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神级学霸_分节阅读_第519节
小说作者:志鸟村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79 MB   上传时间:2018-02-25 19:36:50

  甚至有人不免有怨言产生:怎么着,我用旧技术,不见得做不出比你好的成果。

  但是,怨言在眼神触碰到杨锐的瞬间,又悄然消失了。

  经过这么几天的了解,大家对杨锐的研究工作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就科研本身而言,没有谁敢在此时此刻,敢在基因学领域,对杨锐大放厥词。

  何况,还有摄像机拍着呢。

  教室内,暗流涌动。

  现场,风平浪静。

  ……

  

737.第737章 不服来辩

  

  “重组DNA方法学,导致了DNA或基因克隆的发展,到70年代末,将短DNA片段插入到一个质粒或者病毒染色体中,进而在细菌或真核类死猪中复制的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了,之后,我将详细阐述如何实施基因克隆,以及该技术导致的分子生物学突破性变革的原因。”

  杨锐说到这里,停顿片刻,又道:“我之前所做的一项研究,通过克隆突变基因研究钾离子通道的结构的论文,就是基于此设计的。”

  底下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专家教授们尽皆默然。

  国内学者在《CELL》上的发表,就全国范围内都是极其罕见的,杨锐发表的钾离子通道的论文,到了现在,就国内生物学界可谓是无人不知。

  这样的论文,要是落给一名中年学者,那都是要被当做传奇来膜拜的。

  丢给一名院士,都等于重新刷了一层金身。

  杨锐写出了这篇《CELL》,自然是冲击力更强,只不过,杨锐的身份,稍稍迟滞了它的威力,让它未曾爆炸,而是缓慢的扩散着力量。

  然而,课堂向来是教师们威力全开的地方。

  教授在课堂如此,兼职教师在课堂亦如此。

  杨锐的论文,在这个时候,足以震慑一切的牛鬼蛇神。

  同时,钾离子通道的论文,作为DNA重组技术的高端应用,其学术难度,本身就让人不服不行。

  原本想说话的教师,现在全都低下了头,乖乖的记笔记。

  他们都是看过杨锐的论文的人,一些人甚至知道杨锐与理查德的科研竞赛的事,所以,没人想在DNA重组技术方面质疑杨锐。

  一篇CELL几百几千字,最多再加个位数的图标,其中蕴含的信息,却是普通学者用一辈子都弄不清楚的。当有人第一个做出了成果之后,普通学者唯有顶礼膜拜。

  学者们常年浸淫于其中,完全能够体会到DNA重组技术的难度,而钾离子通道对DNA重组技术的应用,又是顶级的。

  杨锐不提这个茬,大家还能选择性的忽略,而杨锐提出来了,再比较他之前说的话,再强势的人,此时都得在心里承认一句:人家杨锐,是有资格说经典遗传学方法落后了。

  学者们一边记笔记,一边思考,全神贯注如临大敌。

  教室里的气氛,也是一分钟比一分钟凝重。

  学生们虽然听不出厉害,但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也是一个个大气不敢出的模样。

  “简单的说,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今天,基因领域一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经典遗传学理论时代,以及重组DNA技术的时代。但我今天还向大家介绍即将到来的第三个时代,也就是PCR的时代!”

  在众人的瞬间恍惚中,杨锐继续道:“PCR的全称是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单词我写在黑板上了,这是我本人发明的一种聚合酶式反应,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同行的认同和支持,截止上周,我就此技术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引用数超过了2000……”

  说出这句话的,杨锐的感觉是极好的:我创造了生物学的一个时代,就是这样!

  不服来辩!

  没人敢来辩。

  所有的专家教授,年轻或年老的教师,无论抬头的低头的,在短暂的愕然、惊诧和了然中,再次低下了头。

  引用数超过2000是什么概念呢?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用前两年的文章的总引用数,除以前两年的文章的总数。换言之,影响因子就是文章的平均被引用数。

  而一份影响因子1.0的期刊,就意味着这本期刊上的论文,在过去两年里,平均被引用的数量是1。

  在SCI索引中,影响因子1.0并不是底线,影响因子0.5的期刊都有大把,而且,这些期刊就期刊世界来说,都算是不错的期刊了。

  至于令人悠然神往的顶级期刊CNS的影响因子是多少呢?通常来说,也就是30以上,40不满。

  换算一下,就是在通常情况下,发表在《细胞》,《自然和《科学》上的论文,平均被引用数是30以上,40以下。

  而不通常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就是杨锐这样的论文出炉的情况。

  作为一篇注定要改写生物学历史,以及人类科学史的技术,短短的几个月间,获得2000篇论文引用就是所谓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了。

  而它就引用方面的价值,现在已经相当于50篇CNS级论文,2000篇乃至4000篇普通的sci级论文了。

  就是与同类优秀的超顶级论文相比,PCR也是创纪录的优秀。

  同样发表在《自然》上的超顶级论文,它们中较高引用数的,一般也就是200到300,很少有听说400甚至500引用数的,在科学领域,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翻倍问题了,全球的生物学实验室就那些,大家各有各的领域,不是涉及范围非常广的学说,达到100的引用数,就已经算是红遍全球了。

