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平行线_分节阅读_第191节
小说作者:地黄丸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3 MB   上传时间:2015-11-20 13:36:56

  老人的身体似乎有些不便,手一直颤巍巍的抖动,一不小心碰掉了灶台边的炒茶扫把,扶着台子想要弯腰去捡,却怎么也够不到,大冷的天,额头上的汗滴竟不停的流下。

  一只修长清秀干净的手突然从身后伸了过来,捡起了扫把,温和的声音同时响起:

  “老人家,我来吧。”

  老人转过头,纵横的皱纹如刀刻般深沉,看到温谅先愣了一下,然后感激的笑了笑,道:“小伙子谢谢你啊,你是来村里找人吧?叫什么名字,村里人我都认识……”

  温谅扶着他站好,退开两步,微笑道:“就是找你来的,王大爷!”

  老王头这才看到他身后的诸人,道:“找我?你们是?”

  温谅打量了一下四周,答非所问的道:“大爷,你一个人住吗?”

  老王头随着他的目光看了看自家的院落,叹了口气:“老伴前些年走了,要不是三个儿子孝顺,我这老骨头也早去地下见她了。可现在,现在老天爷不开眼啊,柱子他们也……也……”

  说着说着,污浊的眼泪从苍老的眼睛里夺眶而出,从手到脚抖动的厉害,温谅连忙安慰道:“大爷,您别伤心,有什么事跟我说,也不瞒您,我这次过来就是要帮您解决问题的。”

  听温谅这么一说,老王猛的抬起头,眼前的小伙子二十出头,不像那些挺着大肚跟怀孕婆娘似的领导,眼中的惊喜又变成了疑惑,道:“你……你能做主?”

  姚裳移步过来,介绍道:“王启明,这是碧螺春茶叶公司的温总,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你们的茶园收不收,怎么收,最终都得他做决定。”

  老王头听明白了,瞬间也想明白了,扑通一下跪到地上,拉着温谅的衣角哭道:“温总啊,求求你放了我三个儿子吧,要怪就怪我老头子,不该跟政府对抗,不关柱子他们的事啊……茶园你们要就拿去吧,我一分钱都不要了,只要放我儿子回来……”

  青山绿水,天堂所在,可世间最揪心之事,岂有甚于七旬老者的悲鸣?此悲起于官商,却非官商之祸,自古至今,无论王朝陈谢,制度变迁,可民生多艰,黎庶愁苦,从未有过本质上的改变。

  温谅弯下腰,将老人搀扶起来,到屋檐下的小凳子上坐好,然后半蹲下身子,拉着老人的手,正色道:“大爷,下面人做事不知道轻重,我先给您说声对不起,茶园卖还是不卖,都由您老说了算,我们是做生意的商人,不是强盗,您尽管放一百个心。至于您儿子……姚主任,你来……”

  姚裳跟了过去,在温谅身边站定。温谅指着她道:“这位是县政府的姚主任,她说话比我管用,今天就会放您儿子回来,并且我保证不会有任何人再来为难你们。”

  姚裳点点头,道:“等我回去就跟付书记汇报,最迟今天晚上一定放他们回来。”

  王启明盯着两人看了看,兴许是刚才温谅捡起扫把的举动让他觉得这个人可以信任,又或者是温谅的语气和表情告诉他这个看上去还年轻的小伙子肯定说到做到,反正在那一瞬间,一天多来的担惊受怕仿佛找到了宣泄口,顿时老泪纵横,道:“好人呐,老天开眼了,你们是好人呐……”

  安抚好老人,温谅又派人去找来东河村的支书和村长,同时西亭镇的书记兼镇长赵小泉也接到消息,生怕温谅姚裳等人出事,带了镇里的工作人员急忙赶了过来。一二十号人涌入王启明家,将本来就小的院落挤的水泄不通,后来还是支书郭槐提议,全体人挪到村里的明善堂议事。

