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绝对权力_分节阅读_第349节
小说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25 MB   上传时间:2013-11-04 12:21:01

  事实上,尚为政也是真的不简单。年过七旬,两年前刚刚从某省省委书记任上退下来,目前的职务是国家关工委委员和一个半官方组织的名誉主席。

  尚为政是真正的老红军战士,当然,在现今健在的红军老战士之中,他要算是比较年轻的,但相对其他干部而言,这个资历老得“可怕”。建国之后,尚为政历任国家部委和地方重要领导职务,出任省委书记之前,是国—务—院某部部长,而出任部长之前,则是某省的省长。

  十几年时间,都在省部级正职的实权岗位之上,权柄显赫。

  这么一位了不得的前任省委书记,亲自出任调查组组长,可见最高层对彦华地区国企改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尚为政的资历,比青山省所有在职领导干部的资历都要老,纵算荣启高,十年多前就出任省委第一书记,资历上,也不能和尚为政相提并论。尤利民袁留彦更是等而下之,在尚为政面前,只能算是“新贵”,扎扎实实的“晚辈”。

  特意委派这么一位老资格的,享受副国级待遇的前省委书记来青山进行调查,高层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要借助尚为政的威望,来“镇住”青山省的干部,好好配合调查组的工作。

  因为尚为政除了资历老,职务高,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特点——脾气不平和!

  这位老爷子,可不容人和他打马虎眼,据说在省委书记任上的时候,不止一次在常委会议上拍桌子发火,当面批评班子里的成员。

  同样是中央下来的调查组,因为组成人员的不同,所代表的权威也大相径庭。如果是由部委的司局领导带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仅仅只是起个了解情况的作用。多数时候,就是写个调查报告,不做结论的。一定要做结论,也就是个“技术性”的结论。真正的决定,要由更高层的领导来拍板。

  当然,但凡是高层下来的调查组,哪怕领队的级别再低,地方上均会十分重视。然而,只要不是当场作出处理决定,地方上便还有斡旋的时间和空间,最终的结果,往往并非不可变更的。

  由省部级大员亲自领队的调查组,情况便大为不同。这种调查组,往往有很大的临机处置权,可以当场拍板做结论,地方上一般都会好好配合。

  不过,纵算是这种调查组,那也是对事不对人。可以就被调查事件的本身进行处置,但对相关责任干部的处置,还得尊重地方主要领导的意见,最多是提出建议。至于对省部级领导本身的“直接威胁”,基本上是没有的。相反,对地方主要领导会客客气气,相互配合。

  等级最高的调查组,就是荣启高刚才谈到的这种情况。

  由一位资历威望极高的退休或半退的副国级领导亲自带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压下来。

  就算是现任省委书记省长这些封疆大吏,在老资格领导面前,也都得小心翼翼的。尚为政或许不能左右他们的前程,但他做出来的调查结论,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甚至可以说是盖棺定论,必然会影响到最高层领导对地方大吏的直观看法。

  假如事情真的“够大条”,调查过后,封疆大吏被调整甚至挨处分都有可能。

  在职的副国级领导,不可能成为调查组组长。因为实职副国级领导下地方,就是视察工作了,不存在调查不调查的问题。

  尚为政已经是最高级别的调查组长。

  古往今来,查办地方大案,俱皆是这种手法。

  比如晚清时期,湖北巡抚曾国荃(九帅)与湖广总督官文不和,一个折子拜上去,参奏官文。因为当时湖北剿捻,曾国荃和他统带的湘军是主力,而且是攻破天京的“功勋部队”,官文则是满洲亲贵,作战上的能力不如曾国荃。两宫太后和议政王商议之后,决定给曾国荃脸面,处分官文,以安抚手握兵权的曾九帅,让他全力征剿捻军。不过派到湖北去的钦差大臣,还是颇有讲究。最开始准备派一名大学士亲自领衔,考虑到官文本身就是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大员,品级高于曾国荃。委派一位大学士去湖北,朝廷要查处官文的意思表达得太明显,曾国荃不免骄纵。最终委派了从一品的刑部尚书和另外一名品级相当的大臣前往湖北,摆出了调停的架势。

  现在,上面直接给青山省派一位“大学士”来了!

