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变天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决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14-03-21 22:08:47

  这样的事情,骆寻瑶以前听过就算,现在却有了更深的感触,因为再相处久了以后,她对自己的孩,一天比一天喜欢,不仅是她,就连齐文宇也一样,他每天回府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女儿,还愿意抱一会儿。

  同时,他们对孩子好,孩子也就会对他们非常亲近……

  这样的生活,能让人的心都暖起来,而在骆寻瑶坐月子的时候,京城同时发生了很多事情。

  四月初一重开科举,所有的举人又重新经历了足以让他们暴瘦或者大病一场的会试。

  不管是杜海梁经纶还是其他几个被齐文宇夸过的举人,因为牵扯到科举舞弊的事情,都在京兆府被关到了重开会试的前期。

  按理,科考之前被关了这么久,险些就要被毁了一辈子再无前程,他们的状态应该很差才对,但等他们出现在考场上的时候,竟然每个人都很有精神,让本来等着关心他们或者看他们好戏的人都惊讶地擦了好几回眼睛。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是杜海等人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接受着周围的人各色各样的目光,又抓了一把有些乱糟糟的头发,想到这段时间的经历,这几人都异常无语,而等他们在人群里看到刘行文以后,就更无语了。

  他们几个人都被关在最僻静的那间牢房里,除了一开始有人审问了他们一些事情以外,后来基本上就没人管他们了,只有刘行文每天都会来看他们,每次过来,还都会给他们带几本书。

  这也就罢了,刘行文竟然还振振有词地表示,他们被抓到这里来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会被任何事情所分心,可以认认真真地看书备考。

  不仅如此,刘行文还对他们在过年前后举办诗会,一起出去赏雪赏梅之类的事情嗤之以鼻,觉得他们这些人都是吃饱了闲的,因为大冬天地出去吹风一群举人勾心斗角无病呻|吟根本对科考全无用处,真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去帮京城的百姓修修屋顶,这样不仅做了一件好事,还能顺便锻炼锻炼身体,让他们不至于在考场上晕倒了。

  刘行文让他们看书准备科考,这无疑表明他们还能参加科举,如此一来,他们原本的担心伤心就一下子消散了很多,而且,刘行文说的有些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牢房的确是一个安静的地方,他们一日三餐有狱卒送来,完全不用担心别的,每天只要专心读书就好,不仅没有那些嫉妒他们的人在,还能相互交流所见所闻,共同进步。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一起重看了那些科考会考到的书,一起讨论了很多东西,就连一向沉默的梁经纶,都不再那么不合群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分别指点了刘行文,并听刘行文说了不少以往处理的各种案子。

  时间匆匆而过,他们最后只是简单换了身衣服,都没人给他们梳个头就被送到了考场上,但不知为何,他们反倒觉得紧张的情绪比上次还要少了。

  不过,刘行文竟然真的就跟他所说的一样,也来参加科考了?一个在京兆府来去自如,似乎还知道不少皇家辛密的人,竟然也来参加科考了?原来,他说他也是参加科举的举人,这竟然不是骗他们的!

  从刘行文刻意透露给他们的一些消息来看,他跟福王关系不浅,其实,要是福王真的弄到了试题要送人的话,送的也该是刘行文不是他们吧?

  怀着复杂的情绪,杜海等人参加了今年的第二次会试。

  这次会试,明德帝为了以示公正,请了两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和礼部官员共同主持,同时完全不插手试题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明确表示,会在科举之后拿出所有的举人的试卷供大家查阅,确保没有任何徇私舞弊的事情存在。

  明德帝表现的异常公正,但与此同时,他却一直让人调查国子监的种种不法事情,并且屡屡将京城的官员外放,又将一直在外为官的官员调入京城,把整个京城,都弄得风声鹤唳的。

  “陛下,科举已经开始了。”贺喜从殿外回来,看到明德帝以后,脸上就堆起了笑容。

  “那几个礼部的官员,你吩咐过了?”明德帝笑问。

  “陛下放心,老奴已经把事情都办妥了。”贺喜笑了起来。

  “这样就好!”明德帝的脸上立刻就有了笑容。科举之时,心态非常重要,他就不信在如今整个京城风声鹤唳,国子监成了过街老鼠的情况下,国子监的举人,还能发挥的跟以往一样好。

