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天蓝宝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38 KB   上传时间:2015-12-12 13:43:03

第160章 08

去京都历时五个多月,历经二十一个县城,乡镇大小有小百十个,走走停停的到了京都。一路上两人碰到不少事,遇到过不少人,路经时山路还遇到过拦道的山贼,被赵岂黑吃黑给反打劫了不少东西。在土匪窝里,赵岂找到不少好东西,其中有块龙形玉佩,雕刻的栩栩如生,也是上好的玉质,用来做个空间扣再好不过。

空间扣做好后,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塞了进去,赵岂在最开始时,震惊的嘴巴都能塞下鸡蛋,滑稽的模样让秋儿乐的抿唇浅笑。干脆把龙形空间扣扔给赵岂,让他收着慢慢研究。赵岂小心翼翼的捧着玉佩,反复的看了良久,有在秋儿的指导下,反复的摆弄东西很久。最后摆弄够了,赵岂小心的把玉佩挂到秋儿腰间,让秋儿好好收着。

这种传说中的神奇东西,赵岂自己拿着总是不放心,还是戴在秋儿身上他最放心。而且那玉佩一看就是好玉,摸起来带着淡淡的温度,赵岂听说好玉养人,也听闻好玉能档宰避难,他希望挂在秋儿身上,能让秋儿健康好运。一路到了京都,京都城门口的两扇门,高高竖起威武非凡,赵岂也惊叹了一阵,秋儿侧躺在马车里,偶尔附和赵岂的惊叹嗯一声。

别说是城门,曾有一世龙椅都天天坐,城门真的没什么可好奇的。京都属于严守重地,入城都需要严密的盘查和行令。赵岂经过盘查后,收起了和秋儿的户籍书,笑着给城门的守卫塞了一锭银子。要说每日进出城有多少人,有哪里的外地人进城,非守门的守卫最清楚。找他们询问有没有同地方的外地男女来,就算不清楚,也有个大概印象,要是人已经进城了,想想办法早晚都能找到。

“大哥们都辛苦了,我跟你打听个事,有没有跟我同一个地方来的男女进城?男的比我略大,女的十八九岁模样是兄妹两人。那是我大舅兄和大姨子,离家都快一年没归家,这家里不放心让我出来寻人。人海茫茫又千里迢迢,一路走来也没找到人影,不知道大哥有没有印象。”

守城门的侍卫小队长,很自然的接过银锭,在衣袖里掂了掂重量,五两银子不多可也不少了,比他一个月的奉银还多二两。对守城门的侍卫而言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偶尔有些想要通融的,也都赛些铜子商人也最多一个银角子,最多也不超过一两。顶头收到的孝敬倒是多些,可那也跟他们没什么事。

“兄弟仗义,千里迢迢的来寻人。我们轮班的也没多少人,这事我没印象,回头帮你跟其他兄弟问问。”

赵岂大喜,抱拳笑着感激道:“多谢大哥帮忙,小弟感激不尽。我们夫妻在城里会住上一段时日,找不找得到人,也得给家人一个答复。等我们安顿好,再来寻大哥,等找到人以后,小弟定当重谢。”

守门侍卫笑容加深,承诺一定会放在心上看着,但最终能不能找到人就不敢肯定了,茫茫人海谁也不知道人能不能到京都,赵岂表示理解。安排好事情,赵岂驾着马车挥手道别后进了城。天子脚下治安和卫生都不是小地方能比的,行了一天多先找个地方住下在从长计议,原本两人就不缺钱,黑吃黑的在山贼窝里就弄了不少银票和值钱的玩意。

一顿饭的时间,两人就决定干脆在京都里买一套小院子,找到人送回村去,今后云游事想回来住随时都有地方住。秋儿对此没意见,赵岂就负责找房子的事情,趁早不趁晚。吃完饭秋儿回房,赵岂跟掌柜的仔细打听附近信誉好又可靠的中人。掌柜的对此地都很熟,连着介绍两家信誉不错的中人,顺便也告知了位置。赵岂谢过后就顺着掌柜所说的街道,边走便询问最近的中介,顺带的仔细观察人来人往的街道。

秋儿喜欢清静,他们买房子不仅住的地方要清静,人流也最好少些。两人这么多年的相处,赵岂很清楚秋儿不喜欢同人打交道,尤其不喜是非多的地方和人。到了中人介绍处,赵岂跟接待的中人说了自己想买房的意愿,以及对房子的环境要求,中人沉吟片刻想了想,翻看了资料后,符合赵岂要求的只有两个地方。

