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母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麻辣香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56 KB   上传时间:2014-11-27 14:13:02

“妈,听说镇上要拉电了,哪天能通到咱这儿呀?”

冯玉姜说:“听说要拉电了,我今天卖凉粉,看见路边放着电线杆子呢,不远一根,不远一根,有工人在埋电线杆。就怕一时半时拉不到咱家。”

小五这时哇哇哭了起来,这小五的哭声,不急不躁,慢慢吞吞,也不知是随了谁的性子。冯玉姜收好桌上的钱,抱起小五来喂奶。

钟继鹏推门进来,问了一句:

“咋啦,小五怎么又哭了?”

冯玉姜没答他的话,反问道:“你上哪去了?这老晚的不来家。”

钟继鹏就凑过去逗弄小五,一边说:“我能上哪儿?搁家里就听小孩叽歪了,我还不是跟一帮老爷们拉闲呱去了。”

冯玉姜看了他一眼,没再问。这阵子钟继鹏晚上经常见不着人,净往外头跑,兴许是嫌小孩闹吧,反正再问也白问。

******************

冯玉姜卖了大半个月凉粉,眼看着蛮能挣点零花钱,地里的花生却开始熟了,要准备秋收。

花生是秋收的头一样庄稼。花生这东西跟旁的庄稼不同,花生要熟了,叶子就开始往下落,要是等到花生叶落光,收晚了,就容易落果,落了果,散到泥土里不好收,要一个一个到土里耧出来,落下的花生果容易发黄、发芽,还会影响了产量。

这天她喂饱了小五,推着手推车打算上街卖凉粉。她打算再卖两天,过两天就不卖了。这一秋天,七亩多地庄稼要收进家,四亩半春茬地还要种上麦子。冯玉姜家里没有牲口,也没有互助组帮忙,想要忙完,可不是容易的。

刚走出她家门口的巷子,冯玉姜一眼看到一个人,便立刻笑模悠悠地停住了。是孙老二,牵着个黑骡子拉的车,正往她这边来。那黑骡子膘肥毛亮,十分精神,引来几个小孩跟着嘻嘻哈哈地看稀奇。

骡子、马都是大牲口,在当地农村还是很稀罕的,生产队原先也就是养牛养驴,马养过,少。

她略一站站,孙老二就赶着车来到她跟前了,冲她咧着嘴笑。冯玉姜也笑着打招呼。

“二哥,你怎么得闲来?”

“来叫你娘俩躲尿窝子。咱妈这两天唠叨,嫌我来晚了呢!”

满月躲尿窝,是当地生孩子的一个习俗。大概是说这小奶孩才生下来,屎尿多,在家里猫着到满月,自己家的屋里已经满是尿窝子了,要躲一躲。满了月,小鲜孩儿可以出门了,姥姥家会接过去住些日子,这就叫“躲尿窝子。”

躲尿窝的小娃娃到了姥姥家,先抱到锅门前把泡尿,然后姥姥、舅舅等会象征性地对小娃娃拍两下,骂两句,叫这小娃娃不可以乱拉乱尿,这就算躲了尿窝。躲尿窝子,娘家日子厚实,母子可多住几天,最长可以住一个月,娘家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吃顿饭就可以回来了。

另外还有一层说法,说这小娃娃满月不去躲尿窝,以后大点了就会认地方,去姥姥家会“赖姥姥”,到了姥姥家容易有个小病小灾啊什么的,趁着人小去一趟,适应了,往后不容易“赖姥姥”。

冯玉姜这出了月子都半个多月了,本来以为路远事多,这个可有可无的习俗就免了,没想到孙老太今天打发了人来接她去躲尿窝。冯玉姜看看手推车里的两盆凉粉,有些子为难,她这凉粉还没卖出去不说,家里还俩孩子也不说,眼下这马上秋收了,她没法子到孙家去啊!

