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变天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决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14-03-21 22:08:47

  “乡亲们,浊河决堤的情况,想必你们也看到了,如果能把河挖好,以后就再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们的子孙后代,不会再受决堤之苦,而且若是干旱到来,你们也不会担心无水而颗粒无收!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你们应该也能想明白,让大家去挖河修筑沟渠,要花无数银钱,这绝对比救灾花的多,但皇上还是决定这么做,这不是为了皇上他的日子过得好,而是为了大家的日子过得好!我在重申一遍,这次挖河,全凭自愿,若是有人不愿意,随时都能走!而留下来的人也尽管放心,以后我会按村子划分管理,大家若要回家拿东西,也能按村子轮流回去……”

  杜海一连喊了好几遍,他知道自己现在没办法在灾民面前澄清什么,但他会努力做到最好,不辜负皇上的信任,也不辜负这些灾民!

  “各位乡亲,现在你们就算回去,也做不了什么,不如就留下来过了这个冬天,挖河是大事,朝廷专门派了官员过来,他们会跟你们在一起,还有我这个知州,以后我的府衙就跟着大家走,大家尽管放心!”

  杜海在这些百姓里面,名声非常好,特别是曾经被他救过的百姓,更是对他非常感激。更何况,现在很多地方积水未退,而且如今已经到了秋天,他们就算是想要回去耕种都不可能……

  “要不是杜大人,我们早就没命了,你还能惦记着你那块地?”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突然一棍子打在了一个年轻人的肩膀上。

  “要是走了,这个冬天怎么办?难道让孩子饿肚子?杜大人会跟我们一起,他总不会骗我们。”一个女人拉住了自己的男人。

  “是啊,回去什么都没了,房子早就没了,也没有粮食,我们能做什么?”

  ……

  这些百姓一开始没有想明白,现在却猛然间想到,要是杜海不救济他们,那他们就什么都没了,就算因为跟着杜海转移而留下了一点钱,要是粮食上涨,这点钱又够买什么?杜海说他们随时可以走,走的时候还能领到粮种,这么一来,他么反而不愿意走了。

  有些人走了,他们不愿意留下来,不能接受这里的情况,但也有更多的人留了下来。

  打算以工代赈以后,齐文宇又让工部送来了许多工匠,与此同时,又让秦继祖囤积粮食,表示一定要让百姓吃饱。

  那些百姓,一开始面对未知的生活都非常害怕,不过这害怕的情绪,却在杜海让女人和老人配合兵丁搭建他们的临时住所,又让男人们去建造粮仓,搬运秦继祖收购来的粮食的时候,全都消失了。

  朝廷给他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粮食,够他们吃上一两年了,他们又哪里需要再担心将来饿肚子?

  这次,骆寻瑶真的是下了血本了,早在秦继祖去江南收购粮食以前,她就让人将自己院子里的金子挖了出来,让秦继祖全都买了粮食。

  这些粮食,一部分被她按市价卖给了手里拿着朝廷拨下的钱款的杜海,还有一些,却被她囤积了起来……

  以往每次受灾,百姓有时候会没处买粮食或者买不到粮食,朝廷想要赈灾也一样,现在,她自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见过杜海让人建起的粮仓以后,那些百姓就再不会担忧,反而很快就开了工,开始挖掘沟渠。

  挖掘沟渠确实是非常繁重的活,但这次跟以往官府找人去服的徭役不同,不会有人速度稍微慢了点,或者因病干不动活,衙役的鞭子就抽下来了,不仅如此,他们如今吃的,比自己在家的时候还要饱!

  男人挖掘,没怀孩子或者不需要带孩子的女人们和孩子老人们挑土,怀了孩子或者带着孩子的女人,就负责饭食,准备衣物……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免不了出些错漏,但是时间一久,这些百姓的日子却是越过越安定了,甚至于,很多以前骨瘦嶙峋面有菜色的人,现在竟然也壮实起来了。

  “这可是白米饭,以前我家种了一亩地的稻米,收成不好,最后我娘就全都留着给我弟弟熬粥吃了,没想到,我现在竟然还能吃上白米饭。”一个女人拿着自己的木碗领了自己的一份饭,吃的狼吞虎咽的——她之前一直在挑土,早就饿得很了。

  “那是,之前我那小叔子还觉得挖河辛苦,死皮赖脸地跟我男人要了钱投奔亲戚去了,现在不后悔死他!”旁边的一个女人也道,他们虽然现在要干活,但一天两顿的干饭敞开了吃,这可是平常在家里也没机会的。

  更别说,如今他们的田地都被淹了,就算有粮种,也要明年才能种出东西来……

  “杜大人说了,只要我们在这里干活,就一直能吃饱,等沟渠挖完了,还能回去种地……这还不算,只要干活干得好,还有肉吃,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让我们赶上了?”先说话的女子还有些不可置信,她前几天挑土挑的多,就得到了一大块肉,她姐姐刚刚生产,上面的人也送了鸡蛋和红糖……

  听说有个女人没奶水,杜大人知道了以后还让人把每天杀的猪的猪蹄送她一个!

