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平行线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地黄丸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3 MB   上传时间:2015-11-20 13:36:56

  初始的隐忍不发,中间的委曲求全,乃至举手书记的调侃和嘲讽,放在今日却成了“腹有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严”的最好例证。这样高深莫测的布局,这样杀伐决断的手段,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要是在十天前,有人预测局势能发展到这一步,没准会被按上一个精神病人的帽子。谁能想到一向没有存在感的许复延,竟然有这样的魄力,先是拿下了元大柱,引得上下不安,紧接着就在常委会上开炮,生生的将一个市委常委逼得无路可走,让整个青州为之震动。

  放在任何一个地级市,市委书记调整常委分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官场无非是斗争中妥协,妥协中斗争的游戏,非到万不得已不会闹的如此惨烈。

  更何况,这是青州!

  许复延单枪匹马闯进了纹丝合缝的青州城,就如同一个瞎子扛了一杆长枪骑着一匹大马,游走在明刀暗箭的街道上,不知什么时候就从不起眼的地方射来致命的一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冥思苦想,也不知道许复延怎么就不声不响的跟左敬结成了联盟,一改孤家寡人的可怜局面,将曾经的左系众人纳入怀中。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事,其实是白长谦的投靠!

  这位方明堂的得力干将和亲密战友,青州除周远庭外第二号人物,掌管一市行政大权的常务副市长,个性耿直脾气火爆的“骂人市长”,就这样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许复延麾下,当着周远庭的面给了他重重一记耳光。

  这不是青州官场第一次出现背叛,也不是唯一一次因为背叛而被扭转的战局,但都没有这一次来的突兀、震惊和引人遐想。

  其实在某些人眼中,白长谦的反水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他跟周远庭长久不合,又因争市长大位有了芥蒂。放在稳定时期,白长谦也只能咽了这口气,乖乖的做他的常务副市长。可一旦局面有了变动,在足够的利益吸引下,起了别样的心思,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归根结底,这是一帮被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塑造出来的人,他们不属于上司,不属于派系,甚至不属于自己,他们唯一属于的,是仕途!

  左雨溪连夜赶往灵阳,与左敬进行沟通,除了她再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按照此前议定的计划,时机显然已经成熟,许复延初步掌控了青州的话语权,打铁趁热,必须动用所有的力量,推动上层对青州诸事进行表态。

  而负责宣传工作的冯文学也不负所托,通过一系列人事任命和调整,一两天内就彻底扭转了舆论导向,青州电视台、电台和其他官方媒体统一口径,暂时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沉默。许复延大加赞赏,这位党务副书记在处理政务上也是一等一的厉害。

  调查组也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有许复延坐镇,一路大开绿灯,许多明面上的阻力顿时减少了许多,虽然暗地里压力仍在,却不像前几日那样影响大局。调查组以青化厂案为主线,顺藤摸瓜开始往纵深展开,短短三天时间就约谈了多名干部,情势骤然紧张起来。

  市里的动态很快传到了元大柱等人耳中,对付这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货色,只有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彻底打下对省市奥援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一股脑的交待具体问题。其实大家都明白,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况,单单处理青化厂这窝蛀虫是足够的了,但元大柱不开口,许多涉及周远庭的情况就难以在短时间内摸清。因此拿下他,对进一步了解青化厂几年来大额资金走向的问题,至关重要。

  在调查组全力开展攻坚战的时候,周远庭似乎已经感触到了什么,脾气变得易怒易燥,往返在关山和青州之间。一向整洁得体的着装乱了,有次进市府时,一楼保卫科的干事都看到裤边上一团小小的污渍。饱满昂扬的精神也不见了,在办公室听取汇报时,竟然流露出明显的疲惫。凡此种种,看在众人眼中,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惶恐不安,有人兔死狐悲,有人渭然长叹,在青州显赫一时风头无两的周系逐渐有了穷途末路的迹象。

  周远庭真的怕了,省里的情况不容乐观,许多人避而不见,见了面也只是只谈风月,不谈工作,连一向关系不错的省财政厅副厅长都借故推了他的约会,种种一切,让他有种不详的预兆。白长谦临阵倒戈更是给了他沉重一击,虽然外界对他当时的心情多有猜测,以为他肯定怒不可遏,拍桌子瞪眼睛不一而足。但只有周远庭自己知道,在常委会上看到白长谦举起手时,纷至沓来的思绪瞬间将大脑冲击成一片空白,以至于连被背叛的愤怒都变得无足轻重。也是在那一刻,他终于知道许复延的底气从哪而来,孙子在计篇中早有明训:未战而庙算,多算者胜,少算者败,况乎无算?

