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神级学霸_分节阅读_第864节
小说作者:志鸟村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79 MB   上传时间:2018-02-25 19:36:50

  对他们来说,这是对诺奖游说的演习,也是一次真实的演练。

  中国曾经尝试游说一个诺贝尔奖回来,只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它开启了一扇小窗,使得包括蔡教授、朱院士以及更多的政治人物在内,都充分的了解到了诺贝尔奖。

  类似的国家级游说范例还有日本,为了让生物学家加藤获得诺贝尔奖,当时的日本驻瑞典大使积极的采取了步骤,以获得诺奖的提名。

  诺贝尔奖的游说,与政治游说截然不同,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优雅与高贵。

  你不能直接用钱,诺奖委员会通常由五名或者六名成员构成,贿赂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够狙击某位候选者,但要想成功的推选某位候选者,只找一个人的成功率就太低了,而贿赂更多委员,一方面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也容易走漏风声,反而可能产生反效果。

  类似西方竞选似的媒体宣传也不是很恰当,在一些年份,诺奖有意识的将奖项给予谁都猜不到的候选人,如村上春树般的陪跑者,获得诺奖的概率是更低而不是更高的。

  所谓“微妙”一词,非常完美的体现了诺奖的游说。

  一个独属于科学界的秘密是,任何瑞典科学家在国外的访问,都能够得到更高规格的接待。

  因为诺奖的提名是属于全世界的,诺奖的获得是由瑞典科学家决定的。

  例如诺贝尔生物学奖,就是由瑞典卡洛琳医学院的多名教授所决定的,不用说,谁能够让自己的工作,在卡洛琳医学院深入人心,谁有具有最大的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

  但是,频繁的接待瑞典科学家,或者超高规格的接待瑞典科学家,并不总是好事。

  科学家们所处的是一个小圈子,某位科学家若是以过于殷勤的态度接待瑞典科学家,他所收获的鄙视,往往会让他在评选落败。

  很少有科学家能够适度的把握这一点,以至于一些实验室研究员拒绝接待瑞典科学家,他们当然也不会因为刚硬的态度就此获得诺奖,倒是与诺奖渐行渐远得到了保证。

  总而言之,尝试游说诺贝尔奖的失败经验很多,成功经验更像是一种玄学。

  蔡教授和朱院士不得不运用中国式的智慧,尝试思考。

  一周后。

  陶学林所在的实验组率先完成了第二组的重复实验,得到了一张与谷强类似的图像,紧接着,苏先凯与满海教授合作的小组,也完成了重复实验,得到了大差不离的图像。

  三重的重复实验,正式宣布g蛋白偶联受体的晶体结构图完成。

  蔡教授和朱院士第一时间找上门来,查看所有的实验记录,当然,主要是蔡教授看,朱院士负责望。

  而他入目所见的,首先是衣衫褴褛的研究员们,以及一张张又青又黄的脸。

  “怎么都像是集中营里的一样?不是说早就把成果做出来了吗?”朱院士有些奇怪的问杨锐。

  杨锐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道:“成果刚出来的时候,我封闭了实验室,要求所有人在打一个电话之后,禁止离开,禁止对外通讯,后来见过蔡教授以后,我本来是要放松的,大家志愿留了下来。”

  “敢情你这真是集中营。”朱院士说着笑了起来,抬头问:“谷强研究员是哪一位?”

  “我就是。”谷强穿着一件皱巴巴的淡黄色褂子,站了出来,浑身散发着炕洞的味道。

  “你这个味道够冲的啊。”朱院士用手在鼻子前扇扇风,有什么说什么的道:“你怎么把自己的衣服都染色了?”

