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范西屏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3:51:54

  想通了这一切的交易员们心中略有不快,不过在他们想到所谓的第二、甚至是第三阶段的战略后,又悄悄地将心中那点不满压了下来,毕竟这种级别的斗争绝不是他们这样的人物能掺和的。

  “先生们,不要有什么不满。相信我,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你们会为此感到万分骄傲的。”吉姆将众人的脸色收入眼中,只不过他丝毫不动声色。

  “沃森先生,不知道你所说的大量资金是多少,还有未来会有多少资金注入?”一句话又将众人的心思拉了回来,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都忽略了吉姆话中的某个重点。

  说话的人叫马特培根,和约翰一样也是来自英国,这些来自英国的交易员们隐隐间以他为首,即使在这群汇集了全球各个主要交易市场的精英交易员当中,他也是个极其厉害的角色。

  “这是个好问题!我们美国方面决定追加三十亿美元,凑足五十亿美元。欧洲方面的资金在不久之后也会到来,数额应该不少于这个数目,相信培根先生很快就会得到消息。不过日本方面,还请中村先生和你们财团的负责人好好商量一番,看还有没有注资的可能!”吉姆在说出一个让众人惊诧不已的数字后,又指出欧洲的财团将和美国财团共同进退,最后才对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黄色面孔说道。

  中村俊介,是日本财团的代表人,在日本交易员当中扮演着和马特培根一样的角色,此时的他面色阴沉,对吉姆的话也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对于培根先生的第二个问题,目前已经有超过二十亿美元的资本流入新加坡,其中包括不少大名鼎鼎的资本管理公司,例如老虎、斯隆罗宾这样的对冲基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资金进来。”

  吉姆只是稍微透露了两个名字,就已经让这些交易员们大为震撼。对于他们来说,老虎、斯隆罗宾这样的基金无疑是庞然大物,他们的资本管理规模和年化收益率都让在座的人叹为观止。

  在八十年代末期,有几支对冲基金因为超强的收益而声名鹊起,进而引发了全球资本对对冲基金的追捧,对冲基金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虽然在座的几人也是管理对冲基金的,不过以他们的资本管理规模和收益率,远远不能和吉姆提到的那些巨头相比。要知道这些资本动辄就管理数亿、数十亿的资金量,还能取得一个非凡的收益率,而他们这伙人接近二十人,在背后财团全力放权的情况下,管理着这么一大笔资金还是很心惊胆战,放不开手脚。至于收益率,更是一个惨,短短一个月内亏了二十个百分点。

  要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里,客户早就赎光了所有委托的资金,这个对冲基金也早宣告清盘了。

  “他们会全部站在我们这边?毕竟资本是以逐利为目的的,要是他们站在我们的对立面,那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相对于其他振奋不已的交易员,马特显得格外的冷静。他沉思了片刻,说出心中最大的忧虑。

  “关于这一点,我不能保证什么。不过就目前的日本经济,你们肯定有个统一的看法,相信他们也会有类似的看法。各位,日本的经济发展不会超出一般的规律,也不会有什么武士道精神,只要信心一受挫,调整将是迟早的事。”

  吉姆的话说得还算委婉,为了照顾在场日本人的颜面,并没有说出“崩盘”“暴跌”等字眼。

  “另外,鉴于这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家将有半个月的休整时间,大家可以到日本游玩一番。只不过要随时保持联络,以防有紧急的情况发生。”吉姆在说完正事后,又给交易员们半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好好休整。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待在这个满是生腥味道的地方已经有整整一个月之久,他们早就忍受够了,如今有机会能出去,在略做收拾之后,交易员们便迫不及待地做了鸟兽散。

  “吉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的政府也介入了吧,告诉我完整的计划吧!”在众人都走了之后,留在原地的马特淡淡地说道。

  “不可能,培根先生。如果你实在想知道,就去问你背后的人吧!现在,请你让开,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去享受培根(熏肉)了!”吉姆淡淡地看了马特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

第37章 这几年的变化

  直到十一月中旬,一直留在内地的钟石才收到关于新加坡交易所日经期指的数据。

  没有网络的时代就是非常不方便,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根本不会知道,而电视只有可怜的几个频道,能看的节目也不能自己挑选。钟石倒是很想装上卫星接收器,不过这可是在八十年代末,而且在夏天后,全国的舆论和氛围全线收紧,随便安插一个罪名足以让钟石遭受覆顶之灾。

