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寻香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09 KB   上传时间:2014-10-23 13:46:39

  高东方拿着一张照片说:“剑兰这个照得好,谁给你拍的?”

  赵明月一看,原来是一张毛剑兰蹲在长城上摘花的照片,她一手拈花,脸朝着镜头,笑得非常灿烂,拍照的人也很有技术:“是呢,真好看。拍照的人水平很高啊。”

  毛剑兰红着脸说:“沈大哥拍的。”

  钱斯盛回来了,看见大家在看照片,也凑过来一起,听说照片是沈启学寄给毛剑兰的,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原来老五和沈启学在通信呢?”

  毛剑兰脸红通通的:“也没有经常,偶尔。”

  “哦。”钱斯盛笑了一下,放下照片去看书去了。

  赵明月也没注意到钱斯盛的表情,只是微微叹了口气,要是他们真的谈朋友了,希望毛剑兰能够扛得住沈母的狂轰滥炸。

  别人的生活赵明月不能左右和参与,只能旁观着,自己的日子还是要过的。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又有人开始穿春装了。看着靓丽的春装,赵明月想起去年开店赚钱的事,今年应该继续会有市场,要是能开个服装厂,批量生产,自己就没那么辛苦了,钱也会赚得更多。但是现在一切都只能想想,自己还是个学生,而且没有本钱,得先进行原始资金积累才行。今年夏天,她准备把毛剑兰培养出来,让她也来跟自己一起做衣服,自己负责裁剪,她负责车线,这样效率至少能提高一半。

  五一劳动节,宋小蕊结婚。赵明月赶在他们结婚之前,给宋小蕊和魏勤做了两身衣服,魏勤只做了一套中山装,宋小蕊则做了一条旗袍。

  他们的婚礼在北京举行,说简单也简单,说隆重也算隆重,没有大摆酒席,但是来的客人却非常多,大多都是魏勤和宋小蕊父母的亲朋好友,魏勤的父母是今年才平反的,正好回来赶上儿子的婚礼。

  这是他们WG之后的第一场喜事,大家借着这个机会一起庆祝新生活,所以还算得上非常隆重。魏勤穿着一身银灰色的立领中山装,宋小蕊则穿着一件大红带暗花的半截袖旗袍,幸好五一这几天来了一股寒流,两人穿着这衣服还挺合适的。

  新郎和新娘的衣服都裁剪得十分合身,魏勤的个子非常高,穿着这中山装显得十分挺拔潇洒,宋小蕊身材高挑,有胸有屁股,旗袍穿在身上,显得玲珑有致、美丽非凡。这一对新人的衣着跟大家平常看的新人的衣服实在大不相同,几乎吸引了在场所有的目光。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艳羡和赞赏的,也有一些人,看了一眼宋小蕊,就赶紧撇开了眼睛,认为这未免也太特出了,那胸,那屁股,生怕人不知道似的。没办法,不少人都被那种宽松得将女人曲线遮得一干二净的衣服荼毒深远,连美丑的标准都有些政治化了,看到真正的美的东西,反而以为丑。

  不过真正美好的东西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少人在悄悄打听,宋小蕊和魏勤那衣服都在哪儿做的,结婚一生一次,就要穿得与众不同。

  赵明月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跟沈旭跃说:“怎么样,小蕊姐衣服好看吧?”

  沈旭跃满意地说:“等我们结婚,你也做一件这样的旗袍。”

  赵明月笑着点头:“好。”

  那边有人已经打听到赵明月这里来了:“你好,我是小蕊的表妹,听说我表姐的衣服是你做的?我今年秋天也要结婚,想做一件一样的衣服,你可以帮忙吗?”

  赵明月看着对方:“哦,我在上学,平时没有时间,暑假的时候可以,到时候你跟小蕊姐说好吗,她知道哪里能找到我。”

  对方点头:“好的,谢谢啊。”

  沈旭跃说:“你准备白给他们做?”

