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毒后重生记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何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62 KB   上传时间:2015-05-27 08:10:51

玉容抬头扫了石青瑜一眼,就立即低下了头,嘟囔着说:“打鞭子吧,我可比敬枫胆子大。”

石青瑜听到玉容怄气一样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慢慢起身,走到玉容面前。石青瑜将手被在身后,弯下腰,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玉容。但石青瑜一靠近玉容,玉容就立即别开脸。这个别扭的样子,和上辈子很是相像。

见到玉容这样子,石青瑜就想起上辈子那个为她死无全尸的玉容,心中因对玉容失望而产生的一点怒气就此消散,石青瑜就又向玉容凑过去,转向玉容扭头的方向。玉容就在此把头低下,石青瑜虽然看不到玉容的脸,但她却能根据玉容那通红的耳朵,猜到如今玉容的脸有多红。

石青瑜也看到了玉容脖子上蹭得胭脂,她已经知道玉容之前做过了什么,也不觉得生气。在玉容成为皇夫之前,她不在意他拥有过几个女人。甚至石青瑜希望玉容能够多经历几个女人,能够变得更加成熟一些。

石青瑜轻笑着拿出帕子,准备擦一下他脖子上的胭脂。

可还未碰到玉容的脖子,玉容就被惊得躲开。

  ☆、第71章 辩白

石青瑜还是探出手,拿着帕子向玉容的脖子上擦过去。玉容立即屏住了呼吸,脖子都变得粉红。石青瑜拿着帕子,在玉容的脖子上轻轻一擦,手帕上就擦净了他脖子上的胭脂。本来石青瑜打算将将帕子收起,但她突然起了些调笑玉容的心,就拿着沾了胭脂的帕子放在玉容面前,带了些恶意的笑着说道:玉小郎长大了啊。”

玉容看到帕子上沾的胭脂,立即愣住,他早清楚石青瑜会知道他做过什么事,但没想到会将这种“证据”显露在石青瑜面前,玉容觉得又尴尬又羞愧,立即红着脸,抬头急切的说道:“没有……我没有和其他女子亲近。她们靠近我,我就跑开了。”

说完,玉容又觉得他将这种话说给石青瑜听,觉得羞愧异常,就又低下头,皱着眉头。

玉容的话太过急切,让石青瑜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玉容听到石青瑜笑起来的声音,就抬起头看了眼石青瑜,立即恼了起来,涨着张红脸嘟囔道:“这种事有什么可笑的?”

石青瑜丝毫不在意玉容有些无礼的话语,她笑着道歉:“我确实不该笑话玉小郎,这是我错了。”

玉容听到石青瑜道歉,快速扫了石青瑜一眼,然后又垂下头嘟囔着:“我,我也没有说太后有错。”

说完,玉容大约觉得此刻玉石青瑜相处特别尴尬,就又低声说道:“我今天有错,太后处罚我吧,给我施鞭刑吧。”

石青瑜笑着说道:“玉小郎还是受杖刑吧,若是施鞭刑,我不好护着你,而且还要落得一身疤。”

玉容昂起头:“我不在意,我不怕疼。”

石青瑜翘起嘴角,看着玉容,轻声笑道:“可是玉容受伤,我会在意啊。”

玉容立即愣住了,他看着石青瑜,用力抿了下嫣红的嘴唇。他的心里跟着欢喜,可面上却只能强压着这种欢欣,两种复杂的情绪挤在玉容胸口,让他生出了一种特别的别扭心思,他嘟囔着:“谁受伤了,太后都会在意,刚才太后不是还让人给那个谁看伤么?到时候我受伤了,太后也让太医来给我治伤就可以了。”

说完,玉容又抬头小心的看了石青瑜的表情,等他没在石青瑜脸上看出怒气,他才敢继续摆着他那别扭的表情。

石青瑜笑道:“在我这里,你与别人不同。”

玉容抬起头,瞪大了眼睛看着石青瑜,他看到石青瑜抬起手摸了下他的头,然后她听着石青瑜笑着对他说“用杖刑吧,自己去领罚。”

玉容就愣住了,他随后就跟在做梦一样的出了殿门,受了刑罚。即便石青瑜早就暗示了施刑人不要对玉容下那么重的手。但是也不能太过敷衍,让别人看出石青瑜处事不公。受完刑的玉容就只能趴在床上,但即便这样,玉容也觉不出痛的滋味儿,他脑子里就一直转着石青瑜说的那句“在我这里,你与别人不同”的话,但心里又为他对石青瑜的思恋而羞愧着。

