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小辣椒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岳小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3 KB   上传时间:2015-10-19 01:40:16

早上起来,杜海明就带着孩子锻炼,之后就是洗漱,吃饭,让四个孩子去上学,然后他们两口子或者去菜园子抓虫子,或者到村外的田地看看。夫妻两个正打算在抓两头猪,喂猪是很有意思的事,尤其是看着他们总是食欲那么好,傻傻的,多有意思。

可惜,杜海明不同意,他们家缺的不是肉,而是能看家的狗,四眼现在看着一个院子,有点看不过来了。想到这个,顺儿也不得不同意杜海明说的,他们家需要再多两只头。四眼是头公狗,所以这两只必须要是母的。四眼是有绅士风度的,不会欺负女士,如果是小公狗,那很可能被他咬死。所以顺儿家给四眼找了两个童养媳。四眼真是好样的,村里最凶悍的狗了。相信他的子女也错不了。

陈刚最喜欢它了,那简直是他的心尖子,自己不吃肉也得给他的四眼。现在陈刚刚上学,虽然没有几个姐姐学习好,也没有跳级,但是在班级上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不过,这可不是靠着他认真学习来的,而是靠着自身的那股子聪明劲儿才考的不错。等到三年级以后,这可就不好说了。

顺儿的四个孩子早就知道一个道理,不管干什么,得先完成作业。所以他们回来之后先是写顺儿给他们留的作业,然后才出去玩儿。陈刚就不同了,先玩儿够了,回家吃晚饭,再出去玩儿,天黑了,才回来写作业。当然,幼儿园的作业能有多少,等大一些,他就该遭罪了。先杜海明回来了,陈钢也被揪到顺儿家写作业了,还被杜海明给胖揍了一顿。也没有人救他,这才老实不少。

没过多久,就听说慧慧又生病了,这次冯敏可是在家的,也不管别的了,直接找了于桂珍和于桂荣去了县里,顺儿不放心,还让杜海明跟着去看了。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杜海明才回来,说是慧慧因为着凉了,所以有些感冒,但是一直没有好利索,现在,发展成了肺炎,高烧不退。杜海明帮着给办了住院手续,但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儿,只能先回来。留下一百块钱算是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于桂荣和于桂珍手里都是有钱的。就是冯敏手里也有。虽然于德成闹着跟她离婚,可是孩子的生活费却是给的很多多。

现在慧慧病了,于桂珍姐妹两个看在弟弟的面子上,说什么都是不能不管的。好在于镜还爱他姥姥家,不然家里还真是却人手。

张真真现在也经常带着他们家的小闺女佳佳到顺儿这里来玩儿,用张真真的话来说就说,“你都能养出平平那么一个才女,咋就不能关照关照我姑娘呢?我也去求别的,琴棋书画,女红,你能给我教一样出来我就满足。我可是想好了啊!来年我们佳佳就去幼儿园。”

“你姑娘还不会擦屁股呢?你就让她上学?你好意思让老师给你闺女擦屁股啊?再说你当学东西那么容易哪?只要你能让孩子坐得到住,我当然是有什么教什么。不过你可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了。平平学那么多,完全是因为她自己乐意,我就是拦着她,不想她太累了,那都没有用。”

“我可不管,就全都教给你了。”

顺儿一脑门子黑线,他们家四个需要教呢!又来了一个,好在余佳佳跟小土豆他们差不了多少,这羊就一起赶吧!谁让张真真结婚前就跟自己的关系好呢?这些年下来,更是跟自家正经亲戚一样,跟着干活,帮着看孩子,哪一样都没少了她。这个人情是要还的。

顺儿这里一边照顾孩子,一个做着生意,好在有杜海明帮忙,他也不嫌弃这是小钱,反而觉得跟顺儿在炕上数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杜海明回来之后做饭的事情就由着他了。这让孩子们怨声载道。但是杜海明的理由很充分,妈妈身体不好,不能太累了。

