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绝对权力_分节阅读_第470节
小说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25 MB   上传时间:2013-11-04 12:21:01

  高洁说道:“这事,你自己好出面吗?要不,我和爸爸说一下?”

  高兴汉若是真愿意出面给谢厚明说句话,自然问题不大。不管怎么说,高兴汉也是省委常委,在省里分量极重。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没必要麻烦咱家老爷子,谢厚明自己会想出办法来的,我明天去和平区跑一趟吧……谢厚明的女婿,在和平区当区长。”

  谢厚明背后站着市长郭清华和市委副书记郑美堂,无论在市委书记办公会议上还是在市委常委会议上,力量都不弱,谭启华并没有绝对的压倒优势。现在大家关注的,就是范鸿宇的态度。只要范鸿宇没有表示出要“痛打落水狗”的态度,郭清华和郑美堂自然不会放弃云湖这个“阵地”。

  在郭清华郑美堂等人眼里,范鸿宇本人不足论,关键在于他背后站着于利民。

  郑美堂已经到了齐河,省里忽然又将范鸿宇放到云湖,一个市里两位大秘书,本就非同寻常。任谁都必须要小心谨慎。

  “好,那你自己注意把握吧……过几天,我要去省里出差。”

  高洁提醒了一句。

  彦华和云湖,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洪州正在中间,两人去省里相聚,倒是挺适宜的。不管是常务副市长还是普通姑娘家,陷入热恋之中的女孩,都是一般心思。

  “嗯,出发前告诉我,我也去省里。”

  两人又絮絮叨叨的聊了一阵体己话,这才挂断电话。

  次日一早,和平区区长黄伟杰与谢慧玲就出现在了县政府办公大楼,前来上班的机关干部们纷纷与他两口子打招呼。

  黄伟杰以前在县委政法委上班,谢慧玲很多年前就住在县委大院里,机关干部和他们两口子都很熟的。有人自不免随口问到黄区长和谢股长来政府办公楼有何贵干,黄伟杰微笑回答,要陪同范县长一起去区里检查工作。

  谢慧玲手里则拧着一个旅行包,自然是为黄伟杰准备的换洗衣物和其他日常用品。其实黄伟杰在和平区上班,每周往返县里和区里,再正常不过,谢慧玲也很少专程给他“送行”。今天情况不一样,两口子是故意在政府办大楼晃悠,好让“陪同范县长去和平区视察工作”的新闻,第一时间被大伙传播出去。

  昨晚上,范鸿宇专程给黄伟杰打过电话,下达了这个指示。

  谢慧玲终于放下心来,不由对丈夫大感佩服。优秀的男人,那脑袋瓜子就是不一样,转得比一般人快得多了,很明显,黄伟杰猜到了范鸿宇的心思,知道范鸿宇要的是什么。

  难怪那时候,老头子坚持要将言辞有些木讷黄伟杰招作老谢家的乘龙快婿,将自己娇滴滴的漂亮小女儿许配给这个农村娃。

  “讷于言而敏于行”,正是对黄伟杰的真实写照。

  不过现在看上去,黄区长的神情略略有点疲惫,似乎有些精神不济。

  这都要怪谢慧玲,心中大石落地,顿时便兴奋起来,缠着黄伟杰,“大战三百回合”,也算是对丈夫的某种“犒劳”。

  年轻夫妻,这种事情上,总是不那么节制。

  很快,尼桑车便驶离县委大院,谢慧玲站在政府办公大楼门口,频频向尼桑车挥手致意,直到车子出了大门,拐弯看不到了,谢厚明才嘴角含笑,恋恋不舍地去财政局上班。

  这一幕,自然逃不过政府办主任陈霞的眼睛,秀眉微蹙,小皮鞋咯噔咯噔地敲打着木制楼板,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昨天,陆玖和谢厚明先后去了市里,现在都还没回来呢。

  陈霞也不坐,就靠在办公桌上,给陆玖打了传呼,然后靠在办公桌上等回电。陈霞似乎有这么个习惯,不大喜欢坐在椅子里一本正经地打电话。

  陆玖的电话回得很快。

  “想我啦?”

  电话那边,陆玖貌似心情还挺不错,调笑了一句。相对谢厚明的煎熬,陆书记昨晚上应该休息得比较好,没有太劳神费力。

  陈霞就扁了扁嘴巴,有地不屑地说道:“你不稀罕人家想不想你吧?陆书记风流倜傥,在市里又不是没有人陪伴。”

  陆玖少年早发,长相算得英俊,四十岁的县委书记,正是男人最具有成熟魅力的年纪,有关他种种“风流轶事”的传闻,从来都不曾少过。

  “别人误会我,你也误会我?我还没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吧?你以为每个女的都和你一样,那么有魅力?”

