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爵门嫡女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玉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3 KB   上传时间:2014-07-27 15:04:36

  ☆、第153章1 9

  青英疑惑的皱了皱眉头,完全不知道‘金翡翠’是什么,不过,她见全叔抓错了重点,好意提醒道:“全叔,大少奶奶佩戴的是蛮夷王的佩刀,老将军传下来的。”

  可全叔的心思已经不在那柄华丽丽的佩刀上了,他见青英不懂他的问话,苦笑着叹了口气,踱着步子离开了。只有早年上过战场的老将才知道,金翡翠,那是与蛮王刀同级别的物什,也是出自蛮夷王族,是他们最接近蛮族的时候。

  蛮族土地贫瘠,一年下来粮食产量甚低,加上由于先辈过度取材,生生荒废了许多沃田。还好老天爷是相对公平的,并不过分苛待一个民族。与蛮族每况愈下的粮食产量不同,蛮族每年都能发现稀有的矿脉,可惜每每耗尽人力物力开采出来,却与铜铁这些有用的东西不搭界,多是金银、宝石、玉器这些富贵玩物。所以,蛮族皇宫所纳取的供物便脱不了玉界,而且都是上上品,不论是金翡翠还是纯色七彩宝石,那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蛮族与大盛历代都是以险峻的鸡冠山为界,鸡冠山以南居住的是王朝子民的贫困者,鸡冠山以北却是蛮族的富人区,可以想见蛮族与大盛王朝的差距有多大。毕竟,民以食为天,蛮族就是出再多的稀罕玩意,没有粮食填饱肚子,那些宝石玉器都是空谈。

  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曾想过两个民族间可以互通有无,况且因为时不时的爆发战争,蛮族与大盛早已水火不容,便是有些商人有这个想法,也不敢诉诸行动,除非蛮族肯低下头颅,纳贡称臣,可是蛮族投降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赔偿大盛大笔的钱财息事宁人,不提称臣的只言片语。

  所以,蛮族臣服的路还很遥远。

  却说于珊挣脱不开谢昆,便就认命地由谢昆拉着。又往前走了一千米左右,才算真真进了谢爵府的院子。院子里面的陈设非常很简单,右侧是乱糟糟的梅花桩,左侧是一片习武用的沙袋,吊在一排铁架子上,后院是一个小型的动物园,也是谢府唯一活着的消遣。

  西北谢府没有京城的花花草草,假山流水,可就是这般没有品味的地方,让于珊一见就喜欢上了,她觉得,往后谢昆可以在院外骑马,而她就可以在院内骑马,完全跑的开……

  谢昆看着于珊脸上的满足,原本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相比起京城的繁华,这大西北简直是未开化的地方,他一直没有跟于珊说过,就是担心于珊会嫌弃。可是他忘了,于珊除了是个大家闺秀外,还是一个武者,没了琴棋书画的消遣,她自然能找到别的代替。而且西北谢府人口这么简单,不用费力气管理,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于珊求之不得的事,哪里会嫌弃。

  而事实也正向着于珊设想的方向发展,蛮族蠢蠢欲动的消息虽然是假的,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谢昆出了一开始几天带着于珊巡逻了些‘产业’,便日日去练兵场练兵,不过半月时间,谢昆的皮肤就惹上了小麦色,整个人阳刚多了,看的于珊的小心脏砰砰直跳。

  谢昆不在府上,于珊是真的清闲了。西北谢府人口很简单,于珊统计过,因为谢天亮夫妇和谢洪都没有回来,所以,谢昆去军营后,阖府上下只有她和冯伦两个主子,服侍的丫鬟加上青英和春香才六个,小厮没有固定的人,基本是一个月一换。于珊打探了一下,谢府没有小厮,只有新兵蛋子到谢府值日……

  于珊虽不知为什么要将刺头的新兵先扔进谢府,不过,她觉得若是安排他们干什么活计,简直跟公车私用一样,所以新兵在谢府,于珊除了让厨房管饭外,甚少让他们干活。再说,她平日里除了教导教导冯伦,偶尔串串门子,也没什么事。她对西北的环境适应的很好,每日里都要骑上一个两个时辰的嘛,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若是能一直这样下去,当然是美事一桩,可是,这世界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就在于珊对目前的生活打了满分的时候,京城接二连三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直接影响到了大西北的安定,等飞鸽传书到西北的时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威德四十三年五月十五,大盛王朝的威德帝驾崩,享年六十岁。

