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小辣椒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岳小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3 KB   上传时间:2015-10-19 01:40:16

到了过年前的这段日子,村里的大棚蔬菜都下来了,村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做了江米条,炸麻花、还有费心思做的夹馅的糖葫芦,然后派了几个爽快的女人到城里去卖,每天的生意都很好,弄得大家都得轮班的跟着忙活做点心,做糖葫芦等东西,好跟着蔬菜车到县里去卖。

村里的酒厂就更不用说了,顺儿让杜海明和许昌负责销售,都是卖到城里去,还是那边的供销社,至于怎么能进去,为什么卖的那么好,那么贵,那就不是村里人能够想象的到的了。顺儿对于酒厂的人事问题把关比较严格,对于大家的工作态度更是非常重视,你不好好干,可是有的是人排队等着进酒厂呢!

顺儿不是贪权的人,但是不想有人破坏了自己辛苦成果,所以,许昌怎么管理顺儿不会过问,他可以去贪这个功劳,但是顺儿要人事权,这分配奖金的权利,才是管理必须的。而酒厂的管理,牵一发动全身,可以说,让顺儿在村里的工作开展的更好了。

送走了杜海明的家人,当然还是得杜海明亲自出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让这些住了很久的人回去了,不过还是把孩子的名字定下来了。儿子叫杜睿,女儿叫杜兰,很简单的名字,顺儿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都是她算过的,算是好名字。

其实不用杜海明说,顺儿是什么人,看一眼杜家的人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了,如果说自己的亲妈是不讲理的话,那对方的一家人就完全是那种讲歪理的人。和顺儿同病相怜的是,都因为是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的关系,所以跟家人都有隔膜,很显然,杜海明跟自己的父母膈膜更深。只是总觉得,杜海明似乎对前妻也有些积怨,这个顺儿没有问。

杜家人走的时候,杜海明给拿了五十块钱,这已经超过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快两个月了,这才是送走他们的根本吧!顺儿本来就打算直接就这样把人送走的,但是陈德水夫妇担心被人说话,还是让人打包了一角猪肉,带上了一些村里人做的点心,还拿了四瓶好酒。就这,两个弟妹都不怎么满意呢!很显然,作为一直奉养父母的他们,当哥哥和嫂子的也该有点表示才对,可惜,杜海明没有这个想法,顺儿更是不乐意。

本来按照顺儿的本意,直接向扫地出门的,但是现在要面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本来卢平和大梅打算办喜事,但是顺儿坚决不同意,担心这两个人高考的成绩不好,会考不上,到时候马上正好就有机会,所以坚决要求两个人继续复习。本来大梅还打算跟村里的女人一起挣钱的,也让顺儿给拒绝了,学习是第一位的。

而在这个时候,大姨家里也不太平,大姨夫非得要回来过年,说是要和儿子一起,说出来,谁都明白,这是想要复婚的节奏,大姨于桂珍当然是不同意了,但是常金库是他们从大姨夫弟弟家要的孩子,常金库不好拒绝,这也就造成了大姨现在住到大梅家去了。

村里的男人们不是在酒厂,就是在大棚蔬菜那里。女人也都忙着挣钱。等到过年前两天,等到三十前一天,才算是结束了,从入冬开始,到过年,这三四个月的时间,他们村里的人都没有闲着人家,就大棚工作的,都是分包出去,一个人负责一块,好了你挣钱分到的多,如果是酒厂需要加班,晚上上班是白天工钱的一倍,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而女儿们也是可以看到钱的。爱干活的,家里人多的,他们村里,今年收入最多的一家挣了三百多块钱,就是少的也有三十多。全村大丰收啊!过年,村里还给每家都分了两斤白酒,免费的,多难得啊!

