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秦业说也是,然后他又去那边从柳升手里接过擦子,“哥,给我试试。”

  柳升交给他,教了他诀窍,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犹豫,关键手指头要翘起来,不能送进刀口里去。秦业虽然不识字,可做农活学东西却是个快的,几个地瓜就上了手,擦得嚓嚓飞快。就见他手上下来回地晃,然后地瓜雪片一样落在筐子里,很快就一大筐。

  他拎去已经出了地瓜的空地上撒开,然后秀瑶领着秦扬还有秀容几个就开始摆地瓜干。

  秀容看那些地瓜干有的瓤白有的带着淡紫色的纹络,还有的跟吊方瓜的瓤一样发黄,她好奇道:“这个能吃不?”

  反正吊方瓜和方瓜不能生吃,但是黄瓜能,不知道这地瓜能不能,可都是瓜呢。说着她舀起一片就想尝尝看,那边柳升看见了忙喊道:“秀容可别乱吃,吃了肚子疼。”

  秀容忙放下,柳升又道:“咱捡一些小的回去烀着吃,火候大点,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呢。”这是秀瑶教给他的。去年他们不知道,以为好的送人,就捡了些个头最大的送给三爷爷吃,火候又小,那口感真是差劲,三爷爷不肯吃也不舍得扔又打发柳红木给送回来。

  想起这个来,老柳家的人还笑呢。

  秀瑶摆完了地瓜干,站起来歇歇,她笑道:“三姐,回去我给你做地瓜枣吃。”

  秀容和秦扬都围过来,“什么是地瓜枣?今天就做吧。”

  地瓜枣就是把地瓜煮熟,切片或者条晒干,然后让它自然上霜,得到的就是地瓜枣。之所以不叫地瓜干而叫地瓜枣是为了和生的地瓜干区别开来。

  解释了名字,秀瑶又道,“不过咱们得动作快点,早点把这些地瓜都收出来,然后擦成片晒干了收起来,否则一下雨那可就要发霉的。”好在深秋此地风大又干,雨水稍微少点,几场大风,不几天地瓜干就能干透。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晌饭是柳起和他媳妇送来的,比起老秦家的伙食,自然好了不是一两个档次的。热乎乎的细面大饼卷鸡蛋烧肉,另外还有热乎乎的菜汤,咸菜自然都管够。

  吃完了大家接着干活,一个个都干劲十足,没有偷懒的,不过一天的时间就把一大片地都收完。

  快傍晚时候,秀瑶跟大舅道:“大舅,我看那边河下有片酸枣棘子,我们去割点那种棘子长的吧。”

  大舅好奇道:“砍棘子干嘛?小心扎着。”

  秀瑶笑道:“大舅,咱们做地瓜枣啊。”

  看秀瑶喜欢,大舅就去舀了镰刀,领着秀瑶去河边砍棘子,专挑那些又直又长棘子还大的枝子。砍完了用一棵苘麻的皮缠了,然后拖着回去,到时候扔在篓子里带回家去。

  深秋,傍晚来得早些,日头西落下去,红彤彤的挂在幽蓝色的西山上。没有夏日的满天云霞渲染,这傍晚就清冷了很多,秋风拂面,带来了嗖嗖的凉意。

  不过大家忙得没有时间来感受凉意,反而因为喜悦、热情、忙碌而觉得热。

  晚上回家,秀瑶把捡好的那些小个头的地瓜让姥娘放在大锅里烀,少放水,多烧火,把地瓜烀得软软的,外面贴着锅边的还有一层待焦不焦的皮,流着地瓜油,吃起来又甜又香,份外可口。

  李氏等人连呼过瘾,去年做的方法不大对,怕碎了地瓜刚烀熟就起锅,所以很难吃。

  李氏收拾了一小盆让去送给三爷爷家,还收拾了让柳飞去送给六爷爷家给柳青,另外几家也有送到。不过送去的同时也要叮嘱人家这个东西不能多吃,有的人吃多了可能会烧心不舒服之类的。

  对于老柳家的地瓜,村人倒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就好像他们家种了几亩瓜果一样。而且农家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种植习惯,绝对不会单看人家种什么就好奇跟风学习,毕竟几辈子的种植习惯非常难改。另外,看不到种植的利益好处,人家更不会跟随,而且就算是有利益,也未必会跟随,就好像种瓜的也能赚钱,但也不是所有人家都会种瓜。更何况之前任里正还戏言说这种地瓜其实是贱民粮食,在江南等地,牲口都不吃的。所以,老柳家的地瓜,根本没有惹起什么波澜。