杜海明一方面是因为晚上折腾人有些过意不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顺儿连着生孩子怕是伤了底子。所以平时对顺儿的身体异常关注。尤其是大姨妈来的时候,更是愁眉不展,顺儿来事儿的几天,杜海明的坏心情也会有多少天。燕窝、阿胶什么的,更是不少吃。早上顺儿起不来,但是傍晚的时候,杜海明是一定要拉着她出去走走的。到田野边散步,这是最惬意的事。

两个人都是两世为人,对于眼前的一切都觉得非常舒畅,觉得幸福。觉得满足。特别是身边还围绕着四个孩子的时候。杜海明有意让顺儿多动动,就拉着她慢跑。顺儿觉得还不如打家里的沙袋过瘾呢!

说起这沙袋,还真是有意思,杜海明平常用沙袋练习拳击,顺儿也经常打沙袋,四个小的有些也想打,可惜够不着。尤其是小土豆,这小子太坏,外院找了他太爷爷用来检验黄豆质量的大探子,实际上就是一个一尺多长,中间挖空,带尖头的铁棒。这小子拿着探子就把沙袋给戳了个个大窟窿,然后哈哈大笑,可算是解气了。弄的顺儿满院子追着他打。这小子早就计算好了,闯祸之前,将家里的两个鸡毛掸子都藏好了,顺儿找了半天没找到。只找到了一个苍蝇拍,苍蝇拍中间是带纱网,把手还是塑料的,但对于顺儿来说,聊胜于无,马上要追上了,杜海明回来了,把儿子一把提溜到肩膀上,一手阻止顺儿动粗,嘴里还说道,

“算了,算了,君子动口不动手。”

顺儿叉着腰喘气,眉头一挑,说道,“他把沙袋戳漏了,还在一边奸笑,这小子就是一肚子坏水。”

杜海明问儿子,“是这样吗?”

“是啊!”小土豆很得意,

杜海明将儿子放到地上,说道,“哦,那你打吧!别打头。”

“呵呵……”现在轮到顺儿冲着儿子一脸奸笑了。“臭小子,看谁来救你。”

杜海明两口子也去遛弯儿了,这才给了小土豆到前院偷了那么大的探子的事。现在完蛋了,没有人就他了。

就在小土豆挨了三下苍蝇拍之后,姥姥从天而降,“姥姥,姥姥!快救我,你看你生的好闺女?”这话本来是杜海明经常说顺儿的,谁让顺儿把教导的责任全都揽过去了呢?

“还不给我住手!真是没用,打孩子都不会,拿个苍蝇拍吓唬谁啊?下次拿竹条子。”说完,于桂荣鄙视的抱着小土豆离开了。

气的顺儿在那里呼呼喘气,咕哝道,“我要是真拿竹条子,挨打的还不一定是谁呢?当我不知道?”

还是杜海明见老婆可怜,有火没地方发,拉着她去找新的塑料编织袋去了,那东西才不会把手打粗了,还得找沙子去呢!还哄着顺儿,说是要给她买一个拳击手套。

☆、第132章 无题

顺儿的血液当中,就带着不安定的分子,这一点,正好也遗传到了她的三个孩子身上,不过顺儿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她一直跟杜海明说,三个孩子,不,四个孩子这么好斗,有一部分原因是遗传,另外一部分绝对是杜海明给带坏了。

夫妻两个争辩不休,一边的陈德水发话了,“磨叽什么?赶紧的,老师找家长呢?你们谁去?还有,把人家都打坏了,总得跟人家孩子的父母赔礼道歉吧?”

杜海明侧过头看着老爷子,笑着说道,“爷爷,你以前遇到这样的事都是怎么处理的?”

陈德水脖子一梗,“顺儿自己就摆平了,老师也不敢找麻烦。再说了,顺儿打架从来都是有理的,也不把人打到见血,当然不用我们去道歉了。”

杜海明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老婆,这下子总该承认了吧?谁知道顺儿一点愧疚都没有,对着四个孩子说道,“你们知道错了吗?”