  钟石不会冒这个险,那么他的选择就很少了,要不就是移居到大城市里,要不就是从香港那里要资料。

  可问题又来了,这年头户籍可是个难题。为了控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华夏国自古就有类似户籍的制度,这放在古代是为了控制流民,进而制止有些人借机揭竿起义,而到了现在,则纯粹是为了将人口划为三六九等。

  拿计划经济时代来说,一个城市户籍的人每天得到的工分和供票(肉、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比一个农村户籍的人要多得多,即使他们每天干的工作和种类都是一样的。

  户籍制度直到后世的钟石转世前也没有消除,钟石也改变不了这个,有多少钱也不行。

  不过他后世拿美国护照,一个在这个国家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就这么华丽的一转身,超国民待遇就体现在那个薄薄的美国护照上面了。

  大到购房、孩子上学,小到医疗、遇窃,都有热心百倍的制度帮忙。

  啧啧,这不能不说是种畸形的病态。

  钟石这次从香港回来,想要移民的念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此时的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拿了香港的护照就等同于是英国的护照,基本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可以免签通行,这对钟石未来的事业也能减少不少麻烦。

  移民有时候并不是一种不爱国,事实上很多移民国外很多年的华夏人都对祖国念念不忘,在祖国遭受苦难的时候他们踊跃地捐钱捐物,充分体现了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例如在八年抗战的时候,全世界的华侨源源不断地向国内的抗战政府输送金钱物资,到了新华夏建立的时候,也有很多早就移民国外的大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国外的高福利,回到百废待兴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中不能不提的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数学家陈省身,在美国数学界有着微分几何之父的美誉,在新华夏实施改革开放后,多次到内地讲学,最后常驻国内,积极在国内大学和国外一流大学之间奔走,为新华夏的数学事业作出莫大的贡献。

  在他培养的学生中,也有像丘成桐这样的世界知名大数学家,拿到了菲尔茨、沃尔夫、克拉福德奖等这些专业领域的最高奖项。

  在后世掀起的富人移民高潮,实质上是对原罪的一种逃避和掩盖。原始资本的积累往往是血腥和黑暗的,不是每个富人都能像钟石那样因为一段善缘而得到一件价值不菲的古玩,恰好又卖了个好价钱一样的狗血,更多的富人是通过权力和金钱之间的交易,积累起自己不菲的身家。

  他们之所以要移民,其实是要将不法手段积累起来的财富转移到国外,同时有个官方身份保护自己,这么做算是彻底抛弃了祖国,变成一个数典忘祖的人。

  钟石想要移民的念头并不是像他们那样,他很清楚现在的政治形势,之所以要移民,只不过是想取得个能够世界通行的身份和受到法律保护的角色,方便他在世界各地攫取财富,而这些财富,最终还将用在祖国大陆的建设当中。

  梦想终归是美好的,可对移民资格的审核很严厉,目前钟石一家没有在外工作的亲戚,也不能证明有巨额的财富,因此现阶段也只能想想而已。

  钟意现在只是在香港读书,拿的是旅游签证,每过一段时间还要续签,根本算不上数。

  而去大城市生活,户籍问题虽然说算是个问题,但在钱面前,其实算不上什么。只要钱给够了,户籍问题分钟之间就能解决。

  不过在考虑这年头的资讯传播后,钟石又颓然放弃了,即时的信息传递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太重要,这让他无比地怀念后世的互联网。

  而国外互联网的出现则还要等待个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钟石还要忍受十年左右。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又将是个投资的好时机,鉴于国内风投(VC)、私募股权(PE)等投资方式的缺乏,钟石大可打个时间差,在国内再发一笔横财。

  后世的零八年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和市场的恶化,华夏实行了数额巨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这些流动性大多注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企、央企等这些巨无霸之中,而急需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则有些捉襟见肘,因此上市就成了一条快捷的融资通道。

  后世的PE就是在这个时候盛行起来,这些私募股权资金在企业上市之前通过现金、管理和技术换取一部分股权,在企业上市后再将其出售,一转眼就能赚取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利润。

