道:“看到他了吧?”说话的时候,表情一如既往地沉静,不过眼神里,却不由流露出些许的期冀和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

  “看到了。”一提到“他”,蔡元峰就不由有些激动起来,甚至有些手舞足蹈地说道:“像,真的是太像了。看照片的时候还不觉得,可当看到真人时,才发现,不论是外形相貌,还是言谈举止,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瞒首长说,看到他的那一刻,我恍惚就觉得,是济民兄重新出现在自己眼前一样……”

  话还没说完,却见对面的老人神色一黯,陡然间发现自己失言了,便又停了下来,讪讪笑了笑,室内的气氛就微微显得有些尴尬了。

  老人神色也有些凝重,似乎又像是在缅怀和追忆着什么似的,过了许久,才又喟然长叹,神情落寞中夹杂着一抹无奈的痛惜之意,低沉着声音道:“小杨给我说过了,这孩子这些年来,不容易啊。”

  对于以前的这些事情,蔡元峰似乎也知道一些,神色便黯淡了下来,不胜嘘唏地说道:“是啊,这一晃就二十多年过去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好在卫国及时找到了他们,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对于小辉,首长您是怎么打算的?要不要……”

  他也算是老人身边的亲近之人了,比起其他人来说,说话自然要随便一些。

  老人就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沉默片刻后,又看着蔡元峰问道:“小杨这次来首都,有没有给你说过有什么事?”

  蔡元峰闻言就面露苦笑,说道:“说了,是为了乐黄高速的事,这不一来就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

  “乐黄高速?”老人微微一怔,苍老的面色变得有了几分红润,沟壑遍布般的皱纹,似乎也舒展开来,望着蔡元峰饶有兴致地问道:“这不是西陉省的事吗?和他有什么相关?”听蔡元峰讲完事情的缘由,他不禁又哈哈笑了起来:“这个小杨,还真会打主意。”

  不过他倒也不觉得讶异,貌似这个杨卫国,脑袋瓜向来就转得快,什么主意都敢想,以前在沿海时,就没少干过这种事情,搞得他的领导是头疼不已。为此老人把他调回部委,本打算让他韬光养晦几年,不曾想,这去了东屏,还是这个样子。

  蔡元峰就显得很有些无奈地说道:“是啊,他这主意打得不错,可却实在难为我们了。首长,你也知道,乐黄高速这个项目,全部手续已经走完,都进入最后的审批程序了,上头也是高度重视。可在这个时候他却突然插上一竿子。如果按照卫国的设想,那所有的一切都不得不推翻重来。且不说西陉省是否愿意,西陉和华川交界处,全是延绵不绝的群山,在这里修高速,必须要打隧道、架桥梁,造价成本太高,多了这几十公里,也就意味着整个项目会多出上百亿的成本费用。可以这样说,上头批准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蔡元峰摇摇头,又不由失笑道:“不过我看他倒是信心满满的,也不知道究是如何盘算的。首长你别说,我现在一听到是他的电话,这脑袋就发麻。”

  老人就微微皱了皱眉头,靠在沙发上,手指没有规律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动着,似乎在琢磨着什么。蔡元峰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可见此情形,却也沉默了下来,生怕惊扰了老人的思绪。

  过了半晌,老人又抬起头来,看着蔡元峰问道:“元峰啊,我听说西陉和华川交界处的人们,生活都很贫困吧?”

  蔡元峰闻言只觉得心中一紧,心头思绪快如电转,思索着老人的真实本意,嘴上却也答道:“是啊,那里群山延绵、地势险峻、交通十分不便。许多村民,要上街的话,都要走上一整天,生活确实很困顿。听说超过一半的人,到目前都还没有脱贫,许多人家里,连电灯都没有。”

  说实话,对于那里的情况,他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毕竟这不是他所涉及的工作范围。这还是今天晚上听林辰暮说起,才略微知道一些。

  老人就点了点头,神色颇有些沉重,又语重心长地说道:“领导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一直都是我们的心愿和目标,可解放这么多年了,还有许多地方的人生活没有得到大的改善,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修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更关乎到千万群众的生活,在这方面,元峰你们还要多下功夫啊。”