  “别说吃饱了,那些崭新的棉衣你看到了吧?听说每个人都有一件,干活干的好的,还会奖励布匹棉花!杜大人是个好人,皇上也是个好人。”新棉衣新棉被,用的还是上好的棉花!以前她是绝对舍不得也没钱给自己买的!

  女人们叽叽喳喳地聊天,还会羡慕一下得到了猪肉做奖赏的人,却没有人抱怨干活辛苦,要知道,她们虽然是女子,但在乡下,女人照样要下地干活,很多时候女人甚至干的一点都不比男人少……对于挑土这样的活,她们自然没什么不习惯的。

  而且,如今不论男女,只要干活干得好,都能得到奖赏,她们在自己得了赏,拿到大块的肉回去给自己吃的时候

  秦继祖从江南收购来的粮食全都送到了河南郡,建起了巨大的粮仓储存着,而那些棉花,一部分留在了这里,剩下的却送去北方。

  不过,今年的棉花,并不是拿来给北方的百姓御寒的,事实上,这些棉花全都被商队做成了棉衣以后送去了匈奴,跟匈奴人换取牛羊皮草。

  匈奴人一直用动物皮毛御寒,但他们也不会拒绝软软的棉花,更不会拒绝那些穿在身上异常舒服的布料,因此,这棉花倒是让商队大赚了一笔。而商队之所以会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夏州已经不需要棉花了——今年,夏州种出了棉花!

  去年年底,骆寻瑶让人送去夏州的,全都是没去籽的棉花,还特地交代了让骆寻谨在夏州试着种种。

  夏州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骆寻谨得了这个消息以后,就让分到了棉花的百姓各自去种,同时,自己又分几次,将棉花籽种在了自己开辟出来的牧场旁边。

  南方的温度和北方相差太大,一开始骆寻谨虽然种了,却也没有当回事,跟没想着能收获,却没想到,虽然很多棉籽没发芽,很多棉籽发芽以后又被虫子什么的吃了,但到了现在天气转冷的时候,他们却还是收获到了棉花!

  这些棉花个头都小,还都有些泛黄,但就算再差,这也是棉花!只要仔细研究一下,确定了棉花种植的时间,以后,北方也就能种棉花了,他们再也不用冬天的时候瑟瑟发抖,连出门都不敢,只能窝在家里了!

  骆寻谨骑着马,带着手下的官员巡视着自己围起来的牧场,看着牧场里越来越多的牛羊,又想到这一点,就觉得心情非常之好。

  这片牧场非常开阔,如今这里有不少牛羊马匹,而在外围,则种着棉花。

  这些棉花,是骆寻谨让两个士兵一组,一个挖坑,一个放棉籽踩上一脚,就这么种出来的,本来所有人都没当回事,却不想最后竟然真的能种出点东西来……

  当然,他们早早种下的棉花能收获,种的晚了的棉花就没办法收获了,但就算不能收获,砍了当柴烧也不错,不是吗?反正夏州不缺地。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再过上几个月,就又到了那些匈奴人南下抢粮食的日子了,骆大人,这些牛羊是不是应该尽早转移到山谷里?”负责管理牧场的小官开口。

  他们虽然学着匈奴人养羊养牛,但他们到底跟匈奴人不太一样,比如说,他们现在就已经早早地储备好了足够的干草,打算把牛羊圈养起来了。

  “是该转移了,把大部分的牛羊都转移过去,再把里面已经长大可以宰杀的公羊公牛挑出来……当初那些羊崽子牛崽子都是佘来的,现在我还要还债!”骆寻谨开口,今年还是第二年,能让秦继祖带去南方的牛羊并不多,不过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他也一定能把帐都还清了。

  前面两个冬天,骆寻谨都弄来了粮食,这件事夏州的官员都知道,商队将从匈奴换来的牛羊放养在他们这里,这也都登记在册,因此骆寻谨这么说了以后,立刻就有人前去统计牛羊的数量了。

  骆寻谨看过了牛羊,又去看了那些被他寄予厚望的马。

  这两年来,骆寻瑶手底下的商队一直在跟匈奴人做生意,换回的马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在这个牧场里,就已经有了七八十匹马……

  “如果以后,我们夏州的士兵,也能像匈奴一样一人双骑就好了!”骆寻谨开口,他是前年冬天来这里的,练兵练了将近两年了,去年冬天他并不敢真的让自己的兵跟匈奴人对上,因此只让他们做些通风报信的活,让百姓尽量躲开匈奴人,可是今年,他却不想一直躲着了!