  明善堂,顾名思义是明代的老建筑,院墙上尽是斑驳的白漆,大门简陋,可走进内里却别有洞天,一条狭长的甬道延伸至南北向的门厅外,大门东侧有客堂和花园,正厅正中居后,影壁墙的墙面用磨方砖斜砌,屋顶覆盖小青瓦,檐边滴水瓦当,檐下雕刻着吉祥人物、瑞兽花草和几何图案,各种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经历数百年图案依旧清晰明媚。

  温谅看着这些注满了历史沧桑的建筑,想起后世吴江发达的文化旅游产业,叹道:“这都是宝啊,要是好好修缮一下,结合村里的茶树园林,肯定会吸引很多人……”

  赵小泉三十岁许,可不知是工作太过努力,还是沉迷于某种娱乐,不仅又矮又胖,额头还秃了一片,长相只能用猥琐来形容。小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无论看男人女人,都像在扒对方衣服一样。此时正陪在温谅身边,闻言眼睛一亮,道:“温总的意思是,这里可以发展成旅游景点吗?可这破破烂烂的老房子,镇里到处都是,没人感兴趣啊!”

  温谅笑而不语,姚裳却不依了,嗔道:“哪有话说一半吊人胃口的?温总你要是不说出个一二三来,当心吴江把您列为不受欢迎人物,驱逐出境!”

  说完她自己先捂嘴笑了起来,江南丽人的娇媚风姿一览无遗。赵小泉看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怎能不知道这位才调来吴江县没多久的姚裳姚主任,虽然没打过多少交道,可也早听说她不苟言笑,是县委办一等一的端庄少妇,可怎么跟这位年轻的温总这么熟络呢?

  趁赵小泉前面引路的机会,温谅放慢脚步,凑近姚裳的身子,压低嗓音笑道:“吴江不欢迎我没关系,只要姚主任欢迎,我就心满意足了。”

  姚裳脸蛋一红,娇俏的白了他一眼,低下头不再搭理温谅,快步进了正厅。

  温谅望着她摇曳的背影淡淡一笑,他的企图又岂是一个小小的碧螺春?以茶叶为支点,切入吴江的县域经济圈,然后以吴江县为中心,大力整合环太湖区域的旅游资源,最终以文化搭台,为经济唱戏,攻略吴洲,辐射全省,从而将一只脚深深的踏进苏海省的骨子里,拔也拔不出来。

  所以别说一个初识的姚裳,就是十个姚裳脱光了站在他面前,想要问出他的规划也是难上加难。

  见这里环境尚可,面积也大,温谅吩咐郭槐带着村委会成员和各村组组长去通知昨天闹事的村民,让他们选出十个代表来参加会议,同时让已经签了收购合同的村民也选十个代表来参加。

  安保卿范博等到现在还不知道温谅究竟打算怎样解决这起事件,不过鉴于温大叔一贯算无遗策的表现,还算安心的侯在一边。姚裳和赵小泉就没那么镇定了,尤其赵小泉还是亲身经历昨天骚乱的当事人之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唯恐再闹出什么乱子,道:“还是咱们先开个会商量一下,村民代表倒不急着通知……”

  温谅笑道:“放心吧,我绝不会让姚主任和赵镇长难做,今天不仅出不了乱子,还会让群众感激两位领导。”

  这牛皮吹的大了,赵小泉肯定是不信的,讪讪一笑,自去找了个位置坐了。姚裳倒很好奇温谅究竟有什么样的手段来说服这帮茶农,好心叮嘱了一句:“别逞强,要实在解决不了,就把责任推给我们好了。”

  “付书记有你这样胳膊肘往外拐的下属,可真是烧了三辈子的高香啊。你就不怕付书记找你麻烦?”

  姚裳嫣然一笑,神情坦然,明显不把付民之放在眼里。

  这个女人不简单啊,有趣,实在是有趣!