  陆玖也不生气,微笑着说道,自自然然地“摸了”陈霞一把。

  陈霞嘴角浮起一抹笑意,似乎对陆玖的“讨好”很受用,不过笑容随即便隐敛不见,低声说道:“就刚才,范鸿宇去和平区了,黄伟杰一大早就和他老婆一起在政府这边恭候大驾。”

  对谢慧玲,陈霞完全没有任何好感,连她的名字都不愿意提起。

  陆玖吃了一惊,说道:“这么快?”

  “你以为呢?人家年轻气盛,干什么都雷厉风行……这省政府大机关里面出来的人,眼界胸襟就是不一样,人家心里明镜似的,不想被你拿捏。”

  陆玖就不乐意了,冷笑一声,说道:“得了,你也别夸他,就算他这回放谢厚明一马,那又怎么样?老家伙难道还会给他擦皮鞋?他和郑美堂之间的矛盾,迟早会有再爆发的一天,等着看戏就行了。”

  第614章 曲突徙薪与焦头烂额

  云湖县一共下辖三个正科级建制镇,八个区,和平区要算是比较偏远的一个区,离云湖镇大约有三十几公里。

  来云湖一个月,范县长尚未走遍全县的每个乡镇,不过这是迟早的事。在这一点上,范鸿宇完全受邱明山范卫国的影响,认为没有任何需要“商榷”之处。亲民官不深入一线,不了解第一手资料,无论如何都是不合格的。

  范鸿宇和黄伟杰并排坐在尼桑车的后座,黄伟杰向他介绍和平区的基本情况。

  根据黄伟杰的介绍,和平区辖区面积一百七十平方公里,下辖一个镇三个乡。和平镇就在大湖之滨,全区有水岸线十一公里,建有六公里防洪大堤,和平镇临湖的一面,都有防洪堤保护。

  黄伟杰说话还是慢条斯理的,并没有因为向县长汇报而起太大的变化。他生性如此。

  “黄区长,和平血吸虫病的情况怎么样?”

  范鸿宇关心地问道。

  血吸虫病是湖区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一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胁,全国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有血吸虫病分布。严重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田园荒芜。伟大领袖曾赋诗描述这种悲惨景象,谓之“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解放后对血吸虫病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患病人数大量减少,晚期病人更是比较少见,在防治科研上有不少创新。广大血吸虫病流行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不少湖区依旧存在这种病症,继续危害着群众的身体健康。

  到任云湖之后,范鸿宇下乡调研,血吸虫病的肆虐情况,一直都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

  黄伟杰答道:“目前看来,还算是好的。区里连续多年都在进行灭螺行动,对病源控制得很严,发现病人及时救治,控制还比较到位。”

  范鸿宇点点头,说道:“这就很好。我们是湖区县,血吸虫病不容易根治,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大面积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是,县长,我会重点抓好这个工作。”

  黄伟杰答应了一声,也看不出有何特别表示。不过范鸿宇倒是能够信得过他,黄伟杰这种性格的人,只是不大愿意多说话,一旦承诺下来,大都比较守信。

  “还有,今年的气象情况比较奇怪,五月份了,都还没有下过一场大雨。省气象台认为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大汛。你们区里的防汛工作做得怎么样?”

  云湖是湖区县,范鸿宇不太担心干旱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偌大的青山湖,不可能干涸见底。根据历史记载,往年最干旱的年头,青山湖的水面面积,也没有少于过五百平方公里。只要有足够的水泵,一般的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还是能够解决的。

  防汛才是头等大事。

  黄伟杰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说道:“范县长,今年的天气,确实是有点怪,我也咨询过省气象台的意见,他们是这么说的。不瞒县长说,我们区里的防洪堤,都是六七十年代搞起来的,这些年都没有进行过大的修整,只是缝缝补补的,防洪堤抗洪能力大大下降。如果真的发生罕见的大水,不一定能顶得住……”

  范鸿宇瞥他一眼,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仅仅只会提出问题的下属,范县长可不待见。

  黄伟杰迟疑了一下,坦然说道:“范县长,我没有好办法。我去年就已经向县里打过报告,要求拨款整修全区的防洪大堤,县里没有给钱……只是象征性的拨了一点款子。和平目前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商业,主要是靠农业税和特产税在维持,每年财政都有赤字。去年我从区财政挤了两万多块钱,把最危险的几个堤段整修了一下。现在我只能准备一些麻袋,石头,收在区里的仓库里,把区里的干部和基干民兵编成几个突击抢险队随时待命,万一发生大水,那就只能拼了,能不能顶得住,实话说,我心里没底。但有一点可以向领导保证,如果决堤,我不会是第一个撤退的。”

  范鸿宇望着他,淡然说道:“黄区长,我没有要求你去拼命,我也不想看到我们的干部为了抗洪受伤甚至是牺牲。抗洪抢险,是可以预防的。曲突徙薪,才是正途。焦头烂额,不值得表扬。”

  黄伟杰眼里闪过一抹光彩,定定地望着范鸿宇,认真说道:“范县长,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