  如果范鸿宇在这里,他马上就会联想到后世的“中央巡视组”,用的也是类似手法,由即将退二线的正省部级领导带队,到各省进行巡视。

  大致也是这么个模式。

  “对,尚为政同志和调查组,明天下午到洪州。”

  荣启高缓缓说道。

  四位副书记相互对视一眼,又全都望向荣启高,谁也不吭声。事情忽然演变到这个样子,谁都不好轻易表态了。

  这个事,已经成为荣启高的事。

  面对如此强势的调查组长和如此高规格的调查组,青山省内,唯独荣启高能拿主意,其他同志都必须遵照执行。如果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几乎等同于直接挑战荣启高的权威,后果太严重了。

  曹成默默地观察着其余四位省委主要领导的表情。

  省人大邵主任明显意想不到,相当惊讶,嘴巴张了张,欲言又止,最终什么话都没说出口来。另一位省委副书记,则很“适当”地露出了吃惊的神情,眼神却异常平静。很显然,这个事和他的关系不大,不管调查组最终查出什么问题,做出何种决定,他都可以安安心心做“壁上观”。

  省长尤利民,只有最开始的时候,微微蹙了一下眉头,随即便恢复正常,就好像此事与他也没啥“牵扯”,至少是牵扯不大。

  省委副书记袁留彦的表情最有“看点”。一开始也是惊讶,但那惊讶的神情,明显有点勉强。曹成觉得,似乎袁留彦对此事早就有所预感。随即,袁留彦眼里闪过一抹兴奋的光彩。

  因为“金吾山张保力案”,袁留彦和尤利民的分歧明朗化,省内很多干部,便“自作主张”地将袁留彦归类为所谓的“保守派阵营”。但曹成很清楚,这其实是不确的,至少有很大的误会成分在内。袁留彦和尤利民之间,现在已经演变为“斗争”,和执政理念无关了,只和袁书记的面子有关,和他手握的实权大小有关。

  现在,上面决定正式调查彦华地区的国企改制工作,而且派出了尚为政那样强有力的领队,可见决心之坚决。只要查出彦华的国企改制有问题,严肃处理几乎是必然的。否则,压根就没有必要请尚为政亲自出马。

  纯粹为了吓唬人么?

  彦华地区也好,邱明山范卫国也好,都可以归入尤利民的“阵营”,彦华市分管国企改制工作的常务副市长高洁,更是身份特殊,既是范鸿宇的未婚妻,又是洪州市委书记高兴汉的女儿。

  “张保力案”,袁留彦灰头土脸,主要“对手”就是尤利民和高兴汉。

  这回查处彦华地区的国企改制工作,查处范卫国高洁,等于直接打尤利民和高兴汉的脸。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啊!

  也许经过此事之后,原先大家认为已经尘埃落定的省委巨头排名,只怕又会起新的变化。未必见得一次博弈获胜,尤利民就能永远占据上风。

  袁留彦确实有理由兴奋。

  这一点,曹成并不奇怪,真正让他奇怪的是,袁留彦似乎对此事早有知晓。如果真是这样,“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荣启高和其他省委主要领导的应对手法,也必须因之做出调整。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走错一步的后果都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荣启高并未就此事在书记办公会议上顺便展开讨论,只简单商讨了一下明天下午迎接尚为政和调查组一行的工作安排,便即宣布散会。然后站起身来,不徐不疾地离开了会议室。

  荣书记似乎也成竹在胸。

  第445章 超“豪华”调查组阵容

  荣启高回到三楼办公室不久,曹成便拿着一份传真资料走进了里间办公室。

  “书记,这是刚刚收到的调查组成员名单。”