陈家剩下的两头猪,卖给村里一头,剩下的一头,又杀了。等开春了,陈德水夫妇两个商量着,再买四头,他们家的粮食不少,村里给分的,没办法,虽然他们家的人公分挣的不多,但是其他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所以今年秋天的时候,分到的粮食真是不少。村里的人也没有意见,比较人家顺儿今年生了两个孩子,平时还管着村里的大小事,谁家有喜事,他们家都是陈德水夫妇出一份礼,而杜海明和顺儿也算了一份的。礼物还都不轻,所以分粮食的时候,村里人都没意见,自从上次那个曲老六被抓进监狱了,他们村省心不少。

至于马红梅,自从大姨夫回来过年开始,顺儿当然就让人去打听了,后来干脆直接把马平川叫来了,这一次村里有事,顺儿看在马平川的面子上,给了他一个在酒厂的工作,他们家的亲妈也跟着大家一起做点心糖果卖,马平川他爸是个种地的好把式,顺儿一点都没有两样看待,该怎么安排,还怎么安排,这首先就让马平川非常感激。所以也就告诉了马红梅的情况。说了实话。

上次家里一直在活动,看看能不能让他的丈夫出来,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离婚了。但是马红梅肚子里的肉却等不了。而在那个时候,常福还没有离婚,所以,家里人强烈要求马红梅把孩子打掉,但是她却拼死一搏,竟然去找了常福,没有想到,常福竟然完全不接受她,更不要她肚子里的孩子,马红梅纠缠了他许久,甚至威胁,但常福就是不娶她。最后没有办法,马红梅只能打掉孩子,可是孩子超过了四个月了,打胎的时候,找的不是大医院,出了事故,她再也不能有孩子了。这个消息,不仅仅是马家的人知道,她自己知道,甚至也传到了常福的耳朵里。

现在马红梅去了那里,没有人知道,顺儿听了这个消息,算了一挂,这个女人没死,将来的财运还是不错的。只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继续回来找他们一家人的麻烦。陈德水夫妇也好,还是于桂荣、于德成,都是希望大姐和姐夫能够复婚的,但是这对于于桂珍来说,却是覆水难收,常福越是回来求她,她的心反而更坚定,比顺儿他们还要平静,虽然顺儿偷着算了一卦,却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她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她不想因为自己,改变了别人的命运,这未必是好事。打个比方说,如果说大姨他们一定不会符合,那大姨定然不考虑,大姨夫也不会再努力了。而说他们会符合,这样勉强听了自己的话,也许心里还会存了疙瘩,大姨还是痛苦。所以说,这件事情,顺其自然,于桂荣和于德成都来问,顺儿就是不说。

☆、第98章 高考结果

大姨睡在卢平家,这本来也没什么,秋上的时候,于桂珍就出钱让人把卢平家的房子修整了一番,又在外墙贴了一层泥,屋里也建了土炕和火墙,晚上,东屋和西屋在厨房都有联通的炉灶,只要都压上煤,一晚上都不冷了。

现在卢平也是有工资的,大梅虽然没有工资,生产队也是给粮食的,再加上于桂珍向来护着孩子,怎么可能让大梅受委屈,经常补贴着他们。现在于桂珍干脆住到卢平家,到是大卢平和大梅的日子过的很滋润,啥也不用干,每天只要看书做题就行了,家里喂猪喂鸡的活儿,少炕的活儿都有丈母娘做好了,甚至饭菜都有人做好了,洗碗都不用他们,对卢平和大梅学业可是极力的支持啊!

而顺儿家是最不愁钱的,所以对于卢平和大梅更是极力支持,就连过年用的东西,都是陈家二老包办下来了,都买好了,给送过来的。卢平和大梅自然是感谢的,但用顺儿的话来说,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那才是最总要的,也是对家人最大的回报了。

刚过了年,就陆续传来了好消息,他们镇子上竟然真的有人考上了中专,卢平当然是不用说了,考上了京城的名牌大学,大梅成绩也可以,考上了中专,不过顺儿不满意,让大梅不要上中专,等下次高考,直接考大学。家里人对于顺儿的话还是很听的,这件事情就算定下来了。卢平过两个月就要走了,这段时间,更是加紧时间给媳妇补课。

张明这家伙鬼使神差的竟然考中了大专,这也就是大学生了。就连小双都考上了中专,大双和她女婿两个比较闹心,大双孩子不到三个月,她考上了,可是她丈夫没考上,这咋办呢?