  蔡元峰便连连点头,对于首长的意思,似乎也有了几分了然。他略作思忖后,又说道:“这件事情我回去后会立刻起拟定一个草案,并建议重新修订乐黄高速项目。不过……”说到这里,他又面露难色,说道:“首长,你也知道,今年的经费预算,已经是在年初就核定了的,如果真要追加这笔支出,中央财政能不能……”

  老人一板脸,神情微有些不悦:“元峰啊,事事不能光是等靠要,指望着中央财政。你就不能有一些新的思路?”

  “新的思路?”蔡元峰就问道:“首长,你的意思是通过银行贷款,或者是民间资本?”

  “是啊,我听说,这样的做法,在沿海地方应该不少了吧?为什么就不能引入内地来呢?这几十公里高速,让华川自筹一部分,中央考虑补贴一部分,剩下的缺口应该就不大了吧?通过银行贷款也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也可以,总之形势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别背什么包袱。”

  老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蔡元峰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是点头应下,心里却不禁又胡乱想到:莫非今天的这一切,早就在杨卫国的预料之中?要不他哪里来那么大的信心?

  按理说,在部委已经基本确定了的项目上进行修订追加,难度极大,毕竟涉及多个部门,不是一般人,是根本就不敢惦记的。可对于老人来说,或许也就是一句话,甚至有时候还不需要老人说什么,下面人将这个意思传达过去,别人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去做。

  不过杨卫国又哪来那么大的把握,首长就一定会替他说话,莫非……

  就在杨卫国思绪横飞之际,又听老人轻轻咳嗽着,缓缓地开口问道:“听小杨说,小辉现在是官塘乡的乡长?官塘就在两省交界的地方吧?”

  “是啊。”蔡元峰应了一声,就心道:“果不其然。”

  “你是不是觉得,我是因为小辉的缘故,才会对你说那番话的?”老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了笑,问道。

  蔡元峰心里是这样想的,不过嘴里却不敢这样说。

  老人就笑了笑,说道:“我承认,我也有私心。倘若不是小辉的话,也想不到那里去。不过你想过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从调研、立项,到开建完工,其间需要多少时间?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八年?到时候,小辉还会在官塘乡吗?”

  低缓的话语,有着旁人无法反驳的威严。

  蔡元峰愣了一下。刚才自己并没有细想,可听老人这么一说,还真是的。别说有老人这层关系在,即便没有,他也不可能在在官塘待上那么几年。这样做,无非也就是前人栽树,让后人乘凉。当然,杨卫国的政绩,那却是跑不脱的。

  老人继续说道:“为官做事,不能光是考虑一时的便利和政绩,而是更多的要考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一切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多这几十公里,或许短期的投入产出并不成比,拿许多人的话来说,是费力不讨好,可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却能让他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姑且不论小杨这样做,有没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可只要是真心为民众好,那我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说话的时候,老人双目精光闪烁,脸上的神光隐隐让人不敢小觑,

  平淡和缓的语调落在蔡元峰耳中,却不啻于铁锤敲打一般,颇有些动容。他深深地看了老人一眼,心头涌起无比的敬意。

  第五十八章计委主任

  第五十八章计委主任

  “小林这还是第一次来首都吧?”看着身旁不时打量着车外风景的林辰暮,梁处长就笑呵呵地问道。

  林辰暮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实在有些不想搭理这个梁处长,不过毕竟坐在一个车上,又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实在没必要扯破脸皮,于是便又淡淡地回道:“是啊,第一次。”

  梁处长就有些得意地笑了,心头更有些鄙夷林辰暮,不阴不阳地说道:“那好不容易来一次首都,可真得好好看看耍耍,什么故宫、长城、颐和园之类的,都不能少,别回去了其他人问起还什么都不知道,那可就丢人现眼了。”

