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皇后升职记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司幽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9 KB   上传时间:2013-12-19 19:53:35

  钟绿娉不可置信地摇摇头,继而道:“竟还有过这样的事……如此说来,刚才倒是我不分青红皂白了,先生不会生气吧?”

  生气倒是应该不会,持盈心想,百里赞的心胸断然不至于如此狭窄,连一个小姑娘替家人打抱不平的话也听不得,于是说:“回头再见着了,你给先生陪个不是也就是了,先生不是个记仇的人。”

  钟绿娉戚戚然点头,随后管家来征询如何安排崔祥的吃穿用度,她便不敢再妄加评判了。

  持盈把崔祥安排在过去谢玉婵住的院子里,丫鬟小厮各两名,主院吃什么也给他吃什么,不禁足,只是出行必须带着下人一起,绝不许单独去见什么人。

  “夫人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隔日百里赞来府中汇报这半年内的状况时,对持盈的安排表示赞同。

  他说:“王爷与静王手足情深是件好事,但若因为是兄弟而掉以轻心,后院失火,实在是得不偿失,夫人的做法正是最好的,既顾全了太妃的遗愿,又免除了静王里应外合出卖王爷的可能性,咱们可是输不起了。”

  钟绿娉趁机躬身致歉:“昨日我未知情由,贸然错怪了先生,还望先生不要见怪。”

  百里赞遥遥拱手,笑道:“不敢,不知者无罪,钟姑娘莫放在心上。”

  钟绿娉含羞一笑,坐回椅中,眼神飘忽望向站在百里赞身旁的另一人——身形颀长,面容清俊,朴素的武士袍难掩一身璞玉般的光芒,虽为武将,却丝毫不会给人压迫感,正是杨琼。

  只是他嘴角虽带着笑意,眉宇间却萦绕着愁云,似乎在为什么事而烦恼着,钟绿娉只看了一眼,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杨琼犹自未察,待百里赞交代完,也上前一步,将这几个月间军营中的事简单说了说,大事几乎没有,将士们大都安分守己,半天训练半天劳作,有持盈制定的奖励制度,不但地里的农活人人抢着做,城中百姓的房屋也都修缮一新,不会再出现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状况了。

  “第一茬的油菜已经收了,都交给油坊去炼,菜籽也按菜农的指点整理晒干,下一季可继续栽种。”杨琼平时做人不骄不躁,说话也是心平气和,语调沉稳,钟绿娉猜着他就是持盈口中所说的年轻武将,不敢明目张胆地盯着人看,只能不时偷瞟,越看越喜欢。

  他们汇报的都是好事,持盈深感欣慰,崔绎和自己不在的这段期间,北狄游骑兵曾在关外骚扰过牧民,但都没有引起什么大规模的冲突,一年之计在于春,燕州的这个春天就在欣欣向荣中结束了,如无意外,今年会是一个丰年。

  百里赞忽地道:“对了,符之从宣州诓回来大米一万石,私造箭矢八千余枝。”

  持盈惊诧不已:“八千!”

  杨琼还以为她嫌少了,便道:“纵是只有八千,也足以填补营中箭矢不足的空缺,山先生仅凭一人一口,能买到这么多实属不易了。”

  持盈眼睛都睁圆了:“我不是这意思,八千箭矢都能被他诓来,证明宣州的军备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八千极有可能只是九牛一毛,而且还是私造的……他有没有说这批箭矢是谁督造的?”

  百里赞狡黠一笑,摸着胡须反问:“夫人猜猜看?”

  持盈第一反应便是想到了谢效,但谢家世代经商,纵有人出仕,也都是做文官,能提枪上马的一个也没有,造这么多军械也没用啊。把这话一说,百里赞果然笑着摇头:“夫人再猜猜?”