  这还不算,他虽然完全不打算插手科举,但前前后后,也给这些人加了两次料了……

  这次会试的结果,在骆寻瑶的孩子满月之前就已经出来了。

  会元梁经纶,杜海屈居第二,国子监的一个学子位列第三,上次还在十名开外的祝讷位列第四……

  这次会试,中举的一共一百五十人,其中国子监或者京城的举人却只有四十八人!

  同时,按照公布出来的试卷来看,梁经纶和杜海可以说不相上下,祝讷等人的卷子也非常出色,反倒是国子监的学子,很多以往声名赫赫的举人,写出的卷子竟然文理不通甚至有违禁之处,与此同时,那些本来信誓旦旦叫嚣着要不是杜海等人得了试题,他们必然能考好的外地来京的举人,竟然差不多全都落榜了,写的东西甚至不知所云。

  一时之间,京城的风向完全变了,京城的百姓本就敬重齐文宇,觉得福王不可能徇私枉法,这次的结果出来以后,就更确信齐文宇之前完全是被冤枉的——如果真的有人舞弊,那也该是国子监的人才对,如若不然,国子监的学子凭着这样的本事,以往又是怎样压着那些其他地方的举人的?

  福王根本就没什么错,唯一错的,也就是眼光太好,又诚实地夸奖了几个人而已,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之后,当着很多人面夸的。

  若是在之前,国子监的学生恐怕早就不服气闹起来了,但是在之前已经闹过一场反而被狠狠地收拾了一顿,甚至他们之中的不少人的父辈祖辈都被贬谪的情况下,却是完全不敢再闹了,不仅不敢闹,他们现在恨不得明德帝完全忘了他们才好,完全没想到在经过了这场科举之后,国子监的名声就已经一落千丈了。

  “梁兄,恭喜!”再一次站在榜单前面,杜海只觉得五味陈杂。他只得了第二名,虽然有些失望,却也知道自己却是有些浮躁了,相比之下,已经三十多岁的梁经纶的学识确实比他扎实很多。

  “同喜!”梁经纶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跟杜海不同,他家境非常一般,也没人帮他请来名师,他在跟着镇上的一个秀才启蒙之后,拜访了很多人,甚至还拜访了被流放到北方的一些犯人,慢慢地学,才最终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梁兄,你看,倒数第二的那人,是不是刘兄?”杜海一直往下看,发现之前上榜的那些并非京城人士的举人,如今差不多全都榜上有名,想来也是,这些人根本没拿到什么试题,都是有真材实料的,自然真金不怕火炼。

  而除此之外那些中了进士的人里面,竟然完全没有当初那些上蹿下跳觉得他们拿了试题的人,倒是有一些之前他们完全陌生的名字,而在这些名字里,又有一个名字非常熟悉——刘行文。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运气好,竟然正好就得了倒数第二,中了进士。

  “确实是。”看到刘行文的名字,梁经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杜兄,不如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刘兄?”

  “我正有此意!”杜海立刻开口,看得出来,刘行文颇有来头,既然如此,接触一下也无妨。

  刘行文还住在原先的院子里,不过他自从跟了大皇子以后,就时常得赏,在京兆府做幕僚也能赚些钱,因此屋子里的摆设就不像当初一样萧条了,他甚至还请了一个妇人帮忙打扫做饭,生活惬意了许多。

  杜海和梁经纶过去的时候,刘行文正好刚从衙门回来,看到他们两个,微微挑了挑眉头:“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是来恭喜刘兄中了进士的。”杜海开口,却发现刘行文脸上并没有太过惊喜的表情。