“你这弄的什么?”孙老二问。

“闲着闲不出钱来,我寻思弄点凉粉卖,挣个油盐火耗。”冯玉姜说,“二哥,咱走家去坐。”

尽管也知道冯玉姜离不开,孙老二却很坚持要接她娘俩去住两天,并且还开展了感情攻势。

“咱妈这两天身上不大好,腿疼。你不想她,她都想你了。”孙老二说着,居然冲冯玉姜眨眨眼。

钟母一旁帮腔说:“那你就去吧,我也歇歇。反正地里那花生还得有两天才能收,耽误不了。”

钟母这话冯玉姜一听就明白了,那意思就是说:你看我这些天给你看孩子也累了,你赶紧的去住两天,让我喘口气。不过时间不能长了,顶多两三天,你给我老实地回来收花生。

这半个月来要带小五,钟母总觉得受了无限委屈似的,动辄就是“我伺候恁大人小孩”,冯玉姜也懒得跟她多言了,反正,要比嘴皮子,冯玉姜肯定不是钟母的对手。

冯玉姜如今渐渐摸准了钟母的脉,对付她,你就尽量别理会她,独角戏她就唱不起来了。就跟那不懂事的小孩似的,她要是哭闹讹人,你越哄,她越闹,你别理她给她冷一冷,她自己看着少了观众,拿捏不了谁,就不讹人了。

但是,她那手推车上还两盆凉粉呢,怎么弄?

“我这还两盆凉粉呢,自家吃又吃不了。要不我另天自己去?”

二丫抢着说:“你带点去给姥姥尝尝,剩下的我来卖。这车我推的可稳当了,我能卖。”

二丫已经开了学,今天轮到星期天了。那时候没有什么双休,每星期,这些上学的小孩只有星期天不上学,搁家里能帮不少忙。调料不复杂,二丫能调凉粉,也会算账,还真的能卖。

冯玉姜看看孙老二,总觉得他这番来像是还有别的事儿,想想反正二丫刚子都大了,不用她太担心,去一趟也行啊。

冯玉姜便去收拾准备。

小娃娃才满月,出个门没那么随便的。包被尿布,衣裳帽子,都要带够了,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就尿湿了?再有,老辈人说,小娃娃人小,找不准自己家,抱出门去容易丢魂儿,还容易招上稀奇古怪的灵异东西,所以出门一定要做足准备。

冯玉姜对这些说法,无所谓信与不信的,以她文化程度,在这些事上很容易随大溜儿,反正小娃娃多讲究一点,也不算什么坏事。

小衣裳穿好,包多点尿布,出门有风,尽管天不冷也要包厚实点,还要拿头巾或花布罩着小娃娃的头,省的外面阳光太亮刺了小眼睛,也省的风吹到小脸蛋。

帽子上要缝个顶针,最好再妥帖地缝上一根带白线的缝衣针,还要拿上两根桃树枝,这都是路上用来辟邪的。

当地的小婴儿要出门,这就是起码装备。

冯玉姜就这样手里拿着桃枝,怀里抱着个严严实实的包被卷儿,细细地嘱咐过了二丫跟刚子,才坐上黑骡子拉的马车,一路来到孙圩子。

孙二嫂倚在大门旁做针线,望见他们来了,脸上就笑开了。

“赶紧的,锅门口都给你扫得一点灰星儿没有,就等你来拉尿,给咱家送点财气来。”

孙二嫂这话的口气,是对小五说的。当地人说小小孩的屎┊尿能添财气,真不知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孙老太迎出来,还真当回事地抱着包被卷儿去了锅屋,蹲那儿把了半天,好歹把出了一泡尿来。

孙二嫂在一旁板着脸拍拍小五:“你呀你,按点睡觉,按点拉尿,不兴胡乱作货,听见没?不听话二妗子打你的腚。”

锅屋门口围着孙家的几个孩子,听了这话一阵哄笑。冯玉姜看孙二嫂那郑重其事的样子,也忍不住跟着笑。

“看你二妗子,真坏呀,这就打了,这小屁股蛋还搁不下巴掌呢!”孙老太把了尿,一路抱着小五,念念叨叨进了屋。

冯玉姜也跟着进了屋。孙老太住的东堂屋,进门是一个外间子,东墙上还有个小门,进了小门是一间耳屋子。

冯玉姜进了屋,耳屋的布帘子一掀,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几步跨到冯玉姜跟前,双膝一弯,就给她跪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煎粉,嗯,好像不弄点什么吃的对不住自己似的。