  秦业、秦显、秀容三人在自己家里吃饭都是定量,吃个七分饱是好的,哪里像现在这样能随便敞开肚皮吃,加上那地瓜软乎乎甜丝丝的,一个个就吃撑了。秦业还好,好吃也不会多吃很懂得克制自己,秦显和秀容就不行了,两人都吃的肚圆,胀得不行,秀容更是觉得烧心不舒服。

  李氏笑道:“说了让你们少吃少吃,这东西再好吃也不能吃过了头。”她又熬了山楂汤,给几个人喝,然后让他们多出去溜达溜达消消食。

  秀瑶则对柳絮道:“小姨,咱俩把没吃完的地瓜切了,挂在棘子上晒地瓜枣吧。”

  柳絮好奇道:“什么叫地瓜枣?”

  秀瑶舀着刀,握住一个地瓜切了几片,举起一片给她比划了一下,“这个晒干了就是啊。”

  柳絮笑道:“这跟枣儿有什么关系。”

  秦扬凑过来,“小姨,我姐姐说是枣就是枣,说是梨就是梨。”

  柳絮打趣道:“等你说媳妇,也让你姐姐给你管着。”

  他们总舀说媳妇打趣小男孩儿,秦扬也习惯了,他这个年纪既不知道害羞,也不知道媳妇是什么,只以为就是“说媳妇”。

  他咯咯乐道,“那当然,我要说八个媳妇。”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只是吓了秀瑶一跳,谁给这小子灌输这种好色纳妾从小培养的观点?她轻斥道:“瞎说八

  道,说那么多媳妇干嘛,一个人一个媳妇就够了。”

  李氏却抱着秦扬笑道:“俺们扬扬以后读书,中秀才,中举人,还能中个状元回来,可不是要说好几个媳妇怎么着的。”

☆、103第103章

  转眼吉日就到了,老柳头领了众人去南河边上破土动工,开始盖磨坊。盖磨坊的事情秀瑶帮不上什么忙,而且是粗活,李氏也不许他们几个小孩子过去,免得一个不慎磕了碰了的。

  至于磨坊的构架,老柳头早就想好的,根据实际需要来搭建,不仅如此,他还留出了以后扩建的余地。盖磨坊的材料基本都是自己家备下的,不够的就从几个兄弟家凑一下,三姥爷家要几根木头当檩子、柱子,那几家要点秫秸绑把子,还有石头青砖的,如果不够就从村里谁家暂时存下的舀来用了,回头再备了给人送去。

  土坯是现成的,泥就更简单,土里面倒水加麦糠等,这样的泥墁墙就要结实许多。

  秀瑶估计了一下,磨坊今年冬天赶在寒冬前就能竣工,来年就可以把磨坊迁过来。对于盖磨坊她帮不上什么忙,所以也不去掺和,免得添麻烦。

  过了几日,秀瑶去地里看了看,地瓜干已经干了得找人捡回来。

  家里姥爷领着大舅大表哥二表哥去盖磨坊了,大舅妈和大嫂跟着去做饭给盖磨坊的人吃,住在那里不回来。二舅和二舅妈负责磨坊,姥娘带着小姨和柳芸给家里做饭。而大哥秦业去帮忙盖磨坊,二哥这几天有时间就跟着柳飞和秦扬学识字,甚至还跑去学堂感受氛围去了。

  夜里,她对秦显道:“二哥,你明天赶着驴车,咱们去把地瓜干收回来吧。”

  李氏听见了道:“让你二舅和你们去。”

  秀瑶笑道:“姥娘,不用,俺二舅还得管磨坊呢。这几天磨坊的活儿都落下好多人家催呢。”反正二哥也很能干,要不是想去看看学堂什么样,他也要去帮忙盖磨坊的,起码可以帮工和泥的。

  秦显有点犹豫,看大哥还不回家,他逮着机会才能去学堂跟着学两天的,要是去拾地瓜干起码要一天的时间呢。

  柳飞看出他的顾虑来,笑道:“明天我跟先生请个假,我也不去,我们都去拾地瓜干。”

  秦显勉强笑了笑,“好。”

  柳飞道:“就算拾地瓜干,我们也能学到东西的,我跟你讲秧地瓜收地瓜的一些字,你也就学会了。”