  曹成不紧不慢地走到荣启高的办公桌前,将传真资料双手递给荣启高,神态颇为平静。跟随荣启高多年,曹成的养气功夫,相当了得。

  荣启高接了过去。

  刚才在小会议室,某某同志和荣启高通电话时,只简单说明了一下,主要就是告诉荣启高,调查组由尚为政带队。至于调查组的具体成员,自然无须他亲自告知。

  从传真资料上看,这个调查组的阵营,还真是相当庞大。除了享受副国级待遇的尚为政,调查组中竟然还有两名在职的副省部级干部。一位是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薛益民,还有一位,则是来自关工委办公室。

  根据关工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关工委的办事机构十分精干,只设立一个办公室,秘书,信访,行政等工作,直接有中办负责。

  不过关工委办事机构精干归精干,级别那是半点不含糊。

  其余调查组成员的名字,荣启高就比较陌生了,不过从附注的职务来看,最低级别也是正处级。加上尚为政和两位副部级领导干部,调查组一共九个人。

  这阵容已经十分豪华了。

  须知调查组的调查对象,仅仅只是青山省一个地区所进行的一项改革工作。出动到这样豪华的阵容,真不知道最终会得出何种惊人的结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按照以往的经验分析,如此规格的调查组,几乎可以直接决定彦华地区主要领导干部的进退。如果当场拍板拿下彦华地区的哪个干部,青山省的领导,基本没有“否决”的可能。

  荣启高目光,并未在调查组名单上流连太久,很快就将传真资料递回给曹成,忽然问道:“小曹,这个事你怎么看?”

  这样的提问,在荣启高和曹成之间,经常发生。荣启高栽培曹成的意思,相当明显。

  曹成想了想,说道:“书记,我认为有点要抓典型的意思。”

  调查组的规格那么高,关工委委员亲自压阵,是不是当场拍板处理干部还在其次,关键调查组做出来的结论就是权威结论,基本上不可变更。一旦抓了典型,该如何处理干部,就不是调查组该关心的了,自有正管组织来完成后续的动作。

  荣启高轻轻摇头,说道:“我问的是,你对彦华的国企改制情况怎么看?”

  曹成昨天才从彦华回到省里,向荣启高递交了调研报告,尚未当面向荣启高汇报自己的观点。他那份调研报告上,也只是客观陈述了这十几天来,他在彦华的所见所闻。和彦华地区,市里的分管领导,改制国企职工以及外资合作方人员的谈话内容,都原原本本记录在案,却没有正式的结论。

  严格来说,他向荣启高提交的是一份“资料汇编”,全是客观内容,没有任何主观分析判断的意见。

  对荣启高的这个提问,曹成显然早有准备,也没怎么犹豫,便即答道:“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个尝试是有益的,利大于弊。所有经过改制的国企,基本上都实现了扭亏为盈,最起码财政不需要给额外补贴了,还有很不错的利税收入。就事论事,这些企业的改革是成功的。不足之处在于,他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一个度,尤其是企业的所有制属性改变,目前还不好评价……”

  “那下岗职工呢?”

  荣启高紧盯着问道。

  “下岗职工的安置,是所有国企改制碰到的最大难题。我们的国企,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要扭亏为盈,要重新焕发活力,部分不合适的干部职工,必须精简。企业消化不了,政府也消化不了,最终只能靠社会来消化。彦华那边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这个方面的解决之道。书记,实话实说,我想了很久,也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其实,这是个全局性的问题。不改,死路一条,地方财政会被拖死,最终还是没饭吃。改了,部分职工下岗,安置不好,就会形成社会问题。两相比较起来,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改。除非……”

  说到这里,曹成略略停顿了一下。

  “除非什么?”