凉粉,不光可以直接吃调凉粉,还有煎粉,四川那边还有做成煮凉粉的。橙子家老妈做过凉粉汤,滑滑溜溜,像果冻一样,那味道,要拴着舌头吃的。

10分钟后还有一更,话说这两天明明放了假,收藏君却开始懒散了,正在反思,努力把文写好!

  ☆、第29章 拉电灯

冯玉姜进了屋,耳屋的布帘子一掀,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几步跨到冯玉姜跟前,双膝一弯就给她跪下了。

这个人,竟然是东子!

冯玉姜愣住。她下意识地就望向耳屋的门,又四下环顾。

传秀呢?

“东子?你怎么在这儿?传秀她……她……没跟你在一块儿?”

看到冯玉姜一脸惊疑焦急,东子连忙说:“跟我在一块儿!传秀跟我在一块儿呢!”

“那她人呢?”

大半年了,冯玉姜做梦都担心着传秀。她推断传秀是跟着东子走了,可这两个孩子身无分文,年纪又轻,就这样背井离乡的,怎么能不让她担心呢?

说到当初的事,钟传秀心里只想求一个刀断,不想再跟吴家牵扯不清的了,可吴家无所不用其极,打定了主意要死死拴住她。

当初,钟继鹏碍于面子,不愿意跟吴家摊牌,又怕吴双贵是阴阳人这事,宣扬出去,吴家搞出人命来。俗话说死人身上有膏药,钟继鹏怕沾上麻烦,半点法子也拿不出来。

当时东子奶过世已经出了五七,东子对这个地方也没啥留恋了,就打算远走他乡,他找到传秀,想试着劝说传秀跟他走,没想到传秀一听,立刻便决定跟东子一起走。

出嫁前冯玉姜支持她私奔的话,给了软弱的传秀一些勇气。她明白,就算她跟吴家这样闹下去有个结果,她真能摆脱吴家,也是体无完肤了,还担上了一个二婚头的名声,更不说吴家要往她身上泼多少的脏水了。就算钟继鹏肯让她跟着东子,这些事对东子的影响也不好,。

传秀逼于无奈,主动重回到吴家去,那本是两个人商量的主意。传秀如果从钟家离开,又会把钟家拉进说不清道不白的纠葛中,所以她从吴家寻机离开,把责任推给了吴家,跟先走等她的东子会合。

东子跟传秀一路往西,走了两百多里路,先到了一个叫泉头寨的地方,两个人在那儿落了脚。那时候不像如今社会,到处都有打工挣钱的机会,传秀便学着冯玉姜那样,弄了个摊子卖油煎包,东子在周围帮人干点零活,日子也勉强过得下去。

“你先起来吧,东子,先起来,你这么跪着,我心里也不好受。你跟传秀从小就处得好,原本就是姓钟的辜负了你。”冯玉姜伸手想要拉东子起来。

东子按住她的手,说:“婶子,你就让我跪着吧,我心里也不好受。传秀就这么跟着我,不明不白的,你就是打我骂我,那也应该。”

冯玉姜说:“东子,你记住,你跟传秀,是我答应的,是我同意传秀跟你过的,你们没有不明不白,你们两个早该在一块了。都怨我这当妈的没本事,护不了自己闺女,让她遭那些罪,受那些憋屈。”

冯玉姜说着落泪,东子的眼睛也就红了。

“东子,你怎么找到这儿的?传秀怎么没来?”

