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爵门嫡女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玉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3 KB   上传时间:2014-07-27 15:04:36

  老太太点点头,说:“府里的是我知道分寸,只是没想到慧妃娘娘的猜测竟是真的。”

  老太太年后入宫谢礼的时候曾经去昭仁宫拜见慧妃娘娘,慧妃相当隐晦地提到,若是府上有适龄的少爷小姐,紧着这半年将婚事都定下来。当时老太太还没有想到什么,现在眼看着圣上将他经手的婚事全都放在了上半年,尤其佳仪还嫁的这般着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只说明了一件事——当今圣上,已经时日无多了。

  而一个朝廷的皇帝身死,那至少也是三年的国孝,三年的时间,足够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被耽搁成一个大龄的剩女。

  于珊和于楠进静安堂的时候,就只看见老爵爷和老太太相对而坐,脸色不是很好。

  “后天便是楠楠入宫的日子,爷爷奶奶可是舍不得了?我可早就发现了,自从楠楠回府后,我就成了没人疼的了。”于珊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脸上却流露出真挚的笑容。

  老太太轻轻敲了敲于珊,笑道:“也不知道你整天都在想什么,你们都是我的孙女,我哪有偏疼哪一个。”说完也不等于珊插科打诨,她抬手轻触于珊的脸颊,有些感慨地接着说道:“适才宫里来人传了圣上的口谕,你与昆哥儿的婚期定在了三月十六……”

  于珊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想过要在于华前头成亲,于华作为长房嫡长子,他的婚事定是要办的很隆重,真不是她看不上小杨氏和赵氏,这两人现在只顾着过自己的日子,哪有还管于府里里外外的事,可她若是嫁了便是外嫁女,如何还能光明正大的帮衬老太太,她着实不喜欢老太太再操劳。明明是到了享儿孙福的年纪,却还要事事操心,这对老太太来说,何其不公。她愣愣地说:“怎么定的这么急?哥哥还未娶妻……”

  “华哥儿的婚事定在了二月二十。”

  “公主嫂嫂?”

  “是。”

  于珊得到确认,微一思忖,眼睛徒然睁得很大,她挥了挥手,将里里外外的丫头都遣了出去,才压低声音问于楠道:

  “太后凤体?”

  “欠安。”

  “圣上龙体?”

  “欠安。”

  不过是两问两答十二个字,足够于珊将大盛王朝的局势分析个十之五六。若是前景明朗,圣上绝对不会允许他疼宠了十多年的掌上明珠仓促下嫁,怎么也要让于府准备半年的时间,眼下这局面,只可能是因为大盛王朝面临着国丧,而圣上不忍心让已经及笄的佳仪等成老姑娘,即便佳仪是公主,老姑娘也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第132章 :

  于华闹腾了一夜,此刻是又累又乏,他被冬梅叫醒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到了静安堂。可见静安堂的门紧紧闭着,也没听到内间有什么声响,还以为有要紧的人在与老爵爷和老太太说话,就想着偷个懒原路返回。

  还不等出了院子,就听见守门的丫头远远地对他喊道:“大少爷。”

  于华将脚收了回来,他轻咳嗽了一声,走近几步问道:“屋里都有谁在?”

  “回大少爷,是四小姐和楠小姐陪着老爵爷和老夫人。”

  这小芽是前两年刚买进的丫头,虽说年纪尚小,却懂事机灵记性好,老太太便挑些轻巧的活给她。她因为比同批进的丫头得宠,却又比不上旁人的体面,所以这小芽明里暗里地也没少接到旁人的冷嘲暗讽,不过她都忍了下来。两年间,老太太看她有潜力,倒是有心培养她,像这种守门的活计,说大不大,说笑也不小,却是关系到主家的秘辛,便也交给她做,倒是一次也没有出过差错。

  “恩。”于华听没有外人,才举步进了静安堂。小芽也不拦着,反正老太太吩咐了,不论什么时候,这静安堂是不会阻挡于华几个出入的。

  于华甫一推开门,屋里的两老两少的目光一下子就聚在了他身上。于华酒后的疲惫还来不及掩饰,这一番狼狈之态就落入了于珊他们的眼中。于华原本大大的眼睛有些眯缝,脸也有些浮肿,总体给人一种很没精神的颓废感。

