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赵大娘自然知道佘家要换亲的事情,她道:“要说人家,真是户好人家,家里有地有钱的,那闺女真没的说,就是你们秀芹秀娴两人糅合起来的模子,那佘玉宝,也是个俊秀人,可惜就是有病。”她摆摆手,惋惜地道:“大妹子,我和你这关系了,我跟你说实话,千万不能嫁,嫁了就是毁了闺女。”

  柳氏点点头,“我自然是不肯的,之前有人来说,我没同意。”

  赵大娘一脸的鄙夷:“我跟你说,他们家许给媒人事成给至少三十两银子,说到我这里,我直接拒绝了。要是家穷点,我还好通融,这种情况,是没得说,做媒人也要有德行,不能坏了阴德啊。昧着良心的事情,我可不能干的。”

  柳氏嘴角浮起一个讥讽的笑容,赵大娘忙道:“大妹子,你别笑呀,我真是这么想的。”

  柳氏赶紧解释:“大嫂子,我怎么会笑你呢,我是笑……哎,说出来让你笑话,算了,给我们说亲的那人还是亲戚呢,不说了,怪寒心的。”

  这么说,大姑家肯定也是拿了人家钱,否则怎么那么上心地来说?人家都说姑亲侄子侄女,可真是不知道她大姑是真亲还是假亲。还有她嬷嬷,就那么急巴巴地要把秀芹往火坑里推,柳氏心里的火越拱越旺。如果不是自己的大姑姐和婆婆,真恨不得冲过去砸破他们家的锅,让他们办这个缺德事。

  赵大娘走后,柳氏就和秦大福商量定下秦业的事儿。秦大福仔细地听了,又加上秀瑶和秦业都认识许二妮,他觉得也不错。要是儿媳妇是秀娴那样的性格,为人爽利,没有坏心眼,那可是极好的。他可是够了家里妯娌媳妇心眼多的,自己家还是简单点好。

  他同意了,柳氏就定下,她又专心忙活秀芹的,亲自跑了一趟娘家。回来之后,她满腹疑团,对秦业道:“大业,你去水城子把你赵大娘用车接来,就说我有话要说呢。去的时候买上三把鸡蛋再扯几尺布去呀,人家来来回回好几趟,咱还没什么表示过,等事情成了,可得好好谢谢。”

  秦业就去把赵大娘接了来,还让秀芹做了桌子菜,请她吃酒。

  赵大娘诧异道:“大妹子,今儿是干什么?怎么喝上酒了,咱这不是还没办喜事吗?那时候请我坐大席就好。”

  柳氏笑道:“你可千万别客气,这都是咱们自己菜园子的菜,除了一点点肉,都是自己家的。”她夹了一筷子那个凉拌盐蒿,“这个可好吃,保管没吃过是好东西呢。”

  赵大娘吃了一筷子,感觉很是爽口,诧异道:“这个是什么?”

  柳氏道:“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听说是过了青州府多得是呢,咱们济南府少见。叫盐蒿。”

  赵大娘记着了,秀瑶从另一间屋过来,笑道:“赵大娘,你可多吃点,这个菜降血压,能让人长寿呢。”赵大娘有点胖,走路呼哧带喘,绝对的血压高,所以秀瑶这么说。

  赵大娘笑道:“什么是血压高?我倒是经常上不来气似的。”

  秀瑶笑道:“孙郎中那里学来的,我也不是很懂,好像就是说人的血的东西,好比说你脉搏跳的快,就是高,太慢就是低。”她不懂医术,反正赵大娘也不懂,她就忽悠。

  赵大娘道:“哎呀,小姑娘懂得怪多的,我是挺难受,得多吃点。”

  秀瑶道:“娘,我去割点,让俺大娘拿回去吃,天天吃上盘,保管一个月就见效了。”

  秀瑶说着就去了场里,柳氏就和赵大娘说正事,“大嫂子,你认识那么多人家,白家疃去过吧。”她记得赵大娘说过白家疃哪户人家的,不过当时她因为对老白家有意见就没提。

  赵大娘点点头,“是呢,你问谁家?”

  柳氏就把老白家说了,“他们三小子不是说早就定了亲事吗?”