  一夜之间,PE们绽放到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各种资金纷涌而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场景。而一个优质的企业,财大气粗的PE为了争夺份额,开价越来越高,在无形之间也压榨了利润空间,没几年后就淘汰了一批财力缺乏的PE。

  只可惜PE退出的途径太过有限,没火几年就遇上了管理层整顿上市公司,无限期地停了新股开发,在这个期间无数PE覆灭,也使得整个风投界、私募股权界进入了冷静期。

  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钟石一家已经搬进了县城里,连带着钟意的家人和钟石的爷爷奶奶,一来是这里靠近医院,老人家有什么大病小情,可以在第一时间救治;第二是钟小慧在八六年考入县里的高中,在八九年的高考中,钟小慧发挥不理想,结果只考上一个本地的大学,这让她的老师和同学都大跌眼镜,在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钟小慧决定复读一年。

  这年头大学生还不像后世那样贬值严重,事实上直到某位铁腕总理上台,对教育事业实施产业化后,高等教育这才迅速地昂贵化、贬值化。

  钟小慧是个心高气傲的女孩子,一直以堂哥为目标,她自然不满意平日里成绩拔尖的她只能上个二流大学,因此牙一咬就选择了回炉。

  其实钟小慧私下里非常佩服钟石的学识,让她想不明白的是,这个聪明的弟弟怎么不去读书,现在即便是年纪有些大(十三岁),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直接上高中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姐姐的疑问,钟石只是一笑而过,他对未来早有了打算,事实上关于他从小学到高中的履历都早准备好了,就等着时间一到,就去考SAT,当然这些不会对家人说起。

  为了更好地照料钟小慧的起居,刘兰提出到县城里租一间房子,她现在也不知道家里具体还有多少钱,只知道从香港那边源源不断地寄钱过来。

  结果她和钟建军商量了半天,一个不小心被钟石听到,钟石直接一句:“那么麻烦干什么,直接买一套房子不是更方便!”

  那个年代,想要买一套房子,大概要上万元,不过这些钱对于目前的钟石来说,无疑是毛毛雨。钟氏夫妇知道钟石先前赚了不少钱,但是过惯了穷日子的人家要一时半会过上大手大脚的生活,总归还是很不习惯,尽管距离卖掉那个古玩有好几年了,但除了伙食改善了不少,家中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两口子当时就没说话,心里在考虑着这事到底靠不靠谱,结果没几天,钟石就拿了几套钥匙,说已经搞定了,在县城里买了三套房子,每家人一套。

  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让钟建军很是恼火,毕竟他是一家之主,不过在佯装发了一通火后,他也就不再提这件事。对于儿子的能耐,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在他看来,这个儿子实在是比他能干太多。

  钟家搬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钟庄,乡下人还在想着怎么出去打工赚钱,没想到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这几家人早办好了城市户口,甚至连房子都买好了。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教育小孩都是拿钟意当做榜样,说以前住在这里的钟建国生了个好儿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进了城市的钟家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在八九年小县城和乡下区别不是很大,除了生活设施方便了点。钟石的爷爷是最早适应的,老爷子毕竟年轻的时候见过大世面,没多久就天天提着个鸟笼,到花鸟市场和一群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喝茶遛鸟,过得有滋有味。

  钟建国一家也很快安顿下来,为了不太惊世骇俗,钟意每月都寄几千元回家,钟建国闲不下去,就找了份帮人看自行车的工作,而钟意的母亲则每天做做饭,甚至闲的时候去做个皮肤护理什么的。

  最不安分的反倒是钟建军,他刚一进城,觉得哪里都稀奇,整天跑来跑去,等把整个县城都逛了个遍后,这才在一家五金厂里帮忙,而刘兰则全力照顾钟小慧的起居。

  这么一来,钟石每天忙什么就没什么人关心了,而且他每天忙的东西也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当钟石打开厚厚的包裹,一张张K线图顿时出现在眼前,这是委托安德鲁将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经期权每天的交易图打印出来,再通过航空邮寄过来的。即便是这样,也足足迟到了半个多月。