这天晚上,大双带着自己的丈夫沐英过来找顺儿了,顺儿现在是啥事都管,婆媳吵架找她,儿子不孝找她,父母*找她,家里过不下去了也找她,反正妇女主任,几乎成了农村的小法官了,当然了,很少用到法律,用的是道德的力量加上人性的利用,要知道,法律是道德的最后底线,大家也很清楚这个底线,但是,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不,现在这家事情,在沐家,在王家都吵翻天了,沐家觉得没脸,又担心媳妇跑了,剩下儿子孙子不是个家了。再说,上学就算不要钱,但是中专可没有给生活费,学费不要,生活费总是要的吧,这个钱谁拿啊?就算他们村里的生活条件不错,但是供养一个学生还是有困难的,还有,将来这沐英也是要继续考试的吧?这又怎么办?孩子谁来看着?王家想的是,家庭虽然也重要,但是中专毕业了,两年下来一分配,就算国家正式干部,比工人还强呢!自己闺女这么出息,可不能让人拖了后腿,但是也不是说,这个小家就不要了。

两家人都为难,不想这个小家散了,但又实在不想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所以才来找顺儿淘换主意。

顺儿此时喂完了孩子,两个孩子都在睡着,对于睡觉的时候有人说话很是习惯了,

“你们事我也听说了,大双今年就不要去了,跟你丈夫一起再复习一年,你们家里准备的也不充分,现在开始,先把孩子放一边,努力学习,等真的考上了,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我来解决,只要你们能考上就行。怎么样,我的意见你们考虑考虑。”

沐英和大双一听这话,都是一愣,没有想到顺儿已经把他们的事情想过了,现在马上就听到了结论,一时间还有点反应不过来。不过既然已经有答案了,那就回家研究去吧!大双跟顺儿说道,

“那行,我们回去商量商量。”

“去吧!早点定下来也早安心。”顺儿叮嘱道,

夫妻两个满腹心事,走出去的时候正好看到端着牛奶的杜海明,又是一番客套,这才离开,虽然杜海明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村里的生意都和他有很大的关系,谁也不敢小看他,只有说杜海明惧内的传闻,他们可是不相信的,谁都不是傻子,大家都会看脸色,看这夫妻的互动,就不会有人真的相信。顺儿跟人说起自己的丈夫,那无奈的苦笑,大家看着还是很喜感的。

等人走了,杜海明给媳妇打了洗澡水,一边帮着媳妇搓澡,一边说话,顺便卡油,

“王大军那边,你抽空看看去吧!我觉得这小子有两下子,才差了十分,如果跟着卢平再学学,下次考上也可能呢!”

“啥?这个臭小子没去?反了他了,我不是让他去吗?”

“可能是家里拖后腿了。”

顺儿点头,然后一把抓住作怪的手,说道,“我寻思着,应该想点办法,解决这几个去上学的人的生活费的事,卢平那边自然有咱们支持,不过,其他几个考上中专的,恐怕家里供个学生,也吃力呢!咱们家也不好都养着。”

杜海明笑着说道,“咱们村里还是挺富裕的,跟许昌说说,让村里每个月给点补助也就是了。”

村里的财政状况顺儿当然也清楚,许昌心心念念的就是给村里的大队部盖砖房办公室呢!不知道能不能舍得,还有村里的其他干部,那几个老人,能同意的几率很大,顺儿决定出面说说。

晚上,夫妻两个又闹了好一通,现在顺儿也想开了,有这么个别的女人想得都得不到的大好处,何不好好享受。这样想开了,反倒更得了杜海明的意,侍候的更姻亲,因为顺儿说他做鱼不好吃,还拉下脸来跟村里的大娘特意讨教一番,倒是让顺儿有些不好意思了。顺儿想要什么东西,但凡是开口了,就没有得不到的,甚至让他的兄弟从南方邮过来,顺儿现在就有好多漂亮的毛衣,比手工织的好看多了。

