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兼祧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才下眉头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3 KB   上传时间:2014-10-28 14:13:46

  少时,就听有人对花景途道:“这要说起来,还真是一段不清不楚的陈年旧事。你父亲早年娶先头正室封氏时,我们是都知道,只是后来的继室……”那人迟疑了片刻,又接着道:“是突然说娶就娶了的,并未有半点征兆的,也是实情。”

  这人的话刚说完,附和点头的人不少。

  于是又有人道:“既然当年行事仓促,到如今都闹得不清不楚的,就怨不得有小人疑心你们家当时礼数不周,不合礼法,常言‘名不正而言不顺’,可见这场官司并非全是那人妄告不实的。”

  花老太在倒厅里头听了这么许多,也扬声道:“说当年先夫仓促续娶的老身,是确有其事,可老十八你说当年先夫续娶礼数不周不合,老身却是不肯依的。你且说说怎样才是礼数周全的?”

  被花老太点名的老十八,是花老太爷这一辈的人,生在族中人丁最是兴旺的一支,年纪却只和花景途相仿。

  这老十八平日正因辈分高,族中小辈都有尽让的,说话就从没个顾忌了。

  且这老十八还有个毛病,最是憎人富贵,笑人贫的。

  花羡鱼他们家这支正好是前者,老十八早嫉恨多年了。

  今日又是花晋明母子他们自己露的短,还连带了宗族,老十八就越发不能放过的,就听他笑道:“这还用问,自然是明媒正娶了。至于何为明媒正娶,那就逃不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再有便是古今便有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缺一不可,少了可就成伤风败俗的丑事儿了。”

  众人皆点头附和,道:“没错。”

  老十八故作姿态,呷了一口茶才又道:“只是我父亲曾说过,大堂嫂是同亲家母一道投奔我大堂兄来的,后,本一直无心续娶的大堂兄就突然续弦了。”

  说起这话,又只得从亲戚上头追究起了。

  花老太爷的父亲同刘家是连襟,花老太爷同花老太刘氏是两姨的表兄妹。

  当年花老太的父亲,也就是刘姨父,也不知做了什么勾当,吃了上人命官司,刘家就树倒猢狲散了。

  刘姨妈因此带着刘氏,投奔的她外甥花老太爷来。

  这事儿当年族里都知道的,也算不得什么辛秘。

  只是后来花老太爷豪富了,花老太就不愿让人多提起她娘家的事儿,对外也只说自己是乡豪之家出来的,与花老太爷门当户对,所以族中的后生晚辈才没多少人知道的。

  老十八接又道:“当年别的礼数有无,旁人一概不知,直到得了帖子赴宴吃喜酒,才知晓大堂兄续弦了,可那时候已是大堂哥洞房花烛,春宵苦短之时了。”

  厅中顿起一阵哄堂大笑。

  花老太冷笑道:“好,老十八你也说了明媒正娶方成礼数。那就从当年说起好了。当年老身与娘家母亲原是来祭我姨母的,不想娘家母亲在路上却得了风寒之症,又因路上多有不便,不能及时延医用药的,到了老身夫家竟成了重症,为了冲喜,这才仓促间成全了老身同先夫的姻缘。当日,先夫同老身虽匆忙行礼,但礼数是一概齐全的,老身有当年的聘书为凭,更有婚书为证。”

  事关祖父名声,作为长房长孙的花景途自然责无旁贷的。

  花景途也站起向众族人一揖,作证道:“老太太说的确是实情,当年家父在世时,也曾如此说过。”

  花景怀瞧得正高兴,见花景途起身了,也忙忙起身胡乱答道:“没错,没错,天地为证。”

  老十八弹弹衣襟上瞧不见的灰尘,觉着无趣了,站起身来道:“既有凭证,那就只管往县衙一递就成了,在这说什么劳什子的,浪费口舌,还带累了族里。”

  见众人要离去,花晋明却起身留,道:“且慢,为防日后还有宵小借此兴风作浪,坏先父名声,毁家母清誉,还请众位叔伯做个见证。”说着,花晋明回头向倒厅的方向,“劳烦老太太将聘书和婚书取来,给在座叔伯看分明,以解当年的不明不白。”

  这话才出,谁都没留心到花老太身边的碧玉,霎时脸色大变。

  更奇的是,花景怀竟十分难得地苟同起三房的话来,道:“没错,还斗胆恳请各位祖叔伯,明日到县衙为祖父做个公论才好。”

  除了老十八,旁的那些老长辈倒十分愿意前往,都说:“自然,自然,这也是事关我族声誉的大事儿。”

  而花老太也是这意思,便回头对她的心腹宋嬷嬷道:“你去把当年的聘书和婚书都取来。”

  而花景途见花景怀极是反常,有些不解,但还是当前这场官司才是要紧的,也就暂时丢开了。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宋嬷嬷面上气色不大好地回来了,府身到花老太说了几句。

  花老太的脸上也变了颜色。

  邓三太太忙问道:“老太太,怎么了?”