  谷强无奈道:“有做实验弄上去的,也有吃饭弄上去的,也没地方洗,就这么着吧。”

  “你也不要求回家?”朱院士问。

  “杨主任说了,他要坑老外一把,我们都赞成,暂时留在实验室内,方便互相监督和保密。”谷强无所谓的抖抖身子,再用手在腰上抠两把,道:“能坑老外的机会不多,我们这次险些就被他们给翻船了,在实验室里住几天算什么呀,还省钱了。”

  朱院士觉得谷强说的是真话,嘴角上翘,道:“你和我当年有点像啊,我们那时候也是,一群人窝在宿舍里,互相监督,直到东西做出来了,才出去。”

  谷强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就没吭声。

  朱院士又点点头,道:“我听说晶体结构图,是你第一个做出来的。”

  “是。”谷强点头。

  “你对成果的认定,是怎么看待的。”朱院士从闲聊状态,转做了严肃状态,问:“你觉得,整个项目过程中,每个人发挥的作用,各占多少比例?”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大实验室是敞开的,朱院士的话,也就是所有人都能听到的。

  许多人都停下了手边的工作,看向了两人。

  不用说,这是影响到成果认定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历史上,因为对各自贡献的认识不同而掐架的实验团队不胜枚举。

  谷强的眼睛眯了眯,道:“你是想问,我觉得自己发挥了多大作用吧。”

  “你这么想也没错。”朱院士微微点头。

  “我觉得我发挥的作用挺大的。”谷强用叫踢踢地板。

  “当然。实验是你做出来的嘛。”朱院士肯定了一句,似乎意有所指,又品咂不出来。

  谷强撇撇嘴,道:“运气也罢,能力也成,我是觉得自己出了挺大贡献的。”

  “当然。”朱院士继续点头。

  谷强瞄了一眼杨锐,见他并不往这边看,不由的有些泄气。

  他是挺佩服杨锐的,同时又有些想要与杨锐别苗头。

  毕竟,杨锐的实验操作水平并不是很优秀,谷强偶尔就会想,自己有什么专门考验实验技巧的比赛,自己一定能将杨锐打的还不了手。

  这一次的成功,更是刺激到了谷强,不仅令他自信心膨胀,同时,谷强也看到了杨锐方案的神奇之处。

  他是一次性成功了,但那是按照杨锐的方案一次性成功的。

  哪怕再桀骜不驯,谷强也是明白,给出正确的方案,比正确的实验操作要困难的多的多。

  于是,谷强反而更加的想要别苗头,又更加的佩服杨锐了。

  “杨锐做的贡献比我大。”谷强终于叹了一口气,说出了朱院士想要的答案。

  朱院士松了一口气,实验室内诸人,也都悄然的松了一口气,没有闹出争功的丑闻,总算是令人放下心来了。

  不过,朱院士并不满意这样的收获,而是继续道:“据我所知,g蛋白偶联受体的晶体结构的项目中,实验方案是全部由杨锐提供的,对吗?”

  “对的。”

  “如果我据此认为,杨锐做出了主要贡献,你是否同意?”朱院士说着提醒了一句:“这是很重要的回答,请你谨慎。”

  “不用谨慎了。”谷强其实私下里想过这个问题,此时没什么犹豫的道:“我同意,没有杨锐开的方案,我实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我要说给高层领导听的,所以,我再向你确认一次,你同意这个项目中,杨锐做出了主要贡献,对吗?”朱院士就地在笔记本上写了一段话,递给谷强,问:“能签字吗?”

  “用不用这样啊。”谷强说着叹口气,就在笔记本上签了字。

  朱院士看着他写好,收起了笔记本,笑笑道:“你签个字不吃亏,放心吧。”

  “也是实话实说,人总不能老靠运气吃饭。”谷强更加的感慨了。

  朱院士却是有些顾不上他了,诺奖的提名人数是很有限的,中国又是弱势国,要想推出国人参与诺奖的竞逐,更是不能有严重的瑕疵,确定杨锐是第一也是唯一的人选,本身就是他的设想之一。

  

第1246章 义不容辞

  

  乔公办公室外。

  蔡教授有些焦急的等待着。他不是个很有权利欲的人,但对于北大荣誉这件事,却有着相当的热忱。

  他这个年纪的学者多是如此,由于学术成果顶尖而经常参与到中央政策的制定,使得他们往往即使有机会,也不愿前往地方任职。偶尔泛起的对权力的向往,又经常通过其他渠道得到满足,并不需要一门心思的奔着高官显贵而去。

  不过,在学校呆的久的人,总是免不了对荣誉的痴迷,尤其是从未得到过的学术荣誉,更是如此。

  这更类似于一种集卡似的爱好,尤其是身在顶级学府的学者,更是恨不得把所有的荣誉拿一遍,到老了,就住在学校某个偏僻角落的院子里,没事和老伴到诸如未名湖畔的地方溜溜弯,偶尔若是有学生闯入自己的领地,就给他唠叨两句,若是看得上眼的话,再教他两套绝招,看这些后辈抓耳挠腮又着急又不敢得罪自己的样子。