顺儿这个时候也不用藏着掖着了,给大梅一件,平平一件,虽然有点大,但是也能穿,还给奶奶送了一件马甲,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杜海明想的周到了,连奶奶都想到了,更何况岳母和大姨还有舅妈他们了,都得了好看的毛衣,年纪大的人穿开衫更好看一点,女人们穿了确实不错。于桂荣自从上次得了女儿的金项链,母女之间的关系更是好了不少,这次儿子没有考上,于桂荣还特意的来问顺儿,顺儿的意思是,这一次高考,大弟弟是没戏的,第二次也没戏,当下的人当然没有想到,对于他们这批因为文革耽误了高考了青年们还有第三次机会,所以第一次高考之后,于桂荣也知道女儿告诉他,这一次儿子没戏,是说对了。所以女儿说第二次也没戏,就相信了。所以想着让儿子接班。但是顺儿不同意,不让大磊接班,也不让他找对象,让他继续学习。于桂荣虽然怀疑,但是还是听了女儿的意见。

陈磊向来是耳根子软的,老妈说继续学习,他也没有意见,他本来就是初中毕业,没考上也是正常的。继续学习也没啥,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进步还是很快的。

其实顺儿这一般大的人,学习都不错,在顺儿的带领下,打压和胁迫下,都是跟着老师学了真东西的,所以有些人即使是初中毕业,成绩也是能看的,好好的镀镀金,参加高考成功的可能还是很大的,但是有些人却真是没有这份运气,就比如小双,这丫头为了高考,相看对象都不干。顺儿劝了她也不听,顺儿索性随便她,还有过去总是看她不顺眼的沈清,都订婚了,竟然还去补习,参加高考,但是顺儿也看了,这两个都没有那份运气。原来喜欢自己的马金彪倒是有运气,不过也不在这两届,能不能成功,就看他能不能坚持了。

第二天,顺儿抽空就让人把王大军给找来了,见面就开骂,“你就这么想媳妇啊?晚点找女人能死啊?就你是个没正事的,你看人家张明,考上中专,将来分配就是干部,能当官,当个乡长都不可能,可你呢!就这点出息。将来考上了,都有村里照顾,以后可就没这好事了。你要是不听话,以后别找我哭。”

王大军作为顺儿的亲信,顺儿杀人,他能帮着埋尸体的铁杆儿兄弟,王大军家可是沾了不少好处,他爸在酒厂当小工头,开的工资比别人都多,她妈做零食出去卖,也没少挣钱,就是他爷爷都在村里的大棚那头负责点事情,分到的钱自然是村里的头份儿,所以整个王家的人心目中,对于顺儿还是很信任的。

王大军这边得到了顺儿的指示,回家之后,跟家里人一说,果然没有一个人反对的。王家的人很清楚,顺儿跟自己的关系那是十来年的交情了,够铁,绝对不会让王大军吃亏的。所以卢平那里又开始有人来请教了,而镇子上的补习班继续开着。过年的时候,顺儿还没有忘记让村里给学校的老师送点礼物过去。

晚上,杜海明问媳妇,到底谁能有出息,顺儿说,“最有出息的是张明,王大军能帮上咱们的忙,算是咱们的小贵人。而卢平借不上什么光,他也不是个做官的命,将来也就是搞点学术类的东西罢了。”

杜海明听了这话,笑了,他媳妇果然什么都能看明白,尤其是相面的本事无人能及,虽然陈家的人没说,但是有事都来问顺儿,这就很明显了,如今听了这话,更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测,顺儿果然有先见之明的。

☆、第99章 大梅结婚

大梅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重生以来,顺儿是最重视亲情的。所以大梅结婚之后,陈德水夫妇和顺儿对他们小两口的支持,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阻碍了。跟于桂珍可以说着是看在自家亲戚,加上卢平还是名正言顺的陈家小儿子啊!帮衬那也是应该的。这样,大家都圆满了。

这不,隔三差五的,就给大梅家送粮食,送肉食,等在卢平上学之前,陈家人给卢平和大梅补办了婚礼。顺儿特意把自己的那套漂亮的新娘礼服送给了妹妹,还挺鲜亮的。大梅更是开心,对于穿姐姐的新婚礼服那是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在她看来,这已经是可以得到的最好的了。

舅妈的冯敏的妹妹冯婷都通过姐姐的关系,想要等大梅婚礼结束之后,把礼服借给她。顺儿说不管,反正衣服已经给了大梅了,让大梅说了算。又给大梅一只玉镯子,这个镯子是秋氏给的,翠绿的颜色,非常漂亮。顺儿给了一套金首饰,也就是耳环、戒指和项链,新娘的头饰没有用顺儿的,因为上面有珍珠,颜色还不错,顺儿不想惹事,不过即使只是在头上戴了花,这也已经很不错了,这个年代,有几个人有金首饰戴的啊!

