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150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虽然他之前觉得过不下去了,还是合离好,不至于拖累媳妇和孩子们,可真要是合离的话,这话一从媳妇的嘴里说出来,他就觉得好像拿刀子剜自己的心肝肺一样,五脏六腑都要被挤碎了,想想都痛得慌。

“媳妇,我不是不帮你,你也知道那种情况,我要是越偏向你,爹娘就越生气,到时候顶到牛角尖了,谁也不肯退让。你们走了以后,我回来让秀芹一说,我都想明白了。我原本寻思着,既然爹娘不想我们分家,那我就自己搬回去。我不逼着你和孩子们回去,那样娘要不到家里的钱,管不到你们的家,也就没有用不是。”

“媳妇,我这招还是跟你学的呢。”反正他们都知道,爹娘是让三婶几个挑唆的,想要大房赚的钱,当大房的家,如果媳妇和孩子们不回去,就他一个不能赚钱的回去,他们也不稀罕他。而且这么做,他是顶着很大的内心压力,首先就是对父母不敬不忠,耍心眼,承认爹娘不厚道,算计他们,是做儿子的不孝顺,他心里非常矛盾难受,可为了让柳氏和孩子们不憋屈,他还是逼着自己这么做了。

谁知道,还不等他的计划奏效,媳妇就这么刚烈,竟然以死相挟也不愿意妥协,要是害死她,他也不能活了。

柳氏说完那话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的木木的,眼睛望着虚空处,就好像魂儿都不在了一样,偶尔说句话,也就是要和他合离,各过各的。

秦大福不肯跟她合离,他抱着柳氏痛哭流涕的,把自己的心思反复跟她说,“我也不是不想咱们家,我不想你和孩子受委屈,不过也不能不顾忌爹娘,我都想好了,我自己回去,反正我也没有钱。他们拿不到钱,也就把我赶回来以后不再提的。你怎么这么傻啊。”

他希望柳氏能回应他,原谅他,可柳氏根本不回应,就好像他是个陌生人一样。

秦大福一边哭,一边扇自己嘴巴子,嘴角流着血,他也不管,一个劲地哀求柳氏说句话,“你要是生气,你就打我,你自己别憋着。”

秀芹看不下去,想进去劝他,秀瑶拉住大姐的衣袖,朝她摇摇头。这种事情,还是爹娘自己解决的好,如果不一次性解决了,回头又闹一出,谁也受不了,那可就是真伤感情的事呢。

秀芹看着秀瑶又看看秀容,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她不相信一向坚强的娘会跳井寻短见,她低声询问,“瑶瑶,娘真的——?”

秀瑶抿了抿唇,叹了口气,“姐姐,你以后自己问娘吧,我也不知道。”说着就和秀容又去场里帮忙,把家留给爹娘,免得都在家,爹要是知道会不好意思。

秀芹回去屋里,听爹在跟娘说话娘却没回应,她就没推门进去,反而出去带上屋门在院子里做点营生。

而张氏几个回了家,她还气得难以平息怒火,老秦头也是唉声叹气的,一个劲地说看错了老大家的,原来她是个最有主意最厉害的。还真是老话说得好呢,会咬人的狗不叫呀,平日里看着乖顺的,到头来反而是最厉害的。

三婶忙着给公婆倒了碗水,端过去,叹着气劝他们,“爹,娘,你们也别生气,我看咱们还是分家就好了。俺大哥大嫂分出去,人家就是不想和我们一起过的。爹娘年纪大了,少不得要嫌弃,不过爹娘你们放心,我和二嫂绝对不会嫌弃爹娘年纪大,我们巴不得和爹娘一直住在一起呢。爹,娘,虽然我和二嫂没有大嫂那么精明,赚不到那么多钱,可我们想好的,一定会好好干活,赚了钱就给娘把着。娘这么大年纪,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还能不为我们孩子打算。是吧。”

她这么说了几句,张氏心里才舒服点,又给老秦头吹风点火,让他想想办法,不能就这么便宜了柳氏,遇到个事就跳河寻死,这分明就是要置公婆于水火中,让口水来淹死他们,简直就是大不孝!

