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闺事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谢荼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15-08-05 16:14:50

姚姒见姜大太太这般维护她,心里闪过姜氏的身影,若是母亲还在,是否也如舅母一样护她安好,免她惊忧,这样的念头只一闪而过,她就甩开了去。刚才姜梣听到丫鬟的话时,分明是有些意动的,投桃报李,她怎么能为了自己避开郑芳华就让姜梣玩得不尽兴,于是她朝姜大太太柔声道:“不碍事的,我和梣姐姐在这里也有些不自在,出了这屋里,也就在外面的荫凉处玩耍子,想来也不要紧的。再说了,有了上回的事儿在,哪里就有人那样大胆再起什么心思呢。”

姜大太太岂会不知她是为着女儿眼中的意动而来劝自己,却又着实担心,姚姒见舅母有些松动,连忙笑道:“我答应您,一会和梣姐姐决不落单,您也好和从前交好的太太们说一会子话,等到开席了,我再和梣姐姐来找舅母可好?”

姜大太太自然是想和从前交好的几家太太们说会子体己话的,略一思量也就同意了,又交待她们要多加注意,这才放她们走。

姚姒挽着姜梣的手,辞过姜大太太,带着各自的丫头便跟着那引路的丫鬟出了屋子。

定国公府是上百年的世家,一草一木皆自成景色,那引路的丫鬟带着她们转过月洞门又过了几处回廊,姚姒却觉着离花厅越来越远了,她自打吃过上次的亏后,便心有余悸,海棠一直就在她边上跟着,看她踟蹰的样子,连忙在她耳边细声道:“姑娘莫怕,这是在定国公府,看样子是往晚露台而去的,那里凉快许多,倒是个好去处。”

姚姒见她这样说,也就安了心,和姜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半刻钟后便到了海棠所说的晚露台,便闻得一阵阵的香味。原来这晚露台植了些早桂在廊檐下,宽阔的凉亭里设了锦幔,里头早已摆好了瓜果点心和茶水,里头且设了琴案和画桌,这样热的天气,看到这晚露台,就叫人心头的燥热去了一大半了。

那丫鬟又屈膝请她们进亭里去,却又不再多一言,立在外间的两个小丫头立时打起了锦帘。

姜梣若有所思了一会子,便朝姚姒挤眉弄眼的笑,“看来,今儿是沾了你的光了,看这处处贴心周到的模样,倒叫人羡慕死了。”话音一落,人便进了里头。

姚姒眼瞧着她虽说着羡慕的话,可脸上却全是打趣她的促狭样子,心里头像吃了蜜般的甜,只是一时猜不到这到底是曾氏吩咐人备下的,是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在背后做的。

姜家还未出事前,姜梣这个阁老的孙女,自然也是满负才情的,琴棋画书不说样样精通,但她独爱弹琴作画,乍一看来,这里的雅设倒像全是为她准备的一般,原本想再打趣几句表妹的话,就都化作了惊奇,那桌案上竟然铺着一幅前朝的画作《孤山烟雨图》,她啧啧几声,转头朝姚姒望去,“这手笔也太大了吧,姒姐儿,这,这定国公府都是这样待客的吗?”

姚姒叫她这样一说,才发觉了几分异样,画作她虽然不懂,但那琴她这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那丫鬟似乎是看出她们的不安,连忙上前躬身道:“主子交待过了,两位姑娘不必客气,只管在此处弹琴赏画,这会子时辰还早,宾客也还未全齐至,府里给夫人祝寿的时辰是巳时,时辰快到时,界时自会有人来领两位姑娘过去正堂。”

姚姒见这丫鬟进退有度,待她二人也甚恭敬,便道:“今儿府中宾客众多,贵府这样客气周到,倒叫我们心生不安,不若请姐姐相告,是府中哪位夫人的安排,也好事后让我姐妹去答谢一番。”

那丫鬟仍是恭敬地回她:“还望姑娘见谅,奴婢也是听吩咐行事,两位姑娘且歇着,奴婢还得回屋去当差。”