  “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倒数第二是吧?你们两个,似乎是第一第二?”刘行文开口,他其实并不觉得自己会中进士,因此也就没有去等着放榜,但他没去,衙门里却有衙役正好负责在那边维持着治安,那些人想要讨好他,他自然也就很快得知了这件事。

  杜海一时间有些尴尬,他是想来恭喜刘行文的,但是刘行文这么一说,他们倒像是来炫耀的了……

  “进去坐坐吧。”刘行文又道,虽然他之前一直是大皇子的人,但感谢的人却不是大皇子,而是骆寻谨,毕竟,当初要是没有骆寻谨,他肯定没办法接触到大皇子。

  而骆寻谨,毫无疑问就是福王这边的,现在福王明显想要拉拢杜海和梁经纶,他自然也愿意跟他们好好聊聊。

  刘行文不过二十出头,比杜海还要小上几岁,在查清楚了自己的大哥的案子,亲眼看到齐文俊被关进暗室以后,也不像一开始那样愤世嫉俗了,如今倒是跟杜海聊得不错。

  “刘兄,这次的科举,真的没有问题吗?”聊到半路,杜海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这次科举,按理是非常公正的,但是很多有真材实料的人竟然都落榜了,这些人还都是之前嚷嚷着齐文宇泄露了试题的……这情况容不得他多想想。

  “这次的科举,绝无问题。”刘行文非常肯定地表示:“这点你应该也是非常清楚的。试题你从来没得到过,不是吗?”

  “我确实没得过试题,不过我知道有些人的本事还是很不错的,没道理这次突然考的特别差。”几乎之前那些吵着闹着说他们能考好是因为提前得到了试题的举人,不管是京城的还是其他地方的,这次竟然全都没考好,基本上所有人都落榜了……

  “他们没考好很正常。”刘行文开口:“陛下因为诬陷福王一事处置了那么多的官员,自然也不会忘了这些举人,这些日子,他没少派人去跟那些之前闹腾的欢的举人‘了解’情况,派去的人里面还有完全向着福王的士兵……你们这一个月在牢里吃好睡好,他们却一直早担惊受怕,完全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不说,可能连觉都睡不好……你们应该也知道吧?这次会试考完以后,很多人都是被抬出来的。”

  明德帝当然不可能只做了这么点事情,事实上,他还吩咐了考官多注意那些人……刘行文亲眼看到,一个考官动不动就站到他对面的那个学子面前去盯着对方看,到了后来,那个学子的手越来越抖,几乎都要拿不住手里的笔了。

  不费一兵一卒,就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刘行文表示,这件事非常值得借鉴,也许对付罪犯的时候也能用的上。

  不管明德帝是不是暗地里耍了点手段,如今的这次科举之后,所有的举人都安分下来了,而在放榜之后没多久,明德帝就亲自主持了殿试。

  殿试之时,明德帝并没有过多地改变进士的名次,但却依然表现出了对国子监的举人的不喜,他钦点了梁经纶为状元、杜海为榜眼、祝讷为探花,第一甲之中,竟然连一个国子监的学子都没有。

  京城的天,已经变了。

  殿试结束之后,明德帝在琼林苑设宴款待新科进士,还邀请了京中不少官员以及家眷,这件事,被礼部办的异常热闹,似乎就是为了在打击过以李正为首的文官集团以后,让京城重新恢复往日歌舞升平的景象。

  这场宴会被定在了五月初八,这时候,天气已经非常炎热,而骆寻瑶,差不多也已经恢复过来了。

  在生下孩子以后,骆寻瑶总会觉得,孩子是她在这世上最重要的人,但即便如此,她也非常清楚,她决不能没了齐文宇的宠爱。

  没错,齐文宇喜欢她身上的没一点的变化,不管是之前怀孕之时硕大的肚子,还是生产之后肚子上的软肉,齐文宇都非常喜欢,但齐文宇不讨厌,她却不能任由情况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亦或者因此沾沾自喜再不去打理自己。