四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点头,“我们知道错了。”

顺儿的脸色好了点儿,又问道,“哪错了?”

四个孩子又相互看了看,然后凑到一起嘀咕嘀咕,马上被顺儿给喝止了,“不许商量,一个一个说,杜兰,你先说。”,这小妮子非常兴奋的高举手臂要求发言,“我没哭,我应该哭的,我要是哭了,错的就不是我们了,可是我们赢了,我怎么可能哭的出来,再说了,打了我弟弟的人,不见点儿血,以后我们杜家兄弟怎么混儿啊?我怎么跟手下交代?我还有脸……”

顺儿觉得脑袋有点发蒙,肯定是刺激太大了,又继续问杜睿,“杜睿,你说。”

杜睿向来是惜字如金的,想了半天,说道,“打的太轻了!”顺儿快要晕倒了,他们家女儿是个话唠,儿子是半个哑巴。能少说就少说,惜字如金。闺女是个女汉子,而且一直觉得他跟男孩子没有区别,没办法,幼儿园的空间有限,孩子又还小,他们的男女厕所是在一起的。所以混淆了杜兰的认知是很正常的。

“妈妈,我来说,我错了,如果我赛跑的时候不拖后腿,哥哥姐姐和小弟也就不会因为我跟他们打起来了。”

这话说的让顺儿眼睛发酸,当然,心头也起了一把火。杜海明看到在一边看热闹的小土豆说道,“老儿子,你啥想法啊?”

“这事的确错了,应该偷着干,放学以后扣个麻袋啥的,揍一顿谁也找不着我们。”

杜海明眉开眼笑,觉得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跟自己想法太像了。不过被顺儿一瞪,赶紧收了笑容。秋氏看这两口子太没正行,说道,“你们别去了,我去吧!就你们两个这护犊子的样儿,别再打一通。”

杜海明和顺儿哪里好让奶奶去丢这个脸,夫妻两个只好自己去了,不过因为起因是对方对自己的老三说话不干净,这道歉自然也就是隐晦的提了两句。其实杜海明两口子能过来,又没兴师问罪,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不过夫妻两个想了想,这四个孩子不能这样下去了,既然顺儿没把孩子教好,那大家就分工吧!顺儿只负责教他们写字,其他的都有杜海明来。好在这次杜海明待的时间挺长的。杜海明早就想好了,过两年再带着老三去看看腿,估计那个时候,老三莲花的腿也差不多能跟正常人一样了。兄弟三个,加上一个杜兰,都能正常吧!

也许真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吧!夫妻两个都知道,元旦前杜海明就要离开了,所以两个人相处的非常好,简直可以说是蜜里调油。现在顺儿的身体已经完全好了,除了来大姨妈的时候血量很多,肚子会疼,其他的一切都好。杜海明也放心不少。

现在老舅于德成,小舅余理,都在南方,家里有六台大卡车,客货车就算是给爸妈用的,但却没有说是给的,因为这中间还有陈磊在,知道父母有钱,恐怕他就首先成为八十年代第一批‘富二代’了。

说起大弟弟陈磊这两口子,可真是吃准了父母心疼他了,经常要钱不说,还不让父母去看孙女。沈明明更是记仇的,说是既然不喜欢孙女,那还来看什么?也不想想,他们是吃谁的,花谁的。顺儿一生气,直接下了禁令,谁也不许给陈磊钱,父母就不用说了,就是大姨和老舅妈冯敏那里都通知到了,就是借钱都不借,除非他们两口子回来给父母磕头认错。如果陈林则两口子还是犯贱的去给送钱,顺儿就跟他们断绝一切关系。陈德水夫妇也发话了,就按顺儿说的办,对外就说这是陈德水的意思。

陈林则两口子也是心寒了,现在家里的所有人都是这个态度,他们如果不答应,不要说车会被收回去,生意也别想做了。养了几年的外孙和外孙女更是见不到了,父母也不会原谅他们。村里更是会不起他们,而且看人下菜碟,日子不会好过。陈林则干脆对妻子说道,“吃一堑长一智,给他点颜色瞧瞧,那么大的活人,还能饿死?咱们过去给的那些钱也不少了,足够他们用很长时间了。再说了,你不给,他不是还有岳父吗?有人给就行了呗。过年都不回家,当咱们是什么?”