  温谅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大概过了快一个小时,郭槐带着村民选出的代表走进明善堂,叽叽喳喳的声音一刻都没有停过,直到温谅接过郭槐递来的大喇叭,站到正厅的台阶上咳了两声,大家才安静下来。

  “各位乡亲,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姓温,就是你们从昨天骂到今天的茶叶公司的总经理。什么是总经理呢?就是老总经常是讲理的!昨天,因为我们工作上的失误,给西亭镇的领导和东河村的乡亲们带来了麻烦,我代表吴江碧螺春茶叶公司向大家道个歉。”

  台下的群众一片哗然,多少年了,只见过欺负了你还要踹上两脚的体面人,谁听说过人家还给老百姓道歉的?互相凑在一起低声议论起来,有的惊讶,有的迷惑,有的感动,却都还是半信半疑。

  温谅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直起身笑道:“当然了,有人说道歉有什么用,人也抓了,茶园也收了……是,道歉确实没用,可我也向大家保证,抓了的人今天就放回来,收了的茶园今天就还给大家,我们公司,不要了!”

  赵小泉大急,祖宗唉,这就是你想的主意?茶农们闹闹事过几天也就消停了,老百姓嘛,有的是法子整治他们。可您要撂担子甩屁股走人,我还不被一心招商引资的付老大给生吃了?

  他以为姚裳跟温谅关系不错,连忙给姚裳使眼色,让她阻止温谅胡说八道,可姚裳安坐不动,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赵小泉沉住气,继续听温谅说下去。

  赵小泉是急中风遇上慢郎中,小眼睛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还不见姚裳有动作,只好垂头丧气的靠坐在椅子上,盘算着怎么应付付民之的怒火,连温谅下面说了什么也没有听到。

  台下众人也是面面相觑,说心里话,大家也知道当前的形势,茶园放手里早晚是个死!经销商的茶卖不出去,就没人收购他们的茶,没了茶就没了收入,空守着一个破茶园有什么用?还不如种点小麦稻谷,一年到头至少饿不死啊!

  老百姓本是各有各的心思,有些人确实不想卖,比如王启明这样的,将茶园当作祖上传下来的物件,打算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传家宝;可有的却是想借着闹事提提价,尽量多卖一分是一分;还有些是墙头草,大家卖我也卖,大家起哄我也起哄,反正我不出头,却也别忽视我的存在,这种一般是俗称的搅屎棍,没什么威力,可足够的恶心人。

  有了这三种人,就有了分歧,有了分歧,事情就好解决。温谅话音刚落,一个人走出人群,道:“别人不卖是别人的事,我的茶园跟你公司签了合同,你说不要就不要,哪有那么便宜?”

  又一人冲了出来,指着这人骂道:“刘老三,大家昨晚都怎么说的,你个小比扬子自说塞话,铜佃眼里千跟头,就爱额着个皮夹子!”

  这吴洲话说的又快又急,温谅听的一头雾水,扭过头去看姚裳。姚裳得意的抬了抬下巴,一副“你不懂了吧”的神态,很是可爱。

  刘老三被骂的脸有愧色,却犹自嘴硬道:“我卖我的园子,你管不着!这眼看都什么光景了,不卖?不卖等着烂手里啊?”

  两人各有支持者,院子里立刻吵成了一团。成功的挑起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温谅依然是那幅平易近人童叟无欺的模样,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道:“原来还是有人想卖的!这样吧,我既然到吴江来投资,自然也想吴江的老百姓得到实惠。本来非收够七千亩公司才能盈利,可也不能眼看着大家没了生计不是?那我给大伙出个主意,你们听听,要是合适就继续往下面谈,要是不合适呢,我没二话,立刻走人,绝不再来麻烦各位乡亲。”

  一位长者模样的人拄着拐杖走了出来,应该在村里很有名望,刘老三和骂他那人都变得很恭敬。长者道:“温老板是做大事的,应该不会坑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我就狂妄一次,代表全村父老听听温老板的主意。要是合适,我也保证,村里绝不会再有人故意找麻烦。”

  温谅走了下来,拉着老者的手一起站到了台阶上,道:“好,我的主意其实很简单,就是成立西河村茶叶农民合作社,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加入自愿,退出自由……”

第三百七十章 算无遗策

  基层的事向来十分难办,只有不谙世事的书呆子才以为只要用心是好的,就能得到好的结果。温谅不是书呆子,所以他少许玩弄了一点手段,就将看上去坚不可摧的茶农联盟搅动的四分五裂。