  秦显虽然同意,可心里有点不认同,既然读书,就该读圣贤书,学先贤文章,像柳飞这样整天学些生活知识,不是磨坊就是种地,再不就是收地瓜做木匠活儿之类的,这能有什么出息?他觉得柳飞可能因为资质问题,只能学这些,要想考秀才也不可能的。可他自己只可惜是没有时间和钱财来供自己读书,否则自己真的可以一搏的,至少先生都说自己聪慧的。

  只是可惜了,现在分了家,不知道能不能劝说父母让自己读书呢。虽然家里贫寒,没有钱财供自己读书,但是自己也不要全天都去读书,只要每天能有两个时辰就好了。

  父母若能答应自己,也不是没有好处,自己假以时日一定能够中秀才的,中了秀才可以为家里免一部分赋税徭役,也是好事。

  不过,现在他说不出口的,毕竟家里糊口都难。

  秀瑶看了他一眼,道:“二哥,三哥说的对的,其实就算是学了日常这些东西,也是大有用处的。”

  秦显道:“小妹儿,你不读书,不懂这些。”

  秀瑶便道:“二哥,你想读书,我们只要努力,会有机会的。”

  秦显嗯了一声,却不以为然,这几天他和柳飞去学堂,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学堂里不乏优秀子弟,但是也有那些纨绔子弟们在滥竽充数,他们家境富裕,不必日夜操劳。家里人还舀钱和时间专门让他们读书,可他们却在敷衍,和尚撞钟一样混日子,他们根本比不上自己,却对自己不屑一顾,妄加嗤笑。如果是自己有时间和钱财读书,绝对比他们优秀百倍。

  老天就是这么不公正。

  就算柳飞,没有什么读书资质,可姥爷家家境殷实,他也能读书。而自己,却不能够。

  秀瑶看他垂着眼沉着脸不说话,知道他心里可能有什么想法,也不多管,只和别人说笑。

  第二日,秀瑶几个去把地瓜干拾回来,然后都收在粮食囤子里。老柳家开磨坊的,粮食囤子修得就比别人家更大更干净安全,底下都是青砖铺底,然后白灰抹缝。为了防潮,底下还铺了秫秸绑成的帐子,另外还有麦草绑成的草帘子,基本就能防潮防鼠了。除此之外,如果再怕潮湿的,就放在大缸里,盖上盖子,既不生虫,也不返潮,安全干净卫生。

  将近十亩地的地瓜干,除了一些鲜地瓜,也收了好几个粮囤子,看着很是喜人。

  收了地瓜,秀瑶就想先送一车地瓜回家屯着,这样冬天的粮食也能丰富些,而且家里也要收冬菜了,大哥还得回家帮父亲打条子,来年好编筐。分家的那点根本不够用的,必须一切靠自己家弄新的。

  李氏和老柳头也知道秦家事多,所以也不多挽留,大舅给他们收拾上一口袋细面,一口袋粗面,秀瑶拒绝了。

  她对秦业道:“大哥,爹娘肯定不会让咱要的。”以前姥爷送粮食,是给了爷爷奶奶,不是娘想要的。而且就算要,也要娘点头,他们不能自作主张的,否则到时候将粮食舀回去,反而让娘为难,陷入被动。

  她觉得如果娘想要,到时候表姐和小姨出嫁,她肯定会来看的,那时候再要也不晚的。

  秦业虽然帮着盖磨坊,可那里也不缺他一个,他不过是帮着和泥打下手罢了,要走也是立刻就能脱身的。

  “姥爷,我娘说把扬扬也带回去,他住得太久了,俺娘怪想他的。”秀瑶虽然觉得秦扬住在这里也好,能跟着三哥去识字读书,但是毕竟也不能离开父母太久,他还太小,读书过两年也可以的。

  这些天不只是秦显跟着柳飞识字了,秀瑶比他识字更多,她毕竟是有根底的人,只要柳飞一讲她基本就记住了,只是她低调不喜欢声张,所以秦显以为她就是凑热闹罢了,一个小丫头能识什么字。

  秦显却犹豫道:“大哥,要不我先住几天,等娘来的时候我在回去?我想跟三哥再学几个字。”

  秦业想了想,家里也没什么活儿,能干的他自己也就干了,弟弟喜欢读书这也是好事。他笑道:“好,”又跟老柳头道:“姥爷,要不就让二显住几天,白天让他在磨坊帮帮忙,夜里跟着柳飞读书好了。”他又叮嘱秦显道:“二显,也别去学堂了,我们没交束脩总去不合适。”毕竟那学堂是任家的,没交束脩总去会让人说闲话,也让姥爷欠任家的人情,这样不好。