于桂荣听了,点点头,眼泪就掉下来了,虽然没有当着她的面说,但别人背后都说这是她活该,谁让他偏心太多了。现在反倒是靠着闺女,儿子都不让进门。简直是现世报。

其实这件事情,是顺儿提出来的,当然有的委屈、报复、幸灾乐祸兼着勃然大怒的情绪在里面,所以做的也算是挺绝的。如果没有人响应,大家也就当痛快痛快嘴罢了。但是谁让顺儿有一个疼老婆到没有原则的杜海明呢?既然媳妇说了,那就必须执行,这是一个多好的在媳妇面前表现讨好的机会啊!再说了,好不容易遇到点挫折,如果不善加利用怎么对的起自己?不是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吗?所以坚定的要把陈磊这个小崽子制服了。

杜海明走了,顺儿的黄豆生意也正式开始了,过去别人不知道种黄豆能得这么多的钱,现在都知道了,一窝蜂的都来种黄豆,顺儿根本不愁没有货源。反倒是从南方过来的货品,需要好好的处理。电器查的严格,但是杜海明找了熟人,走了小路绕开盘查,当然,他们手里也有正式的文件,是深圳一家刚成立的皮包公司的文件。带回来的电器、布料、衣物、各种生活日用品都非常的多。顺儿甚至又买了四台车,开车的又一部分是杜海明介绍来的老司机,另外一部分就是村里的年轻人了,这些当中,就有王大军和马平川。他们的工作辛苦,但是挣的也不少。

顺儿卖黄豆挣的钱随着黄豆价格的上涨,也增加了。而带回来的货物就更不用说了,电器之类的价格翻了两三倍,那些磁带别看便宜,但是需求量大啊!还有质量好又便宜的布料和衣服,挣的比卖黄豆的钱都多。

放寒假了,大学生们都回来了,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被顺儿雇佣了,开车的开车,押车的押车。还得和对方交货,如果对方把他们的黄豆将到了次一等的货物,那损失可不小,所以在严加控制质量的同事,去接触对方的人也就自然很重要了。大梅和卢平继续卖麻花,顺便还卖糖果。爷爷奶奶很聪明的选择了卖水果,都是整箱子的批发。张真真也把自己的娘家妈找来看孩子,自己去卖烟酒和日用品了。

年终结算,大姨挣了两万一千多,大梅和卢平也挣了八千多。陈林则两口子卖布料,挣了不到四万块钱,今年生意好,跟他们也做批发生意有关系,也有其他人想卖布料了,所以到陈林则这边来批发。爷爷奶奶挣了一万多,老两口不顾寒风,每天都去赶集,劝都不听呢!瘾头可大了。现在村里人也不赌钱了,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挣钱呢!

酒厂现在存了一些钱,许昌的意思是留下来买设备,而大棚菜也丰收了,村里人都能在冬天吃到青菜了。卖到城里的假期也非常好,简直是供不应求。顺儿甚至说服许昌,在村里收购生猪,然后到城里去卖,那个挣的更多。

等到年终结账的时候,顺儿卖黄豆挣的钱,还有从南方带来了货物批发挣的钱,扣除给司机和员工的工资,还有买大汽车的钱,最后还剩下16万。这么多的钱,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花才好了。过年的时候,顺儿也跟自己的手下发了红包,普通的员工发了一条十来克的金项链,押车的亲信发了一条金项链外加一个金戒指。像马平川和王大军这样的哥们儿,发了每人一对儿金镯子,一条金项链,还有一对金耳环。