  那些匈奴人本就是分成一个个部落的,每次过来抢粮食也一直是几十个人一个队伍,他让手下的分成几百个人一个队伍,到时候几面包抄,难不成还对付不了他们?

  “一定可以的!”骆寻谨身边跟着的人开口,虽然听起来觉得要做到很难,但若是真的去做了,却并不是没有可能。

  骆寻谨没有回话,他的目光,全都被眼前稀稀落落的几株棉花给吸引了注意力。

  这几株棉花长得稀稀落落的,显然旁边有不少棉花已经死了,但不知为何,这几株棉花树上的棉花开的特别多……

  “这里是怎么回事?这些棉花树上的棉花怎么会这么多?”骆寻谨惊奇地开口,他一直很关心北方种植的棉花,因为天冷又种的不得法,一颗棉花树上只结出一两朵棉花的常见,结出了这么多棉花的却非常少见……

  “大人,我叫人来问问!”骆寻谨身边的人同样很震惊,很快就去找了人来问。

  被叫来的,是一个战战兢兢的男人,他朝着骆寻谨磕了几个头以后,才有胆子回话:“大,大人,这里的棉花树,被羊给啃了……”

  夏州养羊,虽然也有草场,但跟匈奴到底不一样,牛羊并不能随便跑,都是被看着的,可是之前,他们一个没看紧,却让羊跑了出来,最终啃掉了这里的一些已经长到两三尺的棉花。

  “被羊啃了?怎么剩下的几株开的棉花反而多了?”骆寻谨好奇地问道。

  “大人,这几株棉花没被啃完,只啃了中间的尖芽,结果它的枝杈就往旁边长了……”那个男人一边抖,一边开口。

  “被啃掉了尖芽?”骆寻谨一脸惊奇:“弄掉尖芽这么好,那以后种棉花,就要把尖芽摘了!”

  骆寻谨身边懂农事的人听到这话,突然浑身一震。

  水灾的事情,杜海处理的很好,虽然后续的旱灾和蝗灾要怎么应对还是没个章程,但至少有了眉目,而棉花在北方也可以种,是不是就能在全国各地种地了?真要这么做了,以后冬天就再不会有那么的人被冻死,还有骆寻谨奏折里提到的给棉花摘尖的事情,也能推广一下……

  又到了冬天了,一年又要过去了,而接下来那一年,自己应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齐文宇看了自己在意的人送来的奏章,便将别的暂且放下了,就在这个时候,贺庆来到了他的身边。

  “皇上,娘娘又让人备了葵水带子了。”贺庆的声音很低。

  “哦……”齐文宇点了点头,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一直想要再有个孩子,但骆寻瑶却一直不曾有孕……他真的没事?

  要知道,他找了三个年轻的死囚,日日给他们吃棉花籽油做的菜,一个月后又买了几个女人,给了他们一人两个……

  这事他是交代了自己的舅舅去做的,做的异常隐蔽都没让骆寻瑶知道,不久前他舅舅进宫,却告诉他那六个女子都不曾有孕……

  虽然只找了三个人,但都过去一年了……寻常百姓家小夫妻成亲以后,大多一年就能怀上个孩子……

  齐文宇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要是再过几年,还是没孩子,他又该怎么办?他们齐家的人都活不长,也许他应该早点想想让谁来继承自己的位子,再给自己的妻女多准备一点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冒了,真悲催TT

☆、148

  齐文宇最近一直没什么精神。

  他一向喜欢各种吃食,更喜欢玩乐,但是在闽州经历了异常生死以后,却不再像以前一样贪吃了,至于玩乐……如今他是皇帝,又哪能还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地玩乐,事实上,他每天处理完政务以后,也就只有跟骆寻瑶和丹彩一块儿吃饭说话的时间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可能没有孩子这一点。

  如果他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慢慢地发现自己没什么子嗣,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认命,偏偏他是在大好年华,刚刚做上父亲的时候被人当头一棒,对于这件事,齐文宇想要说服自己接受,但到底还是有些受不了,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把这件事告诉骆寻瑶才好。

  骆寻瑶是皇后,其实就算是过继了一个儿子,她以后应该也能成为太后,但是过继的儿子,能一直孝顺骆寻瑶吗?能对丹彩好吗?