  有了裂痕,有了分歧,人们就不会再认准一条路死走到底,反而会仔细认真的思考温谅所提建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当温谅将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功能、构成和运行模式逐一说明后,台下有几个心思灵敏、思维活泛的村民已经挤到了最前面,张开耳朵仔细的听温谅说的每一个字,唯恐漏掉了什么重要内容。

  “……合作社采取股份制,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经营自主,自负盈亏,合作社的成员可以用现金、茶园、和技术作为本金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温谅笑道:“大家现在为什么犹豫要不要继续种植茶树,不就是怕今春的茶市不景气,很可能赔的血本无归。所以一旦成立了合作社,本来百分之一百的风险,分摊到每个人头上还不到百分之一,可收益呢,却只会多不会少!”

  “……合作社将和鄙公司合作,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及时的市场信息,以最低的成本采购、供应生产资料,然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还免费组织社员进行技术辅导和培训,并提供茶叶的采摘、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服务,既安全保险,还省心省力……”

  碧螺春茶叶合作社本就是后世吴江茶农普遍采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经济合作模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和考验,温谅不过将它提前五年抛了出来。可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应该说是重振茶农信心、解决碧螺春困局最恰当,也是最合理的方法。

  这番话说完,连最初骂刘老三的那人也动了心,问道:“那合作社谁说了算?是政府派人来领导,还是咱们村民自己做主?”

  “这是村民自己的合作社,当然由村民当家做主。合作社可以成立理事会,由成员选出理事会成员,具体章程可以经过成员大会详细讨论后再通过,一定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有了人带头,现场立刻活跃起来,不时有人出来问温谅问题。温大叔满脸笑容,来者不拒,尽了最大努力给每一个存有疑问的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有那么一瞬间,温谅仿佛又回到了大四毕业前夕,他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忐忑不安的回答下面整整坐了三排的老师们的提问。

  唯一不同的是,那时候,他在告别无邪的青春和天真的岁月,而这一刻,他却在费尽心力,掌控自己和许多人的人生!

  经过一场漫长的说明会,温谅抛开那些虚伪的场面话不提,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话语做了最后的总结陈词:“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只有大家好了,愿意种茶采茶,我的公司才有茶卖,才有收入和利润,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

  台下一阵窃窃私语,动心的人不在少数,既能继续靠着茶园谋生活,又不用承担那么大的风险,自然是说不出一个不字。可毕竟茶农们见识有限,谁也不知道这种从未出现过的合作模式会不会像温谅说的那样美好。

  正在僵持的时候,王启明突然站了出来,道:“我愿意参加,温总是好人,绝对不会骗咱们的。”

  王启明年纪即长,在村里名望不低,又是这一次闹事的苦主,眼见他都站出来支持温谅,许多人再也没有犹豫,纷纷大喊道:“对,我也愿意参加!”

  “反正左是死,右也是死,大不了把茶园赔进去得了,我也干了!”

  “好歹这也算是条活路,我听大伙的,要加入都加入。”

  老者自然不会违背众意,对温谅道:“温总,你的法子我们同意了,容我们先私底下商量商量,过会再来给你答复。”

  温谅微笑点头,扶着老人走下台阶,再回头望去,从安保卿以下,范博,叶智伟,姚裳,赵小泉等等,全都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偌大的风波,让无数人感觉棘手的茶园收购事宜,就这样被温谅轻轻松松的解决了。

  举重若轻,不外如是!

  回到正厅,赵小泉拉着温谅的手拍起了波涛汹涌的马屁,大有相见恨晚八拜订交的趋势,要不是一双小眼睛着实猥琐,很可能真的感动别人也说不定。姚裳也是满脸惊诧,对温谅何止是刮目相看,简直有种高山仰止的冲动。照她的想法,温谅此来,要么用钱砸人,迎难而上,针对钉子户加价收购,要么收缩战线,避难趋易,减少欲购茶园的数量,却怎么也没料到他会另走蹊径,轻轻一个迂回,就不费吹灰之力的将整个东河村纳入掌中。

  在厅内的都是聪明人,谁都明白,只要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并选出了理事会,当家作主的人不过三五人而已,跟三五人打交道,或者跟三五百人打交道,孰难孰易?