姚姒晓得再问她,她也不会说,只得作罢。见那丫鬟果真屈膝告退,便对姜梣笑了笑,“主家人这样周到,若不领受到有些辜负好意了,梣姐姐,咱们且别管是谁了,反正一会看见世子夫人,咱们再道谢吧。”虽是这样宽慰姜梣,只是她心里倒底起了几分不安,又怕叫人瞧见这里而觉得自己轻狂,心里又愈加想念赵斾,一时便有些心不在焉。

姜梣倒是个实在人,听她这么一说,也就放开了疑虑,倒真个儿品起那画来,也不管姚姒那一番柔肠百结的女儿心思。

过了一会子,姚姒想去更衣室,那小丫头便引了她去,海棠自告奋勇地扶了她,姚姒便让绿蕉留下。

晚露台并不大,胜在开阔,转过一道回廊,便离了晚露台,从更衣室出来,那小丫头便又领着她往回走,只不过到了晚露台却不进去,而是要引着她向左边的廊子走去,姚姒略停了脚正疑心,海棠却笑嘻嘻地对姚姒小声道:“姑娘,五爷回来了,这会子就在前面的彩凤楼里等姑娘过去呢。”

姚姒早就猜到是这么回事,心里的欢喜一时兜头兜脑而来,也顾不得羞怯,连忙问她:“真的吗?五哥什么时候回来的?”又想着这会子他不在外头待客,怎地又有空来见自己?只是她这样去见赵斾,却是把姜梣一个人丢在了晚露台,不由面露为难。

海棠朝她眨了下眼晴,“姑娘且放心,梣姑娘只怕早就瞧出来啦,那里的画和琴就是为着梣姑娘准备的,这会子只怕梣姑娘是一股脑地沉浸在画作里头出不来了,是没心思来想姑娘的了。”

敢情这都是赵斾早就准备好了的,怪不得海棠一路了如指掌,这坏心眼的丫头!姚姒嗔了她一眼,到底急着想见到赵斾,这种愿望赢过了所有的顾虑,脑海中再也想不得别的,就想知道他是瘦了还是胖了,有没有受伤,是否也如自己思念他那般的挂念自己……

彩凤楼是座两层的小楼,此刻楼面窗户洞开,小丫头停了步,海棠守在楼下,示意她自己一人上去。姚姒再也顾不得个么,提了裙角一步一步上楼,脚才刚刚踏上二楼的楼面,就落入了一个熟悉的怀抱。

☆、第158章 知足

姚姒轻呼一声,着实吓得不轻,可是满满都是赵斾特有的干净清爽的气息,她不禁紧紧揪住他的衣袖,喃喃喊了声“五哥”。她的声音里有种缠绵缱绻的味道,很是愉悦了他。

“傻姑娘”,赵斾把她抱满怀,分别三月有余,这会子虽然有千言万语想要和她说,却舍不得放开这软玉温香。他的下颌抵在她的头顶上亲了亲,呢喃道:“你想我没?我便是做梦都在想着你,明明才分开不过百日,却像分别了一世那么长。”

幸好此时看不到他的脸,她被他的情话激得一阵心悸,面红耳赤的,娇憨地往他怀中蹭,笨拙的回抱他,“我也想你,五哥,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一辈子也不要分开。”

上次离别时,她的誓言犹言在耳,此时她的真情流露,叫他胸口好一阵发烫,他把她抵在门边,两手捧起她的脸,就吻上了她的唇。

她仿佛像在梦里,这样炙热浓烈的情感,叫她一阵阵的发晕,很自然地,她搂抱住了他的脖颈,青涩地回应他。

赵斾全身的热浪都涌上头,很是动情,纵然知道此处窗户都大开着,他还是不管不顾的,狠狠地吻她,在她唇上肆意妄为。

这个他从她还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守护的女孩,而今她的心已完完全全的属于他,这中间只有他知道自己经历了哪些,他不敢去想,若郑芳华再狠一些,若她真有个不测,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并非只是让他后怕,而是让人想都不敢去想。似乎是惩罚,他霸道地在她唇齿间游走,在吻她的间隙里责问,“为什么对人那样不防备,若那日你出了什么事,你我可还有活路?”