现在村里经常有到南方的人,所以金饰品每家都买了两样,但是这样大手笔发奖金的,还真是没见过。

杜海明来信说,老舅于德成在那边的厂子办的很不错,已经扩大的厂房,今年的纯收入有四万块钱呢!余理也不错,挣了三万多,自己还买了两台大汽车运货。

老舅妈冯敏就想着要去看老舅,张真真也想去。过年前于德成就给冯敏邮寄回来二百块钱,也不说让她去的事。张真真却没有这个阻碍,但是丈夫要来回跑,他就算是去了甚至,简单丈夫的时候恐怕也是少的可怜,没准还会让他到老家去住。那样张真真可是绝对不会干的,自己娘家在这边,丈夫又经常不在,到了老家,自己吃亏了怎么办?

☆、第133章 无题

张真真最后当然还是留下来了,她跟陈家的关系好,即使丈夫不常常在家,但是跟陈家,跟于家的关系都很铁,顺儿更是她的好姐妹,有这么强大的靠山,她还回去干什么?自此,张真真到顺儿家就更频繁了。陈家四个孩子都去上学了,张真真家的小佳佳反倒得了老人的青眼,混到不少好吃好喝的。

而冯敏呢!自从上次顺儿给她传话,让他不给陈磊钱,也当成了一个台阶下来了,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到陈家或者是于家做客,顺儿不会对老舅的两个孩子摆脸色的,陈德水夫妇更是不会了,虽然不喜欢冯敏,但为了孩子,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于桂珍姐妹更是这样,都是为了他们的兄弟,如果当着孩子的面给他们的妈妈脸色看,孩子心里肯定要记仇的,这可不好,他们这当姑姑的,自然是心疼自己的侄子侄女。

于德成在南边非常的忙,他要管理工厂,还要和上线的厂家联系。验货发货。自己也就住在一个简单的小平房里,每天吃的饭菜也都是自己对付的。和家里被冯敏侍候惯了的日子相比,真是苦出水来了。但是这次冯敏太过分了,触及了他的底线,正如当初顺儿说的,那意思很明白了,如果这个女人一旦掌权,家庭、儿女、丈夫,都要靠边。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只能给她打下手,或者人家干脆甩了她另立门户了。这样的羞辱,是于德成绝对无法忍受的。但是想想两个可爱的孩子,还是把这股气压下去了。

冯敏在家里这边也挺闹心的,婆家人对她的态度和过去那可是大不一样的,以前是两个大姑姐有什么好东西都忘不了她的那份,现在完全没有这个待遇了。于德成过年就捎回来两百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等到六个月的时候,又捎回来两百,冯敏算是看明白了,这就是给他们母子三个的生活费,自己想要干一番大事业,跟着去南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想出去,除非跟于德成离婚,这个想法她不只是一次的想过,但是想想孩子,想想上次到深圳吃的苦,想想于家的人,还有陈顺儿,如果自己真的离开了于德成,扔下了孩子,她可以保证,她干不了任何的事业,还得连累娘家。开始她还不明白,于德成怎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这么一个大厂子,后来想明白了,这是杜海明帮的忙。上次在于德成那里待了几天,她看的很明白,杜海明看着不过是个农村出来的庄稼汉,可是在南方,那才是算是他的地盘,黑白两道都是头面人物。冯敏不是傻子,放弃了她的宏图大业。

等到元旦之前,杜海明又离开了,按照杜海明说法,十年之后,世界富豪榜单上,他能进前十,顺儿能进前一百?顺儿不明白了,怎么两口子还分这么清楚,原来,杜海明经历过上辈子的事,又因为得到顺儿无偿捐献出来的黄金,已经让他可以在美国的股市大干一场了。完全不用继续操作什么,只要顺利的收购到了几家的股份,就等着数钱了。杜海明成立了的财团,这个财团中,他的股份占了百分之七十,顺儿占百分之二十,剩下的是自己手下得力干将的一些人分到了。顺儿的黄金被提纯了之后,就抵押给银行了,之后杜海明用抵押的钱做了黄金期货生意。等生意的钱抽出来了,黄金照样还是回来了。不过等到黄金价格最好的时候,杜海明没有跟顺儿商量,就把黄金卖了。然后送到新疆去收购玉石和加工玉石去了。这个是和杜海明的财团是分开的,是顺儿的私产。还有两个珠宝公司的股份,也是顺儿的私产。而且他这些年给顺儿收集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说让顺儿进到前一百,完全可以。