  赵大娘道:“是呀,以前还说呢,说是定了杨柳村家个孙女还是什么的,说人可好了呢。怎么,不成了?白家疃离咱们有点远,没事我是不去的。”

  柳氏就去拿了五百钱出来,道:“大嫂子,这个钱给你做跑腿钱,我有件事,你一定要帮我打听一下,否则我是真憋得慌。”说着她就把秀芹和白家的事儿说了一下。

  赵大娘恍然大悟,“你们还有这段渊源,我自然要帮忙的。”她只收了一百钱,“我坐个驴车就去了,用不了那么多,等事成了,闺女儿子的,你双倍谢我就好。”

  柳氏笑着许诺:“我给你四倍。”本来就许诺儿子的事情双倍,如果女儿的也成了,自然还要加倍。柳氏过日子节俭,可该大方的时候一点都不吝啬。

  赵大娘自然卖力,回去之后立刻就跑了一趟白家疃,去了老白家,安氏见是媒婆,自然亲自接待,以为是别人介绍来给儿子说亲的。赵大娘就把柳氏说的事情问了,笑道:“大嫂子,你可别怪我多嘴,我是做媒人的,跑个腿,给你们去去疑,免得你们脸皮薄,都不好意思说,疙疙瘩瘩的,不好。”

  安氏不悦道:“她还让你来问,也真好意思。”

  赵大娘不解地问:“大嫂子,你怎么这语气,柳家娘子可是少见的实在人,我做媒人都这么说,你就该知道的。”

  安氏冷笑道:“你们自然说好听的,拿了人家钱,给人家办事。”

  赵大娘也不乐意了,“大嫂子,你这样就不对,我是来递个话问个明白的,我也是知道咱们是实在人,我才这样说,否则我就套你的话,跟你扯东扯西,也就问出来了,我干嘛还得直接说人家柳家娘子?我不过是看他们闺女模样有好性子又好女红又好,真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不好的,你家三小子模样好脾气好样样都好,正好是个登对的,你说我不是做媒人的习惯吗?我和你扯葫芦瓢做什么?”

  安氏见她不乐意立刻道歉,得罪了小人也不能得罪媒人,否则你可就有的受了,她道:“你不知道呢,我们那一次请了媒人去,结果回来说,人家秦家那姑娘找了人家了,不过是嫌人家有点穷,不乐意,就想拖着找更好的,找到我们家,要是订了亲,就退了那边的。”

  赵大娘一听,气得两眼冒火,一拍桌子站起来,“哎呀,天地良心,这是哪个天打雷劈的造谣,人家秦家大姑娘,好好地在家等你们呢,从春天等到了秋天,也不见你们上门提亲。倒是有人给介绍一门换亲,人家不同意,哪里就成了嫌贫爱富了。”

  安氏一听也愣了,她道:“啊?有人造谣?可她嬷嬷亲口告诉我们说她孙女已经定亲了呢,她两个婶子也帮腔的。”

  赵大娘气得浑身的肥肉都打哆嗦:“真是没见过这样的嬷嬷,哪里能瞎说话呢,我是做媒的,正给人家张罗呢,我能说瞎话砸自己的生意?又不是天南地北地瞎说,大家都认识,我哪里敢。不信你跟我去问问,咱们把话说清楚。”

  安氏心下就信了,赵大娘又问谁说的秀芹家嫌贫爱富,安氏笑了笑:“我们去了人,她嬷嬷说订了亲的,后来我们又见老柳家还给她张罗呢,就寻思肯定是这样,倒也不是谁说的。”

  赵大娘不信,笑问:“大嫂子,你还跟我们一样吃消息饭?还怕砸饭碗?”

  安氏叹了口气:“罢了,反正也没什么,告诉你也无妨,是杨柳村旁边的大榆树村的老邱家说的。”

  老邱家?赵大娘盘算了一下,道:“老秦家那个二媳妇娘家,好像就是姓邱吧。”和柳氏一家打交道多了,她也会问问的。

  安氏摇头:“那我们不清楚,是老邱家说的,邱高楼家。”

  赵大娘冷笑道:“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妯娌呢,心肠恁黑。正是他家。”

  安氏一听顿时也来气,“怎么这样?我看老柳家人和善,闺女应该不差,那妯娌怎么这样阴人?是不是妯娌处的不好。”

  赵大娘笑得颇为讥讽,“大嫂子,这点咱们还不懂?都是有婆婆妯娌的人,有时候人家就看你不顺眼,你做的再好,人家也能挑出一千一万个理由来作践你。”

  安氏叹了口气,“还真是呢。”她自己也有婆婆妯娌,虽然熬出来了,可也知道的。

  赵大娘却欢喜得很:“要真是个误会,你们还得去说开了,就算不做儿女亲家,怎么说也光明磊落的。”

  安氏点点头:“该当的,晚上老头子回来我就跟他说。”

