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连秦扬叫她也没听见。

  “姐姐,你想什么呢?”秦扬好奇地看着姐姐盯着一头驴使劲地瞧,看得很是痴迷的样子。

  秀瑶随口道:“这要是用水连磨,或者牲畜也行,肯定比这个要快,姥爷怎么不弄呢?”这不是什么高科技,她相信这个时代绝对会有的,只是不明白为何姥爷的磨坊里没有采用。

  难道是成本高?或者是不适合?

  南方水乡水碓磨坊用来加工稻米是非常普遍而方便的工艺,小麦和稻米不一样,加工的方式也稍微不同,但是磨麦子是绝对可以用水力的。

  她得抽空去南边的河边去考察考察看看,能不能给姥爷提点好的建议。

  只是——就算是有好建议,又用什么借口呢?

  毕竟她还小呢。

  这时候一个十三四岁,相貌俊雅的少年恰好听见她的话,不由得扭头来看她,见她不过是个乡下小丫头,瘦瘦小小的,头发枯黄面色略显苍白,显然是缺衣少食导致的。不过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瞳仁黑亮,倒是非常有神,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读书人家千金的样子。

  他忍不住问道:“这位小妹妹,你从哪里听来这个?”

  秀瑶猛地回过神来,瞥了他一眼,看他穿着一身靛蓝色绸缎袍衫,腰间系着块白色的玉佩,皮肤白净相貌出众,一看就不似乡间之人。她不禁暗暗自责自己这是傻了吧,忙道:“我听几个外乡人在俺们村叨咕呢。”说着她拉着秦扬道:“走吧,我们去帮忙做饭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少年目光里充满了好奇,看秀瑶跑得急,禁不住微微一笑。

  这时候一个稍微小点的少年跑过来,叫道:“宁少爷,你跟谁笑呢。”心里却道,宁少爷你不笑都那么好看,还冲着人笑,小心惹出什么乱子来。

  嘴上却又道:“宁少爷你看到磨坊了吗?是不是很没意思?一点都不好玩儿,我们走吧,我娘还让我给二姨家送面呢。”

  顾宁又笑了笑,“柳青,这家有个小丫头挺有意思的。”

  柳青回头看了看,道:“这是我四爷爷家的,他们和我们不是本家。不过他们家哪有什么小丫头倒是小姑凶巴巴的吓人,都说是朵刺玫瑰,又好看又扎手。”

  顾宁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道:“你四爷爷家这磨坊够单一的,这么做,累死也赚不了什么钱吧。”

  柳青憨笑道:“宁少爷不必替我四爷爷操心,我四爷爷都不着急,反正都是乡里乡亲的帮忙,四爷爷家有地呢,和我另外几个爷爷家一起种着,饿不着他们。”说着他便把面袋子装在独轮车上,又对

  柳起道:“哥,那一小袋子麸子就不要了,留着喂驴。”说着就和顾宁一起往外走,“宁少爷,咱们还去河边看看吗?”

  顾宁微微颔首,“要的,直到把这附近的河道都勘察一遍就算行了。”

  那边柳起看着他们出去,问柳飞道:“和柳青一起来的那个挺俊秀的小伙子是谁?你认识不?”

  柳飞道:“我也看见了,不认识呢,可能是任家亲戚,哪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吧。”

  柳起却道:“我看比任家那些儿子可漂亮又文雅,像正经的读书人。”

  秀瑶回到后院,洗了手帮大人包水饺,陈氏说让她玩就行了,她却不肯。

  李氏看着秀瑶包的水饺,不是像他们那样一个三个指头捏皮,而是两个手那么往中间一凑,一只元宝就出来了,她诧异道:“大业娘,你们家包餶餷还这样呢?”

  柳氏看了一眼,笑道:“没呢,瑶瑶,你跟谁学的”

  秀瑶只是习惯性的动作,这个倒忘了瑶瑶以前没包过的,她赶紧道:“我看你们包,我就会了,我指头力气小,那样怕捏不紧,我就这样用力一攥,就结实了。”

  柳絮笑道:“我也试试。”她十指纤纤,虽然有做活儿留下的茧子,但是肌肤白皙,很是好看,捏着一只饺子,十指像秀瑶说的那样一攥,一只饺子也成了。

  她欢喜道:“还真是像元宝呢,好看。”

  秀瑶抿嘴直乐,小姨就顾得好看了,口都没粘牢,“小姨,你看它冲你直乐呢。”秀瑶指了指那只饺子。

  陈氏道:“笑了好,等下的时候,保管中!”