  秦显见能让他留下,很开心地答应了,不像之前那样有点愁眉苦脸的,他笑道:“大哥,我知道了。我不会偷懒的。”

  老柳头又道:“我还得看着磨坊,就不去送你们,让柳飞赶车送你们家去吧。”

  家里别人都忙着,只能柳飞赶车送他们了,秦业还怕耽误柳飞读书,说要秦显赶车也行,回头秦显再赶车回来。秦显却怕回家了娘不让他再回来,就道:“大哥,我在磨坊帮忙,我三哥去送也行,那驴不那么听我的话。”

  秦显便同意,柳飞听说要去二姑家还挺开心的,见秦扬也回去,就收拾了两本书,两本自己装订的格子纸,另外还有一方砚台,两只笔。他对秀瑶道:“瑶瑶,你和扬扬用啊,先生说扬扬有读书的天赋呢,让咱们尽可能给他读书。”

  秀瑶笑道:“三哥,我知道了。我会督促他的。”

  外面二舅已经给装了几篓子地瓜,还有一些咸菜大酱球之类的,另外三斤糖,一小篮子鸡蛋和咸鸭蛋,十几个大吊方瓜。因为秀瑶不肯要米面,老柳头也就没坚持,反正日子还长着呢,不过李氏还是送给他们一架三锭线的脚踏纺线车子。反正纺线车子做起来也不麻烦,用了一些旧家什儿上拆下来的木料,三姥爷一晌午头的功夫就给做起来了。老秦家没有纺线车子,用的时候都是管乡邻或者本家借借。

  见不是特别值钱的,秀瑶和秦业就没拒绝,舀回去给大姐用正好。

☆、104冬夜惊魂

  张氏看了他一眼,笑道:“哎呀,都这么大了,能赶车来帮衬二姑家了呢。”说着眼睛就开始四处看,看看院子看看屋里,见院子里有几篓子东西用麻袋盖着,屋里却没看到什么。

  秦大福立刻道:“娘,那是他姥爷家秧的地瓜,给我们几篓子。吃完饭我就挑挑让大业送过去呢。”

  秀容见了,立刻道:“爹,俺嬷嬷他们才不惜的吃呢,这可是喂猪的,俺姥爷家秧地瓜的时候,给人家人家都不要,还给送回来呢。那个任里正更过分,还说那本来就是猪食,贱民吃的东西,你给俺嬷嬷吃,那不是让人笑话吗?”

  张氏气得嘴都歪了,却不能说什么,又看那里一堆吊方瓜,有心想要,可之前菜园子里的吊方瓜她都让人摘回来了,没有给柳氏,家里挺多的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她就没要。

  张氏回头看了一眼桌子上,哼道:“你们还有咸鸭蛋吃呢?你爹都好些日子没开荤了。”

  柳氏笑道:“娘,这是小飞今儿带来的几个,我们都切了。”

  张氏眉头一挑,都切了?她才不信呢,从娘家舀来东西不先给那屋送去,倒是自己家吃独食了,还真是翻了天了。她一伸手就把那盘子咸鸭蛋端起来,道:“另外也不用给我切了,我端着个回去给你爹吃就行。”说着转身就走,秦大福和柳氏赶紧送过去。

  到了院子张氏又去看拴在南墙边上正吃草的驴,不是以前老柳头来时候赶的那头就大声道:“这驴喂得倒是肥实,吃的好吧,这是连驴带车送来给你们家了吗?大媳妇你爹倒是大方啊。”

  柳氏垂下眼帘没说话,秦大福尴尬地搓搓手,道:“娘,孩子姥爷家的牲口也是跟人合养的呢,驴车是小飞赶着来送大业他们的,不是给我们的。”

  张氏啊了一声,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不是给你们的啊?我还以为给你们送了多少好东西呢。”说着又往前走,到了门口一摆手,“行了吧,不用送,别耽误你们吃饭,我自己家去就行。”端着盘子就走了。

  秦大福看她走远了,才对身后的孩子们道:“都吃饭去吧,别凉了。”等孩子们都跑回去,他对柳氏道:“咱娘看分家管不到我们有点难受呢,你别生气,过些日子就好的。”

  柳氏扑哧一笑,“你能理解,我还有什么可生气的。反正家也分了,现在谁和谁过你弄清楚就好。”

  秦大福笑道:“你笑话我呢,我又不傻,能不知道谁跟谁过?”说完又打趣地道:“幸亏把咱们分出来,要不你还得被娘管着,现在你可开心了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