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平凡之路2010_分节阅读_第248节
小说作者:万里不独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3-03-21 18:44:08

  于秀娟女士听她这么说果然很受用,本想说是儿子的女朋友又觉得太疏远了,想了想之后单方面宣布:

  “这是我儿子的未婚妻!”

  那护士稍微有点夸张的反应道:“真的啊,真看不出来!”

  她煞有介事地靠近小声说道:“于女士我跟你说句真心话。你别看这里来来往往的都是有钱人,虽说床前是不缺人照顾,但亲生女儿能每天都来的已经不多了,儿媳妇我是一个都没见过!”

  “你好福气哎!”

  于秀娟大为高兴,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也自己志得意满了一下,对那个小顾的印象又更好了几分,不过她想了想还是认为:

  林一那个臭小子才是真的有福气!

第353章 言出必践林老板

  远在京城的林一暂时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多有福气,他考完试之后还留下来并不是专程为了接待萧哥,而是有别的安排。

  他在干嘛呢?

  忙着见各路媒体。

  不过这些媒体并不是自发找过来的,而是林一找刘简妮拜托她联系来的媒体“朋友”。

  刘简妮现在虽然已经跟林一没什么关系了,但对于曾经替自己挣过钱以后可能还有机会再挣的人,她是不吝于帮这点小忙的。

  至于林一,他这么做单纯就是为了曝光自己,不过不是为了享受一点虚名,而是为自己的下一次创业在做铺垫。

  当初自己在京电的地下室里跟师姐和建国三个人艰难起步,堪称是两手空空一穷二白。

  第二次创业当然不能弄得比第一次还寒酸,除了口袋里多了1200多万美元的资金之外,还得造点声势出来。

  林一是上过新闻的,但除了青年报那次之外,剩下的都是作为饿了吗张旭濠或者每团王星的背景板,在他们的故事里一笔带过或者压根没出现名字。

  这一次,他是唯一的主角。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位熟人,见到对方的时候他很惊讶:“你怎么在这里?”

  “我在这里实习啊,本来实习生是没资格跟采访对象接触的,不过我跟他们说我是你的高中同学,所以才让我过来的,其实还是沾了你的光。”

  是冯文茜,林一倒是知道她后来似乎做了记者,但现在才大一啊。

  “你这么早就出来实习吗?”

  冯文茜笑着反问:“我的高中同学现在都已经是2000万美元身家的创业明星了,我出来当个实习记者算早吗?”

  林一也笑了:“没有那么多。”

  关于2000万美元的事情他没有多说,因为这本来就是自抬身价的,不过创业明星这四个字并没有否认,因为这正是他整这一出的目的。

  这个人设在真正的业内大佬那里当然不值一提,但是某些时候还是有点效果的,他觉得自己应该用得上。

  冯文茜没有纠结钱的事情,而是说道:“上次青年报是你跟饿了吗那个张旭濠一起接受的采访,这次可是货真价实的你的专访,看来也保不住了。”

  她自然是在开玩笑,不过林一并不是存心赖账,既然这次正巧碰到了,他干脆就带着冯文茜找到了刘简妮的那位“朋友”,直接提出这篇采访发出去的时候希望加上“实习记者:冯文茜”的名字。

  通常来说,这样的临时工是没有署名权的。

  那是一位年长一些的女记者,她眼神古怪地打量了两个人一眼,其中注视冯文茜的时间更久,最终还是点头了。

  两人都没有在意那个意味不明的眼神,林一笑着问道:“这样勉强算我履行了承诺吧?”

  冯文茜学着电视里宫廷戏“谢主隆恩”的礼节略微意思了一下,嘴上说道:“多谢林老板的关照。”

  两人打趣了几句,采访很快正式开始,坐在林一对面的就是刚才那位女记者,而本来是打杂的实习生冯文茜得以坐在她身后,像是在做记录。

  有了青年报的经验,接受采访林一算是一回生二回熟了,不过他总感觉这一位没有当初那个叫王珂的女记者认真。

  也难怪,媒体的性质不一样,又只是朋友托过来的小人情,投入程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的。

  林一没在意这些小细节,中规中矩地完成了采访,结束之后又和那个女记者单独攀谈了一会儿,并且按照江湖规矩对她有所表示,而且因为冯文茜的事情还比预想的多给了一些。

  虽然是刘简妮找的人,来之前也没有叮嘱他什么,但是林一还是很自觉地遵守了行业潜规则。

  这事儿唯独没有避着冯文茜,因为林一觉得她以后混这一行早晚会知道。

  这个女孩儿看着林一娴熟的“社交技巧”,心里想的是林一的确不再是那个单纯的高中生了。

  这边结束之后,林一又等了一会儿直到冯文茜收工,两个人一起找了个咖啡店坐坐算是叙旧。

  “你的这篇采访被丢给我来写了,不知道林老板有什么指示吗?”

  果然,那个女记者没太当回事儿,不过这样也好,林一相信自己的老同学应该会给面子帮自己美言几句的。

  “不敢不敢,要不我给冯大记者润润笔吧?”

  冯文茜端起桌上的摩卡喝了一口:“好啊,这杯咖啡你请。”

  这个话题很快揭过,两个人自然的聊起暑假的安排:“你这个暑假都在这里实习了吗?”