老秦头一句话不说,只吧嗒着烟袋锅子,脸黑黑的,脸上的褶子一条比一条深。他也正生闷气呢,不过这事他也理亏,真是既生气又难过。

张氏就催他,“他爹,家里要是一直这样,还翻了天了。谁有点事也寻死觅活的,哪里来那么多毛病,这个风气不能惯。我看你还是去找找老柳家,让他们把闺女领回去教导两天。”

老秦头吞云吐雾的,半晌,才瓮声瓮气地,“先吃饭吧,忙完麦收再说。”事情一时半会也急不来的,逼急了还真是不好。

秦二贵和秦产被秦三顺换回来,他听人家说什么大嫂跳井了掉河里之类的话,觉得蹊跷,就回来看看。

张氏见他回来,就斥责他多管闲事,“别去裹乱,你大嫂子干活累的,自己掉河里,已经没事,你快吃了饭就去忙活,麦子得赶紧收回来。”

秦二贵大咧咧惯了,听说嫂子没事了,在家里休息,他也不好去打扰,匆忙吃了两口,就又带了汤去割麦子。

饭后,老秦头累得浑身酸痛,就早早地躺在炕上歇息,谁知道一下子就睡过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听见噼里啪啦地拍门声,他翻了个身,嘟囔,“谁呀。”

很快,就响起老婆子惊呼声,“哎呀,亲家,柳老哥?老嫂子?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老秦头一个激灵,蹭得就跳起来,结果力气太大一下子掉在炕前,震得他脚板直发麻,呲牙咧嘴地,也顾不得赶紧趿拉着草鞋出去。

此时外面月明星稀,如水银泻地,明晃晃的好像水一样。老秦头走到当门就看见老柳头和李氏两人阴沉着脸,快步冲进来,张氏根本拦不住。

☆、171兴师问罪

  老柳头黑着脸,李氏却一脸的泪,到了当门她就哭上了,“我说亲家,亲家……”李氏拖着长腔,嗓子哑得厉害,一看就是哭过的,她浑身摇摇欲坠,好像站不住一样,一下子就歪倒在锅台上,手一扒拉,“噼里啪啦”的碗筷勺子的都掉在地上,咕噜了一地。

  张氏肉疼得浑身哆嗦,可又不敢骂出口,虽然自己叫嚣着要找老柳家理论,可人家真来了,她又傻了眼,呆愣愣地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好,只觉得腿软心慌。

  这时候秦三顺、二贵、秦产在地里场里忙活,二婶三婶和几个闺女已经睡下,可能白天太累都睡得很死一个也没有出来。她连个帮手都找不到,只能和老头子被人堵在门里面眼睁睁地看着。

  李氏拿起大铲子来就敲打着锅沿,“我说亲家,俺闺女不懂事,从小娇惯了点,你们随便打随便骂,我们老两口是双手双脚的赞成,孩子哪里不对,你们随便教训。怎么还往死里逼呀!”

  她摸了一把泪,扒拉掉一只碗,抽泣一声,再扒拉掉一只碗,她一副悲伤过度的样子,“亲家呀,这么多年,怎么就好端端的让俺闺女跳了井呀。”

  张氏和老秦头都懵了,他们每次见李氏,她都笑眯眯的,非常和善温和的一个人,还有老柳头,平日里笑嗨嗨的,别提多和气的。怎么突然之间竟然大半夜的冲了进来,敲盆子砸碗地哭上了?

  看来,人家是来兴师问罪来了,给闺女讨公道呢?

  这是谁嘴巴这么快,竟然就去老柳家报了信?张氏心里想着是不是二嬷嬷那个好事的,咬牙切齿地又没有办法回嘴,毕竟柳氏却是是和他们吵架才去跳河的。

  张氏脑子转了几转,终于给自己找了个理。她不觉得自己不对,毕竟媳妇就得听婆婆的,是柳氏忤逆长辈,不想交出当家权,置气才去跳井的。有多少媳妇都因为脸皮薄,小夫妻拌嘴赌气跳井的,事后可都是被说不懂事,让长辈担心,怎么到了柳氏这里,反而来怪她?

  柳头沉着脸,脸拉得老长,“我们丫头,从小娇惯点,可从没回家告过状,没说过婆家一点不是。哪一回,都是让我多拿点东西来帮衬帮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受委屈的话。我们就寻思着,亲家对孩子,那是好得很,没话说的。怎么,突然就有人跟我们说,闺女今天跳河了?还说是因为分了家,现在赚了钱,你们想把钱都要过来给二房三房,可有此事?”

  张氏和老秦头立刻叫屈,老秦头赶紧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分家的时候就说好了,找了证人的,怎么可能出尔反尔。”张氏却忍不住指责柳氏:“柳老哥,这事儿可不怪我们,孩子她跳河,那是她自己想不开,心眼小,我们可……”

  李氏气得浑身发抖,“你个老虔婆,红口白牙的胡说八道,我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闺女,我还能不知道她是什么秉性脾气?俺们闺女,从小娇惯点,可懂事得很,十里八乡没有说差的。到了你们这个家里来,穷归穷,俺闺女一句怨言没有,拼了命地干活赚钱给你们花。俺闺女,坐月子都做针线活,唯恐少赚了钱被你这个当婆婆的嫌弃,你说,我们有哪一点对不起你们的?俺老头子,生怕你们不够吃的,一年十几趟地来给你们送东西,不是米就是面,害怕你们没有东西喂鸡鸭的,连麸子都给你们送着,我们哪一点对不起你们?孩子有点不对的,你们就往死里逼?说我们孩子自己想不开,你们穷得揭不开锅,吃糠咽菜的时候,我们闺女都乐呵呵的,整天忙里忙外的,都没说一句寻死的话来,怎么现在过好日子了,分了家,我们闺女反而活不下去了?”