又是三天流水席,这次还是陈德水带着顺儿两口子弄这席面,于桂珍也整天忙的脚不沾地。常福也回来了,一副好岳父的样子。他在外乡当上了书记,送礼的人也不少,尽管大家都知道他跟老妻离婚了,但是看他对于桂珍说话的样子,谁还敢当于桂珍是下堂妇,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奉承的很好。

衬着这次大梅结婚,常福的弟弟常贵也来了,带着媳妇一起来的,他们当然也是知道自家哥哥和嫂子离婚了,他们当弟弟的,没办法说什么,但是现在过了这么久了了,来劝劝没准能成。对于嫂子他们可是又敬又怕的。虽然不是贤妻,但是看自家哥哥这个样子,夫妻两个一合计,哎,这事行。他们当初把常金贵给了大哥,是为了给大哥养老的,再加上大哥过的比他们好,儿子将来没准能有个正式工作啥的。

也难怪常贵夫妻两个这么着急,眼看着大哥出息了,可是他离婚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分给了大嫂,他们本来可是打算让亲儿子捞点好处,顺便还能给自己的亲哥哥养老送终的,现在白白的把儿子送给大嫂养老去了,他们怎么能甘心呢?两口子一合计,分头行动,一个去劝说大哥再加把劲儿,顺便跟陈家、于家的男人们说点好话,让他们帮着使劲儿。另外一个就在女人这边使劲儿了。大嫂哪儿是不敢去劝说的,但是相关的各家其他的女人,只要能说上话的,常贵媳妇都去努力一番。倒是也难得。

当然这次高考的事情也引起了常贵夫妇的兴趣,因为他们的亲儿子常金库虽然没有考上,但是距离分数线才差了一分,现在正忙着补课呢!而且大家都说,如果常金库肯努力的话,能考上本科呢!当然,也有许多前提,大家都在议论,首先就是不能有烦心事耽误了功课,所以,这两口子一心盼着亲儿子好,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绝对不在儿子面前说,见到常金库也是一口一个大侄子,夸他懂事,说没两句就让去休息,竟然是深怕别人干扰了儿子学习。

对于这个动静,顺儿当然清楚,陈德水和顺儿都是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况的,有常贵夫妇在中间说话,没准真的能让大姨想通了。

大梅和卢平两口子这才算是正式得到大家认可了,小两口也趁机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来随礼的人有些的冲着常福来的,有些是冲着于家、陈家和顺儿两口子的,这些礼金和礼物,大家都给了大梅,所以大梅现在有六百块钱,加上各种礼物,都装满了箱子。其中,顺儿两口子给了一百块钱,陈德水夫妇给了一百,于桂荣两口子给了五十,于桂珍给了五十,常福给了一百,剩下的都是村里和镇子上以及常福那个镇子上的人给随的礼,三块五块的也凑到了六百,这么多的钱,省着点用,足够卢平大学四年的生活费了,每个月买点书也是可以的。

常福回来了,马红梅的事情也被大家提起了,村里人过去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是都听说了马红梅去找过常福,再加上常福这一离婚,大家都猜出什么事情来了。不过,顺儿跟马平川的关系还不错,也跟着补习,这才大梅结婚,马家的人也照样过来送礼,陈家的人也好,于桂珍和于桂荣姐弟也好,都没有拒绝,大家就有点迟不准了,有人跑到冯敏那里去打听,想着一个外来的媳妇,总是知道消息的,但凡对家里有一点不如意的,必然就能透露出点信息来。可是他们却小看了冯敏,冯敏一脸奇怪的反问对方,冯敏嘴巴严的很,就是跟自己的娘家人都没透露。她回去跟自己的丈夫说了这事儿,果然得了丈夫于德成的青眼。就连于家的姐妹听了这话,也对冯敏另眼相看了。

