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绝对权力_分节阅读_第411节
小说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25 MB   上传时间:2013-11-04 12:21:01

  齐河本就是青山省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全球知闻的世界级风景区。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外国人来我国旅游,渐渐开始形成热潮。很多外国人开始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

  但在这样的环境见到外国旅游者,味道就不对了。

  范鸿宇很清楚,现阶段很多来我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其实都是新闻记者,不少都是带着旅游和采访的双重目的来的。为了规避有关方面的审查,多数新闻记者会以普通游客身份入境。其中甚至还有国际大公司委派的商业间谍。

  鱼龙混杂,不一而足。

  “省长,有不少外国游客。”

  范鸿宇不动声色地低声提醒了尤利民一句。

  尤利民朝着他提醒的方向望了过去,双眼微微一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吭声,只是瞥了范鸿宇一眼,略带赞赏之意。

  范鸿宇的观察很细致,脑子转得也非常之快。

  随着省委主要领导的到来,混乱不堪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解。荣启高亲自充任现场总指挥,向农场职工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又一一介绍了尤利民,袁留彦和段宸欣等人的身份。

  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委书记,在一省之内,无一不是威名显赫,到底镇住了那些挑头闹事的农场职工。他们很快就按照荣启高的要求,推举出自己的代表,和省委领导“谈判”。

  警察和武警战士在齐河市委市政府干部的率领下,开始遣散现场围观的群众。

  恢复秩序,第一要务就是驱散这些聚集起来看热闹的不明真相的群众。

  这一回,行动很顺利。

  农场职工都安静下来,不再“鼓动”,围观群众很快就被劝散了。少数特别爱看热闹的市民,还在远处逡巡着不肯离开,最终也被警察请走了。

  市委大院前一下子变得很清净,交通警察来到路中心执勤,疏通被堵住的车流,秩序渐渐恢复。

  荣启高快刀斩乱麻,只要农场职工提出来的要求不算太离谱,都当场拍板答应下来。其实农场职工也没有太多的具体要求,就是到市委大院来发泄多年的“积怨”。

  长达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历年的矛盾冲突,多数时候都是农场职工吃些小亏。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开始的时候,是“众寡悬殊”。六十年代朝阳农场成立之初,只有区区数百人,和周边群众的数量完全“不对等”。云湖县十原区是大区,全区有超过八万人口。在围湖造田的时候,十原区的群众乃是主力。田造出来,却和他们不相干,心里自然憋气,对朝阳农场的所有职工,都没有什么好感。一旦发生冲突,都不用怎么“动员”,只要得到消息,社员们便扛起锄头扁担甚至梭镖,纷纷冲出来帮忙。

  农场职工众寡不敌,自然吃亏多些。

  再加上农场职工的身份和普通农民群众毕竟不同,是有单位所管的。与周边农民群众发生冲突的时候,不敢真的大打出手。不然,重则坐牢,轻则挨组织处分,都不好“玩”。对周边农民群众而言,就只有“坐牢”这个风险,组织处分的风险是没有的。

  换言之,农场职工的思想包袱比农民群众的思想包袱要重,放不开手脚。

  吃亏就在情理之中了。

  农场职工更多的是倚仗当地政府给他们主持公道,但往往又不能如愿以偿。云湖县那边,肯定是维护十原区的群众。毕竟他们才是“自己人”。如果偏向朝阳农场,今后十原区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十原可是大区,农业和渔业生产的规模,在云湖县名列前茅。一个处理不到位,只怕十原区的群众就更加怒火大炽,不好收场了。

  前几天那次械斗,农场有三个人伤得很重,现在都还住在医院。云湖县迟迟没有一个答复,农场职工终于忍无可忍,积累多年的怨气,猛烈爆发出来,一家伙就将市委大院给围了,非得要讨个说法。

  此外,农场这几年经济效益持续滑坡,许多职工的工资福利不能按时发放,生活水准持续下降,也是此番“火山爆发”的原因之一。

  刚刚围堵住市委大院时,农场职工“一鼓作气”,情绪十分激动,七嘴八舌,提出的要求更是五花八门,很多都有些匪夷所思,完全不可能兑现。谭启华和郭清华不敢答应,只是给群众做思想工作,自然收效甚微。经过这一番闹腾,农场职工也逐渐冷静下来,提出的要求合理多了。

  而且省委书记,省长等大领导亲自赶到,也给农场职工莫大的压力。

  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

  自然,也有些感动。

  这么短的时间内,省委一把就从洪州赶了过来,可见对这个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并未对他们的“艰难处境”无动于衷。

  经过一番“谈判”,晚饭时分,所有农场职工终于从市委大院里撤了出来。启动农用汽车和拖拉机,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干部和公安干警的指引下,前往不远处的市委招待所和人民饭店用餐。