  也许是因为圣上的病拖的太久了,所以,旁人并不觉得圣上驾崩的消息不可接受,只有经历过那场宫变的人才知道,圣上是被逼死的。宫变时,慧妃是眼睁睁看着圣上吐了血,也知道圣上时日无多。事后,木后被软禁,齐贵妃被处死,倒是再没有旁人与慧妃吃干醋,所以,慧妃手执凤印,日日陪伴在圣上身边,直到最后一刻。

  凤栖宫的木皇后得知圣上驾崩,因一直被软禁在凤栖宫,是以并不曾也不能再见圣上一面,她在旁人都或真或假的啼哭之时,也不知想到了什么,整个人癫狂了起来,放声大笑。只是笑着笑着就吐出了一口心血,再醒来就苍老了很多,整个人呆呆愣愣地。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圣上驾崩三天后,五月十八日,太子慕容腾在众人的拥护、四爵府的沉默下,登基上位,改年号为威维。而时年十八周岁的威维帝,也成了大盛王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君主。

  登基那天,慕容腾一身龙袍,腰带上挂了两块龙佩,登坛祭祖。他看着眼前黑压压跪了满地的文武百官,又摆弄了一下他衣袖和龙佩上刻上的五爪金龙,脸上的笑容如孩子般灿烂了起来。十三年的隐忍,终于成就了今天的少年帝王!

  作者有话要说:卡结局中,所以今天的真的超级短小~~

  我原本计划着是再写七万字完结,可是现在缩手缩脚,小事不敢写,大事总想一笔带过,所以,现在写的超级艰苦,有很多事都删节不敢写了。

  我多么想一笔带过每个人的结局,让亲们发挥一下想象力,可是,好像这么做有些不厚道~~

  等我明天好好筹划筹划,若真的写崩了,还请多多包涵。

  收尾什么的,最讨厌了!!!

  》。《……

  ☆、第154 章 :

  远在京城的慕容腾终于得偿所愿了,可蜗居西北的于珊,双眼反复盯着于楠传来的信笺,翻译了好几遍,终于在确认她没有翻译错于楠的意思后,脸上的表情由一开始收到信笺的欣喜变成了恼恨,隐隐还带出几分担忧无助。

  这份恼恨,并不是针对于楠的,而是针对新上任的威维帝——慕容腾。

  于珊从于楠发来的信里,读出了这样一个消息——慕容腾准备择吉日下这样一道圣旨,他准备开疆辟土,以慰先帝。于珊简直不敢想象,慕容腾登基不足一月,屁股下的龙椅都还没有坐热,人心也还没有收拢齐全,就如此胆大妄为,而且还是在先帝的热孝期!

  开疆辟土,这四个字说出来,自然是很有气势,很涨功绩,做成了就是百年流芳的美名。可是,那也要看看开哪里的僵辟哪里的土。据于珊的了解,大盛王朝所处的大陆是一个不规则的漂移版块,除了生活在鸡冠山以北的蛮族疆土被发现之外,其余的几面,要嘛毗邻高不可攀的高山,要嘛隔着深不可测的海洋。

  慕容腾想要开疆辟土,那就只有一个地方可取,也就是鸡冠山以北的蛮族。

  可蛮族又岂是易与之辈,她世世代代傍险而居,百姓又多是未开化的蛮人,茹毛饮血的日子都能过得津津有味。他们若是果真未开化,倒也好说,只需武力强取即可。可是蛮族比起王朝的谋权篡位、改弦易张,最可取之处就是忠诚,绝对的服从蛮族皇权。也正是因为如此,若是大盛王朝擅自出兵,惹恼了蛮王,蛮族会拼尽整个民族去护卫,而不是另起炉灶,做大盛王朝的傀儡。

  所以,对蛮族这块地,武力强取不可行,想智得又有些秀才遇到兵的意思,西北蛮族那块似开化还未全开化的土地,对大盛王朝来说是极其难啃的骨头。

  可再看看王朝什么行状。

  鸡冠山以南的地界已经传承文化近千年,当权者虽然经常换换姓氏,今朝欧阳,明天慕容的,可这并不影响百姓以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自居。再加上老天爷厚爱,王朝地广物博,百姓不愁吃不愁穿的,百年下来,早已人心安稳,性子安逸,个个安居乐业,粗实汉子都少了血性,更枉论寻常百姓。