  “还真是精彩啊!”钟石盯着起伏不断的波浪线,由衷地感叹道。

第38章 飞来横祸

  一般来说,参与市场的大资金和大机构都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仓位,因为这样会让自己暴露在对方的火力之下,相对应的经纪公司和通道也会对这些消息高度保密。

  不过这只是对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在市场上从来不缺乏相关的小道消息,这些消息繁多复杂,真假难辨。

  投资的实质无非是低买高卖,在有了对冲工具后也可以高卖低买。当然,这只是针对于二级市场而言,普通人就可以参与的市场。

  实际上金融远远不止这些,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评级机构等这些行业都属于金融行业,各自的领域也大不相同。

  既然有所有人都能参与的二级市场,自然就有部分投资者参与的一级市场,这里的投资方式和品种就更丰富了。

  但是千万不要认为一级市场里或者那些定向的客户会有什么优势可言。

  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曾经有个真实的案例,就是华尔街一家排名常年盘踞在前列的某家投行,将主要投资标的为厄瓜多尔指数的金融产品,通过一系列异常复杂的名词和手法包装成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卖给了美国一家大公司的CFO(首席财务官),直到产生了巨大的亏损之前,那位自以为精明的CFO还一直认为自己买的是美国国债。

  骇人听闻!

  当然,最后想索赔不可能,在设计这些产品的时候合约上就有厚厚的一大叠免责条款。

  华尔街投行只招那些常春藤名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一方面在于这些人的确优秀,投行将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运用到金融产业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有了投行这个平台,这些人将来的前途一片坦荡,未来也可能成为老东家的一大助力。

  就拿古德曼投行来说,美国的数任财长都是出自该公司。以至于在后世的金融危机中,总统和财长不顾高涨的反对声,也要将天量的资金注入到这些濒临破产的公司当中。

  当然,昔日的关系不是救治这些公司的唯一理由,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在钟石拿到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记录后,敏锐地发现了市场的变动和资金的流向。

  对于个人或是机构来说,交易记录是高度机密的,除非监管层要求,否则是不会流传出去的。但对交易所来说,所有的参与者汇聚成的交易记录则是公开的,而且在交易中即时公开,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条条高低不同的K线图,汇聚成起伏不定的波浪线,每个顶峰或谷底都是疯狂的厮杀。

  “成交量比上个月大了近一倍,除此之外,新进场的资金也明显地变多。看来和美国政府走得比较近的机构得到了吹风,开始下手了!”钟石嘀咕道。

  在明年,也就是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将破裂,先是疯涨了三年多的股市,接着在来年房地产崩盘,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萧条,银行破产,企业倒闭,日本经济的总量也将因此原地踏步,整整停滞不前十年之久。

  曾几何时,雄心勃勃的日本人还放出豪言,要挑战美国全球经济领头羊的地位,结果这一记重拳将他们彻底打趴下。

  “现在还不是进场的时候啊!”钟石盯着图表看了半天,自言自语道。

  这不是他研究出来的结果,而是后世的经验。在八九年,日本股市上涨的动能还没有完全退去,最顶峰将出现在今年的最后几个交易日。进入到九零年,日本的股市将转头直下,初时还看不出来,后来经过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后,就形成了崩盘的架势。

  这期间很难说没有美国政府的影子。

  “铃铃铃——”

  电话声响起。知道这个号码的人不多,这年头电话费可不便宜,钟石略一思考,就知道这可能是从香港打来的,不知道那边出了什么事。

  “钟生,想和你商量一个事情!”话筒刚刚拿起,就听到廖承德焦虑的声音。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钟石反问道。他听得出廖承德语气中的焦急,觉得非常奇怪。

  “是这样的,我想向你借些资金。”廖承德扭捏了半天,这才小心翼翼地说。本来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借钱只需要打个招呼即可,不过廖承德可是身家丰厚的人,怎么会向别人借钱呢?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钟石这才听出不对来,他略微一想,就知道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还不小。

  “是小化,这孩子在澳港输了五亿。现在被扣留了,需要在三天内筹足钱去赎人,否则就会……”说到这里,廖承德已经泣不成声了。

  对于澳港赌场的手段,他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很清楚不还钱的结果。

  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常看见追债的人上门讨债,甚至有一次,他亲眼看见一名赌徒的右手被斩了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5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5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时代之金融之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