  “呵呵,谢谢梁处长的好意提醒。不过我毕竟来首都是忙公务,而不是来旅游的,等闲暇之余,一定会到处去看看。”林辰暮瞥了梁处长一眼,绵里含针地回了一句。

  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梁处长总是有些针对自己,说话也是冷嘲热讽的,就好像和自己有什么仇怨一般。可连同今日在内,自己也不过和他仅有两面之缘。

  梁处长眼里透过一抹怨恨之意,却又摸了摸半秃的额头,呵呵笑道:“看不出来小林还真是恪尽职守,难怪你们杨书记那么喜欢你,把如此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你来办。”

  林辰暮就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有吭声。

  见林辰暮对此似乎有些漫不经心,梁处长就有些急了,大声说道:“我说小林啊,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次去计委送材料,这可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来的机会。要不你当部委是你家开的啊?你记住了,待会儿到了计委,可千万别乱说话,要是把事情办砸了,我和你都没好果子吃。”

  林辰暮有些愕然地看了他一眼,不由又笑了笑。

  他这一笑,梁处长就更火了,阴沉着脸厉声道:“我可不是和你开玩笑的。这提出要来部委想办法申请高速项目的是你们杨书记,可我们煞费苦心请陈司长吃饭,你们倒好,居然不来。这都算了,这次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突破口,报送材料了,你们杨书记也不来,就派你来,我看你们是根本就没有诚意。我话说到这里,真要出了什么岔子,一切责任由你们负。”

  “行,到了地方我不乱说话,都看梁处长你脸色行事,这总可以了吧?”林辰暮强忍住笑意,一本经地说道。

  梁处长就冷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了,看都不看林辰暮一眼。

  他叫梁亚伟,是省计委的一名处长,也是当初在飞机上因为空姐上错了茶饮而大发雷霆的那一位。林辰暮看不过去,替空姐解了围,也因此而被他迁怒和嫉恨。

  其实对他而言,压根儿就没对这次赴首都的“跑部钱进”抱太大的希望。身为计委的一员,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在一个投资数百亿的大项目几乎都要敲定拍板时,再企图修订调整的困难度。不过既然上头有这方面的要求,他也只能来应应卯。

  前天晚上,叶副秘书长通过各种关系,好不容易请到了国家计委的陈司长吃饭,希望能够摸摸底。陈司长很健谈,说话风趣,也没什么架子,不过一听叶副秘书长说明来意,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直言不讳道:“这件事情啊,我奉劝你们,最好还是别惦记了。”后来还是叶副秘书长好说歹说,人家才勉勉强强说道:“那好吧,我去替你们问一下,不过你们也别抱太大希望。毕竟这种情况在国内,还从来没有碰到过。”

  离开酒店后,叶副秘书长的脸色就一直不好看,搞得他们也一个个提心吊胆的,心里更是不由暗骂杨卫国没事找事,害得他们大老远地来首都找不自在。这两天,由于事情不顺,大家连出门都少了许多,整天窝在驻京办,就怕叶副秘书长心情不顺,借机找茬。却不曾想,今天一大早,却是接到了好消息,让他们赶紧将相关材料送到计委去。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是精神大振,就连叶副秘书长那张阴沉了许久的脸,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说只是递送材料,离最后立项和审批,还相差甚远,可也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是?出来办事情,最怕的不是事办不成,而是根本就找不到门路。能够准允递送相关材料,那也就说明,事情多少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这件事情,一直是东屏唱主角,省上打边鼓,材料自然还得找杨卫国拿。却不料,电话打去,杨卫国却显得漫不经心,居然连去都不去,只是让林辰暮跑一趟。这种态度,不光是把他们气得够呛,就是叶副秘书长,也是直皱眉头,不过却没说什么,只是让梁亚伟陪同林辰暮一起去,自己却回了自己的房间。

  叶副秘书长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对杨卫国和东屏市表达了愤慨和不满,以至于原本亲自去计委的,也临时作了调整。而梁亚伟要不是也想趁机来计委转转,争取混过脸熟,他也压根儿就不想来。