  “除非我们不改了,全部回到原来的样子。”

  在荣启高面前,曹成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绝无半点隐瞒。

  荣启高的双眼,微微眯缝起来,稍顷,说道:“把这份名单传给尤利民同志。”

  “好的,书记。”

  曹成点头应诺,转身走了出去。

  这份名单,是肯定要传给省政府那边的,袁留彦邵主任等其他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也一个都不能漏掉,包括彦华地委,彦华市委都要尽快给传真过去。但荣启高单单提到尤利民,曹成其实已经明白了荣启高的“潜台词”。追随荣启高多年,曹成不说对荣启高的性格了如指掌,起码也能猜个七八分。

  荣启高依旧打算将这个难题交给尤利民去应对,自己坚持不表态。

  邱明山,范卫国,高洁,乃至范鸿宇和高兴汉,都是尤利民“线上”的人,要怎么帮他们免祸,是你尤利民应该去动脑筋的。哪怕最终调查组做出了权威结论,给彦华地区的国企改制贴上明白无误的“姓什么”的标签,或许荣启高也仍然不会轻易表态。

  抓不抓典型,打不打标签,在荣启高眼里,明明白白就是政治博弈的某种手段。

  对如此高层面的政治博弈,荣启高焉肯随便表态?

  要抓典型你们去抓,我反正不掺和。

  荣启高十分清楚,以他的资历,声望和目前所任的职务,只要不曾明白表态,他始终就是博弈双方都要极力争取的对象。纵算彦华被抓了典型,这个局势也不会变。

  绝对的自信,从来都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之上。

  曹成来到外间,随即亲手抄录了那份名单,交给办公室的苏姓少妇,让她传达给相关人士。

  “先给尤省长那边。”

  曹成淡淡地吩咐了一句。

  “嗯……”

  苏姓少妇答应一声,并没有想象中的对曹成十分恭谨,反倒比较随意,拿着曹成的“手写体”,纤腰轻摆,款款而去,身形相当曼妙。

  刹那间,曹成略略有点走神。

  很快,这份名单就出现在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办公室的传真机上,陈和平拿起来扫了一眼,便即脸色大变,急匆匆走出办公室,向范鸿宇那里跑去。范鸿宇正好放下电话。

  “处长,调查组的名单过来了……”

  来到范鸿宇面前,陈和平低声说道,眼神很随意地往范鸿宇面前一扫,忽然就呆住了。

  范鸿宇面前,也摆着一份名单,和他手里那份名单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很明显是手写的,范鸿宇的亲笔,墨迹未干,可见就是前一刻才写的。问题是,自己一拿到传真,几乎一刻不停“飞奔”而来。范鸿宇这份名单,又是从哪来的?

  联想到范鸿宇刚刚放下电话的动作,陈和平顿时就明白了,另外有人将这份名单的内容告知了范鸿宇。可以肯定的是,绝非省委办那边,他手里拿的这份名单,就是省委办公厅秘书一处传过来的,省委办那边没必要多此一举。

  那范处长这份名单的来源,只能是京城。

  陈和平望向范鸿宇的眼神,顿时敬畏有加。

  他知道范鸿宇在京城有朋友,却绝未料到,范处长首都的朋友竟然这般神通广大。要弄到这份名单并不难,反正又不是保密件。难就难在速度如此之快。高层刚刚通过正式的途径通知青山省委办公厅,范鸿宇这边几乎就同步得到了消息。

  一般的人,焉有这样的本事。

  范处长年纪轻轻,这手段当真了得。

  范鸿宇微微一笑,从陈和平手里接过名单,浏览一遍,便即推门走进里间办公室,自己手写的那份名单,留在办公桌上。陈和平壮起胆子仔细一看,忽然又发现,范鸿宇手写的这份名单和省委办公厅传真过来的名单,还是略有不同。在两位调查组成员的名字下,范鸿宇打了一道横杠,显然是某种“着重号”。其中一位,甚至就是调查组的副组长,关工委办公室的那位副部级领导干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3页  当前第3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9/6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绝对权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