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驸马无情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钱塘自古繁华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91 KB   上传时间:2014-12-05 15:02:38

  “若是……”我手指轻击着桌面,犹豫要不要问出这问题。

  “你想问整个平南的兵马数目,是吗?”他直视着我,声音平稳眼神清澈,“十万以上。若平南全力出兵,以明轩之能,收复所失城池不成问题,但若我父决心观望以求自保,若东阾最终决定倾巢而出犯我大周,那么明轩的情况就危急了。”

  我一下握紧了手上明轩的奏折,须臾后松开,想了片刻后淡然地道:“最坏不过是和大周一起覆灭罢了,但也要叫东阾付出相应的代价。”说罢抬头朝他微微一笑,“我果真没有看错你,无论这场战争胜败如何,我都会感激你。”

  他看我时目光稍有恍惚,忽而象是意识到什么,将目光迅速移开,顺手拿起一本奏折翻开。看似在翻阅奏折,视线却是停留在一点上一动未动。

  我见他不再说话,便拿起笔蘸了朱砂准备批阅池州的奏折,这时突然听见他温和却坚定的声音:“我既说了‘不负使命’,便定会在这里陪你到最后一刻,无论这场战争胜败如何。”

  拿着朱砂笔的手停在半空,即便是傻子也能听出他话里的深情。若不是情根深重,他何必放着太平世子不做,巴巴地赶去池州送死,又何必见我一纸诏书便二话不说赶回襄城,与大周同生共死。

  我深吸一口气,平定胸中微微起伏的气息,手腕下沉,以朱砂笔在明轩奏折的回执上写了三个字:“可安好。”

作者有话要说:  

  ☆、终结篇 - 只影向谁去(五)

  转眼又是十日,史清在朝中本就人头颇熟,各股势力中都有他早先安插的心腹,而笼络人心、权谋交易又是他擅长,短短十日间,朝政各项已被他理得颇有头绪。我先前担心宁尚书会在军饷粮草上使绊子的事最终也没有发生,而许相独霸朝政的势头也被打乱。朝中逐渐有许相、宁尚书、史清三足鼎立的趋势。

  第十日上,我又收到来自池州的文书。照惯例,文书有两本,一本是明轩亲自写的折子,另一本是朝廷派去的监军写回的战报。总是我先看明轩的折子,战报交由史清,然后两人再互换着看。

  打开明轩的奏折时,第一页只有两个字:“安好。”

  我看着那两个字怔了很久。

  “若累了便去歇息。这里有我。”史清朝我手中的折子瞥了一眼。

  我随手将那页纸夹进桌角的一本经书里,道:“没事,一时走神而已。”

  自那以后,每隔几日便有池州的文书送来,战事吃紧时间隔三到五日,松缓时十日之内也必有一报。明轩奏折的第一页总是两个字:“安好。”我也总是匆匆瞥一眼,便随手将这一页纸夹进书里。

  三个月后,有密报说慕容家族内乱,长嫡子慕容余因慕容安歌的战功高过自己,故意制造各种事端,联合几名兄弟排挤慕容安歌。明轩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利用东阾内部混乱的空当,将原本被东阾攻占的城池一座一座收回来。

  每当收复一座城池时,明轩的折子上总是简单地写明何处、何地收复某城,而监军的战报上除了详细记载战事的艰险,总会附上负伤、牺牲的将领及军中头目的名单。自那个阶段起,明轩的名字总在伤员之列。随着越来越多的城池被收复,我细数他身上所负之伤也是越积越多。

  每每阅完战报,史清总会感慨道:“这般紧张的军需供应下还能如此打法,也只有他能做到,若是换了我,最多只能守在池州巩固战果。”

  冬天来临时,宫里又传来另一个好消息,丽妃产下一子,取名轩辕辙。

  丽妃果然如我皇兄所说是个与世无争的单纯女子。除了照顾轩辕辙,平日里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房中,细细翻阅皇兄的诗集、画集,缅怀她与皇兄在一起时的短暂时光。我想,唯有她对皇兄的爱是最纯粹的。无论皇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她做过什么事,她眼里看到的永远只有皇兄好的一面。