顺儿听到杜海明不但单独的给了她自己公司的股份,还给自己买了那么多的和田玉,还有两家国际大品牌珠宝公司的股份和财宝库,他们家四个财宝库,都算是给顺儿的。顺儿听了,真是高兴坏了。虽然这些东西也就是出去显摆的时候才有用。对于她来说,玻璃和钻石的区别根本不大。但是杜海明的做法实在贴心,也更让人放心。

看着杜海明又上了汽车走了,杜兰摇摇头念了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弄的顺儿好不尴尬,这话是这两天顺儿经常念叨的,现在不光是杜兰会说了,所有人都会说了,还拿来笑话她。

不过这也就是几天的事儿,很快顺儿又开始忙了起来,这天本来晚上就要发车的,但是顺儿看到马平川和那个司机的时候,就坚决不让他们连夜赶路,陈德水知道,这当中恐怕有内情,就一力支持顺儿的决定,一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才发车。

马平川不明白了,上午还特意的找了顺儿问,顺儿被问的烦了,才说道,“你面相上,印堂发青,路上会不太平,我怎么会让你出去呢?今天看你的灾劫过去了,这才让你们出发。从北到南路途遥远,咱们干这行这么久了,从来没有出现过车坏了,或者是碰伤了人的事,你以为是侥幸吗?”顺儿说完就走了,留下马平川在心里犯嘀咕。

其他的司机也都问马平川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在猜想,是马平川得罪了顺儿,所以要罢免了他呢!马平川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了,顺儿对他的信任,对于他来说太重要了,不仅仅是外界的影响,更是自己心灵上的安慰。是一种认可,太重要了。所以才隐晦的透露出,顺儿会看相的事,而且这么多次到南方来回跑车,从来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了。

村里人对于顺儿会看相的事情,多少都知道一点,但看相算卦跳大神,在村里人眼中都是一路货色,虽然敬畏,但也多了鄙视。正是因为这样,村里才没有人去找顺儿看相,弄不好得罪了顺儿,实在是不合算。不过大家都很明白一点,要听话,顺儿安排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顺儿说的话,很可能是在提点你,千万要记得。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是蒸蒸日上,村里几乎每家都开始赶集了,这样,顺儿的那一台客货车可就不够用了,每次去赶集都是满满登登的货物,而且货物上面还要坐人呢!陈林则开车,于桂荣和于桂荣占据了车上唯二的座位,别人当然只能坐到车厢里了。尤其是冬天,那风太冷了。夏天也是一样,车子根本没有空调,外头热,车里更热。想到这里。顺儿就给杜海明去信,让他买一台更大一点的车给家里,要双排座,带空调的。自己家这个旧车就淘汰下来了,看村里谁要买,就卖出去,这样他们村里出去赶集的车辆就有两台了,也就不会那么挤人了。

当杜海明接到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月之后了,因为他此时正在新疆,因为寻找到几块非常好的羊脂玉石料,个头都非常的大,主管就有点拿不准了,是做成大件的好呢?还是做成小件的好呢?杜海明来了之后,直接就做了决定,直接运到上海,做成大件的摆件,还要用最好的师傅。还要就是此时新疆这边疯狂的收购羊脂玉,已经积攒了几十吨的上好的羊脂玉,现在都囤积在哪里了。原来都是送到上海的大厂,但是现在这个规模,上海所有的加工厂都吃不下。杜海明赶紧联系苏州,扬州,绍兴,南阳,揭阳的厂家,不求数量,只求质量。