  所谓后继有人,那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不是简简单单的钞票和权力就能满足的。哪怕是最黑化的政客,总也希望自己的政策能够延续下去,自己的基业能万世不朽,哪怕是最肮脏的商人,总也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存续下去,自己的事业能蒸蒸日上。

  诺贝尔奖,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简直就像是一尊高耸入云的丰碑。

  若是西南联大尚在,光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个名字,就能给他们带来海量的生源。

  今时今日的中国,再没有比诺贝尔奖更能提振士气的荣誉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睁眼看到了世界的中国人,更是需要一个理由,来维持自己岌岌可危的信心列强原来如此之强大,我等当如何应对?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读书容易,崛起却难,面对百废待兴的祖国,多少学者嗟叹不已,恨不得用血染土地,只为了看到一丝青苗,以证明这片贫瘠的土地,尚有生机。

  当年的李四光,先学船舶制造,然而中国没有用来制造船舶的钢铁,于是转学冶炼,然而中国没有用来冶炼的铁矿,于是去学了地质学……常人学一门专业都觉得痛苦,何况是学好几门专业,支撑着那个年轻人的,支持着这个民族的,无非是一腔热血罢了,中国人除了一腔热血,还有什么呢。

  英国人来了,带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尖端成果兵临广州,漆黑的兵船箭射不入,攀附不得,黑狗血不灵,月@经布无用,即使有一腔热血,又有什么用呢。

  俄国人来了,出兵伊犁,战舰游弋于天津,即使有一腔热血,又有什么用呢。

  日本人也来了,陈兵朝鲜,覆灭北洋,即使有一腔热血,又有什么用呢。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黄金十年,及至二战,世界列强互相打出了狗脑子,中国人终于用3000万腔的热血,换来了战胜国的名头……

  读书、技术与科学,从来都不能战而胜之,只是让热血稍稍的有些价值,有些意义罢了。

  1986年的中国人,站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经济、政治与军事集合体面前,瑟瑟发抖,他们不是血已冷却,而是不知该将满腔的热血喷向何处。

  蔡教授和朱院士,年纪虽大,亦有一腔的热血无处挥洒。

  为杨锐的科研前途而奔走,两个人其实都是冒着风险的,不仅是学术上的风险,也包括政治上的风险。

  对于暂离运动不过十年的两个人来说,这样的风险,原本是不必冒的。

  但两人都觉得义不容辞。

  风险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一腔热血,就能换来一个诺贝尔奖其实,又何须诺奖相换,仅86年一年,中科院在北@京地区,就有23名正值壮年的研究员去世,他们并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理想,只是在追逐时间的旅程中颠出了轨道。

  若是可能,蔡教授和朱院士真想一路扶着杨锐奔向诺贝尔奖。

  如果中国有一枚原生的诺贝尔奖,科研一定会得到极大的重视吧,科研人员的待遇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吧,国人一定会对中国重新充满信心吧……

  蔡教授靠着沙发,不经意间,就已经走神了。

  朱院士手捧着杯子,也在闭目养神。

  他有些想喝水,又怕一会想上厕所的话,耽误工夫,就将水杯子抱在手里,用手指腹轻轻的摩挲着。

  “朱院士、蔡院士,杨先生,请进。”办公室的秘书轻轻走出来,呼唤了一声。

  蔡教授和朱院士两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但两个人都没有往前走,而是回看杨锐。

  杨锐的反应有些慢,迟疑了一下,才笑道:“您两位走前面吧。”

  “让你走前面就走前面,那么多废话,快点,别让乔公等急了。”蔡教授拉了杨锐一把,愣是让他给站前面了。

  谁走前面,代表着今天做汇报的人是谁。

  杨锐顿了一下,还是仰首挺胸的走到了前面,事到如今,还怂什么呢。

  乔公的会客室里,隐约还有声音传来,三个人等了几分钟的时间,才见会客室的大门洞开,有官员模样的男人含着腰退了出来。

  “三位,请。”负责导引的秘书站到了门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2页  当前第8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4/10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神级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