  一边说,李氏使劲敲着大铲子,“哐哐”的几乎要把大家耳朵震聋了,“刚分家那会儿,他们是怎么分出去的?连吃饭的碗筷都不齐活,你们分的口粮就够他们吃两天的,俺闺女也没回家哭诉,更没抱怨你们做公婆的偏心一点,还说要努力干活,多赚点钱,以后要让你们两个过好日子呢。我的老天爷,你们就是这么对俺闺女的?”

  张氏还想说什么,李氏却根本不给她插嘴的机会,老秦头低着头,阴着脸,也是一句话说不出,他是问心有愧的,本来就是盘算着让大房带着二房和三房发财。现在自己和老婆子还活着,能压迫着柳氏,谁知道柳氏这么倔强,宁愿死也不给他们沾这个便宜,也是个心眼忒小的。

  李氏摸了一把泪,一屁股就坐在他们锅台上,摆了摆手,一副好聚好散的样子,“行了,我也不和你们多说。你们看不上俺闺女,俺们就带回去。年纪大点就大点,在爹娘跟前,总比在人家爹娘跟前被欺负好。原本我就寻思着,你们也就是财迷点,偏心点,还是明事理的,现在看,你们是老糊涂,拿我们闺女当仇人,我们还是好聚好散,不能亲家做不成反成了仇家。”

  这时候二婶和三婶才从屋里各自出来,一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样子,两人对视了一眼,三婶笑着上前劝,“柳大爷、大娘,你们怎么来了?哥哥大侄子怎么没来?”怎么老柳头和李氏突然就出现在自己家里,大哥大嫂也没跟着来,老柳家的兄弟孙子们也没来。这是谁去报的信儿?可够快的呀?

  李氏哼了一声,“他们要是来了,你们还想留着锅吃饭?”要是让那几个儿子孙子知道,保管来把秦家的锅砸破,以后这亲家就变仇家。

  三婶赶紧拉了拉二婶,两人悄悄溜出去,她是看明白的,谁搭腔谁倒霉,肯定要被李氏骂的。这时候他们理亏,人家李氏一骂一个准,所以她才不去替张氏背黑锅呢。

  这时候两人从外面进来,竟然是二嬷嬷和二爷爷。

  二嬷嬷一看老柳头和李氏,立刻就笑得非常和气,张氏一看她竟然来了,简直是万箭穿心一样难受,自己家这点丑事都被她给看了去。想她肯定在后面听了半天,气得直咬牙。

  二嬷嬷笑着去拉李氏,“哎呀,这不是杨柳村水磨坊家的大嫂子,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快别生气了。”

  那边二爷爷也帮着老秦头招呼老柳头,老柳头却不吭声,黑着脸。

  张氏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二嬷嬷狠狠地瞪回去,又对李氏笑道:“大嫂子,别说你,就是我一开始也以为是老四家闹矛盾呢。其实家里分了家,这事我知道的,当初我还来当的证人,大福家没有粮食没有吃饭的家什儿,还是我送了一套旧的。”

  张氏一听她是来拆台的,立刻就要骂,李氏却先开了口,“他二大娘,多谢你心疼孩子,他们都跟我们说过呢,一直要谢谢你,没赶上机会。”

  二嬷嬷笑道:“说什么谢不谢的,你们那闺女,可是个好样的,人家不白领请的,回头就还了钱,根本不欠人情。人家说的好,不欠人情,咱们才好往来,心里不用疙疙瘩瘩的。哎,孩子真是个懂事的,叫我们做长辈的不能不心疼呢。”

  张氏气得七窍生烟,她这么说,不就是来给自己打脸的,自己才说柳氏不懂事,她就来说柳氏懂事,给李氏帮腔,简直是个白眼狼,胳膊肘子往外拐,上赶着巴结老柳家。

  那边二爷爷也打圆场,“孩子是懂事的,能干,不舍的吃,这么,都累成那样了还不歇息,不小心掉井里去,你说说,这幸亏是没事,要不咱们得多心疼?”他也并不知道柳氏是跳河还是不小心掉下去,不过劝架自然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决矛盾为主,看柳家来兴师问罪,他们就要帮着平息平息。

  被他们这么一说,李氏和老柳头似乎也面色和缓一点,李氏疑惑地看着他们,“我怎么听人家说,是家里看大房赚了钱,又想让搬回来,俺闺女不同意,你们就要撵人霸占钱物呢?”