此时的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80元,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元,几年之后,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300-350元,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500-2000元。2000年一级和田白玉山料每公斤2000元,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10000-12000元。等到2011年一级和田白玉籽料每公斤超过160,0000元以上

和田玉原料的价格一路上升,特别是和田籽玉原料价值增长速度之快,更是令人惊心动魄,短短二十几年,价格增长近千倍。没有一种商品的价值增长速度可与和田玉籽料相比,无论是投资、保值、收藏和田玉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而对于杜海明来说,他在这里投入比翡翠查不了多少,都一样重要。区别只在于,翡翠现在在港台卖的太火了。而羊脂玉却没有。顺儿当初拿去的黄金有一万六千两,还有两万两的白银。珠宝首饰都当古董卖掉了。那些书画、瓷器和书本都留下了。还有一些鎏金水壶,掐丝珐琅花瓶等等都留下了。古代十六两才是一斤,所以换算上有差距,一共得了将近五千万人民币。现在才收了一共得了一百多吨,而杜海明拨过来的资金,还能收购900度吨的羊脂玉籽料。这些籽料放到什么地方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现在杜海明急着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除了派人往加工厂送石料。之后就是在深圳又建起了一座非常大的底下金库和地上的石头仓库。在香港的富人区也建立了两个这样的金库。非常隐秘的仓库加上底下宝库,当然,外表看上去就是两幢非常大,非常豪华,并且安保措施非常完善的别墅。杜海明自己有四个藏宝的地方,但知道具体事情的人非常少。就算是亲信都知道的都不是很详细,搬运宝物更是杜海明亲力亲为。这次建造的宝库也是这样,因为放进去的都是一件雕刻好的东西,即使是大的摆件,也有室内装卸车帮忙,杜海明手下大多是特种兵出身,所以这种事情非常拿手,官方那边都不知道的。找了外籍的工人来施工。没办法,十年或者是二十年后,这些东西足以引发战争了。

☆、第134章 无题

接到了信,杜海明就给远在南方的兄弟洪乾去了消息,让他给买一台进口客货车,还特意安装上了空调,这次的货车,除了司机之外,可以坐四个人。车厢载重3.5吨,已经很不错了,原来的那辆车,卖给刘大嫂家了,也没多要她的钱,刘大嫂果真是厉害人,现在就开始卖上日用百货了,赶集载着其他的人,每个月也是要给她钱的,这样一个月下来,油钱都出来了。

那个时候,正好赶上陈磊放五一劳动节的假,就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这次倒是没有去娘家,而是直接回了自己家。于桂荣两口子早就伤透了心了,孩子跟他们两个也不亲,还不如外孙子,哪怕是捡来的莲花,跟自己都比孙女跟自己亲热。这怎么能不让陈林则两口子多想呢?

陈林则这里得了新车,非常高兴,整天的摆弄,不是擦灰,就是上油,侍候的非常好。陈磊在一边看了,说道,“又不是给你了,这么精心干啥?没准儿将来要回去呢?”

一句话说的陈林则心里发凉,看着大儿子,心里这个不舒服啊!说道,“是没说给我,不过你姐向来大方,我要就能给。”

“原来那个车卖的钱呢?给你了吗?你开了那个车这么久了,连点辛苦钱都不给?真够抠的。”

“行,既然你说顺儿抠,那你以后可别沾了她的好处,省的我都跟着看笑话。”说完,把抹布往水盆里一扔,进屋睡觉去了。

陈磊心里憋屈的不行,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要钱的,但是现在的确是个机会啊!想了想,又到厨房去了,自己媳妇抱着孩子在炕上玩儿,于桂荣则是在厨房里张罗着做饭。现在顺儿家里买了一个冰箱,一个冰柜。家里还没了柴油发电机,这都是没办法,正需要的,有的时候晚上发货了,要往车上抗麻袋,黑灯瞎火的可不行。而且装卸工都是非常辛苦,晚上会留下来吃饭的。如果连着装两车,更是会在陈家吃两顿饭,这样,家里没有冰箱就不行了,总得给干活人的人吃点油水吧?所以,这于桂珍姐妹两家有肉动放在顺儿家,想用了就去拿。反正两家的都挨着的。于德成家没有盖房子,还在原来的院子。