玉容分成了两部分,一半用来想着石青瑜,一半又因他的这种念想而惭愧。两种心思交杂着,让玉容心中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又烦闷的很。十六岁的玉容第一次碰到了他无法解决的难题,也第一次有了不可与人言说的隐秘。

隋家悄无声息的消失了,除了街头巷尾的一些流言和再次人满为患的牢房显露些痕迹,那隋家人好像一瞬间从京城消失了一样。这样消失的隋家人,反倒比之前全家被诛杀的仲家更加震慑人心。隋家人口不比仲家少,能将这么多的人暗中擒拿,那石青瑜手中的禁军势力足够让人胆寒。

比起仲家的审判,由石青瑜亲自审理的隋家逆反案,更加证据确凿。她用武力震慑住了朝堂,也用切实的证据证明了她惩治逆贼的正当行。石青瑜一面组织着禁军查抄隋家家产,一面安排平叛大军出京镇压徐莽引起的叛乱。但还未待平叛大军出京,徐莽做带领的乱军就已经解散。虽然石青瑜早料到徐莽这样匆忙起事,必然不会长久,但这么短的时间就解散了乱军,也有些出乎石青瑜的预料。

但这也有所依据,徐莽所拉拢的所谓擒杀妖后的义军其实不过是由街头混混组成的乌合之众,没有徐徽在,徐莽又太过年轻且报酬心切,如今得了个机会就立即谋反,根本就是临时起意,没有任何规划。而且也不顺应民心,此时虽然又有水灾又有外族压境,但石青瑜执政期间,给这些民间女子教导织布工艺,又散士族之财分给天下百姓,同时大力提拔寒门官员,让平头百姓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普通百姓对石青瑜并无怨言。百姓更重实利,更在意他们的安稳日子,石青瑜既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何必去反他。

所以在徐莽谋反之初,就有很多人家来将与徐莽一同起事的人拉走。

而士族虽然有心利用徐莽生出些乱事,来逼迫石青瑜交出手中权势,但是士族本就势力衰弱了不少,这段时日他们又是勾结北蛮南雍又是故意设计水患,已无太多财力给徐莽支撑。徐莽名声又不好,之前就被石青瑜定位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惹得许多原本上辈子能辅佐徐莽的人,这辈子因爱惜名声也不愿与徐莽有牵扯。即便有人不喜石青瑜这么个女人摄政,也无法于明处与徐莽这个声名狼藉的人共同谋事。

徐莽这辈子既无出师之名有无立事的根本,所领的又是群乌合之众,听到石青瑜派重兵来围剿他们,自然就立即散开逃窜了。即便徐莽武艺高强,但也不敢再逞匹夫之勇,立即向南逃去。

石青瑜听到徐莽逃走的消息,并不觉得欣喜。徐莽虽失了徐徽的提点,但他还有他的才能,他也算是个将才。而且如今她一直在追捕徐莽,都未抓住他,反倒让他有机会能够聚集起兵马起义,那就不是个简单人物。这次徐莽是失败了,但是下次呢?徐莽经历过这次失败,怎会再鲁莽行事?必然更加谨慎,从此事中汲取经验。

如果她这时不能除去徐莽,那徐莽许会成长为更让她畏惧的敌人。上辈子徐莽一直依赖着徐徽,所以他只有一身勇劲儿。但如今的徐莽在颠沛流离中成长,靠着他自己来摸索经验,那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当听到乱军已散的消息,石青瑜还是立即灼人去捉拿徐莽,她命各郡各县都张贴告示。那告示上不仅有徐莽的画像,还有罗列开的徐莽罪状。这些罪状经过润色,让徐莽变成了十恶不赦之徒。

待做完这一切,隋家的罪状也基本审理完毕,隋家的财产也都登记变卖。因隋家是叛变之贼,他们的家产无权贵敢收,而平民百姓又无力买那些贵重物品,最后大多被商户买走。

石青瑜听到那购买隋家家产最多的是一户姓沈的人家,微微眯起了眼睛,商户这么胆大和富有,让石青瑜心中生出了些担忧。之前士族强盛之时,他们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加奢靡惬意,纵容了商人的在大顺的往来买卖,虽然看起来一时繁荣,可也因此,让许多农户放弃种田,改行从商,从而使让田地荒芜。