  “哥哥,你这副样子,后天怎么背楠楠上花轿,没得让人看低了你!”老爵爷和老太太还没说什么,于珊皱了皱眉毛,出口埋怨道。

  其实背楠楠上花轿倒还是其次,可于华刚被赐婚就这幅样子,后日总不能不见人吧,若是旁人看见他这副样子,难保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对圣上不敬,对佳仪不满。于珊可不想于华因为这莫须有的事情与佳仪生分了。

  就算传不到皇宫里,大宅大院里的是是非非何其多,若是旁人乱说话,扰的于府不安也是不划算的。

  于珊想到这里看着这片刻功夫已经坐在椅子上打盹的于华,轻轻摇了摇头。可现在说这些也于事无补,索性吩咐丫鬟去厨房取了几个生鸡蛋,然后用静安堂里取暖的炉子煮着。

  “珊妹妹饿了?”于华听到动静,一睁眼就看见于珊正将几个鸡蛋往小铁锅里放,他眯缝着眼睛戏谑道。

  于珊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华哥儿,昨天的宫宴可还好?”老爵爷好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看孙儿这记性,昨夜孙儿接了圣上一张赐婚的圣旨……”于华立即坐直身子,顿时就清醒过来,他努力将眼睛睁的大一些,将那时候圣上说的每一句每一字都复述给老爵爷和老太太。这事于华没绝非故意隐瞒,他昨夜只顾着自己纠结了,一时想不开,就忘了禀告老爵爷和老太太此事,想必老太太就是因为这事想见他。

  “恩,此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你是长房嫡长子,是断断不能另辟府邸的,反正咱们府房屋也多,若是觉得华园不够宽敞,便是批给你们两三个院子也有富裕。一会你就随着珊丫头去多选几个院子,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就着人修葺一下,做你与佳仪的新房,至于家具,若是要打新的,便也托给珊丫头去打理。我倒是觉得不换也可以,反正你们也不能长待京城。蛮族必定会趁着太子即位之际发兵西北,而你身为百户,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不过,将来你若与佳仪生下孩子,定要与当初谢家子孙一样,尽早送回京城来……”

  老太太事无巨细,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从新房的琐事说到了朝廷政事,又从朝廷政事说回婚后琐事,可怜于华刚刚睡醒,被老太太的一席话打蒙在原地。

  于华是宿醉,觉又睡的不够,所以脑袋转的有些慢,直到老太太都嘱咐的差不多了,他才想起哪里不对了。他们的新房怎么能在于府里选?皇室嫁公主,都是赐下公主府作为公主与驸马的新房,虽然婚后公主不一定要一直住在公主府,但公主府里里外外都是公主的人,这是对皇室血脉的尊重;他怎么能继续担任百户?驸马领的都是闲职,他都已经做好放弃一切的准备了。

  于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觉得有些渴,咽了口唾沫问道:“祖母什么意思?”

  老太太看着有些难以相信旁人的于华,也有些疑惑了。难不成于华接旨之前不知道他自己这个驸马只是占了名头,实际还是于府的长房嫡长子,圣上还是允他接手兵权?不对呀,若是于华事先不知道,怎么会同意接旨?老太太一直觉得于华肯领旨的前提,是圣上私下允了或者佳仪私下保证了要保留他的职位,却原来他不知道他这驸马与以往驸马的不同。

  “闭眼。”于珊和于楠哪里管于华知不知晓内情,于华的形象真的太难看了,她们两人一人剥开了一只熟鸡蛋,在他眼上、脸上滚动开了。

  “大少爷,公主是入嫁咱们于府的,这是慧妃娘娘自公主一出生就与圣上谈好的,慧妃娘娘手里有暗旨,公主的驸马由她说了算。而慧妃娘娘一生最想回到边关去,所以公主的驸马即便不是你,也是可以掌实权,闯几年边关。”于楠一边轻轻转动着鸡蛋一边轻声解释道。

  于华整个人都成麻木状态,趁着于珊和于楠换鸡蛋的空档才难以置信地问:“佳仪公主为何从来不曾提起过?”若早知如此,他怎么会纠结这么长时间!