出了冬天,大棚菜正式上市了,而第二次高考的通知也下来了,本来卢平还有陪着媳妇考试的,但是家里人都不同意,所以,卢平只能自己先带着行李到京城去了。这一次,杜海明也跟着去了,他说要到南方去有事情要办。

这才出去,顺儿可不会什么都不问了,没办法,杜海明只能都说了,上次去是买黄金期货,为此他卖了不少的古董和玉石首饰,之后又在缅甸买了两个老坑矿产。然后联系了几个老师傅到那边去加工翡翠。这次,就是要去香港卖了翡翠,还打算卖一下古董,这次是奔着石油期货去的,等到几个月之后,收益就可以翻三倍。听了这话,顺儿也乐了。把自己这几个月绣的绣品拿出来,又从地窖里找出两件青花瓷,让杜海明给她买回来两件钻石或者宝石首饰回来。杜海明说了,宝石可以买,但是钻石要过年再买,那个时候,钻石价格将会下跌崩盘,那时候再买回来。

听了这话,顺儿也就从善如流了,反正有好看的首饰就好了。杜海明对于自己媳妇的这点爱好还是很支持的,平时正儿八经的,村里的啥事都管,可是经常在晚上把她的小首饰箱子拿出来,一个一个摆弄,甚至还嘻嘻哈哈的笑,可乐呵了。知道了媳妇的这个爱好,杜海明还有啥不乐意的?虽然媳妇说买玻璃的也挺好,反正她也分不出来,不过买假货可不是杜海明的风格。

杜海明先要送卢平到学校去,给他安顿好了才去南方,临走之前,顺儿还在忙着给他收拾行李,杜海明就抱着两个孩子恋恋不舍,看得顺儿都觉得腻歪,

“你是不是就为了孩子才娶我的?”

杜海明翻白眼,“我有那好命吗?你嫁给我的时候可没带这两个宝贝嫁妆。呵呵,不过那时候你的不是把裤腰带看的那么紧,没准儿他们两个现在都周岁了。”

“滚!”顺儿骂了一句,继续埋头收拾行李。

两个孩子现在跟亲爹好的不得了,不吃奶不找娘,有时候吃奶也不找娘,因为顺儿是标准的猴儿稀罕孩子,总要逗弄一番才给孩子吃的,有时候把两个小宝贝气的哇哇大哭,她反倒乐够呛,为此,不知道挨了爷爷奶奶和亲妈大姨的多少巴掌,为此杜海明也没轻收拾她,不过顺儿看到孩子就是忍不住,她可是好妈妈,尽管所有人都不这样认为。

说起两个孩子,顺儿就觉得蛋疼,她的儿子长大白白嫩嫩,非常漂亮,而女儿呢!竟然比儿子大一圈,大手大脚的,顺儿觉得在家里看男人仰着就够了,本该小鸟依人的女人要是跟她爹似的长到一米九……呜呜!接受不了啊!直面女儿变成真正的女汉子,妈妈做不到啊!

其实大家都知道杜睿小朋友长得好看,最招人稀罕,杜兰小朋友最活泼,非常可爱,最疼爱杜兰的反而是杜海明,顺儿撇嘴,说着是爷俩都是粗人,杜海明瞪了顺儿一眼呢!

等到杜海明回来的时候,两个孩子估计早就会说话了,整理好了东西,顺儿还是满屋子乱转,

“顺儿,给孩子泡奶粉,他们该睡觉了。”

“哦,好的。”现在顺儿奶水完全没有了。

等两个孩子一人捧着一个奶瓶在那里喝,顺儿看得很专注,脸上带着笑,好幸福。看顺儿这样反常,杜海明搂着她的肩膀说道,

“咱们年轻的时候辛苦点儿,等以后就有安生日子过了。你也辛苦点,把他们养大就好了,到时候我带你走遍名山大川。”

顺儿冷漠的回过头,“呸!你当只有两个吗?我现在又怀孕了,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我一点奶水都没有了。”