  花老太回头吩咐宋嬷嬷道:“你回去继续找。”罢了,又对倒厅里和外头的人道:“实在是因老身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东西不少,这一时半会的想不起这些个文书都存在那里了,如今才要开仓开锁,翻箱倒柜的,恐一时是不能让众位见到凭证了。只待老身回后宅去找来,定令晋明亲捧上门去,给族长与众位叔叔过目。”

  六叔公点点头,“也罢,只要有文书在,明日的官司无什意外,我们早看晚看都不打紧了。”

  老十八嗤笑道:“要我说,真有才好,别不是拖延之法便成,可只是拖着我们有何用的,明日该如何还得如何了。”说罢,老十八礼辞,就先走了。

  六叔公稍后领着族中众人也离开了。

  待人一散尽,花老太就迫不及待地回她园子去。

  家里出这样的事儿,大房二房自然不好不闻不问的,花景途和花景怀就命康大奶奶和张三奶奶到园子里去搭把手,家中的大小爷儿们也聚一处,一面等花老太找来文书,一面商议明日公堂之上该如何行事。

  楚氏听闻,那里还坐得住,也就一块跟来了。

  聘书婚书这些东西说要紧也要紧,可要说不要紧吧,平日里也的确不见是多要紧的东西,自然就不会同田产地契银票等,这样眼前头等重要的契约文书而论的。

  于是当日的随手一撂,如今这么许多年后想起去找的,一时能找到就奇了。

  花老太身边的几个丫头,抱怨道:“真是奇了,使不着时,那里都能瞧见,使得着了,又找不着了。”

  花老太听了越发焦躁了,训斥起她们来,“成日家让你们小心归拢各处,时常清点,何至于此会有今日的?”

  邓三太太也帮腔道:“可不是,我平日里进园子来,瞧见了也没少说的,可她们就是不听,随手混放,回头多少东西找不到了。”

  今日就为这两张纸片,花老太是大动干戈了,不但将她自己正房里的东西给翻了个七零八落的,还拿出了钥匙让人开仓库倒腾的。

  楚氏、康大奶奶、张三奶奶自然去帮忙了。

  只是这一倒腾不要紧,让花老太想不到的是,竟然又横生出枝节来。

  说来也是楚氏的无心之举,找着找着从花老太的箱笼翻出眼熟的东西来。

  起先楚氏还想不起的,只拿着一套头面一再端详,口中不时咕哝,“这东西怎么这般眼熟得紧?”

  那边的宋嬷嬷见状,忙上前一把将头面夺了回来,护在怀里,道:“大太太,这东西又不是文书,有什么好瞧的,赶紧找老太太的东西才是要紧的。”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蠢样儿。

  也不知是宋嬷嬷的那句话提醒了楚氏,楚氏忽然就想起了,“我想起了,这不是我先头婆婆的头面吗?”

  宋嬷嬷赶紧道:“大太太东西可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东西怎么就成先头老太太的了,这明明就是我们家老太太的嫁妆。”

  张三奶奶那里是真心实意地帮忙的,正在那里有一着没一着地做样子,耳朵却伸得老长。

  一听这厢楚氏和宋嬷嬷说话,张三奶奶过来捡起另一套头面来瞧的,“少在这乱噏廿四。十八叔祖方才可是说了,当年老太太是落魄得只能投奔我们家来才有的活路,既如此,还会有这等上好的嫁妆,说出去谁信的?”

☆、第四回 姑侄同侍死蠢杜,花景怀计欲分家(六)

  邓三太太和梅子清也停了手,过来瞧的。

  只是邓三太太人未近,声就先到了,“少在这放屁,怎么就不能有这些嫁妆了,说来我们老太太也是富豪之家出来的。”

  这会子张三奶奶拿着头面已看了好一会子,也不知看到什么好玩儿的,大笑了起来,“只恨我迟生了二三十年的,所以老太太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了。如今才知道原来不是。不知从那里出来的泥腿子,也敢充乡豪的。”

  邓三太太喝道:“好你个张招娣的,连老太太你敢都编排起来了。”

  张三奶奶却不理了,只问宋嬷嬷道,“这果然是老太太的嫁妆。”

  宋嬷嬷理直气壮道:“自然。”

  张三奶奶越发好笑了,指着手上缀明珠的俏莲簪子,道:“这上头的封字瞧见没,老太太何时改姓封了?”