  赵大娘就告辞,安氏忙让大儿媳妇拿五百钱来给她,赵大娘只接了一百,笑道:“本来不该要,可我想先拿个彩头,回头成了,你再谢我。”

  安氏明白她的意思,她和老头子也是看着秀芹各种好呢,后来给儿子相亲,看了好几家就是不中意,儿子看不上只念着秀芹好,他们也是觉得不中意。虽然说秦家穷点,可姑娘好,还有老柳家那层关系,他们怎么看怎么好。还看过秀瑶,那么个漂亮灵巧的小姑娘,姐姐肯定也更好。

  等赵大娘走了,安氏就让人赶紧把老头子叫回来,老白头回来,安氏将事情跟他说了,懊恼道:“你说那媒婆也是,也不把事情打听仔细了,结果让咱们做了小人,得罪人,这下可好,我都没脸去说。”

  老白头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咱们登门赔罪就是了,反正咱们也是受人蒙骗,诚心点,人家不会真的介意。”

  嘴上这么时候,心里也是又惊又喜,惊得是自己险些错怪了好人,误会了人家姑娘的名声,喜的人秦家是好人家,就算穷点,可人好,他还是乐意这门亲事的。

  老两口就商量怎么弄,是先去老柳家,还是直接去秦家。

  安氏想了想,“我看,咱们先去老柳家,说清楚了,让老柳家帮咱们说项说项。”

  老白头却不同意:“我看不如直接去秦家,显得咱们更有诚意呢。”

  安氏便说好,她就寻思着买什么礼物去,想了想,道:“买几匹尺头,两根银簪子,一对金耳坠子,你看好不好?给秀芹赔礼道歉的。”

  老白头点点头,“再多买些点心,带上半扇猪肉。”

  安氏笑道:“该当的,我让老大去办。”

  且说赵大娘离开白家就回了家,天色已晚,只好第二天去秦家,跟柳氏把事情说了。柳氏一听,简直是气得两眼发昏,谢了赵大娘,等赵大娘走了,她就在家里盘算着怎么是好。

  她这么性子和顺的人也是气得心脏突突地跳,以前这个婆婆是鬼迷心窍了?非要把自己孙女往火坑里推?还有那个二婶,简直是黑心肠子的,竟然敢随便造谣,都说一家人望着好,她们不想自己努力,就想盼着自己家不好。这事说不得也是有三婶的份儿,她不掺和,二婶也没有那么厉害。

  她恨不得立刻就去婆婆家问个清楚,怒气冲冲地走到了张氏家门口却又刹住脚步,按耐住性子,只装做不知道。

  自从那次要闹大房搬回来的事情,她“跳河”以后,婆婆表面对她非常和善,她也觉得婆婆已经不再插手自己家的事情,感激公婆明事理,所以隔三差五的就给公婆送好吃的改善生活。

  大家表面处的很和气,自己要是冲过去闹,一点都不明智,还让男人跟着做夹心饼,不上算,要再想想,于是这事就搁起来。

  七月底,正是拾棉花的季节,不过秦家就种了那么几亩,也不算累,秀娴一个人就能顶下来,不要秀瑶和秀容去。

  秀瑶和秀容依旧在场里忙活,棉花地里套种的绿豆熟了,两人拎着袋子,一口气将它们都摘回来。因为绿豆荚一黑,太阳暴晒就容易爆裂种子都飞了,所以必须在刚成熟还没来得及熟过劲的时候赶紧摘回来。

  这些都是自己家种了自己家吃的,夏天熬个绿豆汤解暑,还能做个绿豆凉糕,丰富饮食,大家都爱吃。除了绿豆,秀瑶也在棉花地里套种了红豆、蚕豆等。这个季节收了豆子,直接就将豆秸割了扔在地里,用铁锨挖土掩埋,绿豆秸腐烂快,一场雨就能腐烂掉直接就能做下茬粮食的肥料。

  谷茬种棉,豆茬种麦,轮换起来秩序井然。

  这时候甜菜、向日葵都要成熟,每日去看看,随时都可以准备着收割,就看天气如何。这日,大家估计连续都是好天气,秀瑶提议就把向日葵割了。

☆、176 大姐定亲;

  176、大姐定亲

  向日葵熟了,向着阳光的头沉甸甸地垂下去,果实累累,颗颗饱满。有些高的秀瑶都要踮着脚,用镰刀勾下来才能掰到朝阳花盘。

  她们肥料施得足,向日葵长得也好,一个个跟小盆一样大,沉甸甸的,几个堆在一起秀瑶就拎不动。白天割向日葵头,晚上他们就往下剥瓜子,或者用手,或者随便用什么用具,先弄出一片小口子,然后就能哗啦啦地将瓜子都拨拉下来。