  倒是钟绿娉若有所思地道:“如果叶家当真动过出卖王爷、扶静王上位的心,那这些箭矢,多半是为了这个准备的。”

  持盈两眼一亮,雀跃道:“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叶家与谢家明投皇上,暗襄怀祐,一女嫁两家只是迷惑皇上的障眼法,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让静王做皇帝,谢家家大业大,财力丰厚,而大楚皇室连年征战,国库亏空,宣州的钱粮几乎可以与之抗衡,若真打起来胜负却是难说,且宣州到京城距离不远,只要有兵有粮,说不定不等皇上从外地调兵回援,紫章城就先沦陷了。”

  百里赞苦笑不已:“本以为夫人已经十分了得,岂料钟姑娘亦是才思敏捷,不点就通,我看要不了多久,我和符之怕是就要退位让贤了。”

  钟绿娉听他夸奖自己,面上又是一红,赶忙自谦几句,沾沾自喜之余,免不了偷偷窥看杨琼的神色,却见他看也不看自己,神色如常,心中不由一阵失落。

  杨琼完全没感觉到有一道目光在自己身上缠来缠去,径自说道:“可宣州并非边疆,屯兵不多,且静王为先帝最末一子,又非嫡出,师出无名,叶家怎敢如此托大?”

  除却京畿,宣州尚与另外三州相接,如今燕州与江州已成合围之势,夹击宣州,显然都不是叶家的盟友,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甘州了。

  “莫非叶家或者谢家海域甘州牧有勾结?”持盈迟疑地问。

  百里赞笑而不语,持盈的心猛地一提:“难道……难道是……”

  钟远山的举棋不定,钟绿娉对崔祥的百般关照,还有崔祥死活要跟到燕州来……这种种汇集在一起,得出的结论连持盈自己都不敢相信:“难道他们找的……是钟家?”

  钟绿娉浑身一震,持盈已将目光投向她:“绿娉妹妹,在我和王爷到江州之前,叶家是否派了人道江州去见过二舅?”

  “不、也不能算是去找爹爹吧,祖母身子不适,叶家才来了人探望,来了四五个人,小住了几日就回去了,”钟绿娉如一只受惊的小鹿般睁大了双眼,“你们怀疑我爹爹也是帮着叶家的?这、这怎么可能!如果是那样,他就不会允许我跟着你们到燕州来了,那不等于是送羊入虎口吗?”

  百里赞笑了笑,别有深意地道:“有句话,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钟姑娘听说过吧?”

  钟绿娉的脸色瞬间煞白如纸。

  121、流水无情

  钟绿娉的脸色一瞬间难看到了极点,嘴唇哆嗦得说不出话来,看看持盈又看看百里赞,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别人锅里的肉,眼前的一张张脸仿佛也变得狰狞起来。

  “妹妹别紧张,先生只是说笑罢了,”持盈见她恐惧得就要喘不上气来了,赶忙道,“二舅怎么会舍得将你送入虎口,依我看,谢玉婵死后,叶家与谢家的阴谋破裂,扶静王上位之事必是泡汤了,否则这些私造的箭矢没那么容易被山先生诓了来。”

  钟绿娉还没说什么,百里赞就咂了咂嘴,一脸无趣的表情:“夫人何必抢着拆穿我呢。”

  持盈不解地一怔,百里赞挤了挤眼,向身旁瞟,持盈恍然大悟——原来他故弄玄虚吓唬钟绿娉,是希望杨琼来说她刚才说的那些话,以博得钟家千金的好感。

  百里赞将钟绿娉当成被她诓回来的人质了!持盈一时哭笑不得,当着钟绿娉的面,又不好解释,只怪自己在信中没有提到此事,过去又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唆使大家“立功”,百里赞便顺理成章地以为她将钟绿娉带回来,是胁迫钟家效命的一步棋,加上昨日王府门前她问起杨琼,百里赞今日便特意安排了英雄救美的戏码,好让这二人有一个好的开端。