士农工商,如果说她是秩序的维护者,“士”既是与她一样的维护者又是统治者,同样还制约着她的权势。“农”是这个国家的根本,他们是一切的基础。而“工”是决定这个国家日子舒适与否的人。但商人是变数,最聪明的商人甚至可以没有一处店铺,可以没有一亩田地,就能做千百万银两的买卖,同时又胆大妄为,为了利益可做任何事,最不容易被他人掌控。今日大顺繁荣了,他们可来大顺行商。明日北蛮繁荣了,他们自然又会去北蛮。

如果石青瑜是一普通人家的少妇,她许会喜欢走街串巷给她带来便利的商人。但石青瑜是管理这个国家的人,她就不可能纵容这种变数。若是不遏制商行,那更多人不再种地,而去经商,最后整个国家都会随之动摇,最起码不利于如今的这个王朝。

这个国家还没有足够的贮粮和农户能保障整个国家的温饱。

但石青瑜并不擅于经济,她虽打算遏制商业,但无法拿定主意将税率提高到几成,既能保障这个国家有一定商户让物资可以流通,又可让许多农户不再放弃土地,从事商业。

她还要等闵清回来,再做商讨。想到闵清,就听得又有闵清的奏折送了过来,石青瑜把闵清呈上的奏折拿出,看着奏折上闵清已安顿好灾民处置了为首贪官,同样也提及了周边商户借由水灾,扰乱粮价,以此提到如今商行混乱,应予以治理的事。

  ☆、第72章 身死

但闵清也在奏折中劝告了石青瑜,让石青瑜不要太急于压制商行,因为若是急于对付商人,这样会让还不稳定的政局因此动摇。也许会逼迫着掌握着大量银钱的商人倒戈向士族,甚至更会倒像北蛮或是南雍寻找庇护,这不利于石青瑜稳定政局的打算。

虽然这个时候不遏制商行发展,很可能让一些商人掌握更多的资本,让一些农户弃田投商,成为隐患,可毕竟如今此事才刚显露出些苗头,并不是他们现在主要治理的对象。

石青瑜合上了闵清的奏折,微皱起眉头,之前她也许会急于整治一切她所能看到的隐患,不会把闵清的进言放在心中。但那也是因为她以后无所依傍,无人可延续她的志向。

可如今,石青瑜抬手摸了下她平坦的肚子,这个身体比上辈子要好得多,她可以孕育一个自己的继承人,让她的继承人继续做她未达成的事。所以她不必再焦急难安,她更能稳下心神听取闵清的意见。许多事不是她一代完成的,那些她无力达成的事,还能由的孩子以及后辈完成。而她如今要做的事,是给她的后辈一个正当的皇室称谓和一个建造繁荣王朝的基础。

隔着衣服,石青瑜的手搭在了她的肚子上,直至有宫女禀报,说长平求见。

自隋家落罪,长平就自隋熙府中重新回到石青瑜的身边。但石青瑜只暗中给了长平许多赏赐,并没有再安排长平做什么事情。长平在隋家的这几年,被磨练的更加沉静,自隋家落罪后,他也未借着功劳求个官职,只安静的独居在皇宫一角。所以,如今长平的求见,是有些出乎石青瑜的意料。

长平穿着靛蓝色的长袍,面容依旧清秀,气质依然纯净,并未因为曾经做过一个男人的娈宠就沾上一丝娇媚,他还要比宫中的太监更多了些经过磨砺的硬朗之气。石青瑜有心重用这样的长平,之前没给他安排官职,也是因为长平才从隋家回来,石青瑜需多察看他一些日子。

长平对石青瑜行礼过后,抬起了头,一双眼睛黑沉沉的,不知藏了多少事。

石青瑜也是因为长平的这种眼神,不敢立即启用长平。她在隋家并非只安排了长平一个人,还有其他人是石青瑜的密探,她也知道长平在隋家过的什么日子,虽然隋熙一直将他留在身边,但他已早不受宠。又因为这些日子隋家与她的决裂,让隋熙已经舍了他。没了隋熙庇护的长平,日子过得还不如隋府里最下等的奴仆。若不是隋熙之女隋婉对他加以庇护,他估计也等不到隋家落罪的这一天。

因为石青瑜知道长平在隋家的事,所以虽然长平来见她出乎她的意料,但她也能大概猜出,长平为什么来见她,大约是为了给隋婉求情吧。隋婉年仅十五,自小双目失明,但也因此极受隋熙偏疼,据说是个十分善良的女子。可即便再善良,她也是隋熙的女儿,她是靠着隋家的财富过着奢华的日子。这样的人若是活了下来,将来肯定会成为她石青瑜的敌人。而长平若是为给隋婉求情而来,那长平也并非是可被她任用的人。

虽然石青瑜知道长平来的目的,却还是笑着伸出手将长平扶起,笑着问道:“长平过来,所为何事?”

