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闺事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谢荼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15-08-05 16:14:50

孙嬷嬷打心眼里看不得她这番作态,若真是关心主母的病情,在主母已经歇下的时候还要硬闯,这安的是何心思!想到这些她的脸上就不虞了几份,话儿说得有些轻飘飘。

八姑娘姚娴原本笑着的脸顿时就崩下来,刚想回两句嘴,却叫钱姨娘却悄悄的按住了手。姚娴来时钱姨娘便有交待,在正屋里要忍耐住。

钱姨娘见女儿嘟起了嘴,也不去管她,眼神儿将将的飘向内室的夹棉门帘上一恍而过,脸上是十足的挂心。“既然太太已经歇下,那卑妾明儿再来服侍太太。”

真是缠人得紧,看来不打探出点什么势不罢休。孙嬷嬷客气的谢过钱姨娘,就起身往外送客。

钱姨娘也不恼这般被孙嬷嬷赶客,带着姚娴起了身。

孙嬷嬷留下了鸡汤,送了钱姨娘母女出门,返回来对着红漆食盒里的鸡汤是一脸的嫌弃与无奈。对着门外的小丫鬟招了招手,这鸡汤赏给你们了,下去不许多嘴。”

小丫鬟高兴的谢过孙嬷嬷,接了食盒下去。

☆、第7章 请安

芙蓉院的西北角有一坐小小的两进小院,高高的挂着“重芳斋”三个字。钱姨娘母女携手进了堂屋,挥退了丫鬟婆子,只留了心腹之人服待。待母女俩坐定下来,姚娴是一脸的不忿。

“姨娘也真是的,这都多少年了,做什么要一直做些老妈子做的事?不是给正院做药膳就是熬各类汤,也没见您对自己这么好的。我不明白姨娘您对她们掏心贴肺的,有什么用?这不那个老虔婆连门都不给您进去。”有别于在外人面前的温婉秀丽,此刻的姚娴十足的尖酸刻薄,对着钱姨娘颇为不耐。

“住口,姨娘教了你这么些年,难道就只教会了你遇事胡乱嚷嚷?”

姚娴恨恨的望着钱姨娘,她在替钱姨娘不值,她见不得生母这般伏低做小。

钱姨娘见自己说话的口气颇重,顿时心软的拉了女儿坐在身边,语重心长的道:“你祖母将她和我都接回老宅,这些年你爹身边连个象样的姨娘都没,这还不都是因着她娘家得势的缘故。咱们如今且忍着些也吃不了什么亏。”见姚娴还有些不耐,就又叹气道:“你祖母那个人看着将她捧得高高的,可却放任你大伯母对她使绊子,可不是捧杀她么?你以为那几房就真对她亲近,不过是奉承罢了。咱们三房没儿子,迟早有一日你祖母会再给你父亲纳姨娘送去。若是我能赶在那之前生下了三房的长子,还怕没有咱们出头的一日么?”

烛光映在钱姨娘白晰秀美的脸上,无端给她添了几许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情,有别于在姜氏身边低眉顺目之态。她继而沉声道:“姨娘一直教导你,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这些年不都在她身边伏低做小,为的无非是你的前程。只要你好,姨娘就值得。”

这些话钱姨娘是第一次讲得这般透徹,姚娴想到生母往日里的隐忍,声音就弱了几分,她拉起了钱姨娘的手道:“可是父亲一直在任上,这么些年都未归家,您就算想要有子嗣......”接下来的话她终归是个未出阁的女儿家,不好说出口。

“傻丫头!”钱姨娘摸着姚娴的秀发,柔声道:“姨娘做事自有道理,你只需好好儿的。眼看着你一天大过一天,姨娘也得为你好好酬谋一二起来,若是能让你记到她的名下,将来说亲也能......”

“我不要!”姚娴打断了钱姨娘的话嚷道:“凭什么我要记到她的名下。我是姨娘生的。”她的话带着无限委曲和不甘,接着道:“我们想办法让祖母送我们去父亲任上,到时候让父亲给我说门好亲不好吗?姨娘您想要的不也就能得到么?”