  月子里齐文宇不在的时候,骆寻瑶都会用布缠着肚子,与此同时,她虽然喝着各种催奶的汤,但绝不会大鱼大肉的胡吃海喝,因此,等坐完月子以后,她虽然丰硕了一些,但身材却已经能看了,让来庆祝丹彩满月的安心公主异常羡慕。

  骆寻瑶却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下来,在满月之后,她每天都会四处走走,再加上孩子胃口大了,体内的恶露又终于排尽,肚子竟然又小了一些,已经不像最初一样宽松了。

  即便跟怀孕之前相比,骆寻瑶的身材丰满了一些,但她对此并不在意,更让她注意的,反倒是肚子上的纹路。

  怀孕之时,虽然骆寻瑶很小心,每天都会把脂膏抹在肚子上,但肚脐下方和大腿内侧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纹路,这些纹路并不是轻易就能变淡的,对此骆寻瑶能做的,也就是坚持使用合适的脂膏涂抹了。

  幸好,要抓住男人的心,用身体从来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在她向齐文宇炫耀过这是生了孩子才能有的老天爷留下的记号以后,齐文宇看到这些细小的纹路也就非常喜爱了。

  骆寻瑶也参加了明德帝用来宴请京城的官员和新科进士的琼林宴,而这,不仅是她在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第一次长时间地离开自己的孩子,也是她在生产之后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宴会。

  “寻瑶,我真羡慕你,你怀孩子的时候就一直很精神神采奕奕的不说,生完孩子以后,竟然也没什么变化……想当初我刚生完第一个孩子,可是一下子就变胖了,脸色也一直很不好看,总觉得身子不爽利。”安心公主开口,其实她现在就还有些胖,但总算不像当初一样挺着肚子非常难看了。

  “二姐,我这是运气好。”骆寻瑶笑道。

  “你运气是不错,还有我那四弟,运气就更好了。”安心公主笑起来,拉着骆寻瑶就往园子里走去。

  安心公主以前一直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一副夫妻恩爱的模样,不过当初她的驸马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扔下她跑了以后,她就再不去折腾这样的事情了,不仅如此,她还光明正大地管起了她的丈夫,如今她的驸马身边呆着的,基本上全都是她的人,连出个门也要她同意了才行。与之相反,她自己倒是整天在外头跑,还让不少人觉得她的公主府里,男女颠倒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心公主也就什么都不忌讳了,叹了口气,就跟骆寻瑶聊起了自己第一次怀孕之时的艰辛和她的驸马的各种不靠谱。

  安心公主的驸马也是明德帝选的没有大志向但并不会胡来的人,他们成亲之初,也曾恩爱过,但在安心公主怀孕之后,这个驸马到底还是没忍住,不仅要了府里的一个丫头,还在外人的撺掇之下养了一个外室。

  “寻瑶,我不怕跟你说,我每次生孩子,那人都会闹上一出,现在四弟他还念着你,也算是长情的了,不过你还是要小心一点,可不要让狐媚子钻了空子。”安心公主低声道。

  “多谢二姐提点。”骆寻瑶笑道,明德帝作为男人不至于一直去管儿子后院的事情,皇贵妃现在已经没了皇后之位,也不会多管闲事,她现在倒是不用担心什么。

  “你啊,也别太单纯了,我听说这次的琼林宴,来参加的女眷,就是冲着那些进士去的少,冲着我那四弟来的反而多呢!”安心公主笑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安心公主刚刚说完这话,骆寻瑶就远远地瞧见了赵平英,不过,这次赵平英似乎并不是冲着齐文宇来的,因为她如今是在跟齐文毅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某绝今天参加了祖坟的搬迁,一直没在家,所以码字比较少,也没时间看评送分,明天一起看了~

  话说这两天真心悲催,我这里的千千小说一直抽一直抽,希望今天能顺利发文……

☆、第127章

  这些日子,对赵平英来说,简直就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她以前在京城,身边总是有很多人恭维着,在同龄的女孩子里面,她更是最受欢迎那个。

  那时候,她以前的朋友没一个不羡慕她的,在她面前全都隐隐低了一头,还有很多人会隐秘地推销她们的哥哥,但是到了现在……

  从福王势大以后,她身边的人就已经少了很多了,还有一些人跟她保持了距离,而到了现在……

  她身边交情最好的小姐妹全都落到了跟她一样的下场,而那些本来巴结她的人,现在很多竟然成了她要巴结的对象!