她唔了声,想要声辨,他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似乎要把她镶入骨子里去似的紧紧地搂住她,咬住她柔软的唇。

她吃痛,他却一笑,又咬上她的耳垂,“这是罚你不写信告诉我这件事,再有下次,不,不,一定不可以有下次。”他的气息扑在她的颈项里,叫她悸粟粟地瑟缩了一下,软在了他的怀里。

许是这份爱太过浓郁,彼此都知道走到现在有多么的不容易,她再不吱声,一味的软绵绵窝在他怀里轻喘。

“说来都是我的不是,不过再也不会了,这次回来,咱们就订亲。”他把她轻轻打横一抱,就往楼厅中铺设的矮榻走去。

“什么?”她惊呼一声,他依然把她抱在怀中,只不过他坐在矮榻上,却把她的身子圈在他的臂弯中,这样暧昧的姿势,叫她彻底地红了脸,直往他怀中钻不去看他。

他好一阵笑,爱极了她羞羞怯怯的模样,他说:“姒姐儿,我等不及你及笄了,这回咱们先订亲,等年底便成亲,好不好?”

她的脑中还停留在定国公夫人不同意他和她的事情上,怎么就到了要成亲的地步了,这也跳跃得太快了些,她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怎,怎么这么快?我,我还没准备好呢。”她下意识地就脱口而出。

如果是定国公夫人心甘情愿地接纳她,他和她能在一起该有多好,可如果定国公夫人只是迫于种种压力而不得不同意的话,那将来会不会让赵斾为难?

他抚了抚她的脸与她直视,她的疑犹他都看在了眼里,“我不想再把你一个人丢在京城,只要一想到你会遇到危险,我的心都要纠起来。你放心,我已经让父亲出面说和母亲,想来她不会再反对我们了,你这样好的姑娘,嫁进门后一定会讨得她的欢心的,我们年底就成亲好不好?”他脸上的执着而坚毅地神情仿佛不容她拒绝,只盼着她能说一声好,就能取悦他所有的快乐似的。

她何德何能,此生能遇着他,欢喜的情绪总能轻易地让她落泪,“好,我都听你的,我要嫁给五哥。”她倚在他的臂弯里,静静听他跳动得飞快的心跳声,“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我都要和五哥一起解决,我一定不会像我娘那样的。”

他何尝不知道她心底的隐忧,也清楚她非是一般的女子,说到做到,他的心这才落到实处,似乎是奖励她这样的乖顺听话,他往她额上亲了亲,“傻姑娘,不用怕,一切有我呢!”

他总是跟她说这句话,“一切有我呢”,她心中清楚这句话所含的份量,只觉得此生无以为报他,她主动地搂住他的脖颈,亲上了他的唇,也学着他刚才那样吻他。

难得她主动,又软在他怀中一幅任他予取予求的模样,他神魂都有些颠倒,紧紧把她揉在怀里,用了极大的克制力才忍住不把她压在榻上。他重重的喘息了几下,轻轻地吻掉她的眼泪,“我们将来一定是这世上最恩爱的夫妻。”

海棠守在楼下望风,远远地就见一个小丫鬟似乎是往这边而来,她几步踏上楼来,却不往里面传话,只把手轻轻在门上叩了几声,里头的赵斾便知她的意思了。他极不舍地把她放开,又替她整理衣衫和头发,末了轻声道:“今儿府里太忙乱,我昨儿下午才到京,只怕还有两日要和兵部做交割,过几日我再去瞧你,不许乱跑,要乖乖在家里等我。”