  这是三岁稚童也懂的选择!

  赵小泉马屁拍的正流畅,突然话锋一转,道:“温总,这事怕是还得先跟付书记通通气……”

  “我来的时候付书记已经授予我全权处理东河村的事,姚主任,你说是不是?”

  姚裳点点头,温谅笑道:“等我回去自然会跟付书记汇报,你尽管放二百个心。”

  赵小泉嘿嘿笑道:“那就好,那就好!不过温总你刚才那风范真是……”

  又是一阵疾风骤雨般的马屁,安保卿见温谅被赵小泉烦的哭笑不得,出面将他救了出来。温谅擦着额头,苦笑道:“还以为江南民风素雅,官场做派或许不同,没想到一个赵小泉已足以顶青州十人!”

  安保卿笑道:“苏海经济发达,吴江又是区域中心,一个镇长的位置不知要多少人打破头才能抢到,赵小泉要没什么特长,也轮不到他来当。”

  温谅哈哈一笑,赵小泉能在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先向付民之汇报,岂能是毫无心机之人?不过大家都在圈子里混,大哥不说二哥,只能摇头不已。

  见温谅心情尚好,安保卿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温少,合作社的法子固然能减少许多阻力,可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哄抬市价,到时候咱们可要吃亏。”

  温谅看了看庭外热闹议论中的人群,眼中隐有智慧的光芒闪动,道:“所以绝对的公正是不可能的,合作社总则里面要加上这样一条:本组织在吴江县农业局行政主管部门和茶办的指导、监督和协调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九哥,我以诚心待人,别人要以二心对我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安保卿会心一笑,相识至今,温谅从没有让他失望过。旁边叶智伟看了范博一眼,温谅的话里有没有暗藏深意,只能靠他自己去领会了。

  范博却没想到这些,他虽然学识过人,但毕竟是在学校呆的太久,揣测人心的功底不能跟叶智伟这样从底层一步步打拼上来的人相提并论。刚才听到温谅提出合作社的构想后,范博考虑更多的是采用合作社的法子,跟自己强行收购七千亩茶园的规划,究竟哪一个更加高明一点。

  温谅的意图很明确,放弃对茶园的所有权,却通过合作社的性质将茶农控制在一个可以约束的范围内,这样既能降低成本,也能充分调动茶农的工作积极性,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挑剔,尤其还是在他搞出乱子之后匆忙间整出来的解决方案,实在让人可敬可畏。

  可唯一的问题在于,这样做会加大公司的风险,如果本是散沙的茶农通过这样一个组织联合起来,抵制公司的统一收购价,或者提出其他过分要求,到了那时,合作社尾大不掉,很可能养虎为患,自尝恶果。

  不过他初次独当一面,就为温谅惹了这样大的祸事,这时候也不敢多话。直到安保卿问出了他的疑问,温谅的答案让他同样感到心悦诚服。

  小小年纪,这样的心机城府,这样的能力手段,翻云覆雨,滴水不漏,任谁不说一个服字!

  温谅眼力何等毒辣,怎能看不出范博在想些什么,道:“范老师,做生意首先得明白一点,我们没有敌人,只有可以合作的伙伴,和不可以合作的朋友!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要总想着如何取得利益最大化,我送你两个字,自己好好体会——双赢!”

  留下范博一人沉思,温谅转身去找姚裳和赵小泉,许多后续工作都还得依靠政府出面去做。又过了一会,村民的意见反馈回来,基本同意成立东河村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具体章程将按照温谅的构思和乡里的工作人员一起起草并完善,赵小泉今天也不回去了,亲自坐镇村里,负责此事的执行。

  温谅特意找到王启明,表态由公司出钱对他腰上的伤进行治疗,交待叶智伟跟踪处理,直到治好为止。搞定了所有事宜,温谅和村民告别,和姚裳等驱车赶回县委。

  他还要去见付民之,推出合作社计划,当然不会为了一个东河村,可要在全县产茶区全面实行,没有这个人点头是不成的!

第三百七十一章 碧螺春下暗流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8页  当前第1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4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平行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