  只需陈列一个事实,就可以知道,王朝与蛮族的差距在哪里——从慕容氏夺取政权建立大盛王朝到现在已经接近三百年,可从来只有蛮族隔三差五进犯王朝的份,王朝从来不曾主动出击过。安乐知足,是大盛王朝的子民普遍的优点;缺少血性,却也成了大盛王朝子民的缺点。

  于珊从前世就知道慕容腾有野心,而且野心不小,这是一种直觉,也是一种判断。上一辈子在她的有生之年,她不仅仅是看到了成年的慕容腾为了储君之位耍心机,更看到了他埋头苦读安邦良策。慕容腾的目光放的很长远,仿佛自一开始就笃定,只要他努力,就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可现在看来,慕容腾不仅仅是龙胆包天,还急功近利,竟然现在就开始觊觎鸡冠山以北的地盘。

  眼下据于珊判断,慕容腾此刻的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拿人命不当人命!

  并不是说他的想法不可行,而是说他的时机选的不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谁都懂,而现在王朝就处在第三档上。想当初,若是王朝有此心,就应该在年前王朝取胜、蛮军疲惫不堪之际,令大军乘胜追击,不仅可以探探路,还可以削弱蛮族一部分兵力。可是,当时的圣上——威德帝没有那么大的野心,选择的是纳降,息事宁人。

  死者为大,于珊不准备腹诽先皇的不是,毕竟先皇有自己的考虑。不过,先皇的不是不能说,才十八岁的当今圣上的不是却可以说道说道的。

  当时还是太子的慕容腾,既然为了自己储君地位的稳固,迎合了先皇,不曾反对纳降的提议,就应该想到他自己的野心要晚十年八年的才能实现。毕竟是三年战乱,人力物力财力都损耗了七七八八,即便蛮族赔偿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也于事无补,大盛王朝生产力有限,在将士们饥寒交迫的时候,既不能吃金银珠宝,也不能拿金银珠宝取暖,那些只是富贵玩、物,与战争无益。

  可是,显然,慕容腾没有在意这些。于珊曾与他生活了两年,大致上也能够猜透他想什么,不过就是:王朝粮草不足,蛮族的粮草也不足,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这是拿鸡蛋碰豆腐那一套谬论。或许在他看来,只要王朝的将士能够跨过心里的道德界限,不以侵犯他人为耻,那蛮族之事就可图。

  于珊从来没有怀疑过,大西北的自在生活,只有在当朝皇帝默许的前提下才能存在。若是当朝皇帝的口风变了,那么,即便历代谢将军是大西北的土皇帝,也别想过个安生日子。只因为土皇帝在真皇帝面前只是个臣子,而且一直是最忠心的臣子。

  她了解谢昆,若是圣上果然下旨令谢昆领兵攻打蛮族,那谢昆是绝对不会推辞的,或许他也能够分析出里面的风险,可是,男人总是将机遇无限倍的放大,将风险缩小到针眼大小。于珊晓得,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看问题的不同,她觉得慕容腾胡作非为急功近利,谢昆却可能觉得,慕容腾乃一代明君,目光长远,选择了一劳永逸的法子。

  而且从谢老爵爷和谢爵爷都一副壮志未酬的表现来看,这一劳永逸的法子是他们祖孙三代一直都祈盼的。

  就是因为于珊能想到他们男人的想法,也能明白自己的担忧,所以才非常头疼。她发现她既不能通过于楠说服慕容腾暂时放下心思,也不能说服自己的夫君抗旨不遵,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她不一样,易位而居,她所坚信的事也不会轻易被旁人所说服。

  所以,她眼下只能期盼着,礼部的那些个酸腐大臣,还有那些个平日里盯着谁家后院失火的谏臣,能够力挽狂澜,不管是用一哭的方法,还是用二闹的方法,还是用三上吊的方法,一定要打消慕容腾这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让圣旨传到西北来。就算一定要取下蛮族,也该在休养生息之后,毕竟王朝的自愈能力拉出去蛮族几倍,等大盛王朝富足了,蛮族还是没缓过神,这才是致胜之机。

  可惜,事与愿违。于珊求的如来佛祖玉皇大帝都没有显灵,她的安稳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诚如智浅所言,慕容腾是乱世帝王,而大盛王朝迎来的也是真正的乱世。

  谢昆回谢府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虽说外间还算亮堂,可谢府里有几盏昏黄的灯已经亮了。自从威德帝驾崩的消息传来,谢昆就加紧了练兵,虽说探子反馈回来的消息是蛮族也乱了,想来一时半刻顾不得进犯王朝,可小心使得晚年船,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就是谢昆的座右铭。

  春香见谢昆回来了,急忙上前见礼,还不等开口求助,就听谢昆温柔地问道:“珊儿已经安歇了吗?”