“乖女儿。委曲你了。”钱姨娘一把将姚娴搂在怀里,恨声道:“再不会了。今儿廖嬷嬷多吃了两杯,姨娘去了她那边一趟倒是听她吐出些话来,三太太今儿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或许这便是为娘的转机。我儿放心,都有姨娘替你想着呢!”

钱姨娘说完,温柔的摸着姚娴的头,狠厉的神色一闪而逝。让不小心瞥见的柳嬷嬷也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再不敢看她的眼神。

娘家出了这样的大事,姜氏哪里能睡得着,不过眯瞪了会子,天便矇矇亮了。姜氏披衣起来,孙嬷嬷进来回道:“钱姨娘一大早的就来了,等着侍候太太呢。看这粘缠的水磨功夫倒是十年如一日,太太看着可是又要出甚妖娥子不成?”姜氏嗤笑了声,不无讽刺的道:“大约是急了,她也就这点子能耐了。打发她去吧,话儿说得圆些,姨娘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了,赏她一匹前儿刚得的好料子裁衣裳。”

孙嬷嬷心里明镜似的,钱姨娘上窜下跳的小把戏不断,可却翻不起什么浪头来。姜氏这一招欲遮半掩的,可不就吊得钱姨娘上了钩。只一个廖嬷嬷与钱姨娘勾勾搭搭的,还不至于成事。廖嬷嬷这人她是知道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钱姨娘手头上怕是填进去不少窟窿了。活该,孙嬷嬷暗地呸了声,想到钱姨娘的银子就这么落入那个老货手中,孙嬷嬷是乐得瞧见的,嘴上扬起了笑,与钱姨娘周旋去了。

姜氏带着姚姒与姚娴进了蕴福堂,老太太还在梳洗中,母女三人便在偏厅稍坐了会,小丫头们连忙上了茶。

姜氏坐姿端正,端着中手的茶盅不语。只姚娴接到到小丫头奉上的茶,笑盈盈的问起了姚蒋氏昨晚上睡得香不香,可有起夜等,关心之态可做足了样。姚姒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个庶姐。一身茜红色的薄袄配柳绿百折裙,水灵灵的直如枝上的柳芽般娇嫩!真是像足了钱姨娘的好颜色,又这般的乖巧懂事孝顺,可不就投了姚蒋氏的喜好么!

姜氏母女三人略坐了会子,大太太就带着大房的一家子笑盈盈的走进来。姜氏忙起身迎了上去,喊了声大嫂安,姚姒姐妹俩人俱起身给大太太行礼。

“三弟妹今儿个来得倒是早,你身子不好怎的不好生歇着?歇一两日有甚要紧的,你呀就是太守礼了些。哪像我却是个劳碌命,忙着侍候老爷和几位小爷,我到是想歇却没这好福气,这不今儿倒落后了弟妹一步。”

大太太逮着机会就拿三房没儿子开刀,这般明嘲暗讽的话经由她嘴里说出来,见怪不怪。姜氏懒得同她打嘴战,微微笑过就同大奶奶刘氏说起了她的嫡子诚哥儿,把大太太谅在一边气的肝疼。刘氏见婆母脸色变了,姜氏是长辈问她话她不好不答,却又不想惹得婆母不欢,悄悄的手伸到诚哥儿的大腿上捏了一把,诚哥儿顿时大哭起来。大太太心疼长孙,忙问“我的乖孙怎么了”?

也顾不得生气,从刘氏手上接过诚哥儿便哄起来。

屋子里闹得欢,待二房和四房以及五房人到齐后,除开姚府这五房媳妇,光是第三代的孙子孙女和曾孙等加起来也有二三十几号人,诺大了偏厅就显得拥挤了些。不一会姚老太爷和姚蒋氏齐齐从内室出来,屋里倒是一下子静下来。

姚蒋氏身后跟着姚娡,只见她低垂着头,看不清她面上表情。姚姒有些担心她,却按捺下心绪敛眉收目站起身来迎接二老。

姚家自来以书香世家自居,因此将礼仪规距看得甚是严。就如晨昏定省这事,若无大事发生,一家大小势必都要来蕴福堂走上这一遭。待姚老太爷和姚蒋氏在蕴福堂的正厅坐定,堂下男女各立一方齐齐向两老行家礼问安。