  家里如果有读书的人,下饺子的时候破了不会破了,而是说中了,要是做生意的不说破了,就要只说赚了。

  饺子包的差不多了,秀瑶又帮忙扒蒜,拿蒜臼子捣蒜泥,捣得黏糊糊的,然后柳芸从酱坛子里掰了一块酱出来放进去,让秀瑶再捣捣。

  秀瑶看着那块酱,姥娘家给的酱球一个个黑亮油汪汪的,闻着就香,吃起来更是别有风味,炖茄子、做汤、捣蒜泥什么的掰块进去,能更好的提味儿,又香又鲜。

  她好奇道:“姥姥,这个酱是怎么做的啊?今年不做了吗?”

  李氏笑道:“今年的早就晒好了,你姥爷还给你家送了十来个去。”

  秀瑶想起来了,“那之前太阳都不如现在好,怎么不现在晒呢?”怎么也得晒好几天呢。

  柳絮插话道:“你姥娘有讲究的,说是三月里不晒酱,晒酱死一炕。”

  秀瑶没听懂什么死一炕,又问了一句,柳絮就捂着嘴笑,柳氏嗔了她一眼,

  “别听你小姨瞎说,就是以前老人的话儿,说是养姑娘的人家,三月里不晒酱,晒酱死一炕,其实是丝挠的意思,三月里天热了,晒不好就丝了容易臭。”

  秀瑶算是又长了见识了。

  那边柳霞擀完了皮道:“瑶瑶还真是大了,现在对什么都稀罕,看来以后是个早当家的。”

  大家想起她掉河里的事情,都寻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至少比以前变聪明了,不过有李氏不许再议论掉河里的事情,她们也就不说了。

  秦扬突然道:“呀,姐姐是不是被人换了脑子?”

  秀瑶被他吓了一跳,这破小孩儿瞎说什么实话呢。

  众人却笑起来,知道他说的是姥爷讲过的瞎话儿,有个书生嫌自己笨就去求神拜佛让阎君给他开瓢通窍换脑子变聪明的故事,他们自然不知道秀瑶的秘密,一笑了之,却把秀瑶惊得一身汗都出来了。

  不过她觉得也没什么好怕的,对于一个小丫头,大家没那么容易怀疑什么异端的,毕竟她也没有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来,身子是这幅身子,人家只会说她长大了,绝对不会联想太多。

  所以,也没什么好太过惊弓之鸟的。

  饺子包好以后,陈氏和姚氏负责煮,姚氏烧火,陈氏下饺子。水开了,水花翻滚着,一盖帘饺子跟大白鹅一样下了河,陈氏拿漏勺贴锅边往中间冲了冲,然后盖上锅煮。约莫了时间,掀锅一看,水又开了,就拿漏勺继续冲一冲,然后点凉水进去,如此三开三点,白白的饺子飘浮在水面上,水花一滚滚的煞是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分量十足,就不双更了,感冒没力气。

☆、亲密接触(上)

  秦扬和秀瑶两人站在一边敲着,秦扬嘻嘻笑道:“好香啊。”

  秀瑶也笑:“是不是不用限量吃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姚氏笑得很响,“就你那肚子,敞开了能吃十个?你嬷嬷也是,你这么个小丫头还不让吃饱,也不知道亏不亏心。人家家里有点好吃的,都是大人舍不得吃给孩子吃,粮食不够,大人不吃给孩子吃饱,就你嬷嬷怪,非要克扣孩子那点口粮。” 

  陈氏给她使眼色,让姚氏别说了,毕竟张氏也是秀瑶的嬷嬷,孩子二姑的婆婆,背后不能议论长辈,她道:“穷也没办法,男人还得下地,要没点粮食还真顶不住呢。”

  姚氏哈哈笑着,“我也就那么一说。”

  饺子熟了,陈氏赶紧用柳条笊篱捞,那边李氏大声问:“大嫂,中了没啊?”

  陈氏大声回道:“中了,中了,咱家可赚了!”说着捞起了一笊篱,盛在早先备好的两只青花瓷盘里,放在灶台上,余下的捞出来盛在高粱挺杆缝的大盖帘上。

  李氏亲自端了那两盘饺子去堂屋,将饺子放在靠北墙当中的翘头桌上供着,又摆上两双崭新的鲜红筷子,然后上了三炷香。

  大舅搬了一把靠背椅子来放在堂屋翘头桌下的八仙桌前,“娘,你坐吧。”

  李氏笑着摸了摸鬓发,又擦了擦脸,在椅子上坐下接受众人磕头,“一起来吧,别一个个的了,餶餷该凉透了。”

  老柳头笑嗨嗨地道:“你们磕着,慢慢来,不急,我先喝两盅。”说着就上了炕。

  堂屋里,大舅为首,二舅、柳氏、柳絮以及媳妇们、孩子们都跟着给李氏磕头祝寿。除非是五十、六十这样的整寿,老柳家平日是不过生日的,老人孩子都不过,毕竟若是要过,就得花费,人家再来祝贺又要摆酒,一桌酒席就算再怎么节俭也是价值不菲的。