  谁知这眉来眼去默契惯了的搭档,竟也有驴唇对不上马嘴的时候,百里赞会错了意,持盈自己也抢了不该抢的话,钟绿娉的脸色倒是缓和了不少,杨琼却还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他们打的什么眼色。

  “呃,嗯……这个……”持盈拍了拍额头,尴尬地笑笑,不知该怎么接茬才好了。

  用联姻绑住钟家的心思,别说是她,就连崔绎,或多或少也是有的,如能促成钟绿娉和杨琼的婚事,等于同时锁住了双方,用人的时候也就可以少几分担心。

  百里赞的布置也不能算错了,还是自己没配合好,持盈懊悔不已。

  幸好百里赞还有后着,不等两个当事人晃过神来,他马上又问:“今日安排了谁巡城?”

  “是我。”杨琼答道。

  “那正好,钟姑娘远道而来,对燕州府多有不熟悉之处,不如杨将军稍后带钟姑娘在城里转转?”百里赞用的是问句,但其实就是确定的意思了,杨琼不知有诈,目光征求持盈的意见,持盈点头:“也好,府里一大堆事要安排,我实在是抽不出空陪绿娉妹妹,就有劳杨将军了。”

  杨琼当即点头应承下来,钟绿娉又惊又喜,碍着千金大小姐的矜持,没有将满心的迫切写在脸上,但眉梢眼角已满是欣喜之意,不好意思地问:“这……会不会妨碍将军?”

  “无妨,”杨琼倒是坦然,“近来城中太平无事,不过是为了防范于未然,姑娘若不嫌弃在下口拙……”

  钟绿娉马上摇头又摆手:“不嫌弃不嫌弃!”

  杨琼眉心动了动,似乎从她雀跃的语气中嗅出了点什么味道,但不及细品,马上又被百里赞拿话带了过去,知他一定还有许多事要同持盈商量,便起身告辞,钟绿娉强按心中喜悦,跟着一道去了。

  那二人走后,百里赞这才问:“夫人不是要撮合钟姑娘和杨将军?”

  “是倒是,不过也不全是你想的那样。”持盈说着,将钟绿娉的心思同他解释了一番,百里赞听完点点头,道:“那样的话,倒是事倍功半了,只不过……”

  持盈知道他要说什么,叹气道:“程姐姐如今落入北狄人手中,生死未卜,纵然将来能救她回来,以程姐姐的心性,也断不会改嫁杨将军,王爷和我的意思,是不想他一辈子就这孤零零地过了,钟妹妹相貌品行和家室都极好,说不定杨将军和她相处久了,也会慢慢放下程姐姐。”

  百里赞抚须叹道:“也是,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若真能成,也是好事。”

  而城中大街上的两名当事人,都不知道有人在他们背后盘算着什么,杨琼叫人牵来一匹温顺的马,由一名小兵牵着,自己也骑着战马,一边带人在城中巡逻,一边指点她城中的景致。

  燕州府虽偏僻荒凉,历史上也曾是一朝都城,故而建筑格局也算大气,又不像江南潮湿多雨,许多几百年前的建筑还大体上保留着原有的模样。“这良缘楼建于北桓武帝时期,武帝的妹妹金鸾公主曾在楼头抛过绣球,恰好砸中了当时跨马游街的新科状元,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缘,故而得名。”杨琼马鞭遥指右前方的一座三层的高楼。

  “杨将军真是博闻广记,连北桓时候的事也能随口道来。”钟绿娉顺着他的视线去看那良缘楼——现在已然成了一座酒楼,进进出出的客人穿着也颇为华贵,看来即使是再荒凉的地方,也不缺有钱的人。

  杨琼道:“不是我博闻广记,而是这良缘楼为了招徕顾客,在门口竖了一块碑,碑上刻着这段佳话,看得多了想不记住也难。”

  钟绿娉没想到他如此诚实,着实噎了一下,赶紧指着前方另一处房屋问:“那边又是什么?”