  坐在尼桑车副驾驶座位置上的雷鸣有点诧异地扭头往后看了一眼。范鸿宇和黄伟杰谈话,雷鸣一直都在认真倾听。在雷鸣看来,他有幸出任范鸿宇的秘书,这是他在“政坛”上踏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雷鸣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很努力地学习范鸿宇的官场智慧和施政措施。

  不过雷鸣没想到,黄伟杰会问得如此直白,隐隐带着质问之意了。

  这可不是下属干部对待上级领导应有的态度。

  “当然。”

  范鸿宇淡然答道,倒也并未对黄伟杰的“无礼”生气。

  “两千多年来,我们总是表扬那些救火的人,越是焦头烂额的,得到的表扬越多。曲突徙薪的建议者,连得到邀请的资格都没有。这种现象,就是不合理的。预防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

  黄伟杰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范县长,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这个大环境,从来都是这样,只承认事后诸葛亮,不承认事前诸葛亮。”

  范鸿宇说道:“别人怎么看,不是最要紧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每个干部的职责,而不是政绩。”

  黄伟杰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雷鸣又有点“郁闷”。

  这个黄伟杰,还真不会“拍马屁”。

  但看上去,范县长似乎对他的回答挺满意。

  尼桑车开出二十来公里之后,路况忽然变得比较差,虽然还是水泥马路,但路面坑坑洼洼的,很不平整,尼桑车底盘又低,司机吴辉开得小心翼翼的,速度降了下来。

  黄伟杰又说道:“范县长,我们和平区不在交通干线的位置上,公路交通比较落后。水路交通倒是比较发达,但走水路的速度太慢,很不适宜小宗货物的快速流通。和平的经济要发展,终归还是要想办法把公路交通搞上去才行。听说范县长以前在枫林工作的时候,举债修路?”

  看来黄伟杰对“枫林模式”还真的是特别关注,绝不仅仅是为了讨好范鸿宇才故意如此。不然,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他也了解不到这般详细。

  范鸿宇就笑,饶有兴趣地问道:“黄区长也想要举债修路?”

  黄伟杰笑了笑,说道:“确实有这个想法,就是我们和平区跟枫林镇没有可比性。我就算想举债,也没有抵押物,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我们,而且……”

  说到这里,黄伟杰忽然顿住了,似乎有什么话不好出口。

  范鸿宇也没有催促,只是望着他,静待下文。

  黄伟杰犹豫了一下,随即神色如常地说道:“这也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区里其他同志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修路应该是上级统一安排筹划的工作,区里财政本来就紧张,举债修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还清欠债。”

  范鸿宇随口问道:“霍华龙同志,是个什么意见?”

  所谓霍华龙同志,指的是和平区区委书记,一把手。

  黄伟杰忽然犹豫,然后说区里其他同志有不同意见,范鸿宇立马就能想到,这位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多半就是霍华龙。

  黄伟杰是区长,二把手,这犹罢了,但他谢厚明女婿的身份,却非同一般。既然他有举债修路的想法,区里其他同志,通常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就算有意见,除了霍华龙,也拦阻不了黄伟杰。

  黄伟杰很谨慎,没有直接点出霍华龙的名字,自然是不想让范鸿宇误解他在挑拨是非。不料范鸿宇开口就问了出来。

  黄伟杰暗暗吃惊,有点拿不准范鸿宇的意思。

  范鸿宇到底是随口一问,还是另有所图?

  这位新县长,看似年轻,实在够“老奸巨猾”,随手一招,就将谢厚明逼得手忙脚乱,甚至连陆玖都跟着一起吃瘪。黄伟杰绝不敢掉以轻心,仅仅凭字面意思去理解范鸿宇的话语。

  不过,县长问话,长时间不答,肯定不妥。

  黄伟杰脑袋高速运转,斟酌着词句,小心地答道:“霍书记的意见,修路是大事,还是应该服从县里的统一安排。去年,县政府已经有过研究,要全面改造升级全县的公路干线交通网络,花三年时间,让各个区和云湖镇之间,都能通上四车道的水泥路……后来,还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这个议案暂时搁置起来了。”

  范鸿宇轻轻点头。

  云湖县内斗如此激烈,前任崔县长能有多少心思多少精力去干正经工作?

  第615章 范县长生气了

  大约九点钟左右,尼桑车终于开出了坑洼不平的县级公路,前边是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路面宽阔平整。一二十名干部模样的人聚集在水泥路的右侧,排成长列,摆出了欢迎的架势。

  范鸿宇前往和平区视察工作,县府办自然要电话通知和平区的领导。

  县长莅临,当得起这样的欢迎礼节。

  阳历五月初,太阳已经开始变得毒辣,一行人聚集在路边,等了十几分钟,早已一个个满头大汗。

  尼桑车在欢迎队伍前缓缓停了下来。

  一名三十几岁的干部,疾步上前,为范鸿宇拉开了车门,连连鞠躬,满脸堆笑,说道:“范县长好,热烈欢迎范县长来和平区检查指导工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3页  当前第4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0/6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绝对权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