  这一回,朝阳农场来了差不多六百人,其中不少老人和孩子。市委招待所和人民饭店只怕也无法同时容纳这么多人就餐。不过这没关系,齐河市的干部自然会想出办法来。

  只要大伙不再闹事,几百人管一顿饭肯定不为难。

  职工代表答应省委书记,吃过饭后,就返回农场,等领导处理这些问题。但职工代表也留了点尾巴,对荣启高说,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他们还会再闹。可能下一次,就不是几百人闹了,最少也是几千人闹。

  省里不能解决,他们就到首都去告状。

  荣启高微笑着请他们放心,省委省政府一定会妥善处理的。

  等所有汽车和拖拉机全部离开自己的视线,荣启高的微笑随即隐敛,脸色再次变得黑沉沉的,眼里闪耀着愤怒的火苗。

  自从出任省委一把,十多年来,荣启高已经很少碰到这种需要他亲自上第一线的情形了。

  谭启华这些家伙,简直混帐!

  干什么吃的?

  谭启华觑着荣启高的脸色,装起胆子上前,低声说道:“荣书记,时间不早了,是不是先吃个饭……”

  “吃什么饭?开会!”

  荣启高狠狠瞪他一眼,火星四溅。随即背着双手,向市委大院走去。

  谭启华哭丧着脸,望向尤利民,满是哀恳之意。

  袁留彦他是不敢去求的。自从郑美堂出任齐河市委副书记,谭启华心里就十分明白,自己不可能获得袁留彦的真正支持。看上去,郑美堂是冲着郭清华的市长位置而来。但等郑美堂当上市长之后呢,又当如何?到那时候,他谭启华就成了郑美堂的绊脚石,郑美堂必欲“除之而后快”。

  就刚才,郑美堂已经在大耍手段了,恨不得这就让他谭启华马上从齐河滚蛋!

  谭启华心中那个恨啊!

  只是眼下,自然不是找郑美堂算账的时候。

  尤利民为人正直,或许在关键时刻,会拉他谭启华一把。

  看着谭启华的狼狈样子,尤利民轻轻叹了口气,走到荣启高身边,低声说道:“荣书记,我看还是先吃饭吧,吃完饭再开会。这个事,怕是需要一点时间来讨论。”

  大家陪你荣书记饿着,倒也没什么,关键怕荣启高自己吃不消。毕竟在场诸人,以荣启高最为年长,刚才又和职工代表谈判了一两个小时,很辛苦了。

  处理这样的大规模群众事件,最为劳神费力,远不是平时工作一两个小时可比的。

  身为荣启高的搭档,尤利民有义务关注荣启高的身体健康。

  尤利民亲自开口相劝,荣启高也不好坚持了,黑着脸不吭声,稍顷,才点了点头。

  第528章 秘密会面

  夜色已深。

  齐河宾馆大部分房间的灯光都熄灭了,客人多数进入了梦乡。

  只有少数几个房间的灯光还亮着。

  亮着灯光的,包括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曹成的房间。

  曹成依旧穿得整整齐齐,很安静地坐在沙发里看书,书名《林文忠公公牍》,海外出版,繁体竖排。曹成一行行地看着,神情很是认真。

  荣启高亲自主持的检讨会议,一直开到九点多钟才散场。尤利民,袁留彦,段宸欣等省委主要领导俱皆参加,齐河市委市政府班子的全体成员是当然与会者,唯独市长郭清华缺席。郭清华的身体是真的不好,高血压非常严重,犯病之后,迄今还在医院输液,以他这样的身体状况,实在也是不能来参加这个会议。

  荣启高也没吩咐让他一定要来开会。

  在这个会议上,荣启高必然雷霆怒发,市委书记和市长两位党政主官肯定首当其冲。郭清华年纪只比荣启高小三岁,又病怏怏的,他若在场,荣启高这怒火,就宣泄得不是那么尽兴了。

  无论如何,痛骂一位生病的老同志,这样的事,省委书记不能干。

  郭清华还不如不来。

  云湖县委书记,县长,朝阳农场场长,党委书记等相关干部,也是一定要与会的。

  此外,范鸿宇,刘彬等省委领导的秘书也都在会议室里就坐。这种临时召开的会议,没有太多的规矩。

  开完会,曹成便在自己的房间里一直看书。

  大约十点过一刻,腰间的传呼机响了起来,曹成拿起一看,慢慢放下《林文忠公文牍》,起身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拿起房门钥匙,缓步出门。

  一台半新不旧的桑塔纳小车,静静停靠了宾馆门口一处树荫之下,黑乎乎的,不大看得清楚牌照。桑塔纳司机并未下车,而是放下车窗,很紧张地注视着宾馆大堂。见到曹成不徐不疾地走了出来,才轻轻舒了口气。

  曹成径直走向桑塔纳,上了后座,一声不吭。

  司机也不说话,随即一踩油门,桑塔纳便驶出了宾馆。大约十几分钟之后,桑塔纳在齐河市人民医院办公楼下停了下来,司机一跃下车,利索地为曹成打开了后边的车门,低声说道:“曹主任,您好。谭书记在院长办公室。”

  曹成点点头,不紧不慢地下了车,双手背在身后。

  司机忙即微微鞠躬,恭谨地说道:“曹主任,请!”

