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相声大师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唐四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18-02-18 01:55:03

  口技里面有一个难度非常大的节目就是百鸟争鸣,说是百鸟,但实际上也就只有二十多种的样子,远不到百种。

  因为人的嗓子毕竟是有局限的,不可能无限模仿所有鸟类鸣叫。也有一些鸟类鸣叫是能模仿的,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发声模仿的方法。

  就像乌鸦鸣叫,这就是新研究出来不久的,也给口技表演拓展了新的音域。

  何向东和牛先生的模仿鸟类鸣叫让全场观众都惊呼不已,中国口技的观赏性从来都是如此高的。

  鸟类模仿完毕之后,百鸟争鸣的高潮来了,何向东和牛先生两人鼓动嗓子,各种鸟类的鸣叫声从他们嘴里流淌而出,交汇一起,杂而不乱,很和谐,也很动听。

  观众们都露出了享受的神情。

  台下坐着的同行还有曲协领导也都叹服不已。

  高玉培的惊讶之情更是无以言表,果然大陆多高手啊,这种表演真是神乎其技啊。

  高玉培压制着很想鼓掌的双手,他生怕打搅了这完美的演出。

  半晌过后,两人停下,百鸟争鸣便渐渐消散了去。

  “好。”观众热情鼓掌叫好,叫好声都快能把房顶给掀了。

  牛先生脸上笑意更甚,直言道:“过瘾呐,过瘾。”

  何向东忙道:“那你得常来,常来过瘾才行。”

  牛先生也开了个玩笑:“来过瘾啊,我可好久没过瘾了。”

  何向东的脑子转的比常人快太多了,他当时就接着下茬道:“没事,您等会就别回家了,我给您安排一下,我让我们张先生洗干净等你哈。”

  “噫……”全场观众都快嫌弃死了。

  牛先生也在大笑,看的出来他是非常高兴的。

  何向东又跟人家闲谈了几句,便把人家送走了,何向东还在台上,他道:“下面让咱们李艺振李老先生给咱们唱一段北京小曲,大家掌声欢迎一下。”

  “好……”观众非常给面子,掌声和叫好声都非常热烈。

  李艺振缓步走了出来,何向东让人从后面那了个椅子出来,他接过三弦,亲自给李艺振配弦。

  北京小曲的形式非常简单,就是后面配一个弦师,前面演员手上拿着两块板用来击板控节奏,然后嘴里唱曲。

  李艺振也是老艺人了,虽然脾气古怪了一点,但是艺术水平还是非常到位的,唱出来的曲子韵味十足。

  唱的也是北京小曲里面的经典曲目,探清水河,何向东自己在向文社里也经常唱,但是每个人唱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味道。

  在很多观众看来,何向东唱的比李艺振要好,甚至于说何向东唱的传统曲艺比任何艺人都要好。

  这并不是说何向东真的就天下无敌了,而是说何向东对传统曲艺进行了改动,他既继承了传统,又推陈出新了,也打进了观众的心里,符合了观众的审美要求,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天下无敌吧。

  李艺振唱完一曲,苏晓生唱了一段白派京韵大鼓《灞桥挑袍》,田佳妮也唱了骆派经典《剑阁闻铃》。

  对田佳妮,观众们就给面子多了,叫好声震天响,毕竟有何向东的面子在这儿呢,再说他们也没想到田佳妮居然也能唱的这么好。

  高笑相声团的人也大呼过瘾,他们总算是见识到了中国传统曲艺的深厚底蕴了,也见识到了传统艺人的风采。

  台湾跟来的美女记者陈妍忠实且兴奋地记录下这一切,作为一个专业记者的她相信只要自己把这些采访带回去,一定会引起台湾的轰动的。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魅力。

  在向文社说完相声之后,高笑相声团的文化访问之旅也到了尾声了,虽说相处时间不长,但他们还是跟何向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还邀请何向东有时间一定要去台湾,他们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另外也想何向东跟他们一起说相声。

  何向东自然也应承下来了,说是有机会一定会去的。高笑相声团返回的那天,何向东还去机场送了他们。

  正如陈妍预料的那样,在大陆的相声访问,尤其是在向文社的演出被报道出来之后,的确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也引起了多加纸媒的转载报道,还有多家电视台联系他们,想要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