问过安后姚老太爷如常般带着大老爷和四老爷等儿孙去了外院,姚蒋氏带着儿媳们起身相送,待送走老太爷一行,大太太带着大奶奶摆起了碗箸准备早膳,姚蒋氏却出了声,对着大太太婆媳道:“为着老身的生辰着实辛苦了老大媳妇,你们也别忙着,让底下人去摆弄,我今儿有话要对你们说,都坐下吧。”

“看娘说的,您有什么话就吩咐媳妇们一声,保准儿都给您办得妥妥的!”大太太含笑答话,略推脱一下便放下了手头上的活计,坐在了下首第一把圈椅上。

余下几房媳妇也都谢过姚蒋氏赐坐,二太太选了大太太下首坐下,姜氏则坐到了大太太的对面,四太太和五太太左右看了看,四太太是庶媳,这个时候果断的坐到了三太太下首,五太太则坐到二太太下首。

大奶奶人精似的,看一向有主意的二奶奶不声不响的站到二太太身后,她瞥了眼姚蒋氏,见老太太脸上风平浪静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瞥了眼廖嬷嬷,廖嬷嬷收到眼风回了个无妨,大奶奶便收起心来抱着诚哥儿站在了大太太身后。

“将才我仿佛听到诚哥儿哭了几嗓子,是怎么回事?”姚蒋氏对这个嫡孙媳妇的活络眼神自是注意到了,这么一问显是敲打之意。

大奶奶怨大太太作怪,自己不得已让儿子受痛,忙扯了个由头回道:“回祖母,诚哥儿正出牙怪痛的,总要哭上两三声,孙媳这都愁坏了。”

姚蒋氏便吩咐廖嬷嬷将诚哥儿抱到她怀里,又哄了几声,将身上的一个翡翠玉禅给了诚哥儿拿手上玩,一边道:“这次为着老身的寿辰,老二媳妇和老五媳妇都带着孩子们赶回来给我祝寿,这是你们的孝心,老身受着。”

二太太和五太太都站都来道不敢,五太太更是笑道:“娘这是折煞我们了,给您祝寿是我们的孝道,可惜五哥请不了假回不来,嘱咐我必定要给老太太多磕几个头当做给您的孝心呢!”

想起最为疼爱的小儿子,姚蒋氏真心实意的笑了。对五太太和颜悦色道:“难为你们山长水远的从京城回来。就要快过年,老大媳妇辛苦些,替老二和老五媳妇多看看还有什么要添加的,这回你们就在老宅安顿下来。孩子们也都大了,姚氏家学过完年就要开学。望你们多用心督促小子们读书,缺什么的直管找你大嫂子要,可不准亏了我的孙子们。”

这话犹如一记重磅砸下,二太太和五太太是面面相觑,她们都随夫在任上风风光光的作官家夫人,又没有婆母在头上压着,这下好了,回了老宅来,老太太不放人回夫君身边,那还了得?

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到底姚蒋氏积威甚重,两人确是不敢争取,皆应是。

大太太顿时有了危机感,这下子五房媳妇齐全,身份上只有自己是白身,大老爷在读书上不霁,就是庶务也管得不甚好,唯在女色上头是十足的有劲头。大太太往姜氏身上瞥了眼,这事怕是跟三房脱不了干系。

四太太对于姚蒋氏要留下二太太和五太太,她是庶媳,姨娘傅氏早就去逝了,这几房嫡媳哪一个是省油的灯,等着看好戏的神情一闪而过,依然垂着头,盯着手上的帕子仿佛要瞧出个洞来。

而姜氏听到姚蒋氏的吩咐,自是联想到了娘家这次的祸事。将五房的儿女和媳妇都拘在老宅,这等于是在防备着事态的发生朝着不可测的方向而做出的动作,连一向精明的老太爷都有这保全之心,想是这次姜家难逃大难。姜氏又受了重打击,脸色灰败,眼神呆滞。

姚蒋氏将几房媳妇的神情是瞧得清清楚楚,也不管各人反应如何,又出声道:“至于女孩儿们,出了正月就开始由女先生教导功课,可你们做娘的也少不了要督促她们针凿女红。女子柔顺贤德,方是大家风范!望尔等谨记!方不辱我姚氏书香之名。”

众人皆起身来恭敬的口称是,可心里却着实翻腾起来,几人联想到姜氏去老太爷的外书房之事,就都把眼晴瞄上了姜氏。

姚蒋氏端起茶盅舒心的饮了口香茗,心道,姜氏你就等着吧!