  但PCR的终点,远不是2000篇引用。

  这是注定要改写历史的技术,全球的生物实验室,即将不分领域的去了解它,使用它,引用它。

  杨锐极有自信的站在讲台上,面对“吱吱嘎嘎”的摄像机,等着有人来与自己辩论。

  他足足等待了一分钟。

  漫长的一分钟,教室内寂静无声。

  “没人有异议吗?”杨锐清朗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以中国人的谦逊,杨锐将自己的PCR技术,与经典遗传学理论,以及重组DNA技术并列,称之为第三代技术,本应该是有人高呼“狂妄”的。

  然而,一分钟后,并没有人这样做。

  杨锐于是又等待了一分钟,依然没有人这样做。

  杨锐遗憾乃至于怅然的叹了一口气。

  虽然携2000引用,足以碾碎任何学术界敌人,但是,一个敌人都没有的长驱直入,未免还是有些令人寂寞了。

  孤独求败?还不至于。

  毕竟,这里是讲堂,讲课的人可以任意的讲述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它并没有权威性。

  如果是一次国际会议的话,举手的人大概会突破天际吧。

  但是,讲堂尽管没有国际会议的庄严肃穆,依旧是一个正式场合。

  杨锐更愿意自己的基因组学,以更全面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著书立说,立说需要一本书那么厚的信息,才能证明自己。

  “既然没有反对,那我就以此为基础,来讲一讲专用于基因组的研究方法。”杨锐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几个字,瞬间引爆全场。

  比起杨锐为PCR插起的大旗,直接的技术指导,显然更令学者们兴奋。

  当然,学生们就完全不明白周围的专家教授兴奋个什么劲了,一个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望着黑板。

  终于,向来大胆而自负的王东明同学再也忍不住了,举手道:“杨老师,我们从哪里能看到这堂课的课本?”

  ……

  

738.第738章 停不下来

  

  “你们暂时只能盯着我的教案看了。”杨锐站在讲台中央,脸上带着一点笑意,道:“我正在整理这部分的内容,速度不快,所以,只有等我全部整理完成才能见到完整的内容,到时候,你们这门课也就学完了。”

  王东明发出“啊”的一声,讶然道:“现在还没有完整内容?”

  听他的语气,基本是:没完整内容就给我们讲课?

  “笨蛋!”坐在前排的副主任忍不住了,站起来道:“你们知道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吗?”

  “没关系没关系,我确实没有写出完整内容嘛。再说了,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志于科研和学术,这样学习,的确困难一些。”杨锐笑容可掬的露出和谐笑容,转瞬又道:“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你们要是考试不合格的话,我的补考题一定会非常,非常,非常的难。”

  王东明呆愣片刻,道:“杨老师,我错了。”

  “乖,坐下听课。”杨锐轻飘飘的回了一句,讲课一点都不受影响。

  比起在杨锐做补习老师的时候,王东明这样的学生已经属于乖巧了。

  当然,以目前的普遍观点来看,老师们显然将王东明看做是桀骜不驯的学生了,一双双犀利的眼神扫了过去。

  坐在前排的副主任更是倍感不爽,低声向旁边的老师吩咐两句。

  眼睁睁的看着一门学说的诞生,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学者来说,是极具冲击力的事。

  因此,杨锐在讲课途中被王东明以教材的理由打断,甚至表露出任何不乖巧的状态,在副主任阁下看来,都是非常冒犯的事。

  这不是对杨锐的照顾,而是一种学者与学术之间的关系被打断而产生的不爽。

  虽然杨锐在讲课的中途,毫不犹豫的鄙视了许多人,但就是被鄙视的人,现在听着杨锐的课程,也只能深感佩服。

  这就是学术的层级感。

  你的学术水平差,你被鄙视了,活该!

  学术本身是没有反歧视法的。智商低被歧视,活该;不勤奋被歧视,活该;运气不好被歧视,活该!

  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尖子生是怎么歧视差生的,这些尖子生进入学术界以后,就是怎么继续人生的,只是有些尖子生依旧是尖子生,有些尖子生变成了差生罢了。

  象牙塔里的不像是社会里的歧视那般严重,但却更加顽固,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歧视,而且也在向下实施这种歧视,是学术歧视滋生的土壤。

  尽管现在被杨锐歧视很不爽,然而,这就是学术界,这就是象牙塔。

  象牙塔里的单纯是相对的……换过来说,学术界的歧视都已经单纯到了中学的程度,还想怎么单纯?猴子还知道劈腿呢。

  现在,一群单纯的老中青学者,就单纯的享受着杨锐的歧视的同时,孜孜不倦的吸收着营养。

  杨锐也讲的很放松,光是DNA操作中所需要的四种酶:DNA聚合酶,核酸酶,连接酶,末端修饰酶中的第一项,DNA聚合酶,就让他讲了四十分钟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半个房间的人听的如痴如醉。

  为了做耐热聚合酶,杨锐的实验室是满负荷工作了三个月以上,黄茂指不定瘦了几斤肉出来。

  经过这样的大项目和连续性实验,杨锐对DNA聚合酶的认识也是领域顶尖的。

  他甚至用不着脑海中的资料,光凭过去一年的经验,就能站在领域前端,给这些专家教授讲课。

  这就好像是质能方程和原子弹的关系一样。前者人人都懂,但能做出后者的人是少之又少。而能做出小型原子弹的是一回事,能规模化的生产又是一回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2页  当前第5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9/10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神级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