一处是郊外的小庄园宅子,一处是被贬放官员的三进出的院落,两者位置和大小不同,但价钱都是差不多的。赵岂跟中人约定好时间,在客栈里好好的歇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带着秋儿一起,边走边逛的去中介,找了昨天的那个中人。那人正等着赵岂,见赵岂来了赶忙迎了过来,叫了马车就带着赵岂和秋儿先看了城内的房子。

宽敞明亮的三进出院子,要占地四亩地的大小,后院花园小池塘都有,周围都是官户文人,环境条件都符合秋儿和赵岂的心意。就是房子太大,光是打扫卫生都要不少时间,秋儿不喜欢家里有陌生人在,赵岂也不愿意有陌生人打扰他们的生活。犹豫中又去郊外看了中人说的小庄子,自古京都都可谓寸土寸金,土地和房子都比其他地方要贵不少。

也就十多亩地大小,一层分前后的院子。离京都城门也就二十多里路的距离,赶马车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古人对土地有着莫名的依赖,赵岂也比较偏向郊外的小庄子,秋儿也没意见,就此决定下来要买的房子。一千八百两银子十四亩地的小庄子,就入到了秋儿名下,赵岂直说两人不分彼此,却不肯把庄子写在自己名下。

房子虽然不算旧,却跟老家的房子条件没法比。赵岂也不嫌弃麻烦,毕竟是两人的家,麻烦一点也住的舒服一些。选好新房准备建的位置,秋儿慢慢的画着图纸。现在已经十月底,天气太冷动工做房子总归不好,天寒地冻的结冰快,影响房子的质量,新房子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

原本的房子赵岂请附近的农人,整理粉刷了一遍就搬了进去,前后也只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在买了小庄子时就把地址告知了守城护卫,守城护卫来逛过一次门,就是为了临走时赵岂送的一小坛好酒,护卫就用心的替他们留意城门口的情况。要知道秋儿特意做的浓度五粮酒,可不是这个时代的酒水,最多也就二十多度左右的酒精。男人对辛辣的烈酒,就有着天生的喜好感。

庄子上的十四亩地,肯定不能自己种,但要怎么种还是一个问题。秋儿对这些不感兴趣,随赵岂高兴怎么折腾。两人不可能在京都长久居住,最后赵岂去了京都的人牙一趟,直接买了两户死契的佃户。挑人时赵岂挑选的也是农户人,看都能知道做习惯活的庄户人,整家买一是不忍骨肉分离,二也是让他们能感激。就算以后犯错也不怕,一大家子的卖身契都在手中,害怕整治不了吗。

人买回来就得安排住所,在主宅地的另一头,一家圈了一些位置,让他们合伙先弄个临时住的地方,等冬后来年开春盖房子时,在一起把房子都盖好。两家都有女儿,一家十四五另一家的小一些七八岁,要送来伺候两人饮食起居,被赵岂直接拒绝。他和秋儿都没有使唤人的嗜好,领地意识也很强,对那些人不能够信任怎么可能让他们进屋。

进了腊月后,天气变得异常寒冷,腊八时就飘起了鹅毛大雪,碳和柴火准备的都充足,也不担心冷到,就算是买来的那两家人,也用木板和泥土弄了两间不透风的房子,大大小小十多个人住在一处,屋里棉被和炭火都不断也不会冻到。只要安心的等着开春,就能慢慢有事情可做。

秋儿和赵岂窝在房里猫冬,没有多少事情可做,除了必要的练功时间,以及吃吃喝喝以外,赵岂最喜欢躺在柔软的榻上,抱着秋儿静静的看着她看书。岁月静好的日子,让赵岂都忘记他们来京都的目的,秋儿到没忘记找周花儿两人,不过对他们两人的安危没什么好担心的,最多也就是多受些罪罢了。

也好让两人长长记性,尤其是让周花儿明白,比起跟浮云一样的富贵,安稳的日子就更显得珍贵。既然要还养恩生恩,就干脆两个都找到。等雪化了路干的差不多时,赵岂带了一小坛酒,驾着马车进城置办年货。在城门口特地把酒,给了侍卫小队长,请他多留心来往的人群。

得知没周花儿两人的消息,聊了几句便告辞进城了。过年要置办的东西多,鸡鱼肉蛋粮食米面还有各种调料都买了不少,回庄子上之后给两户人家够吃用的,再次关起门跟秋儿一起猫冬,温馨安静的等着过年。‘腊月二十四小年这天,清早两户人家,就穿着赵岂给他们准备的厚实棉衣,来主宅给秋儿两人磕头。

