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秦扬一把抢过去,“给我吧,我姐姐才不要呢。”

  柳红木略一犹豫就被抢走了,不过他立刻又笑起来,对老柳头道:“爷爷,我去看看棉花苗出的怎么样,你去干嘛啊?”

  老柳头道:“那块沙地捯饬捯饬。”

  柳红木诧异道:“我看到了呢,还栽了东西,是什么?”

  老柳头随口道,“管人家要的一点种子,说是叫地瓜呢。”

  柳红木就好奇了,也跟着去看,到了地头也不去看苗,要帮老柳头挖坑,老柳头让他走他也不肯,呼哧呼哧地就帮忙干起活来。

  秀瑶则领着秦扬以采野花为名又去勘察地形,将图形一一记在脑子里,看得差不多了也采了好多野花,就领着秦扬回去。

  上坡的时候发现姥爷正和几个人说话,其中一个人还在弯腰看自己的地瓜,她对秦扬道;“小羊儿,快走,去看看咋回事呢。”

  秦扬嗷嗷道:“姐姐,有人偷咱家地瓜。”

  秀瑶拉着他的小手上坡,“还没结果呢,哪里有的偷,不怕。”

  两人上了坡,来到地头上,就见姥爷正和一个穿着酱色绸衫石青细棉布裤子的老者在说话,那一边一个穿着石青色衣衫的少年在看她的地瓜。

  她忙走过去,柳红木忙道:“我告诉他别给碰坏了,他没乱动。”

  秀瑶朝他甜甜一笑,“谢谢红木哥。”然后往地瓜垄处走去,恰好那人也起身看过来,秀瑶一愣,这人她认识的。就是那次来姥爷家看磨坊的那个少年,嗯,还有一次,似乎是在她家种棉花的时候,老秦家和周小利父子起了冲突,他过来帮忙说话。后来听姐姐们说,也是他救了她,当时因为她魔怔了所以没来得及跟人家道谢。

  想起自己那天被张氏打,秀瑶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还有点很是不好意思。毕竟被人当众扇耳光,怎么都觉得尴尬羞愧,虽然现在是个小姑娘,可那面子和自尊,却是十成十成年人的。

  秀瑶略一犹豫,顾宁已经看到她,他走过来,笑了笑,道:“是你啊,真巧,请问那是你栽的吗?”他指了指一边秧好的地瓜。

  柳红木听见了嚷嚷道:“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那是我四爷爷家的吗。”这种皮相好看的读书人就是奇怪,人家说什么不听什么,他刚才就说过了的,怎么还问。

  顾宁面色温和,不以为忤,道:“之前没见过,今天忽然栽上,我还以为是这位小妹妹的呢。”

  柳红木嘀咕了一句就不说话了,埋头继续挖坑。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里正甲首那里,是我根据自己剧情改了的,没遵循史料。

  谢谢8829183亲的地雷。

☆、52重大决定

  

  秀瑶忙上前跟顾宁道谢,这人眉眼清俊,一看就不是乡村孩子,那日对周小利说的话也是气势十足的,虽然还带着一点意气的稚嫩,却又远比同龄人要成熟。

  还有周小利问的那句是不是济南府顾家,她就心里犯嘀咕,别是什么大家子弟,可小心了,不能冲撞了大人物惹来祸事。古代的富二代有些人不喜欢招摇,出门喜欢来个微服什么的,若是起龌龊不大好。

  秀瑶谢他当日解围和相救的事情,顾宁笑微微地看着她,“举手之劳,不必再提。”说着又问那片地瓜。

  秀瑶道:“无意中得来的,有人得了一筐,我看见就舀饼换了几个,回来种着试试看。”

  顾宁听她语气倒是不想细谈,便也不再问,只道:“这物事我也见过,据说在福建一带种的多,有人带去江浙之地,却被那里的百姓嫌恶为贱民吃的,他们不屑一顾牲口都不吃。所以也就没有人再往北地带了,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