  其实,早在上半年,计委就已经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不过对于人们来说,还是习惯性地称之为计委。内设司局包括工业、交通、能源、就业等国民经济所有领域,职责范畴则包括国民经济规划、产业和投资政策、体制改革、价格等,并参与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交通运输部、环保部、卫生部等很多部委都能在计委找到和它对应的处和司,因此,计委也一向有小国务院之称。

  威严的大门口,荷枪实弹的警卫,带着警视的目光看着来往的众人,让人还没有靠近,便觉得威压之气扑面而来,心生敬畏之意。

  梁亚伟虽说是省计委的,可真来这国家计委,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心里也是不由忐忑不已。说实话,他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在华川或许显赫,但来到藏龙卧虎的首都,怕是连这些部委看门的门卫都不眼瞥他一眼。

  “找陈司长?”门口的工作人员翻来覆去地看着两人的工作证,有些惊疑地问道:“有预约吗?”眼神还不时在两人脸上瞥过,就像是不相信一般。

  林辰暮就微微蹙眉,可还没等他说话,梁亚伟就满脸堆笑,卑恭地说道:“是陈司长通知我们来递送材料的。”

  工作人员似乎还有些迟疑,思忖半晌后,又才说道:“那好,我先打个电话问问。”他转身进屋,刚伸手要摘电话,却听刺耳的电话铃声突兀地响了起来,吓了他一大跳。

  “你好,门卫室……”工作人员接起电话,很快却又脸色一变,捂着话筒低声向他们两人问道:“你们谁是东屏来的林乡长?”

  林辰暮愣了一下,梁亚伟也是一脸惊愕地看着身旁的林辰暮,不知道,为什么对方会突然提起他的名字来。

  “我,我是林辰暮。”

  那名工作人员一听不由大喜,连忙对话筒里说道:“齐处长,林乡长已经到门口了。好,好的,我知道了……”

  放下电话后,这名工作人员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笑着对林辰暮说道:“呵呵,真是不好意思,不知道是林乡长来了,多有怠慢。齐处长早吩咐过了,林乡长来了立刻通知他,他要亲自来迎接。”

  林辰暮也搞得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齐处长是什么人,刚想出言询问,却见工作人员又看着一旁笑着说道:“呵呵,齐处长来了。林乡长啊,我在这里工作了那么久,这还是第一次见齐处长亲自来门口接人呢!”言语之间,不乏恭维之意。

  林辰暮和梁亚伟不由看了过去,却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匆匆从大楼里走了出来。

  “哈哈,林乡长吧?蔡主任都等急了,快跟我走吧?”男子很是儒雅,长得也很帅气,属于那种一看就能让人心生好感的。

  “蔡主任?”

  林辰暮有些惊异,可一旁的梁亚伟闻言却是呼吸急促,一时之间竟然有种窒息的感觉。天呐,在国家计委里,当得起蔡主任称谓的,也只有计委主任一人而已。他实在不敢想象,林辰暮这么一个小小的乡长,是怎么和国家计委的蔡主任扯上关系。

  想想刚开始自己还呵斥别人,到了计委别乱说话,哪知道,别人居然有这样的能耐,实在是汗颜。而到了此时,他也终于想明白了,今天之所以能够来这里递送资料,压根儿就不是什么陈司长之功,根子,还是在这个林辰暮身上。

  一时间,他眼里就闪过一抹深思。他的直觉告诉自己,一个梦想不到的机会降临在了自己面前,就看自己能不能好好把握。

  而齐处长则是笑着说道:“走吧,待会儿见到蔡主任,你就知道了。”

  林辰暮摸不着头脑,便又回头看了一眼梁亚伟,齐处长似乎这才看到梁亚伟,就对他问道:“你是梁处长吧?”