  他以为自己完全是被许复延的表面功夫给骗到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站在许复延背后谋划这一切的,竟是一个少年人的身影!

  十一月十日,江东省省委书记于培东在9月28日五中全会闭幕后滞留京城半月始归,又过了近二十天的时间,终于公开露面。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全国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工会、民主党派、青年团体等开展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江东省组织召开学习全会精神的第一次省委扩大会议,于培东在分组讨论上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的困局,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是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必然出现并能彻底解决的阶段性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要严格遵循党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确立的原则,逐步实施,逐步解决。

  另外,于培东竟然拿出了前不久青州市委书记许复延报请省里研究的那份调查报告,说江东省人杰地灵,青州这份报告形成于全会召开之前,却能高屋建瓴的阐述国企改革的大势和走向,对国企改革的认知和探讨无不切合中央的大政方针。像这样的人才,只要我们用好了,大胆的用,一定能在摸索中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会议刚一结束,省计委、财政厅、经贸委等单位负责同志的门槛立刻被踏破了,有关无关的人等都为那一份报告而来。于培东听闻后大手一挥,省委办公厅将报告刊印成册,和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一起作为开展大学习活动的官方样本,下发省直各机关、各市县。

  这一决定,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参杂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温怀明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殊荣。他的名字必将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跳出青州,传遍江东大地。

  仅仅因为于培东不经意的一个决定,温怀明前世里黯然的仕途立刻有了质的飞跃,连最蠢的人也能想到,从今往后,一颗新星必将冉冉升起。

  省里的局势也发生了突变,此前大家态度暧昧,不过一个青化厂而已,青州刚乱不久,你们就不要折腾了。在这种默契下,省里各派都保持缄默,青州的事,还是在青州内部自行解决,这其实从侧面表明了省里某些领导的态度,这件事上还是支持周远庭的。

  之后因为某些原因,省里成立调查组进驻青州,但还是有一部分领导希望将问题局限在青化厂,不要向外围蔓延,也因此调查组的前期工作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于培东的表态立刻将风吹到了另一个方向,成了青州权利天平上最重的一颗砝码,直接将周远庭压的喘不过气来。

  大局已定!

第一百四十九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数月前许复延在周远庭推动青化厂破产的重要关头,带着这份报告游走于关山各主要部门,意图之明显,旗帜之鲜明,就差把市委与市政府间的分歧摆着桌面上公告天下。当时有部分人对此不置可否,但言语间对许复延不能团结党政班子、制造矛盾冲突颇有不满,甚至有主要领导私下里批评许复延不讲政治,不顾大局——这种评价,对一位新上任不久的市委书记来说,可谓十分严重。换了其他没有后台的人,说不定仕途就此终止也未可知。

  但这一切都随着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召开烟消云散,又随着于培东公开讲话,走向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所有人都明白,于书记明面上讲青州报告写的好,实际上是发出了强烈的信号,表态支持许复延在青化厂问题上的立场。

  作为封疆大吏,抛开背景深厚,根子在京城某处的个别人等,于培东的一言一行对江东省官场有着绝对的影响力。毫不夸张的说,凡是省委书记表态的事情,都要无条件的遵循执行。正因为具备这样的权势,除非重大问题,于培东的态度一直十分谨慎,似有似无,若是若否。

  帝心似海,无非权术二字!

  于是,揣摩上意成了在惨烈官场打拼的牛人们必备的生存技巧,当他们明白于培东的意见后,就会下意识的围绕这个思路,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力量,做一切可以做的事。

  可想而知,周远庭在那一瞬间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换了谁来也顶不住!

  这本就不是一场力量对等的游戏,换句通俗的话讲,等级差别可以无视防御,做到完全压制!

  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后,省委省政府联合下文,号召江东全省展开组织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活动,于培东的讲话几乎在一天之内传遍各党政机关,引起了巨大反响。已进入实施阶段或正准备提上日程的国企破产大潮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各个市县的决策者们都是一个心思,等一等,看一看,待别处有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再派唐和尚取经,走一条平稳的升天路。

  没有人是傻子,先行者固然风光,可巨大的机遇总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连总设计师也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想在过河途中失足倒下,成为后来者的踮着脚,为历史所笑。

  没有任何犹豫,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同一个方向——青州!