  杨琼答道:“那边是后周时期的皇宫遗址。”

  旧时的宫墙已尽数坍塌,显露出的宫殿楼台也大多破损,从残垣断壁间依稀还可辨认出当年的奢华之貌,杨琼领着她穿过人群进入那片遗址,宫池中蓄满了水,近百只鸭子呱呱呱呱,在荷叶间游来游去。

  钟绿娉:“……”

  杨琼笑着解释道:“夫人说这池子空着也是空着,就叫人种了荷花,养上鸭子,这样一来就有鸭蛋和鸭肉吃了;那边还有个更大的池子,养着鱼,红的白的黑的都有,去看看?”

  钟绿娉一阵凌乱,勉强点点头:“那去看看吧。”

  曾经的御花园姹紫嫣红不复,士兵们奉命将花台重新修整,栽上了桑树,过上三年就可以供给全城养蚕缫丝户采摘,宫池里不是养鱼就是养鸭子,三五士兵抬着箩筐在喂食,见他们过来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行礼,杨琼摆手让他们继续做事,带着钟绿娉到处参观。

  有几间宫室像是被修缮过,钟绿娉远远望去,问:“王爷打算搬进来住?还是将来事成之后迁都至此?”

  杨琼看她一眼,漠然道:“夫人叫人重修宫殿时,王爷确实问过是否要搬过来住,但夫人认为大事未就不宜太过铺张浪费,加之后周亡了国,这宫殿也不吉利,只是拆了可惜,就叫人把能修缮的修缮了,用来饲养家畜。”

  钟绿娉再度瞠目结舌,一朝皇宫到了持盈手中,竟是被完全颠覆了本来模样,曾经住着嫔妃的宫殿如今却养着猪牛,家畜的粪便又可供园中桑树、苜蓿等物生长,长成后,桑树养蚕,苜蓿喂马,物尽其用。

  “太不可思议了……王爷竟也由得姐姐去弄,”钟绿娉环视四周,尽是辛勤劳作的士兵,心有感慨万千,“若是换做旁人,必是不肯的。”

  杨琼一笑,道:“王爷和夫人是天作之合,旁人只有羡慕的份,想插入其中却是决计不可能的。”

  他话中有话,暗暗警告这位“表妹”不要打不该打的主意。但钟绿娉想的和他想的压根不在一个点上,没听出警告的意思,反倒觉得他在暗示自己什么,遂娇羞一笑,打趣地问:“将军也羡慕王爷和姐姐鸳鸯比翼,情深意长?”

  杨琼双目平视,眼中倒映着天际的白云:“王爷与夫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又难得地感情深厚,甘苦与共,教人如何不羡慕。”

  钟绿娉嫣然一笑,进一步试探他:“那将军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也能如他们一般?”

  杨琼自嘲地笑了笑:“王爷夫人之福非我能比。”

  钟绿娉款步上前,声音温柔似水:“将军此言差矣,我听姐姐说将军承袭祖传枪法,武艺精湛,又正当少年时,追随王爷开疆辟土,定国安邦,定能荣耀千古,万世流芳,到时再娶一位知你懂你的美眷娇妻,何愁不能过得比王爷和姐姐还要快活?”

  “多谢姑娘吉言,只是……”

  杨琼眉心紧锁,眼中现出一抹痛苦之色:“若此生我能有这等福气,宁可悉数放弃,只求换得故人余生安好,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于我而言,远不及她平安康泰、衣食无忧来得重要。”

  钟绿娉闻言大为惊愕,脱口而出:“将军早已有了意中人?”

  杨琼一言不发。眼前人后脑勺上贴的“如意郎君”突然变成了“名花有主”,钟绿娉大受打击,想到他一路上几乎没有正眼看过自己,原来心早有所属,不禁悲从中来,美景也不想看了,托说连日旅途疲惫,就由人护送回了王府。

  回到王府时百里赞已经走了,持盈抱着女儿在院子里捉蝴蝶,见她神情恍惚地走进来,忙将小崔娴交给奶娘抱着,自己迎上来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也不多逛逛?”