☆、第8章 笼络

姜氏意识到事态可能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去,急急的吩咐孙嬷嬷将张顺请来芙蓉院。姚姒光明正大的坐在姜氏旁边不挪动,也不管孙嬷嬷朝她看了好几眼。

张顺来得很快,姜氏将姚蒋氏留下二太太和五太太二房人口在老宅的用意告诉了张顺,十分忧心的递给张顺一个楠木小匣子,嘱咐他道:“这是五万两银票,你速速带着回京去。我另使人跟着你一同去京中你只管差使他。到了京里你尽管使银子往狱里打点,只要保得爹娘和哥哥嫂子人不受苦便好,后头我再想法子。”

张顺没想到能得姜氏这般重托,他本是豪爽之人,也不推脱,接了小匣子就对姜氏郑重道:“姑奶奶这般信任小的,小的也不推脱。姑奶奶放心,小的这就起程回京城去。”

姜氏起身对张顺行了大礼,张顺忙避开不受礼。姜氏忙道:“恩公的大义,姜氏铭记在心,我姜氏一门都感念你的恩情。本该我和你一同去京城的,只是老太太必不会放人,我这里一时半会的想不到好的法子,你且先回京里打点去,若是我姜家真有不测,恩公只管自行去,再不必回来我这,我这里谢过恩公了!”

张顺忙道不敢,只声称会全力去京里打点,他会将消息一路送信回来。

实在是姜家这次的事太大,皇帝亲自交待锦衣卫审理的,张顺虽有些道上的朋友,可也不敢托大。

姚姒很是赞同姜氏的这个决定,先让张顺去京中打点,如若姜家还是同上一世,姜阁老在狱中自尽,姜家其它人皆被流放琼州岛,那么能保全姜家平安到达流放地,是少不了银子的。再者时间上非常赶,姜氏能下决定自己先行营救,这是最好不过的。

待张顺离开芙蓉院,姚姒悄悄的追上他,有她身边的红樱和绿蕉望风,姚姒将准备好给姜阁老的一封信亲自交予他,叮嘱他务必要送上姜阁老的手上。“拜托张叔了,一定要送到外公手上。”

张顺望着还不及自己一半高的小姑娘,这么郑重其事的嘱咐他,神情像个成熟的大人般含着焦虑与期盼,张顺鬼使神差的做了个决定,他郑重的将信放在怀里后,接着他眼望四周见无人,飞快的自怀中掏出一封牛皮封好的无落款信件交到姚姒手上,她接了信后也不问,立即将信以衣袖掩起,不让身后的两个丫鬟看见。

见她这般机敏聪慧,这个憨傻的大个子此刻露出真心的笑意,对姚姒低声道:“老太爷出事前交付给我的密信。信的事能不让姑奶奶知道最好,这也是保全姑奶奶之意。这是我和表小姐之间的小秘密,表小姐能替我好好保管吗?”

真把她当小孩子了,她心下有些不自然,黑幽幽的眼晴向他眨了下,细声道:“既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肯定不会让第三人知道。”接着她拉下他的袖子示意他弯腰,飞快的贴近他的耳边说了句“小心我祖父!”

就在张顺惊讶的神情中,姚姒已然离开她三步远,语气平常道:“张叔这一路辛苦,万万要小心,不管如何,我娘我和都谢您这份大义!”