  此时的青州正处在悲喜两极的分化之中,周系众人已察觉到头顶青天之上那逐渐成型的雷云风暴,一个个惶恐不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风暴割裂的支离破碎。

  而以左雨溪为纽带,许复延跟左敬进行了沟通,一致认为是发起最后一击的时候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老一辈革命家早有明训,许复延当机立断,会同调查组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齐赴关山面见于培东,就青化厂一案所涉及的案情、人员、金额和范围做了详细汇报。

  据省委办传出的消息称,于培东震怒,当场拍了桌子。

  天子一怒,浮尸百万,布衣之怒,流血五步,而省委书记之怒,足以彻底颠覆青州的政治格局。

  当天晚上,省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由省纪委书记、省检检察长、省公安厅厅长为领导的专案组,同时抽调关山、灵阳、青州等市公检法纪系统的大批骨干进入专案组。专案组分三个部门,一个是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调整调查方向、路线,并及时做出决断,确保专案组与省委省政府的消息畅通,做好反馈和汇报事宜;一个由省检、青州纪委、公安局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调查元大柱一案,根据纪政的举报材料,彻查1989年至1995年的六年间涉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投资亏损等问题;一个由省纪委主导,省检反贪局、省公安厅以及从关山、灵阳抽调纪委、公安、检查、审计、财政等部门人员组成,针对青化厂、元大柱、范恒安以及周远庭一线进行调查,是否存在幕后交易,是否违法经营、洗钱,是否收受贿赂,是否干预青化厂的资产审计,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恶性流失等等。

  专案组进驻青州,集合一省三市的庞大阵容让负隅顽抗的元大柱、王光明、杨华彻底明白一切都完了,元大柱更是一夜间头发白了一半,精神完全崩溃。在专案组的政策攻心下,元大柱等人急于有立功表现,很快招供了周远庭等人推动青化厂破产,操纵审计结果,冲销负债、剥离不良资产,贱卖国有资产,收受巨额贿赂的情况,并提供了详实的证据材料。

  经过多方查证核实,鉴于目前形势和已经搜集的证据,专案组向省领导汇报后,将两个小组进行合并,根据1990年12月9日国务院颁发的《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规定,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有权“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设计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对周远庭及相关人员实施双规。

  同时,早已被公安机关暗中监视的范恒安意图逃跑,在一处隐秘别墅门口被民警抓获归案。

  至此,由青化厂破产重组一事引起的青州党政系统争执、对抗直至兵戎相见的动荡告一段落,等待周远庭等人的是法律的严惩和人民的审判。

  温谅自重生以来,如同挥舞着长矛与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般,向无比强大的敌人发起悲壮的攻击。但比堂吉诃德幸运的是,十六岁的少年没有信仰,他行走在光与暗之间,游弋在黑与白两道,合纵连横,以弱击强,入局破局,借势造势,终于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将不可一世、权倾一方的青州王彻底打落尘埃,钉在了青州历史的耻辱柱上。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有知道温谅存在的人,心中都浮现了这样的念头。

  温谅最近几天心神不宁,也就懒得去学校上课,拜托左雨溪给花喜鹊打了个招呼,然后由老花出面跟叶雨婷请了一周的假。丁枚如今管不了他,温怀明也不是迂腐的人,如今的形势说是生死关头也不为过,如果这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不能将周远庭拿下,等他缓过气来,反击只会更加的凌厉和无情。所以在跟儿子短暂交谈过后,就默许了他的旷课行为。

  事有轻重缓急,从权处之吧。

  在许复延去向于培东汇报工作的那一晚,左雨溪先去了灵阳,然后和左敬一道去了关山。温谅在晚上十点接到安保卿的电话,两人在大世界会所见面后,安保卿少见的一脸焦急,不待温谅坐定,声音压得极低,道:“有人要对左局长不利……”

  温谅心头一震,脸上却没有丝毫变化,经过这一段的磨练,他的养气功夫已然有了几分气象,道:“别慌,慢慢说,怎么回事?”