  “当然不白做,我又不认识他们。”赵明月笑着说。

  沈旭跃有些担忧地忘了母亲那边一眼,赵明月发现了:“你妈会不会不高兴?”沈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如果自己做个个体户,按照常规思维来说,确实不大好接受。

  沈旭跃无奈地说:“她一向如此,不高兴的时候比高兴的时候多得多。”

  赵明月本想问问沈旭跃对自己做生意的看法,但是想了想,还是不说了,这个观念都是慢慢改变的,自己要是现在就说去做生意,估计沈旭跃心里也未必会接受。不过她相信以后他会接受的,毕竟他自己上辈子就弃政从商了。

  两人参加完宋小蕊的婚礼,沈旭跃送赵明月回学校,两人坐在公交车比较靠后的一排,赵明月看着窗外的风景,突然之间好像看见了熟人,有点不敢确信,然后又回头看了一眼,确实是熟人,是李春梅坐在王兴凯的自行车后,两人有说有笑地跟他们往同一个方向走。

  沈旭跃看见她一直扭头往窗外看,便问:“怎么啦?”

  “我好像看见我同学了。”赵明月还有点不太相信这个事实,李春梅怎么和王兴凯在一起,看起来还挺亲密的样子。

  “哪个同学?”

  “我们宿舍的老三,李春梅,和另一个男同学一起。好意外的感觉。”

  沈旭跃说:“也没什么呀,男女同学有好感,谈个恋爱这很正常。”

  赵明月说:“关键是老三跟那个男同学一点都不对付,两人凑一块就互相掐,没想到他们现在会这么好。”

  沈旭跃说:“可能就是互相对掐,掐出感情来了。”

  “可能是的,还真有意思。”赵明月笑。

  赵明月倒是没有觉得,那王兴凯对自己表示过好感,现在转头去追李春梅这点不好,反正李春梅也是知道王兴凯的底细的,他们在一起,也就不存在欺骗的成分。只是觉得意外,明明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最后还会走到一起,这世界不是很奇怪么。

  王兴凯这个人怎么样,具体她不了解,不置可否,李春梅应该比她了解得多,李春梅终于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也算是好事一件吧。

  几个舍友基本上都各得其所了,毛剑兰几乎每隔两周就能收到一封来自湛江的信,虽然她没有说什么,但也足以看得出,她跟沈启学非常聊得来。

  只有钱斯盛独自一人还单着,看她的样子,似乎也不热衷这件事,每天只和唐卫华两个泡图书馆,各种大部头的史书一本一本地往宿舍搬。赵明月看的书,基本上都钱斯盛看过之后推荐给她的,就学习上来说,赵明月算不上最优秀的学生,毕竟大家都那么努力,她的底子也有限,况且她自己也并没有打算去深入钻研做学问。

  暑假的时候,赵明月先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她要想办法去推动村里茶园的改革,将茶园分包到户。这件事当然也可以留到过年的时候再办,但是这种事,自然是越早越好。

  赵明月把沈旭跃也喊回去了,沈旭跃曾经在茶园改造上出过大力,在村里还颇有威信,如果由他出面去提意见,被采纳的几率比她自己去提意见要大得多。

  沈旭跃听完赵明月的打算:“你是说,将茶园全都分包到各家各户去?”

  “对啊,不是已经有地方将田产分包到户了,我觉得我们村也该试试,这样大家就不用饿肚子了。”赵明月说,“先可以把茶园分包出去,到年底的时候,就可以分包村里的田地了,一步一步来。让大家先尝试一下,自己收成会不会比吃大锅饭的收成要多。”

  沈旭跃看着赵明月,宠溺地说:“你呀,真是忧国忧民,你都跑到北京了,还想着家乡的人呢。”

  赵明月说:“没办法,谁叫我父兄都在那里呢,我想让大家早点摆脱贫困,过上温饱,早点奔小康。”

  沈旭跃点头:“是早该这样了。”

  于有清一直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有些诧异地说:“你们俩说什么呢?”