  谢昆见于珊卧室的灯没有开,虽然有些疑惑今日于珊未曾等他,这么早就歇息了,却还是不忍心吵醒于珊,遂压低了声音,问向守夜的春香。

  可谁知,他的话音刚落,春香竟然焦急的向前一步,用同样低的声音回到:“大少奶奶自下半晌收到了楠主子的一纸飞鸽传书,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也不许人进去,眼下晚饭都没有吃,奴婢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将军还是进去劝劝吧。”

  谢昆听到春香所说,眼神微闪。

  他们在西北,消息传得并不顺畅,这飞鸽传书之法,还是当初他在于华身边做于珊的‘间谍’的时候,于珊想出来的。只是,这种方法的风险很大,一来鸽子不要驯养,二来谁也不能保证,鸽子在飞行的途中会不会被别人射伤,从而夺信,所以这种方法只能传递无关紧要的小事。

  可是,若于楠传过来的真是无关紧要的事,又怎么会难得于珊茶饭不思。莫不是,于楠想让于珊为她想办法夺取后位?谢昆自认为猜到了关键,脸上的神色就有些不悦。看吧,于楠果然不出他所料,终究还是走上了利用于珊的那一条路!

  于楠虽然是慕容腾的发妻,可是慕容腾继位后,于楠并没有被立为皇后,因为朝堂上请立皇后的折子,竟然是于楠和木颖安各占一半。朝堂大臣各说各理,站在于楠一边的咬准了于楠是正妃,木颖安是侧妃,对拥护木颖安的人进行抨击,妻为尊,你一个侧妃就是妾,还妄想后位,简直不知所谓;而站在木颖安身后的人,虽然明明知道于楠的身世是最能打击于楠的,可是谁都不敢提出来,毕竟于楠是先皇赐的婚,连先皇都认可的身份,又哪里是他们能说道的,所以,他们只能抓着代代皇后出身木府一事,反对于楠母仪天下。

  慕容腾这人,在大事上是分毫不让,但是像这种谁来替他打理后宫的小事,并不在意。为了让朝臣息事宁人,索性尽皆封了贵妃,两人共同管理后宫,谁先生下皇子,谁就执掌凤印。只是如此一来,于楠与木颖安就要互相牵制最少三年,毕竟是国孝,这三年谁要是生出孩子,别说母仪天下了,怕是只有冷宫一条路可走。

  所以眼下,于楠是于贵妃,木颖安是木贵妃,两人皆对后位虎视眈眈,势在必得。这个时候,于珊还与于楠通信,难免有站队之嫌。可是,谢昆也了解于珊,知道于珊并不是图富贵,只是放心不小于楠罢了,她一心为人,他倒不好埋怨她了。不过想想也罢了,总归因为慧妃的事欠了于楠人情,连老爵爷都明确表示,谢府日后是站在于楠身后了,他又何必做那不排不站的孤臣。他也只是想着于楠答应他的事没有照做,所以心里有些恼怒罢了。

  “将军?”春香见谢昆沉吟不语,索性再次出声喊道。

  春香这会是真的着急,她知道于珊有一些事是瞒着谢昆的,比如说,于珊时常与于楠通信这件事,于珊就不曾与谢昆明说,听于珊说,是因为谢昆反对来着。若是以往,春香就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宁肯自己憋着,也不会求谢昆,免得给于珊丢份惹麻烦。可是今日,她眼睁睁地看着于珊拆了信,嘴里嘟囔了几句,就变了神色,然后将她赶出了卧室,自己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待到现在,也不知楠主子遇到什么麻烦事,竟愁坏了于珊。对于愁眉不展的于珊,她很不熟悉,也不放心。

  在大西北,不说眼下,就是往后的三年,于珊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谢昆了。先皇驾崩,王朝要守孝三年,寻常人家倒也罢了,偷偷摸摸生个娃娃也无伤大雅,反正也没有人弹劾,可是,谢昆是谢爵府的继承人,于珊是于爵府的嫡出大小姐,两人均不是寻常百姓,两人总不好在国孝期里生孩子,闹出了人命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所以,现在在春香的眼里,谢昆和于珊有选择性地成了夫妻一体了。反正谢昆看上去也不是薄情之人,于珊什么事与他说开了,也未尝不是一桩好事。就像今天,既然于珊抹不开面子向谢昆求助,那她就做那搭桥之人,事后于珊是罚是打她都认了。