  要是骆寻瑶要像现在后宫他父皇剩下的那些妃嫔一样整日念经过完下辈子,那又有什么意思?而丹彩,难道她要跟他的姐妹一样吗?

  齐文宇以前从不注意自己的姐妹的生活,一直觉得像安心公主这样,应该是生活幸福的,但是自从丹彩出生以后,他却自然而然地关注起来,并且发现,他的几个姐姐妹妹的日子,其实过得根本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好。

  长公主安成,跟丈夫关系不好,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二公主安心,表面上夫妻和睦,但当初继皇后出事,驸马带着孩子离了京城的事情也众所周知;三公主幼年病逝,四公主安平,却嫁给了李正的孙子……

  安平公主嫁的只是李正庶子的嫡次子,李正的几个儿子都没太大本事,那庶子并没有什么作为,他的嫡次子更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纨绔,当初很多人不明白明德帝为什么不在李家给自己的女儿选个更好的,后来李家出事,最后只有李正这个庶子保全了下来,却让人不胜唏嘘。

  安平公主没出嫁的时候就不得明德帝的宠爱,出嫁以后愈发低调,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至于最小的公主安乐……齐文俊出事以后,安乐公主的日子就愈发不好过了,齐文宇一直跟她不对付,更不会大度地照应她什么。

  他的女儿丹彩,是他捧在手心里养大了,他舍不得她受一点儿的苦,可要是丹彩嫁的不好呢?他在的时候还好,总能给丹彩撑腰,要是他不在了,而且,丹彩是会有孩子的,虽然一想到丹彩会嫁人他就不高兴,但丹彩的孩子他总不能任由他们像现在几个公主的孩子一样都无所作为……

  安成公主,她的大姐,前几天不就为了自己的儿子哭哭啼啼地来求他了?当时他觉得这孩子是自作自受才被人打了,但想到丹彩以后可能也会这样,却立刻就不舒服起来。

  明明自己的女儿现在还是一个胖乎乎的,想要多说几个字舌头都拐不过弯来的人,齐文宇却已经从她出嫁一直想到了她年迈,生怕她将来受到委屈。

  “皇上,您近来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齐文宇的抑郁,骆寻瑶自然也看出来了,找了个时间,她就担心地询问了齐文宇。

  “我没事,就是最近总是提不起劲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齐文宇叹了口气,虽然现在不管是杜海那里还是骆寻谨那里都传来了好消息,但依然有很多事情要忙,比如要为明年的旱灾和蝗灾想对策,比如要设法将棉花推广到全国种植,让百姓不至于一直挨冻,又比如要想想在出海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关税要怎么设……

  可现在……他虽然把这些事情都交代了下去,还特地让人去研究了蝗灾要怎么预防的事情,但却没什么精神去惦记着。

  “皇上要不要找个日子休息一下?”骆寻瑶问道,当皇帝确实好,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死,可是对于一个兢兢业业不偷懒的皇帝来说,每天一大早上朝,后来还要批阅奏章,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其实,不单单是齐文宇,就算是她,想到接下来没完没了要做的事情,都觉得有些烦躁。

  棉花的推广什么的倒还好,也不急在一时,可蝗灾呢?以前骆寻瑶连蝗虫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现在却天天关注蝗虫,还特地用笼子养了一只……这么一只蝗虫,她随手一捏就能捏死,但要是有几百万几千万几万万呢?

  “好,寻瑶,不如我们去城南的皇庄上住几天?明天本就不用上朝,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城,政务让人送到庄子上。我记得以前你带我去城外庄子上玩的时候,曾让人抓小鱼给我,还有小兔子……等到了皇庄上,也让人捉个兔子给丹彩玩吧,小兔子还不会伤到了她。”齐文宇也来了一点兴致。

  “皇上想的好,我这就让人准备去。”骆寻瑶开口,她当上皇后以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出去了,现在能出去走走,倒也不错。

  而且,在宫里想不明白的事情,说不定等出了城到外面去转转,就能想明白了。

  说要准备,其实不过是吩咐手下人罢了,没过多久,一行人就出了皇宫,往外走去。

  京城最大的几个主干道不许普通百姓通行,他们的马车一路过去,自然畅行无阻,而在路边,偶尔还会有人跪地叩拜,高呼万岁。

  皇家有好几个庄子,比骆寻瑶的庄子位置还要好,良田也更多,这些皇庄骆寻瑶知道,但从未来过,如今还是第一次。

  城南的这个皇庄占地就非常广,有一条河从庄子上流过,出产颇为丰盛,当然,相比于出产,这里雕梁画栋的宅院更加精美。这宅子还是前朝的时候留下的,明德帝在世的时候曾经翻修过,以前明德帝也常常会来这里住上两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3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1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变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