看这话说的,真把她当成孩子似的,只是为何心中那样甜蜜,她嗯了声,眼中有着不舍,也替他抚了抚衣角。

“一会你还去晚露台那边,等祝寿的时辰到了,你再和你表姐一同去,万万不可以落单。”他又絮絮交待,像吩咐不听话的孩子一样不准她做这做那的,一面和她道别,“我在这里看着你走。”又示意海棠上来扶她。

姚姒怕人瞧见,忍着不舍下了楼,扶了海棠的手没一会子便沿着刚才的路往晚露台走,等到了晚露台,便瞧见姜梣还在研究那幅画,似乎她才消失一会会,并不以为常。

绿蕉心中有数,连忙上前扶她坐下,却是对她小声道:“奴婢瞧着这梣姑娘倒像是入了魔般,自从姑娘走后,便一直把这画拿在手上细看,还不停地喃喃自语。”

姚姒掩嘴一笑,想到赵斾为了和她见一面,这样煞费苦心的把姜梣的喜好摸得透透地,便对她生了些愧疚。她竟没想到姜梣爱画成痴,思忖着回去后,就从姜氏留下来的一部份书画里面挑两幅前朝的真迹送给她。

而此时,定国公夫人正和宜敏长公主说起姚姒来。屋里静悄悄地,只有宜敏长公主温和的声音在劝她:“这孩子我也见过,模样品性都不差,虽说出身是不够看的,只是我不免劝你几句,咱们这样的人家,已然是富贵至极,挑媳妇也不尽是看人家的门弟,还得看小五他中不中意。”

定国公夫人自小就把宜敏长公主当亲姐姐一样的尊敬着,两人又同是在太后膝下长大的,情份非是一般,这话谁来劝都不大好,还真的只有宜敏长公主的话,她才能听一些。话已经说到这份上来了,定国公夫人便叹了口气,“我原是指望着芳姐儿能挣些气,她自小是我看着长大的,可到底知人知面难知其性情,我不这略在她跟前透了些音儿,这丫头便一把将人置于死地,终归是我看走了眼。”

宜敏长公主笑了笑,“你自己说说,是儿子重要还是媳妇重要,这日子是小五他自己过的,你又何苦去当那个恶人呢?非是我要骂你几句,若你肯服个软,他赵公爷也不会一去西北多年不归,你心中有怨也是正当,只不过为了和他置气,有的没的都扯在到小五身上来,说个不好听的,若那姑娘真被芳姐儿给害了,依着小五的脾气,还不得把京城捅破了天去,到时你们母子二人可还有转嬛的地步?”

定国公夫人被宜敏长公主这毫不留情面的真话说得哑口无言,宜敏长公主也就见好就收,“今儿是你生辰,赵公爷远从西北给你千里迢迢地送了礼物回来,你这气也该消了,再说了,小五也特地从福建赶回来,孩子一年到头在前线奋勇拼杀保家卫国的,你不心疼孩子我还替你心疼呢,一会呀,就当给我个脸面,好歹私底下见见那孩子,两家人坐在一起好说话,这婚事只怕也就能成了。”

定国公夫人心头很是一阵挣扎,其实早在郑芳华坏事了的时候,她就有些不好的预感,这么些年来,自己性子只有自己清楚,虽然是在有意为难儿子,可真要像自己先前那样,把郑芳华这样歹毒的姑娘给娶进门来,若她有个不如意的,生生害了儿子,到时岂不是自己的罪过,而如今听宜敏长公主苦劝了半天,心头确实是松动了,半晌才苦笑了声,“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再为他着想,儿子不领情,我如今也看开了,由得他去吧。”

宜敏长公主扑哧一声笑,“瞧瞧你这出息,得了,反正媳妇你是的,这媒人嘛,我瞧着就叫我府上的小儿媳妇来讨个喜气,你瞧成不成?”