陈磊打量家里的房子,心里很不舒服,早先父母还说给他在城里买楼房住,买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四大件,现在却什么都没有了,连要个生活费都困难。他平时在学校里竟是吃大鱼大肉,朋友也多,应酬不少。经常请客吃饭。家里沈明明做饭是会的,但一个人也不爱做饭,就买着吃,这样过日子,在城里每个月的花费少说也得三四百块钱,还有粮票,粮票不够用,就只能多花钱。现在又多了一个孩子,沈明明也没有奶,只能给孩子吃奶粉,那花费更多了,孩子三天一代奶粉,吃的都是最好的奶粉,五块钱一袋,等孩子慢慢大了,吃的肯定更多。

再看看家里,虽然父母都说房子是顺儿给盖的,但陈磊还是觉得不平衡,这楼房下层六间,厢房左右各两间。两间是车库,举架高,而且宽敞,另外两间是库房,都比别的房子大。楼上也有六间房,房子上还有一个天台,秋天的时候还可以在这里放干菜。家里安装了暖气,冬天也不冷。

最让人难受的是屋里的家具,都是从成里买回来的红木家具,好看,上档次。家里父母穿的不怎么好,可是挺媳妇偷偷的说,大姑姐可没少给婆婆好东西,婆婆现在就有个黑匣子,才炕橱里藏着呢!而且听娘家的人都说,这两年公公婆婆去赶集,一年下来,少说两万块钱的盈利。

这个消息就让陈磊更生气了,家里有钱竟然不给我花,在他的心目当中,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又听媳妇撺掇着,顺儿卖了旧车,得了好几千块钱呢!这钱可是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父母总不能再说赶集没挣多少钱了吧?

就这样,到了厨房,就开口跟于桂荣说道,

“妈!咱们家原来的旧车卖了,陈顺儿把钱给你了吗?”

于桂荣可不是傻子,闺女给自己父母车开,现在又换了新车,这车是谁的,用分的那么细吗?旧车卖了买新车不是很正常吗?虽然顺儿和陈德水夫妇都没说这车给了陈林则两口子,但车一直都是他开着啊!车坏了,换件儿了,都是顺儿掏钱。这就是变相的在给啊!还想怎么着啊?于桂荣自从儿子结婚之后,可是明白了不少,说道,“给我干啥?不卖了旧车,哪里来的新车?”

陈磊可不信这一套,说道,“可拉倒吧!谁不知道她在银行里还存了四万块钱呢?”

“是啊!不过那也不够干啥的,我算是看出来了,养儿子就是个无底洞,不但得养儿子,还得养孙子。没准还得养重孙子,给买房子,给结婚说媳妇。你大姐家三个儿子,四万块钱够干啥的?没看两口子都使劲扑腾挣钱呢吗?估计也是从我和你爸身上看出来了。”

于桂荣把话给顶了回去。陈磊真是有些恼羞成怒了,他爸也就算啦,现在连一向疼她的老妈都是一口一个‘你姐’,可见全是被陈顺儿给收买了。“别人家给个针尖就当棒槌,谁不知道她有钱,你给人家当牛做马,还不识数呢!”

于桂荣也恼了,“我给人家当牛做马,好歹还能捞个好,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你姐给的。就连房子都是没让我和你爸出过一分钱,你呢?还好意思在我这儿告状,你自己一屁股屎还没擦干净呢!就知道抠搜爹娘那两个银子,你要是孝顺的也就罢了,全他妈孝顺给老沈家了,我这儿子,给人家养的。”说完,把灶糖里的火撤了,甩手走人了。

于桂荣去哪里了?不用猜也知道,去了大姐家了,到了于桂珍家里又是一顿埋怨,不过看大姐在收拾行李,就问了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小辣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