  “我是梁亚伟,华川计委的。”梁亚伟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甚至有些点头哈腰的感觉。别看他们两个人都是处长,可他这个处长和别人比起来,还真是相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那好,梁处长,你就直接把资料送到交通司交给邓司长好了,我们蔡主任要见林乡长,就先失陪了。”

  梁亚伟就满是羡慕的看了林辰暮一眼,恨不得能去见蔡主任的是他,“呵呵,那好,那好。林乡长,你就尽管去吧,递送这点小事,交给我就行了。”

  语气中,满是客气和殷勤,似乎浑然忘了,刚开始自己还对林辰暮大呼小叫的,就连称呼,也从小林变为了林乡长。

  等到齐处长和林辰暮走远后,梁亚伟又忍不住向那名工作人员问道:“麻烦问一下,这位齐处长,是什么人啊?”

  那名工作人员就咂舌道:“你不知道啊?齐处长就是我们蔡主任的秘书。”

  梁亚伟就差点晕过去。蔡主任的大秘都亲自来门口迎接,这个林辰暮,究竟是什么来头啊?

  第五十九章抉择

  第五十九章抉择

  “小暮啊,你有没有想过,就留在首都工作?”

  夕阳缓缓坠下,远处玻璃帷幕和钢筋水泥组成的高楼大厦在夕阳的余晖下灿灿生辉。杨卫国负手站在宽大的落地窗前,眺望着窗外的风景,头也不回地问道。金黄色的夕晖洒落在在他身上,仿佛是为他披上了一件霞光四溢的光衣,更显魁梧高大,气势非凡。

  这里是锦江饭店最豪华的旋转餐厅,包厢是厅堂格局,室雅花香,古朴典雅,就好像置身于古代帝王人家的豪华饭厅。服务小姐红色短襟,成排的漂亮旗扣,个个美丽大方,让人看了倍感赏心悦目,甚至飘飘然有被侍女服侍的帝王级感觉。

  临回东屏之前,杨卫国特地在这里宴请省里一同前来的相关人员,也算作是表达对他们的感谢。虽说事实上,在这次的“跑部”中,省里这些人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但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东屏今后的许多工作,也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客人还没到,杨卫国和林辰暮,就已经提前来了,而史立军,也是当仁不让地忙前跑后地张罗着,就连锦江饭店这里的一切,也都是他安排的,反这些对他而言,也是轻差熟路,要不是东屏大酒店够不上档次,他还想就在东屏大酒店安排。现在更是主动去门口等待迎接来宾,而让林辰暮和杨卫国,有了单独交流的机会。

  “留在首都?”林辰暮微微一怔,又笑着说道:“留在首都干什么?驻京办主任吗?”

  杨卫国闻言不由哑然失笑,随即又转过头来笑骂道:“你想得倒不错。驻京办主任,那可是副处级,你现在连个科都没有解决,还敢惦记?”

  林辰暮也只是开玩笑的,压根儿就不像史立军所担心的那样,垂涎他驻京办主任的宝座。他就笑了笑,问道:“那我留在首都干什么?反别来什么副主任啊,我可不干。”驻京办主任是副处级,副主任,一般来说应该是科,不过副科也勉强可以,反林辰暮这个乡长,原本也就享受的是科待遇。

  “去计委。”杨卫国的神色却慢慢凝重起来,一字一句地对他说道。

  “计委?”林辰暮闻言蓦地就是一惊,抬头,却见杨卫国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不过目光炯炯,就像能看穿自己的心一般。

  “不错,老蔡那家伙不地道,挖墙角挖到我这里来了,我当时就严词拒绝,可下来想想,为你的前途考量,其实去计委发展也不错。他可是打了包票,只要你肯去,立马就解决你的科问题,而且一年之内让你升副处……”杨卫国呵呵笑着说道。

  林辰暮有些措手不及,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得他就是做梦也想不到。倘若不是看杨卫国一本经的模样,他还真有些怀疑,会不会是开玩笑的。

  要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都知道,首都是皇城根儿,天子脚下,高官云集,也是最容易得到提拔的地方。在地方,林辰暮这个二十来岁的乡长,已经够令人骇然的了,可是在首都部委里,二十多岁的处级干部,也不算得稀奇。要真能在素有小国务院的计委里待上几年,镀镀金,以后再外放出去,恐怕就不是什么乡长镇长之流的了,少说也是一个市长县长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平步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