  轩辕辙的出生令我大喜过望,将拖了大半年的登基仪式从简完成后没几日,立刻下诏传位轩辕辙。此时史清在朝中的地位已如日中天,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轩辕辙的义父。

  十日后又一战报传来,明轩攻下了池州最南面的一座城池“南岭”,至此将大周、东阾的边界向南推进了近百里。

  史清瞧了几行战报便皱起眉头道:“这般打法是不是操之过急了些?这不似他以往的风格。”

  我沉默不语,手中另一份密报里说,慕容安歌已经逐渐扳回自己在家族里的劣势,有重掌东阾兵权的趋势。而明轩手里原本的兵力已经折损了近五成,虽然有许遣之、程姚等大半年来不断在各地招兵、练兵,但如若慕容安歌卷土重来,以疲兵、新兵去碰慕容安歌的强悍军队,明轩的处境会比刚去池州那时还要凶险。

  正如史清所说,如果待在池州稳固战果、修养身息,等慕容安歌大军袭来时,无论如何都能抵挡一阵子。象明轩现在这样不要命的打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还有更不要命的。”史清拍着军报道,“这家伙攻打南岭时竟然只带了一万兵马搞夜袭,将大部队留在池州。万一对方有所防备将计就计给他设了个陷阱该如何是好?池州的大部队兵马一时半会儿也接应不上,这荒郊野外的,让我上哪儿给他把尸首找回来!”

  他说到最后已是气话,这人如果不是已气得要命,断不至于这般说话。

  我已明白事态严重,当下让凝香笔墨伺候,一边给明轩回折子勒令他谨慎行事,一边皱眉道:“只带一万兵马攻城……就算他是为了给大周节省兵力损耗,也勿需把自己的命搭上。”

  明轩五日后便回了我的批示,只简简单单八个字:“无须挂念,一切安好。”

  我与史清对他的意图都是迷惑不解,唯有再回折加紧督促。

  来年一月,最让我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慕容安歌卷土重来,兵力增加一倍,二十万大军滚滚而来,而此时明轩集结手头所有大周兵力也不过十二万。不知是否慕容安歌有意这般部署,居然绕过较易攻打的南岭,目标依旧直取明轩所驻的池州。他不怕南岭、池州前后夹击,长驱直入,可见已有必胜的信心。

  几日内池州急报不断,不断有将领阵亡的消息。无论明轩如何骁勇善战,兵力和军需始终是大周的死穴。

  史清连日来双眉不展,虽然他已尽力派人在平南疏通,平南王那里依然是不痛不痒的观望态度,甚至扣住他原本准备危急时刻发往池州的一万多平南精兵。他在平南的兵权实质上已经被平南王架空,我虽不知平南王连日来给他的书信里写了些什么,但也明白,此刻他还留在襄城,已是不惜失去一切的代价。

  这日宁尚书和许相求见。宁尚书贪生怕死,战事到了这个地步,此时求见肯定没有什么好事。但许相竟然同流合污,令我颇为诧异。

  两人进来后,宁尚书目光闪躲,许相则一直阴沉着脸不说话。

  事有蹊跷,我问了一声“何事上奏”后,许相依然沉默,宁尚书却贼眉鼠眼地瞥了几眼史清,干咳了一声,道:“还请国父回避。”

  史清现为小皇帝轩辕辙的义父,朝中大臣已经惯称其“国父”。他每日与我一起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取大臣们的禀奏已成惯例,此刻让他回避,简直令人又好气又好笑。

  我正想说话,史清已淡淡一笑道:“既然尚书和丞相都是这般意思,必有其用意,我回避一下也是应该的。”

  许相依旧不语,竟然是对史清所说的“都是这般意思”默认了。

  史清出去后,宁尚书啃啃吃吃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忽地一拉许相袖口,道:“我是户部的,兵部和礼部的事都在你管辖范围内,这事还是你来说妥当些。”

  许相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这事是你提出来的,触霉头的时候倒要我出面。”

  宁尚书绷紧了面,冷声回应:“怎么是我提出来的,这事已在军机处议过,你当时也赞成,怎么此刻又出尔反尔了!”