  那边柳红木听了突然觉得不爽,他拄着铁锨柄喊道:“怎么俺们家种了就成贱民吃的了,俺四爷爷种的,就是最好的。”

  顾宁听他那话有点故意抬杠,笑道:“我是说江浙之地。”

  柳红木梗着脖子,“我管什么姜地蒜地的,他这么说就是欺负人嘛,怎么我们吃就是贱民了。”

  顾宁不想跟他抬杠,便不言语了,秀瑶忙道:“红木哥哥,人家不是这个意思。江浙之地富足,人家不稀罕这个,没有人愿意种呢。那边的人说当地人,不是说我们呢。”

  见秀瑶如此说,柳红木挠了挠头,嘿嘿道:“好吧,不是说咱们就行。”呸啊,小白脸说话就是弯弯绕多,读书了不起啊,读书的人一肚子花花肠子,最不可交。

  秀瑶从顾宁话里也得到了几个信息,一是这地瓜已经在福建之地普及了,但是没有流传开。而是流传到江浙之地就断了,那边人不愿意种。估计是因为江浙之地富庶,一年两季稻米麦子的,收成很好不缺吃穿,根本就不会吃地瓜这种粗粮。二是,这个顾宁看起来身份果然是不一般的,能知道这些事情,去过江南,绝不是非常人家能办到的。

  她便问道:“江南除了稻麦还种别的吗?”

  顾宁见她好奇,便笑道:“自然还有的,除了稻麦,还有豆、烟草等,其他跟我们也差不多的。”顿了顿,他又道:“不过,今年来又有一种番麦,有人人在种,只是不多,江浙之地的农民也不喜欢。”

  秀瑶的心咚狠狠地跳了一下,激动得血液顿时倒灌将小脸都涨红了,番麦啊,番麦啊,那不就是玉米吗

  竟然有玉米了,在哪里?福建江浙也有?

  既然也叫福建江浙那地理位置是不是也在那里?

  不过,自己也去不了啊,怎么办,怎么弄点玉米种子呢?

  顾宁看她小脸红扑扑的,一双乌溜溜的大眼忽闪忽闪地看着自己,不禁觉得好玩,那边柳红木撇撇嘴,小白脸,长得好看点罢了,有什么好看的,买张年画看看不就得了。

  秦扬在一边玩野花呢,仰头看见秀瑶的脸红红的,吓得赶紧喊:“姥爷,我姐姐病了,脸可红了。”

  他这么一喊,秀瑶一下子回过神来,再一看顾宁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这下子脸忽得彻底地红了,她虽然瘦小,可皮肤还是白净的,这会儿是红到了耳根。

  这是臭小羊儿,胡说八道什么呢,自己什么时候脸红了,让人家看看这叫什么事儿啊,这么点个小姑娘看见个好看的哥哥就脸红,呸呸呸,太恶心了!

  顾宁却笑道:“这个节气种那番薯,稍微有点晚,不过也还将就,记得要在霜降之后才刨的,不能太早,否则结实更小了。”

  说着他往前走了两步似乎要去找那老者,又回头道:“对了,这个番薯,等盛夏初秋时候,可以用粪水来灌地垄裂缝的,另外这种番薯蔓子长到一定程度,记得摘心翻蔓子。”

  他比划了一下,秀瑶看着有半米的样子,他又朝她笑了笑,然后告辞走了。 他过去之后,那绸衫老者立刻就跟老柳头告辞,陪着顾宁带着几个人离去。

  秀瑶没料到他这样的人还能懂如何种地瓜?真是稀罕事,再说这地瓜也没普及呢,他又哪里知道的?秀瑶问道:“姥爷,他们是什么人啊?”