张顺收起应服小孩的心思,这才郑重道:“表小姐放心,小的省得。”

姚姒收了密信,并未再往姜氏跟前凑。带着红樱和绿蕉回了燕回居。燕回居是芙蓉院正堂的西厢房,姚姒便在这里起居。三人进了里屋,姚姒示意小丫头们都下去,独留三人说话。

“刚才的事你们都看到了,我娘那边若是问起你们要怎么回话?”姚姒对姜氏给的两个贴身丫鬟观察了好几天,红樱十四岁,比绿蕉大一岁。两人都是姜氏的陪房所生,她们自七八岁便在姜氏身边当差,二人话不多,行事也透着大家婢的章法。

红樱和绿蕉没想到才八岁的小姐坐在上首突然发难,她的话透着股威压,哪里象是才八岁应有的样,这是在逼她二人表忠心。她们俩个虽是之前侍候姜氏的,但也知道小姐人虽小却十分的聪慧,跟着这样的主子也是她们的造化,遂两人连忙跪地向她表忠心:“奴婢两个是侍候姑娘的,自是一切事情听姑娘的意思。今儿的事奴婢两个只是陪姑娘在院子里走了会子,再无其它事,若是

三太太问起也是这个话。”

绿蕉也道:“红樱姐姐的话也正是奴婢要说的,姑娘不必疑我们忠心,我们的爹娘都是太太的陪房,我们打小就在太太身边服侍着,得太太信任,将我们二人给姑娘,奴婢二人往后的主子就是姑娘。”

红樱聪明,绿蕉机灵,这几日见她二人处事便看得出其性子,姜氏为她真是样样妥贴。

姚姒亲自扶了二人起身,嘴里喊道:“二位姐姐的为人我是知道的,咱们这里不比别处,这府上其它几房待咱们三房如何,你们跟在我娘身边也曾目睹。这些日子发生了这许多事,我娘操碎了心。我也一日日大了,不说替我娘分忧,至少不至于发生之前的事。二位姐姐若是愿意,便将我生病前后一一说给我听,我心里也有个底。二位姐姐将燕回居给我守好了,也是替我娘分忧,往后有我的好,也自是不会亏了你们。”

二人连道不敢,看姚姒几句话说得贴心,姑娘自小就心善,虽身子不大好,但好在年纪还小能调养得过来,做奴婢的只要主子好了,自是也跟着好。二人相视一眼,红樱上前一步道:“奴婢长绿蕉妹妹一岁,便由奴婢回姑娘的话吧!”绿蕉见姚姒点头,自发的去门边守着。

姚姒心里暗叹姜氏治下严谨会教人,前世姜氏将她护得太好,以至于姜氏去了她再无所依,人不可能永远依赖别人,姜氏从前是她的依靠,往后她得成为姜氏的依靠。

红樱的声音适中,将她生病前后这府里的动向以及姜氏的状况都一一细细道来,姚姒听得认真。她细想了下,从姚蒋氏寿宴要开始大办,大太太就先给姜氏挖了个坑跳,这一向是大太太的作风。当时二太太和五太太还未归家,四太太是庶媳一向是透明人,是以姜氏明知是坑还是跳了。姜氏多年不管事,姚府奴仆众多,盘根纠错极是复杂,几房人也都各有心思,姜氏接到大太太的委办自是不能把事办砸了让人看笑话。而此时她就生病了,不过是场风寒,才三四天就人事不省。

这件事情似乎看上去很寻常,可是细想下,趁姜氏忙乱时有人要害自己性命,若是自己不巧去了,姜氏一定会对大太太含恨在心,姚蒋氏的寿日上撞了这件事,怕是深觉诲气,从而以此为由对姜氏问责。

至于姜氏,她是姜氏的命根子,若自己有个万一,姜氏恐怕身子也会受损,说不定遭到如此打击下万念惧灰。

好深的算计,这借刀杀人,一石二鸟之计使的真真好。一想到这等阴险之人就藏在这些熟人中,姚姒的背脊便不寒而栗。

到底是谁呢?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是大太太干的。

柳筍曾教过她,一件事情实在找不着头绪时,那么就反向思维,看这事背后谁最受益,那么这人就可能嫌疑最大。

如果真的如她刚才猜想的这般,谁最受益已经不难猜出了。

没想到她的胆子真大。这么些年来决不是表面上的伏低做小,时而翻个小风浪的,让姜氏放松警惕。

看来姜氏和自己都大意了!