  我将手中用来批示奏折的朱砂笔一扔,不耐地道:“这里虽不是朝堂,却也是正经议事的地方。本公主批阅奏折的时间尚且不够用,哪里来的闲功夫听你们吵闹!许相,究竟何事,速速奏来。”

  许相无奈,拱手道:“这事确由军机处各位大臣商议过,如果不是情况危机,而此法确可挽救大周,罪臣是万万不敢以此事奏请公主的。”

  我慢慢靠向椅背,想到他二人方才要史清回避,心中已对他所说的“此法”猜到大半,阴沉着脸道:“说下去。”

  “公主认为,慕容安歌二十万大军压境,此刻什么事是最重要的?”

  我不动声色地道:“当然是大周存亡、百姓安危最重要。”

  许相又问:“臣等曾听闻,公主准镇国将军请出征池州时说过,公主可为大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大周在则公主在,大周亡则公主亡。公主那时还问将军,可为大周牺牲到何种程度?”

  我缓缓点头,那日我在狱中见明轩时,李超和亲信狱卒都在,只要不是涉及机密,我那时说的话难免会有些传到大臣们耳朵里。

  许相似很是犹豫,踌躇半晌都没有再开口。身边宁尚书用手肘戳了他一下,被他嫌恶地以袍袖挥开,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问我道:“若是牺牲公主的名节便可挽救大周呢?”

  我冷着脸反问:“不必再拐弯抹角,便是要本公主改嫁史世子吧?那样平南王便会全力相助大周了么?若平南王全力相助,大周便有把握战胜东阾了么?”

  宁尚书见许相赤红着脸低头不语,忙道:“罪臣有一同年,在平南身居要职,听其所言,平南王连日来给世子所发书信中便有提及此事。”

  我呵呵一笑,道:“原来你是做平南王的说客来了。”

  宁尚书打了个激灵,猛磕了一个头道:“罪臣不敢,罪臣愿为大周肝脑涂地,绝不敢做他想。”

  “你肝脑涂地?”许相在旁边嗤笑一声,语气讥讽。

  我冷笑道:“然后呢?本公主休书一封送往池州,休掉正在池州浴血奋战的镇国将军?二位爱卿谁脸皮更厚些,帮本公主写这封休书?”

  两人都是尴尬无语,许久,宁尚书呐呐地道:“公主切莫意气用事,历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太皇太后在世时,也曾为稳定大周而改嫁。至于将军那里……”

  说到此处,他稍稍挺了挺身子,颇有把握地道:“将军乃深明大义之人,亦是务实之人,就算臣等不说,将军也早该明了,联合平南王是击退东阾的唯一之计,也是挽救大周最为可靠之办法。臣可差一能言善道之人,与将军委婉商议此事,想必届时不用公主主动提及,将军自会提出和离。”

  我想了片刻,前倾上身问道:“此事已在军机处议过?”

  两人对视片刻,一同拱手一磕到地,算是默认。

  我朝两人伸出三根手指:“即传我三道口谕至军机处。”

  听到这句话宁尚书面露喜色,许相的面色也稍稍一松,随后又叹了一口气。

  “第一,本公主当日嫁于镇国将军时,尊的是皇兄赐婚的圣旨。依大周律,若非另有圣旨解除婚约,本公主不得擅自改嫁。如今皇兄已卒,本公主再要改嫁大约要等到如今的圣上长大,时间上好象不大对啊。”

  宁尚书和许相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我继续道:“第二,臣子干涉长公主的家事算不算犯上?嗯,似乎大周律上未有说明。着礼部即日搬出《周礼大典》来,依据大典上所记礼法,修改补充大周律。如有再犯,依新大周律惩办。”

  “第三,自此刻起至明日早朝前,本公主不想再见到军机处任何一人。你二人即刻回去思过吧。”

  两人面色惨白,一前一后急急退了出去。

  片刻后,史清手持池州文书进来,诧异问我道:“他二人触了你什么霉头?怎么都是面如土色冷汗直流。”

作者有话要说:  

  ☆、终结篇 - 只影向谁去(六)

  我接过史清递来的明轩那份折子,道:“不谈此事,看奏折吧。”

  打开奏折,和预期的一样,第一页还是“安好”那两个字。

  我盯着那两个字半晌,伸手摸向桌角那本经书,从中抽出厚厚一叠写着“安好”二字的纸笺来,铺在桌上和手中这份折子细细对比。果然,今日这两字远不如从前那样从容有力,从笔画两侧渗开的墨迹来看,他写这两个字时动作比往日慢了许多。

  我皱了皱眉,正想问史清战报中有否提及明轩受伤,史清忽地一拍桌面站起,抑制不住语气中的急躁,道:“疯了!他真是疯了!有这般打法的么!”