  老柳头道:“那是任里正,来视察河堤呢。”秀瑶嗯了一声,站在地头看过去,果然见他们又下去了,沿着河堤便走边指指点点的,那架势分明是任里正陪着顾宁来看。

  他?p>

  饷葱⌒∧昙停醋抛疃嗖还乃辏谷荒芨烧馐虑椋?p>

  柳红木干活很麻利,坑挖得差不多了,他对老柳头道:“爷爷,我看那小白脸不像好人呢。”

  老柳头斥责道:“别瞎说,人家可是读书人,是秀才老爷呢。”

  “啊?”柳红木惊得长大了嘴巴,足足能塞下好几个鸡蛋,“秀才老爷?怎么可能?”

  要知道当地人对乡绅们那是非常尊重甚至敬畏的,而尤其是那些读书走科举出身的乡绅。秀才虽然还不能做官,可门楣已经可以比普通人家高三寸,也免除了大部分的徭役杂税,这是莫大的荣耀,连里正家都不能有这样大的优待。

  怪不得刚才四爷爷对那个小子那么恭敬呢,原来是个秀才啊。

  秀瑶虽然了解一些科举的知识,只是没从小生活在这里,所以心底里没有他们对秀才那么深的感触,在她的认知里,以为年少中秀才的,可能就跟他们现代的高考状元差不多吧。

  大家都会羡慕赞叹,但是不至于那么敬畏的。

  老柳头挖了个一丈见方,半丈深的坑,还将坑壁都修理得很光滑,然后就等着到时候把厩粪都拉过来沤着,平日里就往里添加草、树叶子和草木灰什么的。

  修好了,日头也几乎落山了,夜幕浅浅地来了,带着一种朦胧的鸀意。河面都蒙着一层细纱样的水汽,拂堤杨柳在水汽里轻轻地摇曳,诗意如画。

  秀瑶站在地沿上遥遥地望着,这样忙碌而欢喜的日子,如果一直像在外公家这样,那可真好啊。惟愿能够凭着双手创造一份家业,生活富足,平安喜乐就够了。

  秦扬站在她身边,微微眯了大眼,一副装模作样地架势:“啊,好美啊,我的锦绣家园啊!”

  秀瑶扑哧一笑,拍了他一巴掌,“小屁孩儿。”

  秦扬笑道:“姐姐,我还以为你在这里欢喜呢,我也来欢喜欢喜。”

  柳红木也走过来,他扛着锄头,一张蜜色的脸庞映着晚霞,笑得憨憨的带着几分稚嫩,“走啊,我们勾榆钱吃去。”

  秦扬一听,立刻扑过去催他快点,秀瑶就去后面和姥爷一起走,老柳头推着手推车,笑呵呵的,满脸的满足和慈和,“丫头,等咱攒点钱,就来这里盖磨坊。”

  第二日,老柳头照旧领着秀瑶和秦扬来忙活。傍晚,三人踏着落日余晖往家走,姥爷说去割点烧肉给他们改善,就拐了个弯儿,从另一条路走。他没带钱就佘着,改天让孙子送过来,邻里百家的,大家都知根知底,知道他不是耍赖的人,自然是行的。

  回去的时候,经过一座祠堂,秀瑶听见里面有孩子们在读书,书声琅琅,很是动听。她不禁有点向往,不由自主地站定了脚步,往里面看。

  老柳头道:“那是任里正家的私塾,村子里的孩子要读书也去他家。”

  秀瑶听了几句,那些孩子读的竟然是论语?这么说,这里也是有孔子的?她挠了挠头,穿越这种玄妙的事情,还真是难以解释,而她到底处在怎么一条历史长河中也不得而知。

  “丫头,读书是有钱人家的事儿,跟咱没关系啊。”老柳头看她一副感兴趣的样子也颇为无奈,别说她嬷嬷不同意,就算他也不同意的。

  她没得吃,他能给,可这读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况且,一个女孩子,还是多学女红就好的。

  秀瑶笑了笑,对外公道:“姥爷,读书好啊,你让小正正读书吧。”说着她看了看秦扬,又道:“姥爷,你劝劝我爹娘和我爷爷嬷嬷,让小羊儿也读书吧,不读书,咱们家永远都是平头百姓。”

  老柳头很是惊讶,这小丫头脑子里到底是什么啊?连读书这种事她也能想到?