  谢昆看春香一副大无畏的样子,原本沉重的心倒是松散了不少,合着于珊遇到的难事,连自小陪她长大的春香也是不知情,竟要靠他去打探,可见在春香眼里,他是比她自己强的。谢昆这么一想,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春香在他小妻子眼里可不是丫鬟,他能比过春香,这就是一种成就感,他倒是一点也不觉得与个丫鬟比掉份。

  谢昆明白于珊的自尊与倔强,更何况涉及到于楠,她肯定不愿意与他说的。可是,既然已经是夫妻了,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就该同当,也是这些日子他一直没有跟她说,他不再对于楠有意见,所以才让他的小妻子隐瞒了他。咦,这么一想,怎么好像是他的错了。

  谢昆推开屋门,借着黑暗前的一丝丝光亮,看见于珊正坐在窗前,有一张信纸在桌上平坦着,而她则一手压着信纸,一手托着腮帮,整个人愁眉不展,看上去有些忧郁。谢昆好不容易做好了心理建设,可看到这个样子的于珊,心里疼疼的,麻麻的,原本决定‘原谅’于楠的决心,瞬间又有些崩塌了。也不知道于楠究竟求什么,竟然让于珊这么为难!

  他轻轻掩了门,也不叫于珊回神,而是上前几步,走到于珊的身后,他唯恐于珊掩了书信,糊弄他,便悄悄地偷看。然后这一看他先是一呆,然后有些疑惑,接着有些惊喜,最后看着于珊的脑门有些欲言又止。

  什么?你以为谢昆看懂了慕容腾的旨意所以在矛盾?我只能说,你们高估谢昆了。

  于珊压着书信,他借着最后几点亮光看了好几遍,愣是一个字也看不懂,而正是因为他看不懂,所以才心情矛盾。一方面,他是为看不懂高兴,想到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军事上,就不用担心有人射杀信鸽,消息走漏了;另一方面,他却是为看不懂烦恼。他现在也顾不得算计这个方法应该怎么用,他在意的是,这上面就竟写的什么,让于珊这么为难,而他不确定于珊会如实告诉他。

  “哎……”摆脱不了矛盾心理的谢昆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

  于珊这会正想到是求求观音菩萨好,还是玉皇大帝好,或者西天佛祖也可行?她的心思全在祈祷上了,门开门关,谢昆进出,她都没有注意到。毕竟谢府人很少,她既然让春香在外面候着,想必不会有不开眼的人来打扰她。不过她在算不开眼的人的时候,显然忘记了谢府还有另外一个主人,可以比她更名正言顺进任何一间屋子。

  于珊在听到谢昆的叹气声的时候,她猛地惊醒过来,然后因为抬头的幅度太大,直接磕在了谢昆的下吧之上。

  一时间谁也顾不得想心事了,只听见“嘶……”“嘶……”的两次喊疼的声音,谢昆捂着下巴,于珊捂着脑门,两人泪眼相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于珊有多么疼,谢昆就有多么疼。

  按理说,谢昆脾胃都险些被穿透了,这点子疼痛也不算什么,可他眼看着于珊迷蒙了双眼,眼泪包眼珠了,也不知想到了什么主意,眼里立时也蓄了泪。

  于珊轻轻揉着脑袋,正想埋怨谢昆不仅不让人通报,而且还不敲门就进来了,可抬头见谢昆的苦相,埋怨的话倒是说不出口了。这个时候的谢昆像个傻小子一样,虽然满是埋怨地看着于珊,可实际眼里散出来的都是委屈,好像于珊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样。

  于珊看着谢昆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就有些疼了,她脑子一短路,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站起身,伸长手臂,揽过谢昆,轻轻拍打着谢昆的后背,柔声哄到:“乖……”

  这话音一出口,不止谢昆愣住了,于珊也愣住了。与冯伦相处的时间长了,竟然把谢昆也当成孩子了!这么一想,于珊有些尴尬,急忙想推开谢昆,可是靠近容易离开难,谢昆察觉到于珊的后退,立即伸出手揽紧了于珊,嘴里说道:“我好喜欢。”