被买来的两家人也都不是傻子,赵岂和秋儿没缺他们吃喝,吃喝都是好东西,住的地方暂时虽然简陋,可也没冻着饿着。明年开春就能盖新屋,不用挨打挨骂,不用担心朝不保夕的日子,等到种地后更是不用愁吃喝,简直没有比赵岂和秋儿更好的主子,感恩的心情不用言表。

等两家人离开之后,赵岂看了看日头已经快中午,正打算去厨房准备午饭,做道红烧鱼哄着秋儿吃,院子的大门再次被敲响。赵岂过去开门后,就见守城门的侍卫大哥,衣服都没来及换就赶来了。赵岂赶忙客气让人进来,看了眼他身后跟着的简易马车,询问的望向对方,侍卫大哥就笑呵呵道:

“一直都答应帮兄弟留意找人,白喝了兄弟这么长时间的好酒也没找到人,今个刚巧在我当值时,有对最贴近你说的男女要入城。两人糟蹋的厉害,大哥也不清楚是不是你要找的人,户籍是你那里的没错。这边交了差就雇了马车带人过来,你认认是不是你要找的大舅兄。”

赵岂当下抱拳感谢,不论是不是周福两人,侍卫能亲自送来他都领这个情。车夫是四十多岁的汉子,见赵岂走过来机灵的让开车门位置,伸手掀开车门挡风链子。赵岂看清链子内的情况,侍卫说糟蹋真太过谦虚,两个挤在一起取暖的人,先不说不说一身灰不邋遢的衣服,纠结一起的脏乱头发,灰黑的脸上看不出原样,简直就是逃难的非洲难民。

穿着脏旧的不厚旧棉衣,骨瘦粼粼。赵岂本就对周福和周花儿不熟悉,更何况车内的二人,脸上脏的可以擦火柴,仔细辨认片刻,也仍旧不敢确定究竟是不是。犹豫了一会,赵岂不确定喊道:

“周福?周花儿?”

原本还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的两人,猛然抬头看向车外,然后不可置信的呆愣住。自从离开老家,赵岂也不在单一的穿耐磨的粗布简衣,买布料时秋儿挑中什么就买什么,秋儿给他做什么他就穿什么,对赵岂而言都是最宝贝的衣服,一针一线都是秋儿的心血,从来没在意过外在的不同。

现在的赵岂,魁梧健硕的身上,一身做工精致的锦衣棉袍,贴身不说气质也爽朗中带着大气。周福再三确认是赵岂后,爬到车头抓着赵岂的手臂,立即嚎嚎的大哭起来。一个二三十岁的汉子,儿子都两个却哭的跟小孩子一样。可见这一路来,受了不少的苦头。赵岂也没嫌弃周福身上的脏乱,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找到人就好。

让买来的佃户婆娘,来主宅烧水帮着周福和周花儿收拾干净。赵岂自己请侍卫大哥进堂屋,再三感谢并感叹两人定是吃了不少苦头。等周福两人从头洗到脚,换上干净衣服出来,让佃户婆娘去厨房煮饭。鸡鱼肉蛋样样都分量十足,周福和周花儿狼吞虎咽一个劲的埋头苦吃,赵岂冲侍卫大哥歉意的笑了笑,两人喝着酒慢悠悠的吃着菜。

城门侍卫帮着找到人,又专程大老远的送人过来,赵岂为了表示谢意,硬塞给他二十两银子不说,还送来一坛酒。侍卫大哥推脱了一阵,最后醉醺醺的揣着银子,抱着一坛酒坐上马车满足的离开。而一直沉默不肯吭声的周花儿,拉了拉身上厚实的棉衣,想到贴身带着的玉佩,咬牙坚持要进城。

周福对这个妹子彻底死心,之前被说动的心,也在这大半年吃尽苦头的流浪中,带的几两银子盘缠用完,两人一路乞讨打听路,如果不是找不到回乡路只能一头走到黑,周福早就回家了。他现在清楚的明白,周花儿的痴心有多妄想。现在找到赵岂也算彻底放心,至少回家有望了。

比起看不到影的荣华富贵,周福更想快点回家老婆儿子热炕头。赵岂对周花儿更没什么情谊可言,见周花儿还是坚持要进城,就知道她还做着富贵梦。就是赵岂也不耐的皱起眉头,这个世上除了对秋儿有三百六十分的耐心外,赵岂对其她异性都处于半烦的状态。没等赵岂开口,秋儿就一脸冷漠的从里屋出来,打量了周花儿一眼,冷漠道:

“腿长在你自己身上,想走随时都可以,跟我们没关系。我们没有心情管你的事,来京都时,也只承诺把大兄带回去。”

周花儿脸上一阵青白,紧咬唇角良久底气不足的跟赵岂借银子。有秋儿的态度摆在那里,赵岂更懒得搭理她,直接道没有。秋儿冷冷的望着周花儿,重生不是□□,不会事事如你心愿。周花儿显然受到的教训还不够,没那个金刚钻偏要领那份瓷器活,简直就是没事找抽。

随她怎么折腾,就是最后只剩条命送回去也是交差。

第161章 09

没借到银子的情况下,周花儿在庄子上赖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离开,步行向着京都方向走去。周福看着周花儿的背影消失,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转头对一旁的赵岂叹气道:

“花儿从小就乖巧懂事,谁知道大了竟然有这个心思。那个男人要真是想娶她,会让她平白的等了几年。女人看男人看的是家室和人品,男人看女人就看容貌和性情。花儿是我妹妹不错,也就自家人不嫌弃自家人,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中,就属二弟最机灵,就属秋儿长的最好。爹娘最重视的大儿子没能耐,最疼的女儿却不顾家人的感受。。。。”

说到此周福非常沮丧,周家爹妈最疼爱的两个子女,他没什么本事脑子也不灵活,不然也不会被几句空话就哄住。二弟从小就机灵,地里侍弄的不错不说,闲时打猎做点小本买卖,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秋儿小时身体不好,可现在却是兄弟姐妹中过得最好,生活环境舒适,男人也心疼她,简直是捧在手心里如珠如宝的宠着。

赵岂对周家的是不予评论,拍了拍周福肩膀,转身去了厨房准备早饭。不要说赵岂冷血没人性,周福找到跟周家有交代就好。周花儿想作就让她继续作,作够就会死心。早饭浓香的二米粥,清脆可口的酸菜,糖醋白菜。都是秋儿喜欢的口味。周花儿的终身大事,对赵岂而言还没有秋儿多吃一些饭菜来的重要。‘

对秋儿而言,在哪里过年都一样,而赵岂也同样,只要两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周福倒是想回家,不过回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熟悉路途快马加鞭也要四个月左右,眼下正值寒冬腊月,大雪铺路的根本没法走。在庄子上闲来无事的周福,得知小庄园是秋儿名下时,晕晕乎乎两天,就对着十多亩地犯愁。愁着要种多少年的地,才能把本钱挣回来。

周福自幼跟父母种地,也算是种田的老把式,每天吃完饭没事干,就在地里闲溜达,观察地势看看土地够不够肥沃。干脆后来就带着两家佃户,去附近的干池塘掏池底泥来填地。有事情可做周福也不觉时间难熬了,赵岂和秋儿也不用天天被追问什么时候回老家。年三十晚周福看着一桌子菜,对赵岂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周花儿离开有几天了,却一直没有消息,想得再明白,毕竟是他妹妹,周福不向秋儿一样有特殊经历,所以还是不可控制对她的担忧。可周福没有脸开口问,更没脸请赵岂去京都城里打听周花儿的消息。不咸不淡的过了一个年,过了年之后事情很多,要盖房子忙春种,周福也不好意思开口让送他回老家。

赵岂倒是跟秋儿提了这事,准备请个镖师送他回去,一个大老爷们本就没那么多讲究。谁知道把事情跟周福说后,周福却沉默半晌后决绝了,不愿意此时就回去,他和妹妹一块出来,最后却一个人回去,无论如何他都放心不下周花儿,那是他看着长大的亲生妹子。赵岂无奈只能想个折中的办法,请人带了一封信回去通个信,也好让周家能放心。

过了正月十五后,周福每天都带着两户佃户,开始整理地头边角,天气好还会把整理的野草给收在一起烧了,灰尘在地里当肥料。然后开始忙忙碌碌的整理地,赵岂根究秋儿给的图纸,让城里铁匠打的农具也都差不多。用牛拉的犁头,省事也加快了速度,种地用的六齿播种耕,能更迅速的种谷子。

除了主宅附近一亩多地没动,留着给秋儿随意折腾外,其他地都租给了两家佃户,每家不到七亩地,不说盈利吃用却足够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二十天,天气就慢慢开始回暖,地里也没什么事做,闲着人也心慌。赵岂也不愿意坐吃山空,干脆的拿钱在城里买了一个带小院的铺子,置齐全东西,开了家价钱实惠味道又好的吃食铺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