  秀瑶咬着唇,坚定地道:“姥爷,我跟着哥哥姐姐去听戏,戏里面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还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只有读了书,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你看那些读书人,就算是个秀才,咱们都尊得跟仙人似的。要是咱们小正和小羊儿也读书,以后中了秀才中举人,岂不是好事?”

  老柳头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他还真没听过,不过秀才这个事情他深有体会,平日里对秀才那是既羡慕又尊敬的,在路上老远看见就要赶紧作揖行礼。别说秀才,就是童生,甚至是什么都没中只是个读书人都格外受人尊敬的。

  要是自家也出个秀才?

  老柳头根本就没想过,还出举人?想都不敢想。

  他拧着眉,咬着唇,翘着胡子,喃喃道:“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想。”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很大的大事,他们这样的人家,吃饱饭就不错了,竟然还妄想着读书跟那些乡绅大老爷们比肩,这不是吃顿饺子烧肉那么简单的事情。

  而是想往上流社会里挤的问题,会不会被那些老爷们嗤笑,被乡邻们讥讽看轻骂他痴心妄想?

  他得回家跟老婆子老兄弟们,还有儿子好好合计合计。

  秀瑶看姥爷那样,就知道他是动心了,也不再紧逼,笑道:“姥爷,就算不中秀才,读书也能识字,以后咱家的磨坊大了,生意也越来越大,咱再开别的铺子,也得有人会记账,会跟官府打交道不是。”

  这——老柳头还真没想过,这么长远的事情,而且——那么好的没事儿,他也没想过,他习惯了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从来没有超支过。

  因为想事情,回来的路上就沉默了许多,到了家里,都在等他们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老柳头也很是沉默,李氏看了他一眼,大舅几个也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什么事儿,平日里乐呵呵的爹突然不吭声了,一脸的严肃。

  柳絮给秀瑶使眼色,无声地问她怎么回事,秀瑶只是笑。

  秦扬见状,咯咯笑着,“我知道,我姐姐说让小正正和我去读书,我姥爷就变大驴脸了。”说着把自己脸一扯,然后哈哈大笑。

  老柳头脸稍微有点长,若是严肃的时候,那脸就更长,而他平日里时刻嗨嗨地笑着,就不显得那么长。现在被秦扬一说,秀瑶发现还真是,忍不住也笑了。

  李氏也抿着嘴乐,柳絮更是忍不住,大舅咳嗽了两声,大家都闭上嘴巴不敢再笑,大舅道:“爹,我看读书这事儿不怎么靠谱,不说是束脩的问题,咱家就从没有人去读书,这要是突然去了,可让人笑话。”

  二舅几人也附和着。

  虽然读书人受人尊重,可那是人家读书人,像他们这种世代泥腿子还去读书,只会让人说痴心妄想,不是尊重反而是讥讽,若是考不出个什么名堂,那可就更厉害了。

  原本老柳头还有此顾虑,舀不住主意呢,如今被大儿子一说,反而硬气起来,他道:“我看读书是好事,不像咱们似的睁眼瞎。孩子读了书,就算是不考试,也有大用处的。”当下他决定让小正大点就去读书。

  大舅忙道:“爹,他才那么点儿,要读书也早着呢,还是让小飞去吧,他正好读书的年纪。”

  柳飞忙道:“大爷,我可不去,我要在家推磨。”

  大舅斥道:“净说没出息的话,你爷爷都说读书好,为啥不去。”

  柳飞低着头不言语,却还是不服气,转着眼珠子看他爹娘,想寻求帮助。

  姚氏听让儿子读书,她倒是乐意,就怕儿子不是那块料,她犹豫道:“爹,大哥,小飞脑子笨,怕是不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