  赵明月笑:“没什么,就是想改善一下咱们家乡的现状。”

  于有清微张着嘴看着赵明月,他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些,也从来没有想过以一己之力去改变大家的生活,因为那完全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但是赵明月这个女子,她却想用一己之力改善大家的生活。于有清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个普通人,也能改变大家的生活吗?

  沈旭跃说:“有清也一起帮我们去说服大家吧。到时候把明朗也叫过来,我们四个人商量一下,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机会去劝说村干部,我觉得这样的话,说服力可能会比较大一些。”

  于有清愣愣地说:“我也去?”

  沈旭跃看着已经傻了的于有清,笑着说:“来,我给你分析一下这个情况,到时候你再配合我们就可以。”

  沈旭跃和赵明月为于有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是被动地活着,别人给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自己就接受,努力去适应,从来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也有机会去主动改变自己以及别人的生活方式。

  回到家,赵明月把自己的打算和三哥一说,赵明朗果然欣然同意他们的计划。四个年轻人努力为这件事奔波,其实这两年茶园的收成差不多就是按劳分配的模式了,谁采得多,谁就赚得多,如果分配到各家各户,那么自己采了自家的茶制茶,不会制茶的,就将茶青卖给会制茶的人,茶园从公家的变成自家的,照料得肯定会更仔细一些。

  年轻人说服了村干部,他们召集了村民来开会,大家一听全都哗然了,当初队上将各家各户的责任田收上去的时候,刚开始吃大锅饭,大家的热情还是非常高的,敞开了肚皮吃,结果吃到后来,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典型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越吃肚子越饿。大家就都怀念起当初田地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来,自己家有计划,起码不会饿肚子啊。

  如今说起要重分茶园,大家都兴致高涨,摩拳擦掌,大有大干一番事业的架势。赵明月以为改革多少会受到一点阻碍,没想到事情很顺利,大家都非常容易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大概是因为多劳多得的茶园分配模式起了良好的铺垫。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朋友们,中秋节快乐!祝大家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第六十六章 内助

  茶园分包得这么顺利,赵明月也是舒了一口气,这样的话,到年底分包田产,想必也会十分顺利吧。

  忙完这些,赵明月就可以放心回北京了,放假前就跟曹大妈说好了,今年继续租她家的房子,缝纫机可能还是要借方姨家的。想到这些,赵明月觉得浑身轻松。

  开完会,几个人披着星月,一路说说笑笑回到家中。看见母亲还抱着二哥的小女儿在院子里纳凉,赵明月走过去:“妈,怎么还没睡?”

  “萍萍说热,不肯在屋里睡。”

  萍萍是小侄女的名字,赵明月的二哥生了两个女儿,二嫂要强,非要生个儿子不可,这已经怀上第三胎了,按照政策来说,就是超生,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二嫂跑到亲戚家去了,两个女儿就放在自己家里让母亲照顾着。

  赵明月知道,上辈子他二哥生了三个女儿,到第四胎才生了个儿子。其实赵明月的父母是非常开明的家长,并没有要求非要生孙子不可。但是二嫂却担心别人瞧不起她,因为大嫂生了两个都是儿子,她要是只生女儿,觉得自己在赵家的地位就太低下了,而且没有儿子,也会让村里人瞧不起的,所以拼死拼活要生个儿子出来。

  这年头的计划生育抓得还挺严的,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不少人都东躲西藏,就为了生一个带把的。上辈子赵明月没少听二嫂跟自己诉过苦,说自己肚子不争气,生了那么多女儿,叫人瞧不起。赵明月只能默默地听着,因为她自己一个都没有,连个女儿都没有。

  沈旭跃端了板凳过来:“明月,坐吧,乘一下凉。”