  台湾人民都很惊叹于大陆的传统曲艺魅力,尤其是何向东和牛先生一起表演的百鸟争鸣,更是被台湾媒体誉为神技。

  而何向东的相声包袱竟然在台湾也很响,也有很多人喜欢何向东说相声的风格。于是乎,何向东的盗版盘在台上开始畅销起来了,受此影响,好多台湾艺人甚至于大明星都喜欢上了何向东的相声。

  何向东也算是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了。

  北京这边也渐渐回归了平静,向文社一切如常,总部和分社的生意都很好,今年的商演也做了好几场,都很成功。

  方文岐相声研习社的学员们的进步也很快,这都是何向东百里挑一选出来的好苗子,肯定是差不了的。

  新节目那边何向东也正在跟其他卫视接洽,目前谈好的一家是天津台,天津的曲艺氛围很浓厚,何向东打算在那边也做一档类似万象归春的节目。

  就这事何向东还跟京城台闹得有点不愉快,节目的程导跟他明里暗里说了好几次了,台里的领导也找何向东谈过。

  只是何向东跟他们签订也不是独家合作的协议,何向东现在是自由身,他不管去任何地方做节目都是符合约定的。

  何向东跟天津台那边的合作已经正式定下了,现在新节目也在筹备了,明年应该就要正式录制开播了。

  还有书场的事情,何向东在北京大栅栏拿下了一家茶馆做书场,跟人家谈成了合作协议,这家书场就在向文社大栅栏分社边上,两家挨在一起的。

  书场的名字就叫听书轩,张阔如给起的,简单明确,一看就能明白,何向东打算就在这里跟评书门的人一起说评书,评书一门的古老师亲自担任书场负责人。

第0719章 坑神之名

  书场的事情何向东早就想做了,他是说相声的,可也是评书门人,有师承也有门户。

  以前在向文社的小园子里面,何向东也经常说一些单口相声还有评书,现在向文社红了,何向东有名气也有财力了,他就打算搞点大动作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法子的时候,何向东能顾好自己向文社的买卖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条件好了,评书这块也是该重视起来了。

  其实现在评书的日子也不好过,比相声还要不景气,传统曲艺现在都处于没落时期,相声还算是矮子里面的将军,都还算是好的。

  何向东喜欢说书,也是张氏一门的正宗传人,还传承了王弥苇这一脉的单口相声,何向东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来帮助评书的发展,他义不容辞。

  所以他跟现在评书界的几个当家人商量之后,就决定联合开个书场了。

  现在的何向东手头上的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他现在已经成名立腕了,就他一人就能带动大批观众慕名而来,只要何向东在听书轩坐镇,书场的发展肯定会很快。

  张阔如和王弥苇知道这事儿之后,也是老怀大慰,他们说了一辈子书了,虽然现在上不了台了,但是对说书的这份热爱还是一点都没减少的。

  包括建设书场的事情,张阔如在其中也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建设书场单靠何向东一个人可不行,他得有评书门人的支持,现在何向东的面子还没有那么大,这得靠张阔如在从中牵线搭桥才行。

  包括古老师出来亲自担任书场的负责人,这就是张阔如一手促成的,现在的古老师就是评书门的当家人,又是曲协的副主席,在门内和官面上都很吃得开。

  有他坐镇,书场能减少很多麻烦,而且他交际面很广,也能请来大批优秀说书艺人前来演出,这就可给何向东省了不少力气了。

  对何向东来说,向文社的孩子们以后肯定是要学单口相声,学说书的,他自己也是张氏评书的唯一传人,他肯定也是要接着往下传承的。

  有听书轩这个场子存在,以后培养传人也会方便许多。而且对振兴评书艺术也是一大帮助,评书本来也是存在民间茶馆书场里面的,这次也算是回归本源了。

  事实上,在向文社走红之后,有很多传统艺术都开始从体制走向民间了,重新又瞄准了民间小剧场,开始了回归本源的运动。

  ……

  何向东和古老师还有张阔如在茶楼外面站着,看着茶楼上挂上了听书轩的招牌,他们都露出了期待且欣慰的笑容。

  何向东现在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脸上还戴了一副很大的墨镜,何向东也成名立腕了,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也会被人认出来,还常常有人拉着他拍照签名聊天。