姚姒和姜梣回到花厅时,姜大太太正在找她们,见到她二人平平安安地,忙一手拉一个的随了人群往定国公夫人的正堂走,“幸好你们回来得及时,祝寿的时辰到了,咱们也该尽尽礼数,去给定国公夫人见见礼。”

有了赵斾先前的话,姚姒到这会子了,反而镇定下来。等到了正堂,乌压压地站了满屋子的人,定国公世子赵旌领着几位弟弟,世子夫人领着几位弟媳正在给定国公夫人拜寿,满堂的热闹,姚姒眼中却听看得到赵斾。刚才只顾着和他闹,竟是没好好的看他几眼,此时看去,他一身暗红色的锦袍,实在是公子如玉,压得这满堂的人失色。

她痴痴地望他,不肯错开眼去,心里却万般的感概,这样风神俊朗的人,她的五哥,她今生的良人,无论到哪里都像星星一般的闪耀,这一世,她知足了。

☆、第159章 改观

定国公夫人最终还是听了宜敏长公主的劝,决定先见见姜大太太的面。她想到了姚姒给自己做的衣裳和鞋子,那样精湛的手工,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有这功夫的,必定是惯常做。从前觉得她身世上不了台面,也曾叫人暗中打听姚家的状况,她这才发现,这姑娘能在那样的境况里活下来,想必心性必不是个软弱无能的,她思忖着,儿子迟早有一日会分家出去单过,府中主持中馈的当家夫人,必定要是个能主事撑得起的人,这样一想,心头就又软和了几分。

也许人就是这样,一旦想通了某些事情,或是作了某种退让,事情便会离当初的想法渐行渐远,定国公夫人拿定了主意,便吩咐人请了儿媳妇曾氏来。

自然,在儿媳妇面前,她也不会表现得那般的明显,“从前,我们家和姜家也没多少往来,只是姜家如今有些不同了,既有了太子侧妃那一层,我们也不好怠慢了姜家去,你寻个机会,将姜大太太请到我院子里来。”

曾氏最是个玲珑心肝的人,听婆婆这样一通吩咐,哪里还不明白婆母的心思,心里着实欢喜,暗道,这事还真得公公出面哄一哄婆母,五弟和姚家姑娘的事情这才有了转寰的余地,于是不动声色的应了声是,她晓得这个时候不用多说什么,婆母的性子一向是要人顺着她的,便笑着道:“媳妇这就去安排。”

曾氏出了上房,便吩咐身边的丫鬟,“你快去告诉世子爷一声,就说母亲要见姜大太太,这会子五弟必然和世子爷在一起,也让五弟安心。”

那丫鬟旋即领命而去,曾氏脸上的笑意这才舒展开来,像了结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一样,她长吁了口气,便去了待客的花厅。

曾氏主持中馈已经十多年了,这样一件小事自然办得不动声色,姜大太太带着姚姒和姜梣被曾氏亲自领着来到上房,定国公夫人遣了身边得力的秋嬷嬷在门口相迎,姜大太太见到这样的阵仗,心中有了底,因此待秋嬷嬷很是客气。

定国公夫人首先入眼的便是姚姒,适才拜寿时她离得远远地,倒是没能看清楚,如今近在眼前了,定国公夫人倒是好一阵打量,眉不描而黛,一双漆黑闪亮的大眼晴显得很有神采,仿佛与上次相见时又有些不同,仿佛更加娇妍了几分,这样小的年纪,身上却又有股子镇静从容的闲逸,叫定国公夫人微讶,难道这心态不一样,竟连看人都变得不一样?

姜大太太并没错过定国公夫人眼中一闪而过的诧异,但至少不是带着居高临下的厌恶之色,姜大太太越发证实了心中的猜测,只做不知,和定国公夫人见礼,分了宾主坐下后,丫头上了茶,她便让姚姒和女儿给定国公夫人行礼。

定国公夫人这是第一次见到姜梣,便让丫鬟拿了份见面礼给她,这才和姜大太太寒喧起来,“姜太太回京,说起来我也是最近才得知的,归京后一切可都安置妥当了,说起来,公爷和姜家几位爷从前也都曾同朝为官,只不过文武不同道,这才没有过多的往来。”