  安保卿知道左雨溪与温谅关系匪浅,情同姐弟,除了自己,应该就是他最担心左雨溪的安危,却能面对这样的消息不动声色,心里极是佩服。看着温谅沉稳的表情,连带他也平静下来,仿佛有眼前人在,一切都不足为虑。

  这种能影响他人并稳定军心的气度,是每一个圈子里灵魂人物都有的基本要素,安保卿并没察觉到,温谅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初步有了掌控青州班底的个人魅力。

  “我刚得到消息,有沿海那边线上的人最近到了关山,据说是青州这边下了大单,那伙人里有炮头,全是不怕死的家伙……”

  温谅微皱下眉,安保卿忙解释道:“说顺口了,这都是道上的春点,炮头就是枪手,还必须得是神枪手。”春点也叫唇典,所谓南春北点,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应有尽有,都是道上的隐语。

  “枪手?”

  85年至95年国内枪支管理极度混乱,虽然1981年公安部就公布了《枪支管理办法》,82年,83年又两次下文收缴枪支,但成效甚微。直至1996年人大通过《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各种杀伤性枪支才逐渐消失,但在黑市和私制工厂依然存在。温谅知道这些,也没幼稚到真的以为天下无枪,万事大吉,但他惊讶的是,这样隐秘的消息,安保卿怎么会知道?

  “那帮人呆在关山很少露面,不跟外人接触,打探消息很难。但进了关山就由不得他们了,自然有人盯死了他们的一举一动。”

  温谅眼神一凝,问道:“你从哪得到的消息?”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仅仅只言片语,就能察觉到安保卿口中的“有人”是多么庞大的势力——不仅能在数百万人口中发现这伙人,还能打探出他们的目的和人员构成。

  这是何等可怕的力量!

  安保卿犹豫一下,道:“蒲公英,猫娘给我传的话。”

  蒲公英,这是温谅又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第一百五十章 性格决定命运

  温谅对蒲公英的认知,还局限于西城小巷那座古城堡式的娱乐场所,门前广场那个造型别致的音乐喷泉,以及名片上那一抹诡异神秘的七彩猫眼。虽然仅仅明面上的这些,已经表现了蒲公英老板的非凡实力,但这样的身价在青州也不过一方豪富,放眼江东全省,更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要不是今日亲耳听到安保卿的话,他绝对想象不出,蒲公英竟然有如此庞大的资源网络,对关山地下世界的掌控力也到了这般惊人的地步。

  蒲公英,很好听的名字,却在今夜透着一股莫名的杀机。

  温谅沉吟片刻,蒲公英的底细只能日后再慢慢打听,当下想出应付危机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道:“消息只说是青州这边下的单子,你怎么就判定是要对左局长不利?”

  安保卿明面上打躬作揖、笑脸迎人,十足的奸商形象,私下里却总是阴沉着脸,很难看到什么笑意。这一点,跟左雨溪正好相反,左局长是人前清冷,人后妩媚,万种柔情,只为一人绽放!

  “青州的局势如此,看破这一点并不难。”安保卿停顿一下,才试探着问道:“七月那件事,温少你……”

  温谅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道:“猪腰的事我全清楚,有话就说,没什么忌讳的。”七月重生那一晚,直到温谅走后,左雨溪才招来安老九抓走了猪腰,之后温谅再没在这件事中露过面,所以安保卿私下猜测温谅可能知道此事,却不好冒然明说。

  此时见温谅连那个小混混的外号都叫的出来,言语中立刻大胆了许多:“想想那晚的事,既然有人做了第一次就能做第二次!何况这一回咱们跟对方斗的更加惨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难保范恒安那个胆大包天的疯子不会铤而走险,围魏救赵也好,鱼死网破也好,总比坐以待毙多存了几分希望。以我对他的了解,这人地痞流氓出身,这些年养尊处优,可骨子里那股亡命徒的心性却没见一点减少,这样做的可能性极大。”

  安保卿能站到今天的地位,固然有左雨溪暗中照拂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此人心狠手辣又聪明过人,只听这一番话,就知道盛名之下,并无虚士。

  温谅不置可否,道:“嗯,还有呢?”