  冯文茜回答:“应该不会,大概就是一两个月的短期实习,开学之前还是有时间回家一趟的。”

  “其实我也不太喜欢这家媒体的环境,下个学期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去别的地方实习。”

  林一点点头:“大部分本科生的实习经历是很少的,大三结束的时候才想起来找工作的事情,早点实习也不错,对比对比才能找到想去的地方。”

  冯文茜听起来觉得好笑,因为这位也才大一而已,就算现在成了创业明星,但找工作也这么有经验吗?

  “你呢,这次采访完之后就回家了吗?这一年创业下来应该也够辛苦的。”

  “没那么快,我还约了好几家,所以除了你们这篇文章之外,最近你应该也能在其他媒体上见到我。”

  冯文茜没问他这么做的原因,大概明白他是想给自己刷一波声望,而是直接问起了之后的打算。

  “刚才采访的时候,我听你的意思还会继续创业啊,下一步做什么已经想好了吗?”

  “其实已经想好了,但容我先保个密吧。”

  林一倒不是信不过冯文茜,只是不想在出手之前就被外人获知,所以采访他都对下一次创业的话题避而不谈,只是表示自己一定不会就此放弃。

  于是冯文茜也没有追问,两个人又聊起了高中的话题,大部分同学已经放假回到了临安,班级群里又在呼朋引伴出去玩耍或者回学校看老师,但这两位都是无缘参加了。

  两个人也没有聊太久,在咖啡馆门口告别之后各自离开。

  回去的时候林一心想,其实自己留在京城还有一件事,但还没想好应该怎么做,他把目光投向窗外默默出神。

第354章 老子错过一路神仙

  冯文茜的效率很高,林一第二天就看到这篇文章被发了出来。

  虽然并没有在明面上夸张地吹捧他,但字里行间还是很含蓄地藏了溢美之词,很有技巧。

  林一特意发消息对她表示了感谢。

  这只是个开始,此时林一还在继续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流程和形式跟之前大差不差,他已经驾轻就熟。

  今天他去的是鹅厂新闻,别看挂着大厂的前缀,但只是旗下的一个普通部门,所以林一也没有特别重视。

  但是今天的采访结束之后对方却没有让林一立刻就走,而是叫住了他并且有一位重要人物想见见他。

  林一好奇问道:“什么重要人物?”

  虽然没有本人当面,但传话的工作人员还是恭恭敬敬地表示:“是鹅厂集团总裁,刘赤平先生。”

  !

  林一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感到这一趟来得物超所值。

  他跟鹅厂新闻有一点往来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因为鹅厂新闻代表不了鹅厂,但刘赤平可以,而且是除了小马哥之外最有资格代表鹅厂的人。

  刘赤平是哪路神仙?

  他不是创业团队“鹅厂五虎将”的成员,但却深得小马哥的信任。最直接的证明是,他担任的是总裁职务,还高过鹅厂的第二大个人股东张志冬。

  从收入上来说,他连续多年在鹅厂的年俸薪酬都超过3亿元,是小马哥本人的七八倍。

  在港股上市公司当中,只有李家城的大管家,长实的霍健宁能够相提并论,被港媒称为“打工皇帝”。

  换句话说,别看林一刚刚拿2000万美元刷了个频露了把脸,但这点钱还不到人家半年的工资。

  一言以蔽之,他是鹅厂的二把手。

  虽然传话的人并没有说明这位大佬要见他的原因,林一心中有些猜测,但无论如何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两人是在对方安排的一间会议室碰面的,这位大佬上来很和蔼地跟他握了个手,并且自我介绍道:

  “我是刘赤平,你可以叫我马丁。”

  林一的语言习惯没有那么洋气,所以说道:“我还是称呼您刘总吧,您可以叫我林一。”

  刘赤平的口音很有意思。

  他的普通话并不纯正,因为他是在港城长大,美国念的大学,前两份工作履历分别是在咨询巨头MBB和顶尖投行高盛,英语和粤语都比普通话更利索。

  但也不能算差,超过林一碰到过的任何其他港城人,甚至比一些内地的粤省人都好。因为这位出生于京城,是6岁的时候才随家人移居港城的。

  据说就是因为这一点,当年小马哥对于还在高盛工作的刘赤平印象很好,在诸多只能用翻译交流的外籍投行高管中选择了跟他合作,一手操办了鹅厂的IPO,之后又力邀他加盟。

  林一以前只在屏幕上见过这位大佬,现在近距离观察,他的着装并不夸张,但剪裁得体的手工定制西装以及抬手间露出的袖扣,无不透露着考究。

  他一直觉得,投行出身的人都有一种名叫“精英感”的味道。

  林一在观察对方的时候,刘赤平自然也在观察着林一,他没有计较称呼这点小问题。

  “林一,你知道我今天是为什么来找你吗?”

  林一实话实说:“我想鹅厂新闻科技版的一次小采访还不至于惊动刘总,除此之外,我只能猜测是每团收购随便外卖网这件事本身了。”

  “你很聪明。”

  刘赤平给了一个赞许的目光:“其实我们今天见面有一点太晚了,本来在你把随便出售给每团之前,鹅厂已经在考虑投资你们的事情了。”

  !!!

  听到这句话林一还是瞬间睁大了眼睛,但第一反应不是因为被鹅厂爸爸看上而兴奋。

  是遗憾!

  你他妈为什么不早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2页  当前第2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8/4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平凡之路2010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