  楚氏大悟道:“那就是了。我先头婆婆的娘家原就是银楼,但凡他们家出来的首饰都錾有一个封字,只是后来封家败落了,后人就不知道了。”

  宋嬷嬷这下无话可说了,倒是邓三太太还死不认账的,道:“既然是开银楼的,还不准我们老太太正是从封家买来的?”

  楚氏不擅长口舌之争,更不懂胡搅蛮缠,立时就见了高低。

  “可惜了的,老太太未到我们家时,封家的银楼就关张了,就不知上的那里买去的。”说罢,康大奶奶也不去对那口舌了,和楚氏道:“太太可还有当年先头老太太的嫁妆单子?”

  楚氏道:“有,还留着的。”

  康大奶奶道:“太太且去取来对一对,虽说今日首务是找老太太的聘书和婚书,但到底也不碍着对明白了嫁妆单子,日后再算账的。”

  宋嬷嬷一听忙道:“不找了,不找了,今日怕是也不找到了。请太太奶奶们先行离开吧,小的要关门儿了。”

  康大奶奶回手就一个巴掌反抽的,把宋嬷嬷打得一个趔趄,险些没站住。

  都没见康大奶奶发飙的,一时都给镇住了。

  康大奶奶厉声道:“什么东西,一个老货以为得了几分体面就狗仗人势的,指使起主子们的去留了。”

  宋嬷嬷头回挨打,一时脸面全无就干脆哭了起来,“罢了罢了,大奶奶打得好,我这老货果然是不识好歹的,不能留了,我这就回老太太去,明儿就告老解事出去了。”

  康大奶奶冷笑道:“少话里话外地拿老太太来挟制我,不中用。你直管去回,直管去闹。”

  说着康大奶奶抬头看向邓三太太和梅子清,道:“我今日就把话放这儿了,就是你们不去回不去闹,我们家也是要去回个明白的,老太太那里回不明白,就到族里去回,总有能回清楚的地方。反正衙门里已出了一桩祖父以妾做妻的官司了,不差这件继室偷占祖父元配嫁妆的案子。”

  梅子清原就没有和大房作对的心思,只想瞧她婆婆的热闹罢了,所以对康大奶奶这话没多少感想,只看邓三太太如何应对的。

  邓三太太倒是想和康大奶奶对上几句,但这里头的事儿她着实是不清楚的,且现如今真是多事之秋,花老太正是自顾不暇之时,若把大房逼急了,他们三房也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邓三太太也只得按捺下要强的心,不敢轻易出口半句。

  宋嬷嬷虽是奴才,但也是个门清的,知道三房眼前正有桩官司还没着落,再添一桩就真难以周全了,一时这老货也不敢闹得太过了,只暗暗打发人去回花老太的。

  这会子楚氏屋里的婆子已取来当年封氏的嫁妆单子。

  康大奶奶拿过单子一瞧,可真是不得了了,上头大半的东西都被勾除了。

  被勾除的若只是些吃的用的就罢了,说都吃了用了也能过去。

  可被勾除的竟然都是头面首饰和摆件,这些东西难不成还能填饱肚子,还是能防寒保暖做衣裳去了不成。

  若说是当年拿去溶了重铸首饰了,那重铸的头面呢?

  若是拿去典当了,那就更说不过去了,他们家何曾到要典当元配嫁妆的地步去了?

  问楚氏。

  楚氏说:“当年老太太进了门儿,清点过一回,只说是都没了。”

  康大奶奶道:“没了?如何没的?是坏了?损了?还是遗失了?”

  楚氏就答不上来了。

  康大奶奶也不问了,在仓库里找出了大半能对上当年封氏嫁妆单子的东西来。

  不说宋嬷嬷了,就是邓三太太的脸上都不好看了。

  只梅子清大笑道:“哎哟,我当贪图别人嫁妆,只我们三房才有的,没成想原来是家学渊源。”

  邓三太太瞪梅子清道:“还不住口,在混说什么。”

  梅子清不以为然,只康大奶奶扫了一眼过来,道:“三弟妹别忘了,你如今也是花家人了,花家若有什么家学渊源,你也算在里头的。”

  梅子清这才住口了。

  聘书婚书到底没找到,康大奶奶等就各回各处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兼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