  向日葵是高产作物,一亩地能有三四百斤,远远超过这时候的小麦、谷子。

  这时间冯掌柜又来提了一次货,秀瑶赚了第二个七吊钱,柳氏照旧攒在那里。

  这日大家正在家里从向日葵盘往下扒拉瓜子的时候,听见有人叫门,一般如果是本村人,都是招呼一声就进屋了。这人没进来,柳氏就知道是外乡人,她亲自起来去看。

  见门外是一对老夫妻,便问道:“两位找谁?”

  那两人自然就是老白头和安氏,老白头笑道:“我们找秦大福,秦家。”

  柳氏疑惑地看着他们:“这就是了,两位?”

  老白头就自报了家门,老白头自然比老秦头和老柳头年轻,但是又比秦大福大的,也自称老头,所以人称老白头。

  柳氏叫了声白大哥大就请他们进去,老白头一脸的不好意思,呵呵笑着,“误会太深,俺们老两口特意来赔罪了。”

  柳氏谦逊地推让:“那可不敢,怎么能让老哥和老子这样呢,快屋里坐吧。”说着就喊秦大福。

  秦大福听见赶紧起来,迎上来寒暄着,知道是白家他也挺高兴,他听柳氏说过了,知道老白家是来赔礼道歉的。

  秀芹见状也赶紧带着妹妹们上前问好。

  秦业和秀娴在场里看场,不在家,秦显去读书了,家里就他们几个。

  大家寒暄着,柳氏请他们屋里去,老白头道:“屋里去什么,咱们就坐这里说话,你们不埋怨我们,不记恨我们,还让我们进家门,我们老两口呀,都够开心了。”说着就把带的东西放下。

  柳氏赶紧帮忙:“老哥子怎么还这么客气,带什么东西。”

  安氏笑得非常没底气:“不是什么稀罕东西,都是给孩子的。”说着又特意自己拿出一只小木匣子,递给秀芹道:“秀芹,大娘给你准备了点小礼物。”

  秀芹不接,柳氏笑道:“孩子害羞。”说着就替秀芹接了。这门亲事,老柳家乐意,柳氏也乐意,毕竟早就相看好了呢,而且大家都熟悉,安氏为人他们也都知道以后也不会对孩子差。

  所以柳氏早就让秦业送草的时候跟老柳头和李氏透过消息了,那边就先不用再谈,看看白家的意思

  秦大福问他们怎么来的,安氏道:“家里驴车收谷子呢,我们嫌牛车慢,不如走得快,走过来的。”

  看柳氏一脸担心,老白头补充道:“路上搭车了,没累着。”大家笑起来,秀芹立刻去端了自己家熬得绿豆汤出来给他们解暑,毕竟大老远地走过来,顶着大日头,可不是好玩的。

  说了一会儿话,柳氏笑道:“你们聊着,我去准备饭,要是晚了就在我们这里住下,我们家小,去他三爷爷家借宿也是一样的。”

  老白头忙摆手道:“那可不用,不能太打扰,秀芹娘你别忙活,就做点家常饭咱们一家人吃吃就好。”

  秀芹一听,整张脸都红彤彤的,秀瑶和秀容相视一笑,有点好奇那个白家三小子什么样。安氏也看出秀芹害羞来,就提议去屋里坐,他们在西间炕上说话,柳氏带着秀芹几个在下面忙碌。

  老白头提了十斤肉来,原本说要买半扇猪肉,想着夏天容易坏,到时候不方便保存,所以也就不多买,把钱买了别的礼物也是一样。

  柳氏让秀瑶去叫了秀娴回来,让她去庙子子割了三斤烧肉回来,还买了一条鱼。

  秦家菜园里多的是菜,现在还没完全过季,也能凑满满一桌子。

  柳氏杀了一只鸡,斩块,拿香油炒,然后加咸菜调味。把老白头带来的肉烀了五斤,然后切片,又让秀瑶捣蒜泥,到时候用白肉蘸蒜泥,烧肉、一个大将鲫鱼汤。除此之外,还做了几个蔬菜,酱爆茄子、肉炒芹菜、五花肉炒扁豆、凉拌盐蒿、蒜蓉拌黄瓜、韭菜炒蛋、炒青菜等十几个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