  “公主性格单纯,对于大少爷对她的回避,她也只是当成大少爷不喜欢,从来没有想到大少爷是因为不想要驸马的身份所以才对他排斥,是以这种事也就无需与大少爷讲明。”

  “那慧妃娘娘总知道一些吧?”于华的声音里有些不甘心,觉得自己七年以来的纠结简直是杞人忧天,他甚至有种被人耍了的感觉。

  于楠没有说话,她也认为慧妃娘娘在这方面做得有些过了,若是早早告诉了于华,最起码可以让佳仪少痛苦三年,早安心三年,于华也不必纠结成这个样子。

  “可是,哥哥,慧妃娘娘为什么要告诉你,她只有佳仪一个女儿,如果佳仪比不过你的理想抱负,终有一天,你会不会认为佳仪拦了你的路而踩着她奔赴前程。所以,慧妃娘娘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于楠的想法并不代表于珊的想法,于珊接受现代教育二十年,倒觉得慧妃娘娘的做法颇得她心。

  于珊也早就知道佳仪的驸马可以掌实权,也可以拼杀疆场。但她从来没想过要给于华打小报告作弊,佳仪全心全意地喜欢着于华,于华若不能全心全意的对待,倒不如一拍两散。

  于华缓缓抬起头,似笑非笑地说:“珊妹妹的意思我懂。”

  “大少爷亦可以把这个当成一种考验也未尝不可,还请您理解慧妃娘娘的拳拳之心。”于楠在于珊说了那番话后,难得心里产生了共鸣,忍不住替慧妃娘娘开脱起来。

  “楠妹妹的意思我也懂。不管怎样,此事已定局,我既然接下了这圣旨,自然就要谨遵。两位妹妹放心,我毕将善待公主。”于华的脸和眼睛经过于珊和于楠的一番侍弄,总算是消了点肿,能见人了。

  “行了行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华哥儿不善待公主,我第一个饶不了他!”老太太知道其中佳仪做出的努力,自然是相信佳仪是个很好的姑娘。

  “祖母……”于华的声音装的有些可怜兮兮的,受害人是他好伐,被隐瞒的人也是他,可为什么所有人都站在了佳仪身边,都是在为佳仪铺路?只是他心里也高兴,自己的媳妇为家里人所接受所喜爱,这本来就是件值得庆祝的事,他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他着实想不到,有一天鱼与熊掌他竟能兼得了。

  于华倒是不急着选园子修葺新房,眼下要紧的是于楠的出阁。不过,装扮于府也就只需要一天的时间,明天绝对来的及,只是他的形象的确不怎么样。他心情很好地从锅里拿出一个未用的鸡蛋,半哈着气将它剥开,却并不像于珊和于楠那样敷脸,而是吃进了肚子。

  “祖父、祖母,没什么事孙儿便先回去补觉了,昨夜闹腾的太晚……”

  “恩,去吧,好好休息。”

  “是。”于华又恢复了那个谦谦有礼的贵公子,只是有些纨绔的感觉。他应了声,转向于楠说道:“楠妹妹放心,后日背你出门,绝对不会把你摔了。”

  “如此,多谢大少爷了。”于楠倒是一本正经地感谢于华,引得于华的脸红一道白一道的,好不尴尬。而于楠微垂的脸上,笑都要忍不住了。

  于华两天没见什么身影,不过到了第三天,于华果真恢复的神采奕奕,他与于珊一般,都是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在背于楠出府门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有些伤感,脚步就有些踉跄。

  可是还没将于楠送上花轿,就听杨宇毅开玩笑的说:“华表弟是不是没力气了,若是受不住,便由宇哥哥送嫁吧。太子殿下,您觉得怎么样?”

  ☆、第133章 :

  背新娘这个事情,里头是有道道的。比方说,于华将于楠背出于府,那就意味着,于华心甘情愿地成了于楠婚后的靠山、后背。所以在杨宇毅提到这个建议的时候,虽然于楠和于华没有反应,慕容腾却动心了,如果前半段于华,后半段杨宇乔,那于楠身后就同时有了于府和杨府两大势力,而她身后所有的势力,都会被认为是慕容腾的势力,虽说他已成储君,可若要治世,与四爵府搞好关系是必须的,而于楠与四个爵府的纽带越牢固,他的江山坐的就越稳妥。

  杨宇毅也大概知道于华和于楠必将反对,所以他并没有问他们,而是问新郎官。可惜就算太子殿下算计的再完美,有十分的心答应也没有用。于华听了杨宇毅的建议,一步都没有停,直接将于楠送到了花轿旁,还示威一样看了眼杨府的两个少爷,太子已经升到喉咙眼的话只能落了下去。