  最初何向东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反而认为这是观众对他的喜爱,他还挺乐在其中的,只是到后来就有些控制不住了,因为每次都是一大群人围着他,有几次他连走都走不了。

  后来田佳妮也劝他,说他这样不行,太容易出危险了,在大街上的被那么多人围观,三五人还行,人一多再万一出点什么事情,他可担不起这责任。

  所以何向东现在出门也就这装备了,田佳妮本来还打算给何向东请保镖的,何向东觉得没这必要,也就给推掉了。

  何向东没成名之前,还能随便在露天小摊子里面吃东西,大声说话,说到兴奋地方该骂街就骂街,好不痛快。

  现在可不行咯,凡事有得必有失,或许这就是成名的代价吧。

  何向东笑着,他脸上肉很多,稍微笑得厉害一点肉就能把墨镜都顶起来,很滑稽:“师哥,您瞧瞧咱这地儿怎么样,是不是个说书的好地方。”

  古老师看着古色古香的茶楼,又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嗯,是不错,这是个好地界啊,地段也好,就是房租太贵了。这场子可得好好经营啊,至少不能亏了,亏本的买卖可长久不了。”

  何向东点点头。

  张阔如是拄着拐杖的,佝偻着身子,老头儿现在身体已经很差了,主要也是年纪太大了。张清丰估摸着也是可怜老父这么大年纪了,今年这个商界强人也终于要孩子了,他媳妇的肚子也鼓起来了,张阔如也算是放下一件心事了。

  何向东现在也很争气,向文社发展形式也一片大好,老头儿也什么可操心的,现在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已经没落的评书艺术,要是不能看见评书起来,估计老头死都不会安心的。

  所以听书轩也就出来了。

  爷仨正在外面站着呢,这时候茶楼里面出来一人,头发倒梳,面容白净微胖,穿着西装,小肚子已经微微鼓了起来,这人正是杜岳峰。

  杜岳峰是古老师的爱徒,也是评书界现在当红的演员,当年这小子就是当红小生了。

  第一届牡丹奖评选的时候,何向东还跟杜岳峰竞争过,那时候杜岳峰对何向东还满是嫉妒的呢。

  现在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杜岳峰也已经是中年人了,岁月的磨砺也让他更沉稳了,现在的他对何向东只有钦佩之情。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何向东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何向东的,虽说何向东的年纪还没有他大,但论起辈分来,何向东还是他的师叔。

  以前杜岳峰是不肯这么叫的,现在杜岳峰叫的心甘情愿,毕竟达者为先,叫师叔也不亏。

  杜岳峰出来对这几人说道:“师父、师叔、师爷,剪彩仪式一会儿就开始了,咱们先进去吧,等上午剪完彩,咱们晚上就可以准备开书了。”

  古老师点点头:“嗯,好,你先进去安排吧。”

  “哎。”杜岳峰应下了,便又扭头进去了。

  古老师对张阔如道:“师叔,咱们也进去吧。”

  “好。”张阔如应了一声,何向东便搀着师父往里面走。

  路上,古老师还问:“向东啊,你今晚先开一什么呀?”

  何向东回道:“济公传。”

  说完这句,何向东搀着师父跨进了这扇挖坑不填的大门,何向东的坑神之路,由此处起步。

第0720章 醒木惊天

  老北京的习俗一般是要把好事放在上午做的,一般很少放在下午。包括结婚,按照老北京习俗这都得上午结,下午结的都是二婚。

  当然了,这是老北京的习俗,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都不在乎这个了,再加上外来人口来的多,慢慢的这种老习俗也就不多见了。

  不过对这帮干传统行当的人来说,这种老习俗他们还是在乎的,再说也是图个吉利。

  包括舞台走向,不能是正东正西走向,这是白虎向,大凶,必出事,这都是老讲究了,说是封建迷信也未尝不可,但是他们也都还在乎这个,也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所以何向东接的演出舞台肯定要南北走向才行。

  还有以前新园子要开张的时候,在前一晚都会有破台的仪式,所有园子都是如此,包括戏班子、相声园子都一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9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5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相声大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