  “要是立即动手的话,那帮人会直接在青州入境,而不是转道关山还在一个地方停留了三四天之久。按照道上的习惯推断,他们应该是在等青州这边的命令,也就是说并不是马上就怎样,而是要看形势发展到哪一步,再伺机而动。这正好说明是范恒安在暗中捣鬼,他认为目前局势还不到最要命的时刻,还在观望,在犹豫,一旦真正把他逼上绝路,就不好说了……”

  温谅屈指揉着眉心,他赞同安保卿的结论,却比他想的更深一层。如果真的是范恒安导演了这一切,他的原因就不是安保卿推断的那样,有了初一就能做十五。而是范恒安看到了许复延发难的本质——没有左敬的联盟,以他个人之力不可能撼动周远庭在青州的根本。周远庭这棵大树不倒,托庇在树荫下的范恒安就不会有事。

  所以他试图通过极端手段在绝境中发起最后的反击,或以左雨溪为人质,要左敬乖乖不动,剑走偏锋看能挽回到哪一步?实在不行,就同归于尽!至于为什么一定是左雨溪,原因很简单——他就算有心也动不了许复延和左敬,在国内根本没有一丝的可能。照温谅的估计,此人报复心如此之重,在他心里,最恨的怕还是年前给他的事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左敬,所以才很有可能拿左雨溪开刀泄愤。

  这才是真正的丧心病狂,这才是真正的肆无忌惮!性格决定命运,圣哉斯言!

  温谅飞速的将各方形势过滤一遍,冷冷道:“我敢肯定,范恒安一定是在6号那天的常委会后,看到周远庭失去对常委会的控制力,才决心雇了这批人以防不测。我更能肯定,这帮匪徒现在一定很后悔,范恒安绝对隐瞒了左雨溪的身份,不然的话,这帮人求财而已,再不怕死也知道一个道理:卖命赚来的钱,也得有机会去花!”

  在国内杀人不要紧,可用枪的话就是非破不可的大案,再退一步讲,枪杀案也有可能压得下去,但枪杀一位背景强大且在职的副处级干部,天涯海角再没有这伙人的藏身之地。

  安保卿眼睛一亮,道:“不错,真要动手的话,江东省这么大,还找不到几个不怕死的人来?这样的活没人会傻到去接,所以只能骗骗外面的人……只是这些人深居简出,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左局长的身份,怎么说他们后悔呢?”

  温谅突然转移话题,冷笑道:“蒲公英为什么要在今天给你递消息?”

  安保卿皱起眉头,疑惑道:“猫娘跟我是朋友,收到这样的消息,肯定会通知我一下……她知道我跟左局长的关系!”

  温谅觉得惊讶,脸上却没显露出来分毫。安保卿在表面上一直跟左雨溪是对头,全青州知道这个秘密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甚至连刘天来现在也没搞清楚两者间的真正关系。

  猫娘跟安老九之间绝不是朋友那么简单!

  温谅再次转移话题,道:“今天下午有没有看江东卫视的新闻?”

  安保卿被温谅毫不相干的问话搞的晕头转向,道:“没有!”说完又觉得语气有点生硬,解释道:“我很久没看过电视了。”

  “九哥,既然进了这个场子,时政新闻还是要关注一下。”温谅微微一笑,道:“就在今天上午,于培东正式表态支持许复延,而现在这个时候,许复延应该坐在省委书记的办公室,汇报青州的工作。”

  安保卿顿时张大了嘴巴,这些事不是温谅说,他还真不知道。他本是聪明人,刹那间就想通了前因后果,变色道:“猫娘她……”

  “蒲公英绝对不是刚刚才得到了那伙人的消息,准确来说,应该是刚刚得到了于培东的决定。以他们的能量,第一时间知道内幕并不难——很明显,这个决定对我们很有利!”

  温谅话中的不尽之意,安保卿心里透亮,哪还能听不明白?蒲公英认定许复延即将在青州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才有意卖一个人情,不然的话,青州这滩浑水,没人愿意冒然卷入其中。

  安保卿还是犹疑不定:“猫娘绝对不会骗我的……”

  温谅暗叹,他现在才发现猫娘说不定是安老九的一个死穴,这点一定要注意一下,嘴上却笑道:“猫娘怎样,我说不好,但既然你这样肯定,那应该也不会有差。她人在青州,对关山那边的影响力有限,很可能确实刚接到通知,事先并不知情。”

  安保卿摇摇头,温谅立刻知道自己的判断有误,猫娘在蒲公英的身份应该不低!

  “其实咱们也不用多虑,蒲公英既然盯住了他们,就不会任由他们惹事。真要闹出什么泼天大案,蒲公英也不会好过。如果我猜的不错,就算今天于沛东没有表态,蒲公英也会警告那帮人,或者提醒他们此事的严重后果,真出了事,谁也担待不起。”国内的案子经常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往往因为某个大案能牵连出无数无关的案子,许多牛人都是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8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4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平行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