姜大太太客气地回道:“托夫人的福,回京有姒姐儿帮着打点,家下都安置得妥当,其实这回从琼州岛回来还都是贵府的五爷着人护送的,本该亲自登门来答谢的,却又怕唐突了贵府。”

定国公夫人早已得知了此事,因而对姜大太太道谢的话并不以为意,“孩子们在外头做些什么,我这做娘的也不好多问,左右一切都是为着朝庭效力,姜太太也不必太过客气。”

认真说来,这原本算是私下里的交情,姜大太太见定国公夫人几句话便把赵斾这一番护送的事归置成公事,姜大太太也就很上道的跟着话头说了几句场面话,一时间屋里倒也没冷场,只是气氛却也不热络。

曾氏看这情形,连忙觑了个说话的空隙,拿了姚姒做的衣裳做由头,对姜大太太道:“想不到府上的姒姐儿倒生了一双巧手,给母亲做的活计看着就养眼,现在的姑娘若说拿针我是信的,只是真的能静下心来好女红,这倒是少见。”曾氏的话倒也不是有的放矢,不过是想借着夸姚姒的由头,让婆母和姜大太太顺着这上头来说。

果然姜大太太便笑道:“倒也不是我夸自己的外甥女,便是我家的梣丫头自小被我拘着做女红,后来去琼州岛又做了这些年的绣活,都比不上姒姐儿。”她顿了顿,脸上的神色便黯淡了几分,“倒不怕夫人和世子夫人笑话,我家小姑子去得早,留下她们姐妹两个有家归不得,反而在寺庙里寄居了多年,想必那时候日子艰难,手上的活计便是这么练出来的。”

姜大太太说这番话的用意姚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也算是在定国公夫人面前揭了底,也算是把丑话说在了前头,也算是堵住了定国公夫人再拿她的出身说话的可能,姚姒没想到姜大太太为了自己,这般的费心费力,心下着实是感激不已。

曾氏这个时候并未接话,她看了看自己的婆婆,就见定国公夫人脸上露了几分怜惜之意,且又朝姚姒招了招手,“好孩子,来给我瞧瞧。”

姚姒看了看姜大太太,见姜大太太点头,她这才上前几步行至定国公夫人面前,说实话,这样子叫定国公夫人仔细的瞧,心里着实没底,又有些羞意,又有些紧张,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才能让定国公夫人对自己改观,内心挣扎了几下,索性豁出去了,微微朝定国公夫人一福身,也就做出一幅磊落大方的样子来。

定国公夫人却嫌她离得太远,笑着道:“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来我跟前让我瞧瞧。”

姚姒很是听话的行到她的身边,双手便叫定国公夫人拉住了。

定国公夫人握着那双细白纤长的手好一阵瞧,末了便说道:“平常除了在家做女红,可曾读书习字?”

姜大太太与曾氏互相瞧了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瞧出了些喜意,只见姚姒恭敬地答道:“回夫人的话,从前母亲还在时,便是母亲给我启的蒙,不敢瞒夫人,略识得几个字。”

定国公夫人却对她的话很是满意,并不为了讨自己的欢喜而一味的胡夸乱吹,这样看来,倒也是个实诚的孩子,心里却思忖着,姜阁老是一代文豪,家学渊源,其女自然学识是不会差的,而她刚是由姜氏亲自教养,也绝不会只是如她所说只识得几个字而已,而且那日在承恩公府她们几个孩子玩击鼓传花接诗的事情,她也略有耳闻,这些念头一闪而过,定国公夫人便决定试试她,“平常可看经书?不过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姑娘家,只怕是静不下心来读经的。”

姚姒却不好回她这话,想了想才道:“因为曾在寺庙里住过几年,大藏经,地藏经,金刚经,药师经都略读过,平常也为亡母抄经。”

曾氏一瞧这情形,心中便有了猜测,果然定国公夫人就拍了拍姚姒的手,笑着道:“好好好,难得你小小年纪能静得下心来,实在难得,唉,这人老了眼晴也不好使了,这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圣诞,不若你替我抄写两卷地藏经吧,到时好叫我供奉在菩萨坐前。”

这便是要试试姚姒的书墨了,姜大太太心中一阵的欢喜,见姚姒还愣愣地,便笑着提点她,“姒姐儿,还傻愣着干什么,能替夫人抄经书,这是多么的难得,还不快多谢夫人!”