  其实,于华并不喜欢于楠,七年从来没有喜欢过,他对她的维护,只是爱屋及乌罢了,因为于府里上到老太太老爵爷,下都于珊于安都很喜欢她,所以他从不为难她。

  不过,于华对于楠的不喜,并不是因为于楠不好。

  于华与于楠的接触其实少的可怜,而在这有限的接触中,于楠毫无意外的,时时踩到于华的禁忌之处:七年前于华离京的时候,于楠还是浑身是刺的冷面小姐,给人的感觉就是凡事都要于珊帮她,在于华看来,她是于珊的拖累;三年前于华回京的时候,于楠已经出落成明艳到极致的女子,明明没有不妥之处,可他就是觉得这样的于楠安分不了;此次回京,于楠事事懂礼,步步规矩,进退得宜,于华又觉得她太做作,好像她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装的,没有半分真心。

  于楠自小敏感,于华对她的不喜又从不着意隐瞒,所以她对于华的心思也能猜到七七八八。她并不在意吹毛求疵难伺候的于华怎么看她,这一辈子,她在乎的人不多,而于华并不在此列,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她早已经过继为老太太的孙女,可她也对于华的称呼也只是大少爷,自始至终没有变过的原因。

  可是,就算于华和于楠互不买账,但他们对于府利益和面子的维护却是不约而同的。更何况,于楠可是于华第一个背出去的于府姑娘,这项权利和义务于华无论如何都不能转手他人的。而于楠听了杨宇毅的提议,也是十分的不屑。今日,就算她要自己走到花轿里,婚后没有兄长扶持,也决不允许杨府的人碰触到她的凤冠霞帔。

  “起轿……”于楠抱着苹果甫一进轿,宫里一个老嬷嬷就迫不及待的喊道,于府门前的气氛着实不算好,连太子的变了脸色,为免意外,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她想着,都怪太子妃身份尴尬,好好的杨府小姐不当,非要过继到于府。

  老嬷嬷却是冤枉于楠了,想当初于楠一文不值的时候,杨府拿她当根草,两三个月都不知道过问一句,还是舆论逼着才演了一出养在于府的戏;现在于楠荣华了,杨府就厚着脸皮往上贴,也不嫌臊得慌。

  说到底造成这尴尬气氛的只能是欺人太甚的杨府!

  太子迎妃是一桩大喜事,虽说于楠在宫里呆了三年,寻常的交际少了,但绝对不会妨碍别家小姐与她‘姐妹情深’攀交情,所以这天来给于楠添妆的人着实不少。只是,旁人添妆或是银票,或是玉石,或是头面,唯有这杨府,添的妆竟是两个大活人,说是作为陪嫁丫鬟,送来与于楠同时进宫的。这俩丫鬟是一对双,长的一模一样,也就十二三岁,容貌上佳,身材比于楠还要好些,只是看她们弱不禁风的样子,着实不像是能伺候人的。

  这杨府怎么想到拿两个大活人添妆?这就说到于楠入宫的配额问题。

  想当初,慕容丰是在婚后才搬出东宫,另辟太子府的,慕容腾也是不能搞特殊,所以于楠虽是嫁给太子,但实际上是入皇宫的。而且说句大逆不道的,慕容腾绝对不用单独辟府了,过个一年半载,他直接从东宫搬到乾清宫,于楠直接就从东宫搬到后宫了,哪里还用什么太子府。

  既然是入宫,那最多只带着两个丫头进宫,再多了就不行了。

  老太太为了这两个人选,着实费脑筋。于楠在长生殿待了三年,想当初是以伺候太后的身份进去的,所以,于楠只带了个小包袱,一个丫头也没带。三年下来,府上的这些新老丫头,于楠哪还有用的顺手的。

  于楠倒没想从于府带人,不是信不过于府的丫头,实在是一如皇宫深似海,在那里,她都举步维艰,如何护持两个丫头。于府虽是爵府,但是论起人心,比之那些浸淫后宫多年的宫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带进去能有什么好?猪队友的存在绝对会拉低她的战斗力,所以,这项权利,于楠倒是很大方的推辞了,总归太后不会亏待她,定会补给她两个得力的人。不管太后心里算计什么,三年的日夜陪伴,她是绝对不会亏了于楠的。

  可杨府从小杨氏嘴里得知于府没给于楠派丫头,竟是动了这个心思。关键还在于,杨府并没有事先通知商讨一二,没有问于府和于楠的意见,直接将活人当成了添妆的礼品,让人想拒绝都找不到路子。