  司机的年纪,可能和曹成不相上下,但两人气度,实在是天壤之别。

  齐河市人民医院的办公大楼是新建的,不过还是老式样。司机引领着曹成,径直上了四楼。整栋办公楼都静悄悄的,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回家。但每一层走廊楼道的灯光都亮着,将全新的办公大楼照得亮堂堂的。

  谭启华早已在四楼的楼梯口恭候曹成大驾,一见曹成,立即满脸堆笑,疾步上前,双手伸得老长,连声说道:“曹主任,对不起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半夜里还辛苦你到医院来,不好意思啊……”

  曹成微笑着和他握了握手,说道:“没关系。谭书记的伤口已经做过处理了吧?要不要紧?”

  谭启华就有点尴尬,嘿嘿一笑,说道:“都是皮外伤,不要紧,叫曹主任见笑了……”

  他脸上的抓痕,已经做了处理。这种抓痕,实在是最令医生头疼的,不能敷药,更不能包扎,只好简单的清洗一下,做做消毒。如果是普通病人,也就罢了,关键谭启华是市委书记,这才令医院棘手。医生很想发明一种特效药,只要往谭书记脸上一抹,明儿这抓痕便消失不见了。

  可惜这种特效药暂时还只存在科幻作品之中。

  脸上这几道抓痕,今儿个可是扎扎实实让谭启华出尽了洋相。当荣启高那愤怒的眼神直扫过来的时候,谭启华真想找个地洞钻了进去。而平日里那些对他敬畏有加的班子成员和下属干部,望向他的目光,似乎也与平时有些不大一样。尤其是郑美堂的眼神,带着明显的嘲讽之意,压都压不住。

  一个打过白旗的将军,无论如何都难以再得到战士们的敬重。

  这几道抓痕,就是谭启华的白旗,刻在脸上,刷都刷不掉。

  朝阳农场这些个孙子,等这事过去之后,我谭启华若不找你们好好算一算这笔账,我就不信谭!

  谭启华暗暗在心里咬牙切齿。

  不过此时此刻,谭启华却没有心思考虑“秋后算账”,他得先度过眼前这个难关再说。朝阳农场的职工是回去了,绝不表示此事就已结束。荣启高尤利民袁留彦等省领导,都还住在齐河呢。如果要返回省城,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不算太久。荣启高不走,很明显表示着这事还没完。

  今晚上的会议,主要是在研究善后事宜。

  发生了这样严重的群众事件,省委一二三把手齐刷刷的赶到了齐河市,省委书记甚至“赤膊上阵”,冲到了第一线,才暂时平息下去。不处理几个干部,断然是行不通的。

  不然,以后其他地区若是发生类似事件,如何处置?

  今晚上,谭启华是真不敢去见荣启高。

  他是荣启高提拔起来的干部没错,谭启华也一直以“荣书记嫡系”自居。只有谭启华自己清楚,他在荣启高心目中到底是何种地位。嫡系是嫡系,心腹可就远远谈不上了。他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了十几岁的曹主任,才是荣启高真正的心腹。

  谭启华暗暗庆幸,自己当年下大力气和曹成搞好关系,是何等英明的决定。曹成也够意思,在这当口不避讳,半夜跑到医院来和他会面。

  去齐河宾馆曹成的房间拜会,那是万万不可取的,曹成只怕也绝不会接待。

  这事都还没处理呢,省委书记的大秘书便堂而皇之地在宾馆房间与齐河市委书记相谈甚欢,叫其他省委领导看见了,作何感想?

  瞧曹成这个气定神闲的样子,谭启华心中一下子变得比较亮堂。或许,曹成同意到医院来和他见面,可能经过荣启高的允许了吧?至少是默许。

  给领导做大秘书,着实权柄显赫,但规矩禁忌也特别多,必须非常的小心谨慎。甚至连范鸿宇那样著名的“二杆子”,出任省府一秘将近一年,也不曾在省府机关“搞事”,同事关系处理得很融洽。以曹成的低调,只会更加谨慎。

  作为老资格的领导干部,谭启华的分析推理能力确实很强。曹成真的向荣启高汇报过,打算去医院看望一下谭启华。毕竟谭启华受伤了,看上去是皮外伤,但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内伤”?不管怎么说,谭启华也是齐河市委书记,一方诸侯的身份。荣启高批评归批评,该关心的,还得关心。

  荣启高没吭声。

  曹成便知晓了荣启高的心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3页  当前第4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6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绝对权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