杜海明也傻了,孩子才半岁,她又怀上了?不是说给孩子喂奶不会怀孕吗?一把将顺儿抱到自己的怀里,哈哈大笑道,“哎呀!我的大宝贝媳妇,你真是太本事了,你等着,我一定给你买一堆珠宝回来,都买国际大牌子的。哈哈……”

☆、第100章 留不留

这次完全是意外啊!虽然现在顺儿白白胖胖的,可是以前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听了这个好消息,先是乐了一阵儿,可是又想到,她刚生完孩子没几个月,这身体能吃的消吗?万一以后病怏怏的怎么办,人这身体,可不是有药就能好的,

“要不,这个孩子咱们别要了。”杜海明想了想说道,

“开玩笑,怎么能杀了自己的亲生孩子,我就是拼了命,也要生的。”这事几乎不用想,顺儿是绝对不会不要自己的孩子的,上辈子一个都没有,自己又是克夫克子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万一折了,将来想生都生不出来,再说,就算生下来自己身体差点,自己慢慢养就行了,更何况,也未必就差了。

“你就不想想,万一你有个什么不好的,我和孩子们怎么办?”杜海明生气的说道,

“你就不想想,咱们两个都是命硬的,万一将来这两个孩子一个都留不住,我们怎么办?”

这话一出,杜海明也说不出什么来了,对顺儿说道,“我去跟爷爷奶奶说说,你也好好想想。”

顺儿没说话,看着他出去了。顺儿的心里也不平静,但无论有着怎样的担忧,她的心意坚定,这个孩子说什么都得留住。

东屋里,陈德水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袋,秋氏也是一脸的愁容,没有多久,陈林则两口子就来了,于桂荣一进屋就赶忙问杜海明,

“顺儿真的怀上了?”

“是啊!”

“那就生呗!我估计顺儿不乐意打,要是想打早说了。”于桂荣说道,然后又扔下一句去看顺儿,人就没影了。

陈林则也坐到炕沿上,问道,“有危险?”

杜海明点点头,说道,“她的身体才缓过来。怕再生的话,把身体搞坏了。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可要真是打了,这不也伤身体吗?”

陈德水叹了一口说道,“这都是命,顺儿既然决定了,就这么办好了。不管咋说,也是条人命,如果真的打了,没准儿对顺儿更不好呢!你们也知道顺儿的情况。”

果然,于桂荣过来问顺儿的意思,顺儿非常坚决,这个孩子绝对得要,而且现在已经有风声了,说是不让生二胎了,她再想生,没准正好赶在风口浪尖上,所以这一胎时机很好,说啥都得留下。

家里人见劝不动顺儿,也就答应了,杜海明见事情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想的挺开,一晚上就拉着顺儿说话,让她照顾好自己,把孩子交给岳母和大姨就可以了。家里的奶粉还有好几个箱子,每个箱子有六桶的奶粉,一罐奶粉也就够两个孩子喝两天的,杜海明对孩子可是非常重视的,自从顺儿没有奶之后,他又给兄弟发电报,让他多弄点奶粉回来,不然孩子就要喝质量不好的奶粉了。

他们的奶粉罐子,现在几乎成了村里人放调料的容器,家家都有好几个,可见孩子喝了多少。不过也不用坚持多久了,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吃糊糊了,可惜秋氏和于桂荣姐妹说啥也不让吃,说是怕把孩子给吃坏了,现在就吃糊糊太可怜了。说的顺儿一脑门子黑线,咋说他们家孩子跟可怜也沾不上边好吧!

顺儿这一次心里也不舒服,一方面喜欢孩子,觉得兴奋,另外也有些担心,这个时候自己的丈夫又要走了,顺儿掉了两滴鳄鱼的眼泪,弄得杜海明直接就说不去了。这下子顺儿才反应过来,扑棱一下坐起来,

“不去?咱们将来可是有三个孩子,家产分吧分吧就没了,万一咱们能见到孙子呢!孙子再多了,就这么点钱,也就够孩子买个房子买台车,以后想干点事业啥的咋办?万一要出国读书咋办?万一在国外干事业咋办?万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小辣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