  这两个月的时间,赵启依然每天上朝做事,但一直以来,雪中送炭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多,因此他每天在外面都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回家的时候脸色自然也就非常难看。

  至于赵平英和李淑,她们则已经整整两个月不曾出门了,就怕出门以后会非常难堪。

  呆在家里,自然不用面对各种各样不善的目光,但赵平英母女两个的日子依然不怎么好过,因为她的那个奶奶,每天都在家里闹腾个不休。

  赵启的母亲汪氏,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很能闹腾的人,当初赵启入赘国公府以后,她就曾经一哭二闹三上吊地,闹得骆国公都对她无可奈何,直到赵启离开了国公府才安静下来。本来这些年,因为李淑身份高贵的缘故,她已经安分下来了,只找赵启几个兄弟的妻子的麻烦,但现在赵启被贬官以后,她却是又闹了起来,并且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李淑,觉得赵启落到如今的地步完全是李淑的错,是李家牵连了她的儿子。

  李淑本就不喜欢这个婆婆,这时候自然不甘示弱,理所当然地就跟自己的婆婆争吵了起来,甚至还提到了骆寻瑶的事情,觉得这一切都是骆寻瑶害的,骆寻瑶对他们不怀好意。

  李淑是真的这么觉得的,却不想这么说了以后竟然反而捅了马蜂窝了,原来,汪氏一直不满意赵启当初入赘到别人家里的事情,但对赵启的孩子还是在意的,并且一直觉得赵启的女儿就该姓赵。

  在骆国公去世以后,汪氏其实不止一次地私下里找过赵启,要求赵启把骆寻瑶接过来,改姓为赵。但赵启哪会答应这样的事情?他当时根基不稳,处处仰仗着李正,而且骆家也不是没人了,他完全不可能把骆寻瑶带到赵家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干脆就拿出了李淑来搪塞自己的母亲,表示有李淑在,是不能把骆寻瑶接回来的。

  汪氏对李淑这个儿媳妇到底有着一丝敬畏,听到赵启这么说,也就只能把事情放下了,但现在李淑的父亲都被罢官了,她自然无需顾忌,因此听到李淑说起骆寻瑶,她却是更生气了,当下逮着李淑就骂了起来,觉得是李淑这个继母太刻薄,才会造成了这样的事情。

  继母?刻薄?李淑听到自己婆婆这样的话,差点就被气坏了,她当初二八的大好年华,嫁给赵启本就是赵启高攀,她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继室,可现在,在汪氏眼里,她竟然就是个刻薄的继母,而且汪氏说的这么肯定,多半也是因为赵启说了什么吧?

  李淑气的发抖,正说不出话来呢,她的几个妯娌竟然也一起指责她起来了。原来,赵启的几个兄弟都不成材,这些年差不多就全是依靠着赵启,住在赵启家里的,李淑看不上这些没学识的女人,又不耐烦家里养着闲人,自然对她们没什么好声气,这几个妯娌当时没胆子说什么,还要努力巴结着李淑,但现在风水轮流转,她们却跟婆婆联系起来,一起排挤李淑了。

  其中那个儿子正好参加了这次的科举的妇人,更是哭的肝肠寸断,还觉得自己的儿子没能中进士完全就是李淑的错。

  赵启的这个之前被福王训斥过的侄子,正是汪氏的长孙,汪氏跟儿媳妇不对付,对这个孙子却视若珍宝,现在儿媳妇这么一哭,她就更生气了,不仅叫嚣着要去打李淑,甚至还嚷嚷着要让赵启休了李淑,并觉得以赵启的本事,完全可以找一个更好的妻子——反正这样的事情,赵启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3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变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