  钟绿娉失落又委屈,却也不好怪持盈,万一她其实也不知道杨琼另有所爱呢,于是只能恹恹地搪塞说累了,逗了一阵小崔娴,回房去休息了。

  之后的几天,持盈和百里赞为他们创造了不少机会见面接触,但可惜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杨琼在这样的盛情下丝毫也不动摇,好像除了程奉仪,眼里再看不见别的女子了。钟绿娉接连碰壁,心灰意冷下来,持盈再让她去接近杨琼,她也没了兴致,每日就在王府中陪小崔娴玩,或帮着持盈做点针线活。

  “就这么放弃了?不想嫁绝世名将了?”这天午后持盈在院子里纺纱,钟绿娉坐在一旁剥莲子,持盈看她没精打采的,便笑问道。

  钟绿娉耷拉着眼皮道:“别提啦……天底下好男人多的是,又不是非得嫁给他。”

  持盈一阵好笑,反手捶了捶腰,说:“也是,不着急,慢慢看着,总会有瞧得对眼的。”

  钟绿娉把剥好的莲子递给一旁的丫鬟,洗了手,坐在树下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说:“姐姐,他心里的姑娘你可认得,是怎样的一个人?”

  122、渔翁得利

  杨琼已有意中人,这着实让钟绿娉郁闷了几天,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知道得早,倒也不觉得太难过,只是对于杨琼心仪之人,她免不了有些好奇。

  名将世家出身的杨琼相貌堂堂,一手杨家枪使得出神入化,饶是她这个养在深闺、不懂武技的小姐看了也不禁叫好;同时性子又温和,话不多,事却抢着做,走到哪儿都有百姓向他问好,显是深受爱戴,说不定连崔绎也不及他。

  这样一个人,会喜欢怎样的女子?

  “杨将军的意中人么……”持盈停下手中的纺纱车,神情中带了点淡淡的哀伤,“那是一位非常好的姑娘,比我大一岁,父亲曾是先帝时期的朝廷大员,满腹经纶,享誉一方,母亲则是神医弟子,济世救人,程姐姐……既有其父的文采与气量,又有其母的慈心与医术,救过杨将军的命,也救过王爷的命,从京城一路跟着我们来的两万燕州军,当初都是托她的福,才没有在时疫中送命。”

  钟绿娉听得眼都直了:“这么厉害!那这位程姐姐现在人在何处?该不会……”

  持盈苦涩一笑,低声道:“枉我与她姐妹相称,却连她如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钟绿娉沉默下来,脸上满是遗憾与同情,小声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样的奇女子生在世间,难免要遭受各种不幸与折磨,若无人怜惜,那真是莫大的不幸。”

  “是啊,但……”即使有人怜惜,这个人也是翟让,而非杨琼,持盈慢慢转着纺纱车,心不在焉地想。

  杨琼到底是晚了一步,却不知在上一世他们是否有机会在一起,或是也像弟弟长孙珮与荣氏、妹妹长孙聆芳与钟维,前世得享缠绵,今生却无法在一起。

  自己的重生,改变了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建元帝提前驾崩,崔颉登基,崔绎遭贬,原属太子阵营的杨琼成了燕州守将,本欲投靠武王的郭茂却取代了山简成为崔颉帐前第一谋士,谢家、钟家、叶家、荣家、汤家、程家……改旗易帜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形之日起,越来越多的人被卷了进来,到现在崔绎和钟远山率军攻打宣州,局面已经一发不可控制,每走一步都是危险重重。

  持盈仰起头,院中的桐花随风飘落,纷飞如雪,她恍然想起,自己已经嫁给崔绎三年了,连女儿都两岁了,再过两年,就是白龙岗之役崔绎战死,随后自己被烧死在冷宫,长孙家满门被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皇后升职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