  赵明月坐下来,沈旭跃给她用蒲扇打风,顿时觉得无比凉快。如果没有风,农村的夏夜前半夜还是有点燥热,到了后半夜,才会凉快起来。

  天空中星河如练,繁星密布在幽蓝的天际上,有流星偶尔划过,璀璨夺目,但是能遇上流星的几率不多,流萤比流星数量多得多,而且速度也慢,飘飘忽忽的,泛着一点黄绿色的小荧光,在头顶上轻盈掠过。

  耳畔传来虫鸣蛙叫之声,还有母亲哄着侄女睡觉的儿歌,这样的夜晚,幸福得叫人心醉。沈旭跃也默不作声,听着这夏夜的鸣奏曲,仿佛也陶醉了。

  隔壁已经熄灯的二叔家突然亮起了灯,然后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听见王招娣嘱咐儿子的声音:“明刚,拿个光去,去请张三婶过来。”

  胡年春一听到这话,就说:“肯定是槐花要生了。明刚,是不是你媳妇要生了?”

  赵明刚有些激动地说:“是的,伯娘。我要去喊接生婆来。”

  胡年春说:“痛了多久了?”

  “才刚刚开始痛。”

  “那就先不着急,你去吧,路上小心。”胡年春说,她怀里的小丫头嘤咛了一声,似乎有点被吵醒了。

  胡年春拍了拍怀里的孙女,对赵明月说:“明月,你抱一下萍萍,我去看看槐花。”

  赵明月说:“妈,我也去吧。”

  胡年春说:“你去做什么?别去,在家待着。”

  赵明月只好抱过侄女,母亲不让她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她一个没嫁人的大姑娘,去产房是不太好。

  沈旭跃问:“明刚媳妇要生孩子了?”

  赵明月想一想:“应该是的,过年的时候不是已经说怀上了,差不多也到日子了。”

  不一会儿,二叔家灯火通明,二叔挑着水桶出了门,赵明月说:“旭跃,拿个手电去帮二叔挑水,小心点别摔着了。”

  “好。”沈旭跃答应着去了。

  赵明朗说:“我去吧。”

  沈旭跃说:“没关系,我能行。”

  赵明朗和赵顺生也过去了,他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不一会儿,赵明朗回来从自己家里提了两个桶子去,估计是母亲嘱咐他的。

  赵明月摇着怀里的侄女,小丫头终于熟睡了,在陌生的小姑怀里也睡得很香甜。赵明月将孩子抱起来,放到母亲床上,小丫头嘤咛了一声,赵明月拍着她哄了两句,也就安稳了。赵明月坐在麻布蚊帐里,给侄女打着扇,屋里黑魆魆的,没有开灯,怕有灯光照射刺激到两个孩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明月听见沈旭跃在外面叫她:“明月,睡了吗?”

  赵明月从蚊帐里出来:“还没有,挑好水了?”

  “嗯,我看见明刚已经把接生婆接过来了。”

  赵明月想了想:“那你去休息吧,应该没事,反正我们也不能去看,等消息好了。”

  沈旭跃点头:“好。”

  沈旭跃回房间去了,赵明月想了想,走到二叔家里,探头往槐花房里看了一眼,屋子里点着好几盏煤油灯,母亲和二婶都在那儿,大嫂也过来了,接生婆在一旁坐着,几个人在闲聊。今年春天,电线已经拉到月亮湾来了,但安装电灯都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二婶估计听人说电费比煤油灯贵,舍不得花钱,就没拉电线,所以现在屋子里还是只能靠煤油灯照明,灯光非常暗淡。

  赵明月在门口问:“妈,要不要把我们家的电灯牵一条过来?”

  胡年春说:“怎么牵?”

  “我哥和旭跃应该会吧,有线和灯泡就可以。”

  王招娣说:“不用了明月,槐花可能要生到早上才能生出来了,第一胎,没那么快的。”

  赵明月点点头:“哦,也好。”她刚才一点动静也没听见,槐花很安静地躺在床上,还能平静地和大家聊着天,估计是阵痛刚开始。她走到厨房去,看见赵明秀坐在灶台后面烧火,看见她:“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