  大家磕头的时候,说着吉利话,轮到秀瑶了,她拉了拉秦扬,两人脆声脆语地齐声道:“恭祝姥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财源广进、合家欢乐。”

  大家听着很是欢喜,李氏乐得更是合不拢嘴,连声说孩子大了懂事了,这时候秦扬却说乐呵了,继续道:“抬头见喜、新衣满柜、六畜兴旺、五福临门……”

  秀瑶赶紧拽他,李氏却乐得眉开眼笑地,抚掌笑道:“好好好,扬扬说得好。”

  秦扬表现了一通,见大家都夸他,才心满意足地笑起来,这原本是秀瑶为了哄他,教着他瞎念的过年贴的一些吉利话。

  李氏笑道:“好了,都起来吧,吃饭了。”

  饭菜摆在李氏住的东间,炕上一桌子

  ,炕前一桌子,一大家子人围着一起吃,其乐融融。

  虽然柳家不像秦家规矩那么大,但是媳妇也是不上桌的,老人孩子闺女在炕上,男人们为了一会儿干活方便就在炕前凳子上坐,三个媳妇还是站着在一旁伺候。

  老柳头道:“行了,也都好了,大嫂二嫂你们也坐下吃吧。”

  陈氏笑道:“爹,我们下面有呢。”说着就带了儿媳妇和二舅妈一起,三个人在堂屋吃。

  这一顿饭,让秀瑶吃的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在,叔叔姑姑都在家,一大家子人,也是这样热热闹闹的。不过,那时候媳妇们已经不会不许上桌了,收拾完了,也是要坐下一起吃的。

  喷香的饺子,韭菜鲜香,鸡蛋软嫩,白菜猪肉的饺子味道鲜美至极,萝卜馅的也别有味道,秀瑶吃一个这样的吃一个那样的,从来没有这么幸福过。

  除了水饺,另外还有菠菜虾仁汤,一大盘子烧肉,猪头肉、肠肝肚等应有尽有。

  这烧肉是秀瑶两世为人吃过最好吃的烧肉了,这种适合凉拌吃的烧肉和热吃的红烧肉又不同,口感不同,味道不同,在她的心里不分轩轾了。

  柳絮用胳膊拐拐她,让她看二舅,秀瑶忍不住乐,二舅果然喜欢吃肠,每吃一口格外享受,砸吧着嘴,不大的眼睛就眯成了缝儿。

  秀瑶吃了一块,觉得不像小姨说的那么夸张,可能因为有姜等填充物,所以根本不怎么臭,还挺好吃的。

  好饭太多了,她肚子又小,这种一个那种一个,不一会儿也七八分饱了,肚子饱了眼睛不饱,有心要敞开肚皮吃个肚圆,又怕再肚子疼什么的。

  她暗暗地做了几次思想斗争,犹豫犹豫在犹豫,最后,还是一狠心把筷子放下了。

  哎,这些好饭,如果能排队吃多好啊,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

  见她把筷子放下,李氏关切道:“瑶瑶,怎么不多吃点?”

  秀瑶笑道:“姥姥,我吃饱了。”

  柳氏道:“娘,不用管她的,敞开了吃,她不会吃不饱的,倒是得惦记别吃撑了。”

  秦扬可吃撑了,吃完就嚷嚷着肚子撑,让秀瑶给他揉,揉了半天,他大脑袋一歪,就睡着了。

  李氏赶紧让大舅把他抱去另外屋里睡觉,嘱咐盖上被子,别冻着孩子。

  秀瑶看秦扬睡了,没有尾巴缠着,她便道:“哎呀,我好撑啊,姥娘、娘,我出去溜达溜达消消食啊,你们不用找我,我自己就回来的。”

  李氏叮嘱道:“别走远啊,就在家门口转悠转悠就行了,别去河边啊。”

  秀瑶赶紧应了,一溜烟地出去了。

  出了门,她就沿着那条两边遍植杨柳的南北大街往南走,一直走到东西大街又往东拐,走了差不多两刻钟的下坡路就看见前面矗立着的高大的水闸。

  大清河是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河边遍植杨柳树,一直往东在东平县内注入东平湖,然后再注入黄河。

  沿岸河堤修得很是牢固,河水在河堤内犹如温顺的巨龙一样慢慢地流淌,这不是秀瑶要找的,她走到一片土坡上四下里看了看,然后继续朝前去。

  不多一会儿,就听见了轰鸣声,果然有一段河堤往下走,河水断层落下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让人有点胆战心惊的感觉。

  河边风大,河水落下溅起的水花飞起老高,在阳光里如同碎金子一样闪耀着光芒,不远处甚至还有高大水车慢慢地转着,将水不断地提拉去高处,倒进水槽然后流到南边的田地里。

  就是这里了,秀瑶心下大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