相较于在承恩公府,定国公夫人对她的态度可算是一个天一个地,她一时之间倒有些懵了,直看到舅母对自己使眼色,姚姒这才回神来,自然是脆声地答应下来,“多谢夫人抬爱,月底前抄两卷地藏经应该来得及,不知夫人还有何吩咐的?”

曾氏便接了话笑盈盈地道:“夫人喜欢簪花体,侍佛甚诚。”

姚姒感念曾氏的提点之情,微微朝她一福身,便道:“请夫人放心,小女回去后便焚香沐浴,日日茹素,直到把经书抄完。”

曾氏适时的打趣道:“唉,原本这差事是由我和几位弟妹来做的,如今倒是要麻烦你了。”言罢便朝定国公夫人讨话,“母亲,少不得媳妇要把人借一借,还有些事儿要与她说,不若母亲和姜太太屋里宽坐片刻,一会我再把人给送回来?”

曾氏这样的识趣,定国公夫人确实是想私底下和姜大太太说会子话,自然是同意的,曾氏便拉了姚姒和姜梣一起行礼退出了屋子,姜梣却趁曾氏不注意,偷偷地给姚姒眨眼晴,倒弄得姚姒耳根子都红了。

等从定国公府回来,姜大太太便把姚姒单独叫到了屋里和她说话,其实姜大太太也没曾想事情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定国公夫人虽没有明说,但我瞧着她是同意你们的婚事的,原本我还直担心,今儿她会不会让你难堪,倒真是没有想到,事情也就这样顺利下来,依我看,你是个福气深厚的孩子,遇到像赵五爷这样有心的,舅母心里是真的放了心。往后过了门,可一定要孝顺长辈,尊重嫂嫂。”

姚姒也有些动容,想到定国公夫人并不是个能轻易地改变想法的,这中间也不知道赵斾到底花了多少的代价,才令得定国公夫人改观,她对姜大太太就郑重地道:“多谢舅母为着我费了这些心思,将来姒姐儿一定诚心侍奉长辈,便是对世子夫人几位嫂嫂,也一定当作是亲姐姐来待。”

姜大太太揽住她的肩直颌首,“好孩子,你能有个好归宿,你娘在天有灵也能安息了!”她很是感概道:“天底下没有一个做娘的,不是为着儿女好的,你的性子我放心,舅母是过来人,这些做人的道理我慢慢和你说,正所谓求什么就要付出什么,这人呐,只有诚心待人,先把自己的心付给对方,才能期望对方回报自己真心。”

姚姒心里明白姜大太太的意思,这番话既是在劝她心中不可以存了疙瘩,将来也一定要诚心真意地侍奉定国公夫人,这样的殷殷细语,大概只有做母亲的才会这样提点孩子,姜大太太是真的把她当成了女儿一样的来疼,她依偎在姜大太太的怀里,很是感动,“舅母,姒姐儿不会说话,但舅母待我的心意我都知道,若是母亲还在生,也必定会如此叮嘱,舅母放心,几位表兄和梣姐姐,我和姐姐一定会当她们是亲兄弟姐妹来待,姜家的门楣一定会重振起来的。”

姜大太太很是欣慰,又交待她,“给定国公夫人的经书要诚心抄写,若我是没猜错,你的经书抄完了,接下来定国公府必定会遣人上门来提亲,这几日你便在四喜胡同里住着,莫要再过太子府去,若你实在不放心,我隔三差五地便去瞧瞧娡姐儿,我瞧着太子爷待她很是好,一定会好好的护着她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闺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