长平并没有起身,也不故意遮掩他的目的,他依旧跪着,用力磕了一个头:“太后,隋熙三女隋婉双目失明,从未参与谋反叛乱,请太后明察。”

石青瑜慢慢收起笑容,对长平轻叹道:“原来长平是来向哀家求情的。”

察言观色于别人不过是攀附权贵的技巧,但对于长平却是这些年能够在隋家活下来的保命本事。长平依旧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他不用抬头,就能察觉到石青瑜的情绪变化,虽然她的语调变冷,可是她并未动怒。

长平就继续说道:“隋婉对奴下有救命之恩,若非隋婉,奴下绝不能苟活至今,请太后成全奴下的报恩之心。奴下……”

长平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奴下愿意以命换命。”

石青瑜低着头,看着长平。其实她根本就不需为这事多做思量,隋熙谋反,其女因为被牵连处死,这是隋婉自出生起她就享用的富贵所带来的代价。隋婉只有死路一条,哪怕是长平求情,也不可能更改,这一点长平也应该知道。甚至长平为反贼之女求情,长平也该因此受到处罚。

可是这段时日石青瑜也在为将来处置明峻一事犹豫,她与明峻同长平和隋婉虽然身份不同,关系不同。但面临的处境却有几分相似,长平虽然并没有向石青瑜透露出隋家的多少消息,但因她杀了隋熙,长平又是她的人,长平也就成为了隋婉的仇人。

这如石青瑜与明峻的关系差不多,虽然石青瑜的事做得隐秘,但她也是明峻的杀父仇人,更何况还有惠太妃。若是她无法下手杀了明峻,那明峻肯定会下手杀了她。可是即便知道,她还在犹豫,她并不确信她能在最适合除去明峻的时候杀了明峻。

这种犹豫必须要尽快消除,不然到了那一刻,这份犹豫会拖累着她,让她无法做出决定。

石青瑜轻笑起来,看着长平问道:“长平说话也越发大胆了啊,若是哀家不应,执意处死了隋婉,那你会如何?会怨恨哀家么?”

长平立即重重在地上磕了一头,颤声说道:“奴下不敢,奴下不敢。若是隋婉死去,那奴下不过用命偿还她的恩情罢了。她救过奴下数次,但奴下一直利用她,欺骗她,实在觉得愧对于她。”

石青瑜听后,叹道:“这些年你在隋家过得不易,是哀家亏欠你了。”

长平又重重磕了一头,虽然他未察觉到石青瑜的怒气,心中也存有死志,但仍然不由得心中生出怯意。

静默了许久,石青瑜才又开口说道:“哀家不要你的性命,可她若能得一命,你怎保障她不会记恨哀家,思量着向哀家报仇?”

长平听到石青瑜这话,隐约听出石青瑜有意放过隋婉一条性命的意思,连忙抬头说道:“奴下不要封赏,会带着她到边疆去,会带着她躲在一处无人知道的地方。她双目失明,身体又病弱,且是名女子,怎会再存报仇之心?且她心底良善,不会……”

石青瑜轻叹了口气打断了长平的话,说道:“你这般说,哀家怎会相信。你是哀家的人,她已知道。即便她之前不知道你是不是哀家的密探,但看你如今不曾落罪,心中大概已经明了。你去见她一面吧,若是她无杀你之心,哀家就放她与你走。”

长平听到石青瑜的话,用力喘了几口气,最后低下头,重重的点了下头。

看着长平离开,石青瑜依旧坐在原处,她自敞开的窗户开向外面,看到殿外的护卫。本来玉容应该守在殿外,可因为玉容受了刑,身上还没好。如今站在石青瑜殿外的是一个面容硬朗的护卫,他也察觉到石青瑜的目光,但他不敢转头与石青瑜对视,只能继续僵着身子愣在原地。

石青瑜都不知道她看了那护卫多久,直至她等到长平的死讯,她才收回目光,而那个护卫也终于送了口气。

石青瑜听到长平的死讯并不意外,抿了口茶后问道:“是隋婉杀了长平?”