  “冤枉!可真不是。”张氏赶紧解释。

  二嬷嬷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样子,“大嫂子,真不是那样的,俺们这个老四家,不是那样的人。分家是有证人,列了单子,按了手印的,怎么可能再逼着搬回来呢?就是大业娘成亲时候的嫁妆,俺这个四弟媳妇都一直说不好意思呢。”

  张氏眼皮子一跳,顿时恶狠狠地瞪着她。

  二嬷嬷却不管,笑道:“老四家的,你不是一直说对不起孩子吗?当初家里穷,用了人家的假装,那大衣柜、打木箱、八仙桌、梳妆台、炕柜可都是人家闺女的。你不是说分了家就还给她吗?是不是已经还了?”

  张氏和老秦头顿时脸上挂不住,张氏更是脸色煞白煞白的,比柳氏还白,那东西是她做主让媳妇交出来的,她用着一部分,给二房三房用了一部分成亲。

  外面三婶听见暗叫不好,又打发秀美赶紧去叫人,很快秦大福和秀瑶几个就匆忙跑过来。

  三婶在门口等着他们,看见他们提着灯笼过来,讥讽地哼了一声,“大哥,你们还真会算计呢,跟爹娘演这出戏,也不怕寒了爹娘的心。”

  秦大福根本没心思听她的,都这个时候了,她还说堵人的话,莫不是要逼死自己大嫂才甘心。秦大福自动将她列为不想说话一类人,看也没看就往里冲,进了堂屋,他看了二爷爷和二嬷嬷一眼,上前就给老柳头和李氏赔罪,扑通跪下,“爹娘,都是我不好,是我混账,让你们失望了。”

  李氏这时候一句话也不说,又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可怜的闺女,怎么就这么命苦呀,还整天跟我显摆,说找了个好男人疼人,疼孩子……可怜的闺女……嫁妆都被人拿去使了,还跟我说一点都没受委屈。”

  李氏这么哭天抹泪的,秦大福的内疚更是像一把尖刀剜着自己的心,“娘,娘,俺媳妇她,她没事的,嫁妆……”他扭头看了张氏一眼,也不好说什么,他还能逼着娘往外拿东西不成。

  他又赶紧对老秦头和张氏道:“爹,娘,你们没跟孩子姥爷姥娘说清楚呢都是误会。”

  张氏立刻反应过来,可还有点不甘心,“你二大娘在这里和你岳母说呢,都是误会。之前说什么分家,其实不过就是说现在先别分家,等我们老两口老了,他们兄弟再分家,哪里知道老大家的不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还假装跳河,这算是什么话啊?”

  李氏冷笑,一下子又被拱起了火,“他奶奶,我也不多说什么,你们当初分家怎么分的?找了证人的?你们怎么分的我不管,现在又要怎么合并我也不管,怎么的俺闺女不同意就给逼得跳河了?一会儿说是不小心掉河里去,一会儿又说假装跳河,到底是不是给逼着寻思?这要是一个整天哭哭啼啼过不下去的人,跳河大家也不奇怪,俺闺女是什么人,四外村的人谁不知道?人和善,又不和人交恶,为人也不是个忒小气的,你们要怎么的,才能给逼得跳河了?我倒是要说道说道。”一会儿说不小心掉下去,一会儿又说假装跳河,有实话没有?

  张氏被二嬷嬷顶得浑身难受,恨不得跟他们好好理论理论,还想说,老秦头赶紧扯了她一把,一脸愧疚地给李氏和老柳头作揖,“亲家,你们别生气,这事儿呢还真是个误会。我们不过是那么一说,没真想着要怎么样的。孩子也是犟,哎,不说了,不说了,都是我们不对,是我们欠考虑了,我们去给孩子赔不是。”人家老柳家给自己家的帮助太多了,那年冬天,自己生病,还是老柳头请了郎中抓了药给自己看病。他们一出面,自己也真是不好说什么的。

  听他竟然承认媳妇是因为分家才跳河的,张氏顿时没了脾气,面色灰败,没有了斗志。

  二嬷嬷讥讽地看着张氏,自己要是不来给她搅局,他们还不承认是逼着媳妇跳河了,说什么不小心掉河里去,骗鬼呢。干活的大人,离着河也是有个几丈远的,眼神得多不好才能掉河里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