  我吃了一惊,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字迹,问道:“他怎么了?”

  “这几日来他用的战术用全是突袭、偷袭、夜闯敌营取敌将首级,连游击战都用上了。他就不能好好待在池州守着么,这般不要命地连续主动出击,他还当不当自己是大周主将?他以为自己还是初出茅庐时的突击队长么!”

  我接过他手中战报看了几眼,道:“他这不打得很好么,以极少兵力重创东阾大军,光偷袭就砍了五名敌军高级将领。我记得他曾说过,死守池州不是办法,唯有突袭敌军后方,打乱敌军部署,为我军创造机会。”

  “那是以前,这次东阾的兵力是二十万,他若有闪失,别说五名敌军高级将领,便是五十名都抵不过他骆明轩一颗人头!这次便是右肩受伤,刀伤入骨,险之又险,下次呢,下次会怎样?”

  史清背手在御书房内来回疾步:“情况不对,这不是他一贯打法。他惯于攻守结合,从未有这般完全不要命的打法。即便大周与东阾兵力悬殊,此刻也没到不顾性命放手一搏的时候!”

  我瞧了一阵子他急躁的步伐,默然将那一叠纸笺整理好仔细揣在怀里,边走向书房门外走边道:“今日有些累了,我先去歇一阵子。”

  身后脚步声戛然而止,下一刻关切的声音便在耳边响起:“会不会病了?凌太医已去了池州,叫别的太医来给你看看?你若放心我,明日早朝便不必急着赶去,好好在府中休息,我让人将早朝内容全部记下,给你送来供你过目便是。”

  我点了点头道:“也好,那就劳你费心。”

  走出去几步,见他还站在门口望住我,面有忧色,我笑了笑道:“不过是累了,不必忧心。”

  他嗯了一声,但仍站着不动,直到我走出他的视野。

  我轻轻叹了口气,对从不离左右的凝香道:“叫许遣之速来见我,不要惊动世子。”

  午饭后许遣之便到了,见我阴沉的脸色先愣了愣,有些紧张地道:“兵部上月要求新兵的数目尚差一半,末将正在努力,程将军更是极少休息……”

  我挥手打断他道:“今天说的不是这事。今天是想问你,将军身边的人有没有你的心腹?本公主想用一用。”

  许遣之想了想道:“李涛便是。当日末将在池州时,李涛为我副将,又因末将与其兄李超李大人交好,因而与李涛颇谈得来,算是生死之交。李涛办事稳妥,公主尽可放心。”

  我点头道:“李涛此人我亦熟知,很让人放心。传我密旨,命李涛留意近日内将军有何不同以往的举止,可有宁尚书或者平南的人秘密接触过将军,如有接触,谈的是何事,将军又是何反应。一旦察觉异状速速来报。”

  许遣之愕然看了我片刻,突然双膝跪地道:“末将愿以性命担保,将军对大周衷心无二,公主……”

  我摆了摆手:“并非怀疑将军,我只想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宁尚书的话和近来明轩突然异常的表现让我生出一股不安的情绪,这种不安的感觉就象当日我在朝会上缉拿明轩,见到他异常平静时一样。

  军机处关于让我和平南联姻的提议咋一听起来虽然荒谬,但这确实是当前唯一能挽救大周的方法。既然军机处的大臣们都能想到这一点,明轩怎会想不到。但李涛的密报回来之前,我还不敢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猜中明轩下一步的计划,因为那实在是太残酷了。

  许遣之一向为人持重,见我沉默,当下也不再追问,告罪后只管领着我的密旨早做安排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0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驸马无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