  众人眼见着于府收下了这两个丫头,就有些窃窃私语,不知杨府是搞什么花样,等到了门口,杨宇毅提议由杨宇乔背一段路的时候,众人才反应过来,合着这杨府也想做太子妃的娘家。

  熟不知,于府因为这事不开心,杨爵爷因为这事很无奈。

  “荒唐,父亲安排你这般做,你就这般做?你就不想想旁人会怎么看咱们杨府!”杨思逸直到于楠的花轿被宫里人抬走了,白氏带着几个孩子回来了,才知道今日的这些闹剧,听罢顿时脸都气白了。他更是毫不留情的痛打了一顿杨宇毅,可是不管他再怎么发火,进了宫的两个人也没法要回来!

  “老爷,父亲吩咐下来的,妾身哪能不照办。即便父亲手上没有权利,要打杀我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白氏话里话外带了点委屈,好似他要是不照着杨老爵爷的吩咐送给于楠两个美女丫鬟,她就面临着被休一样。

  杨爵爷沉吟片刻,想到杨老爵爷以往的荒唐事,说不得还真会因为白氏没有按照他吩咐的去做,威胁休弃。他叹了口气,问道:“那你如何不早些告诉我,我也好劝说父亲歇了这心思,也不至于闹出今天这笑话。”

  “父亲不让说。”白氏见杨思逸脸上有些愧疚,顿时理直气壮了。看吧,家里有个不靠谱的老人并不是只有坏处的,最起码做个犯忌讳的事可以往不靠谱的长辈上身推,而其他人不仅不会怀疑你,还会同情你。

  其实,杨老爵爷并没有说一定要办成,也没有说不能让杨思逸知道。杨老爵爷的意思是,既然于府不占用这两个名额,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借此让杨府与后宫搭上线。

  只是将近二十年的夫妻了,白氏哪里不了解杨思逸,这事若是让杨思逸知道了,绝对就是黄了,毕竟杨思逸是极守规矩的人,去添妆添上两个大活人,这于礼不合。

  而在这件事上,白氏站在了杨老爵爷的那一边。

  凭什么好处都让于府占尽了,于楠身上可是流着杨府的血脉,拉扯拉扯本家有什么不对?此朝不是木家女占尽后宫,所有人都盯着后宫这块肥肉,于楠不买杨府的账,那她就送两个买账的人进去。

  这两个丫鬟本来是白氏为杨宇乔淘换的,只是事有轻重缓急,既然杨老爵爷吩咐下来,她也不必装那不懂的,索性就将这两个丫头送给于楠好了,若是能帮上于楠的忙,于楠还能不感激着点。

  而于楠这场婚礼,热闹是热闹了,就是有些堵心。

  太子挑开于楠的盖头,让她先准备着才离了喜房去外间吃酒。

  而被挑开盖头的于楠,第一眼就看见了娇羞地站在她身前的两个丫鬟。看看这两女的表现和反应,不过是见了四皇子一面罢了,就一副她们要洞房的样子。杨府这是后继无人了吗?连这种不入流的招数都使得出来。杨府身为文官之首,却要惦记着在后宫这块蛋糕上也分杯羹,不要太异想天开!

  “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于楠可能是第一个连自己陪嫁丫鬟的名字都不知道的小姐了,她也不避讳新房里服侍的人,直接开口问道。

  果然于楠一开口,喜房里原本低眉顺耳的宫女就都抬起了头。这俩丫头不是太子妃的陪嫁丫鬟呢,怎么太子妃连她们的名字都不知道?只是疑惑归疑惑,皇宫大院里,绝对不能有太强的好奇心。

  “小姐,奴婢艳妮,是姐姐。”左边的一个屈了屈膝盖,回答道。

  “小姐,奴婢艳虹,是妹妹。”右边的那个也学着艳妮的样子膝盖微屈,草草行礼。

  于楠嗤笑一声,只是她笑声里的冷意丝毫也不掩饰,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人能惹得她这般生气了。这一对双胞胎倒是好本事呢,能让她看一眼就不喜,听一句就生气。

  “奴婢风铃,给太子妃见礼,太子妃可要先行洗漱?”一个立在床头的宫女,听见太子妃的笑声不对,看也不看艳妮和艳虹,跪在地上请示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爵门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