那禀报此事的太监躬身回道:“隋婉本想杀了长平,但因她眼盲,无法杀死长平,只不断咒骂长平。是长平把长刀送到隋婉手中,让隋婉杀了他。隋婉一得长刀,立即杀了长平。”

石青瑜轻皱眉头:“隋婉不是双目失明么?”

那太监冷声回道:“是长平引着隋婉的手,把长刀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长平的做法让这些太监宫女都十分不解,既从险境中活了下来,就该享受着荣华富贵才是,怎么会因此白白送了性命?让人可怜他都不知道从何怜起。

“竟是这样……”

石青瑜虽然没有看到当时景象,但也能想象出,那当时是个什么境况。

石青瑜愣了片刻,才又问道:“那隋婉如何?”

那太监回道:“隋婉杀死长平后,就狂笑不已。口言……”

说着,太监顿住了,看向石青瑜。虽然那太监未敢说出隋婉说过什么话,但石青瑜大体也能猜出,隋婉大概是再辱骂她。

石青瑜慢慢的笑了起来,轻声说道:“那隋婉也快些处死吧,长平的封赏不变,连同他的尸体一同,送到他的家人宅中。”

隋婉很快就被绞死,和其他隋家人一样,她的尸体被直接拖到京郊填埋。她与长平在隋家宅院所经历的岁月,也随之烟消云散。

  ☆、第74章 选妻

长平年幼离家,先为宫中太监后为隋熙娈宠,声名并不好。让他的家人心里有意避忌着他,所以对于他的死亡并不太在意,只为他带来的的赏赐欢喜不已。

尽管长平入宫做太监,或是做隋熙的娈宠,多是因他的家人。

长平的死在皇宫中也只如落入湖中的一滴水滴,只让湖面微微荡漾开一点涟漪,就迅速恢复了平静。

等南雍退兵,北蛮议和,灾民安排稳妥后,石青瑜就彻底摆脱了士族与明氏皇族对她的围剿。裕郡王也就此痊愈,与那几个因商讨赈灾事宜的明氏宗亲一道离开皇宫。但裕郡王之前身体病弱,他一醒来,就知道他的谋划败落,心中恼恨之余,让他的身体更加衰弱,出宫之后,没过了多久,就病死了。

在裕郡王死后,石青瑜以裕郡王直言进谏是大顺功臣为理由。直接将他的郡王之位安排给他的儿子继承,并没有如其他王侯那样在消减一等爵位。这个行为止住了在明氏宗亲中流传开的,是石青瑜害了裕郡王性命的流言。

经过这段时间的纷乱,让很多人看到石青瑜的势力,有更多的人投靠于石青瑜,甚至包括一些士族,如王家就从原来的旁观一派彻底站到了石青瑜身边,田家也就此退隐,数名田家官员陆续自免职务,只残留几个小官员留在朝堂上,但即便有几个人留在朝堂上,也不再发任何政见。

石青瑜并不相信田家就真的退隐,田甫之不是个愚人,他知道石青瑜不为难田家,是还未到时候。她既然猜到田家是幕后指使,那无论田家如何退隐,她都不可能放过。所以田家这次所谓退隐不过是故意做戏给她看罢了,也许也是给别人做戏,比如她手下的臣子们。

士族一败落,这些寒门出身的臣子立即由一同对抗士族变成了彼此针对。石青瑜正式掌权已近三年,提拔三届科举学子,还有之前明循提拔的寒门官员。这些官员按科举届次分为四个党派,又因政见不同分为两个集团。这两个集团首次的意见不同就是在对付士族上,一派网罗士族各种罪名,想要将所有士族一网打尽,被成为倒士派,这一派表现的很激进,把所有士族都当做了仇敌分给平民,很得百姓拥护。

而另一派寒门出身的官员就在有意的保护着如今衰弱的士族,不仅是因为从如今的士族身上汲取财富,还因为他们虽然推到了士族但却敬仰着士族的家史传统,期望着成为新一代的士族。这一类就很受如今急需人来保护士族的拥戴,田家官员离任后,留下的官员空缺也多由士族和皇族扶持这类人担任。

同时这些官员又从内部化为拥帝党和拥后党,虽然这类划分十分微弱,拥帝派的势力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将来会随着明峻的渐渐长大而成为朝堂上最大的敌对势力。现在拥帝党的做法,就只是尽可能的保全明家皇族,和固有的皇族规矩。这种拥帝派,只要她还是太后一天,只要明峻还做一天皇帝,他们就不会消失。只有等她成为皇帝的那天,关于后权和帝权的争斗才会停止,但也会引起新的政治格局的变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毒后重生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