  于珊被谢昆闹了个大红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索性一动不动任由谢昆抱着。在于珊看不到的背后,谢昆脸上的神情越发的得意,他心里高兴,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整个人阳光而唯美,这一时的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倒真的逼的月亮掩了踪迹。

  于珊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体香,她不喜欢用头油,谢府占地虽光,可是连花园都没有,所以于珊慢慢习惯了只用无味的皂角清洗身子,自此后,于珊身上的香味真的只是淡淡的,体香压过了其他的香味。

  却说谢昆抱着于珊软软的身子,一时间有些心猿意马,只恨不得万事不理,直接上塌。可是太后的孝能不守,先皇的国孝却是省不了的。这么一想,谢昆就有些丧气,可蠢蠢欲动的欲、望却是一时压不下去。谢昆甚至想,若是现在就能有个小包子陪着于珊就好了,这样他在外行军打仗也能安稳些……

  于珊被谢昆圈在怀里,两人的身体靠的那么近,她怎么会察觉不到谢昆的异样。在察觉的同时她有些尴尬,有些不好意思的挣扎起来。

  “珊儿,别动,让我抱会就好。”谢昆的声音沾惹了情、欲,暗哑而性感,听得于珊的耳朵根都红了。

  她轻咳一声,本想说她正在安全期,没有问题的,可又想到谢昆可能会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严格要求自身,茹素三年什么的,于珊就忍不住轻笑起来。一边笑她还一边想,眼下她的身子才十四周岁,过早受孕也不是什么好事,三年之后她才十七,到时候再补偿谢昆也使得。

  可谁知她以为的正人君子并不按照她指的茹素的路走。

  谢昆听见怀里小女人闷闷地笑声,原本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欲、望又有了复苏的迹象。他满脸的黑线,想着总不能只有他一个人难受,而始作俑者却要隔岸观火吧?谢昆眼里的狐光一闪,一只手顺着于珊笔挺的后背,摸到了她的腰身,然后是她的翘臀,在轻轻捏了一把后,捉住了于珊的手,放在了两人紧贴的身子中间,谢昆的大手压在于珊的小手之上,而于珊的小手之下则是。

  于珊这会再顾不得可怜谢昆茹素了,她手里的物什滚烫,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跳动,于珊的脸通红,又羞又躁,想抽手,手被谢昆压着;想抽身,身又被谢昆搂着,这一刻,她简直上天无梯,下地无门。

  偏谢昆还不知足,按压着嗓子在于珊的耳边请求道:“好珊儿,帮帮为夫……”

  于珊本想强力反抗的身子顿时软了,她抬眼看了看满眼□□的谢昆,又感受了一下手里物什的热度和硬度,索性将心一横,做了!怕什么,岛国的国片也不是没看过,不过是上下晃动,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珊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可是,毕竟是第一次做这种事,面对着这个还有些胆小,最后索性闭上眼不看谢昆眼里的请求,上断头台一样,握紧了手里的物什。于珊正待行动,就听见外间有人敲门,是春香。

  “将军,大少奶奶,可要摆晚饭?”春香的声音有些焦急,这谢昆进去好一会了,也不知道于珊遇到的难题解没解决。

  谢昆和于珊的身子顿时都僵住了,而回过神来的于珊,奋力将谢昆推开。她看着谢昆,心里想着,还好有春香,险些被谢昆引诱着干了坏事。

  而谢昆除了几分欲求不满外,更多了几分被打扰的委屈,甚至对着毫无所觉的春香都生出了几分不满。他好心帮春香,春香却不肯成全她。他好像全然没有注意到,他根本没有帮到春香,春香却为这对将要三年守孝的这对年少夫妻开了一扇窗。

  几年后,经历了大西北的染缸,于珊能够轻松自在的称呼它小小昆,甚至于亲吻它都不觉得尴尬的时候,她还是能想起,这一刻的慌忙与无措,只是那时候想起这些,竟觉得有些好笑。

  “咳咳,吩咐厨房摆饭吧。”谢昆见于珊坐回桌子前,仔细的收起了信笺,不回应春香的话,没有办法,只能他开口应声了。

  身在门外的春香轻轻舒了口气,还好还好,终于肯吃饭了。不过,将军的声音好像不太对……春香皱了皱眉,旋即好像猜到了什么,先是脸色有些苍白,然后脸色绯红的转头就跑,险些撞上了青英。春香眼见着青英要开口与她说话,立即用手堵了她的嘴,几乎是半扯半拉的将青英拽到了厨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爵门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