姚姒又问了春华和碧珠现在在哪,听红樱说被孙嬷嬷送到秦婆子的庄子上去了,姚姒便没再追问,以她的谨慎,必定是将所有首尾掐得干干净净的。只是姜氏也不是好糊弄的,就等着看春华和碧珠的口风严不严,不过想来她二人也是不知情的,最多只是被有心人利用了把而已。

姚姒赏了红樱和绿蕉各一枝金钗和十两银子,二人感激的给她磕头,她受了礼,往后便主仆一心。

所谓笼络人,不外乎打一棒子给个甜枣,主仆间的情宜也是要时间来培养的,姚姒深知,是以重新安排了二人的职司。往后红樱

守内,绿蕉对外,二人俱应是。

姜氏听说了小女儿重新安排了红樱和绿蕉的职司,又听说她带着二人在屋里说了好大会子话,又赏给二人不少东西,姜氏难得的露出笑容。孙嬷嬷老怀甚慰,姑娘真的长大了,知道如何治下了。

却说几房太太自姚蒋氏屋里请安回去后,各个是心绪难平,都找了自己的心腹嬷嬷安排事情。

大太太回到茗翠院,气得摔了个粉彩茶盅,仍是气难平,对她的心腹刘嬷嬷道:“当这个家有多难你是知道的,如今白身的只有我一个,一个姜氏已然难以对付,二弟妹和五弟妹若是住过一年半载的,我好吃如喝的供着也就是了,可若就此在老宅住下,往后人多口杂,那两个哪是省油的灯啊。眼看着二房的远哥儿和婷姐儿就要订下亲事,二弟妹是个雁过拨毛的,想她出钱为庶子娶媳妇哪有可能?婷姐儿是嫡女,这哪头都是要钱开销,老太太疼婷姐儿,又是个事事要脸面好看的。这些都是在花我的泰哥儿和瑞哥儿的身家啊,唉哟简直是要了我的肉了。”

刘嬷嬷心想,您就将这姚府的家产打心底以为是泰哥儿和瑞哥儿的了,花自己儿子的银子替别人办事当然会心肝儿疼。可问题是现在老太爷和老太太都还在,这个家说到底还不是大房的呢。可这话她也只敢在心里说说,嘴上还是劝道:“太太,左右是二房要娶媳妇嫁女儿的事,官中历来有例可徇,您只要按例操办,统共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再说一个庶子老太太也看不上,就是婷姐儿,自有老太太的私己和二太太的嫁妆贴进去,您又何必多操心呐!”

“话是这么说,可我这心里就是不平,凭什么她们在外捞银子攒私房,就咱们死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偏大老爷又指望不上,我的命苦啊!”

刘嬷嬷这回不出声了,一说到大老爷无能又风流的事,那是一天一夜都说不完的。大太太无非是忌妒那三个丈夫当官的弟媳妇罢了。

☆、第9章 各房心思

且说二太太韦氏回了宝华院,就与二奶奶小蒋氏关起门来说话。

二太太脸上带着喜气,拉着小蒋氏道:“这回咱们暂时不回泉州了也好,远哥儿和婷姐儿眼看着亲事就要订下,远哥儿一介庶子,无非是官中出银子办亲事,我也不甚操心。只我的婷姐儿,这嫁妆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了。还有姄姐儿的,也得开始备下。婷姐儿一向得老太太喜爱,这几日我抽个空将婷姐儿的亲事往老太太那提上一提,老太太怕是首肯的,到时你帮娘在老太太那边做做样子哭穷,老太太没有不多出私己替婷姐儿添妆的。”

二奶奶小蒋氏是姚蒋氏娘家姪孙女,这门亲事还是姚蒋氏做主。这些年姚家步步高升,只蒋家日渐没落,按理二老爷任泉州同知,二爷姚博明是二老爷的嫡长子,何况姚博明已是秀才,能嫁到这样的人家算是小蒋氏高攀。是以她自嫁过来后,明知韦氏喜算计又吝啬,只有忍气吞声的份,此刻竟然出叟主意要她去老太太面前哭穷替小姑子要嫁妆,亏得她这婆婆想得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闺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