冯玉姜这样一问,东子的脸上就添了些羞涩。

“传秀她不方便来……她怀孕了,害喜害的厉害,路又太远,大路还好,山路主要靠两条腿走了。婶子,我是代传秀来见你一面,告个别,我们打算到大西边去了。”

当地人把西部叫做大西边,去大西部,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载都见不着了,传秀寻思,总得给她妈留个话,起码让她妈知道,她好好的活着,就在哪个地方,活的很好。

怎么见冯玉姜一面,本来东子打算直接回村子一趟,传秀却担心。她跟东子两个人前脚后脚的离开,不知闹没闹出什么风波来,东子这样冒冒失失地回去,未见得就稳妥。这事儿传秀留了个心眼,就叫东子找到了孙圩子,跟孙老太求助。

冯玉姜上辈子也没出过远门,她对西部的印象,就是山套子,草海子,听到东子跟传秀打算远走到西部,冯玉姜禁不住担心。

“你两个,走那么远做什么?倒不如就留在这边,等几年。过几年,人的脑子不能一直那么迂,你俩回家去,没人能说你们什么。”

东子说:“婶子,我们离开,不全是因为吴家,传秀那桩婚事,本就是吴家没理,要丢脸也是吴家的事。传秀她是不想弄得风风雨雨,叫家里跟着为难,我是不想再留在那里了,除了婶子你的恩情,那块地方,还有什么叫我挂恋的!”

孙老太在旁边说:“叫我说,眼下社会比原先好混了,年纪轻轻,要出去闯荡闯荡,不见得是什么坏事,走就走吧,离了窝的鸟儿,兴许能飞得更好。”

冯玉姜担心传秀,问道:“传秀,她几个月了?”

东子的脸微微有些羞涩,说:“三个月了。她一心想来见你一面,可两百多里路,爬山过岭,找不着车坐,我硬拦着没给她来。”

冯玉姜哦了一声,说:“东子,不是我要打拦坝,不给你们去,你们这样一路奔大西边去,人生地不熟,也不好混啊!再说你不是说传秀害喜厉害吗,她怎么还能千里迢迢地去大西边!”

“婶子你放心,去西边的事儿,落实了的,我本来在泉头的煤矿里帮人家干点零活,给正式工代代班、打打勤杂什么的,这边的煤矿工人,这阵子好多要往西部去,说那边煤矿缺人手,划拉我一块去,我想着,树挪死人挪活,我现在跟传秀在这边混,也就勉强糊个口,让传秀跟着我受罪。走远点,兴许还能有什么机遇。有好多人,一起坐火车去,传秀我一定小心照看,能行的。”

东子说着,趴下来就给冯玉姜磕了一个头,说:“婶子,你对我东子有恩,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一天回报你。传秀她不容易,待传秀我只有一个心眼,家里但凡还剩一口饭,我一定让给她吃。你也不用焦心,说不定哪天,我们就回来了。”

冯玉姜看他主意打定了,想了想,只好说:“你既然都打算好了,我也不再拦着了,要去煤矿干活,有一条,煤矿那地方容易出事,别光想着挣钱,人的性命最要紧,千万要注意。”

东子连忙答应着。

“煤矿那地方,那挖出来的都是金子啊,能挣钱。要是哪天煤矿给私人办,那是要发财的。就算挣不着钱,现如今也饿不着人,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了,就是福气。”

东子点点头,说:“等我们一旦安定下来,就想法子给你写信。”

冯玉姜说:“写了信,也不一定能落到我手里,写不写也不打紧,你们好好地就行。真要是在外头出了什么难为事,记得你们这里还有个家。”

东子是孙老二用马车送出村的,两百里路,送一程是一程,到了西边的山路,就靠他自己走了。运气好搭上哪个大车,运气不好,自己拿两条腿慢慢丈量。反正,东子见过了冯玉姜之后,一会子也不想再等,就要赶紧回去。

他这是怕传秀担心吧!

东子走了以后,冯玉姜抱着小五喂奶,就开始发呆。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俩孩子也真不容易。不过我看这孩子,是个有见识的,脑子怪精灵,做事也稳重,不用你担心的。”孙老太在旁边安慰她。

冯玉姜说:“怪我,我当初就算拼了死,也不该让传秀嫁过去,就不会有这一磋落了。摊上个没用的妈,叫传秀受憋屈。”

磋落,在当地大约就是指一连串的不顺、磨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