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改命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悄然花开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33 KB   上传时间:2016-02-29 16:35:01

  其实,说起来,马欣荣还是挺喜欢在边关的生活的,虽然和相公聚少离多,还要时时担心,每日忧心,但至少不用应对婆母和小姑子以及不好相处的妯娌。

  真要说回去了,除去高兴,就多了不少担忧,闺女和儿子都是在边关长大的,和京城的小孩儿肯定不一样,万一回去被欺负了呢?

  可不管马欣荣愿不愿意,宁震回来,还是很高兴的宣布,三日后启程回京。

  现在的宁震已经不是副将了,而是升成了将军。陈景魁之前被查出通敌叛国,已经被押送回京,和陈将军一起被关进大牢了。得亏陈将军不知情,又一向是皇上心腹,这才逃过了诛灭九族的大罪。

  “你们先走,大军是半个月后才出发的。”宁震笑着说道,抱着闺女颠了颠:“还是马大叔他们护送你们回去,路上要小心些,该带走的东西都带走,带不走的就送人。”

  马欣荣点头:“我都知道,那我们先走,你一个人留在这儿?吃饭什么的,怎么办?”

  “不用担心,军营里有饭。”宁震笑呵呵的用胡子扎闺女的脸:“总不会饿着的,程大娘他们,你也多给些钱,辛苦了这么些年,若是他们愿意跟着回京呢,带回京也行,不愿意就算了,在这边的话,不打仗了,也挺安稳的,军户也有补贴,倒也能过的下去。”

  ☆、第16章

  毫无意外,程大爷一家是要留在白水城的,他们程家,几乎是世世代代都在这里,打仗的时候没离开,更不可能在打完仗之后离开了。

  马欣荣和三个孩子一辆马车,后面一辆装着干粮和水。几年前,马大叔他们能护着马欣荣从京城到白水城,这会儿就更不用说了,路上完全不用担心会错过住宿的城镇。

  原东良一开始还很是好奇,趴在窗口和宁念之嘀嘀咕咕的说话:“妹妹,看,这边的田比白水城那边的要大啊,粮食也长的好。”

  “唔,这边的土地比较肥沃。”宁念之看一眼说道,原东良大惊小怪:“哎呀,看那个东西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啊,那东西能吃吗?”

  白水城是位于西北方向的,气候水土什么的,和内地自然不一样了,种植的粮食也不一样。不过,宁念之只知道这个大道理,她还真不认识那些没处理好的粮食。

  马欣荣也不懂,索性叫了马大叔过来。马大叔就骑着马走在马车旁边,看见稀罕的,就给他们两个讲:“这边的人很少养马的,马儿太贵了,养不起,多是养一些猪牛羊什么的,过年的时候就能杀了吃肉。”

  “那边种茶叶的比较多,你们也喝过茶,只是茶叶是怎么来的吗?就是从树上摘下来的叶子,炮制好了才能泡水喝的。”

  “江南这边种水稻比较多一些,广东那边水产比较多,我记得姑娘特别喜欢吃鱼对不对?那边的鱼种类最多了,保证你有一大半都没见过。”

  临近京城,原东良越发的好奇,也略微有些紧张了:“妹妹,你说,爷爷和祖母他们,会不会不喜欢我?”

  他十岁了,知道事情了,自己和妹妹不是一个姓,不是亲兄妹。而且,他被狼母亲送人的时候,也已经记事了。今年战事不紧张的时候,他还央着父亲带他去找了狼群,虽然没找见。

  该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娘亲和妹妹,以及弟弟,会京城就是在回家。而自己,不是父亲和母亲亲生的孩子,进了京城,那些人,不一定将自己当成家人。

  “他们不喜欢哥哥不要紧啊,我和娘亲,还有爹爹,还有弟弟,只要我们喜欢哥哥就行了。”宁念之笑眯眯的说道:“哥哥也不用在意他们喜不喜欢你,反正你不吃他们的不住他们的不用他们的,他们喜不喜欢,对你有什么妨碍?”

  马欣荣忍不住笑:“念之,谁教你这样说话的?”

  宁念之做了个鬼脸,马欣荣抬手揉揉原东良的头发:“不过,你妹妹说的话,还是很对的,国公府呢,现在是你爷爷的家,以后是你爹爹的家,再以后是你弟弟的家,只要你爷爷,你爹爹,你弟弟喜欢你,别人你就不用太在意了。”

  原东良点点头,伸手捏了宁念之的小爪子:“我不在乎别人的,我就怕他们不高兴,不让我和妹妹玩儿。”

  “那肯定不能和以前一样,你们兄妹俩天天疯跑的不见人影。等进了京城,不管是你还是你妹妹,都要上学念书,你妹妹和女孩子一起上学,你和男孩子一起上学,肯定不能一起啊。”

  看原东良小脸都皱起来了,又说道:“但是,等放学了,你们俩不就又能见面了吗?”

  “那我和妹妹一起上学不行吗?”原东良不满的嘟囔:“在白水城,大家都一起上学的啊。”

  原东良和宁念之是跟着马欣荣念书学习的,但其他的小孩子,都是在学堂念书的,白水城规矩没那么严,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子女孩子都是一起念书的。

  “那不行,京城都是这样的,男孩子和男孩子一起,女孩子和女孩子一起,你们俩学的东西也不一样啊。你妹妹是女孩子,将来要学弹琴画画之类的,还要学做衣服,你是男孩子,要学四书五经,要学兵法,你们俩要是一起念书,那是你跟着学针线啊,还是让你妹妹跟着学打仗?”

  马欣荣原先也是个性子比较直接的,决定做什么,就立马做什么。就好像几年前要出京找宁震一样,不带犹豫的。但这两年,养活了三个孩子,耐性早就被磨出来了。

  这会儿就抱着小儿子开导大儿子:“你要是跟着妹妹学弹琴画画吧,那将来怎么建功立业保护妹妹?妹妹要是跟着你学打仗吧,以后谁还敢喜欢你妹妹?”

  原东良看一眼宁念之,低头嘟囔:“我喜欢妹妹就够了,别人喜不喜欢不要紧。”

  “是,别人喜不喜欢都不要紧,可是,他们会笑话妹妹啊,说妹妹男人婆什么的。”马欣荣笑着说道,原东良叹口气,小大人一样跟着揉揉宁念之的头发:“那好吧,我学本事,妹妹也学本事。那我要是学的好了,娘亲能不能让我和妹妹出去玩儿?”

  “那当然可以。”马欣荣点头:“京城里好玩儿的东西可多了,你们俩要是学习好了,我和你爹就带你们出门玩儿。”

  正说着,宁念之忽然指了指马欣荣怀里的小孩儿:“娘,弟弟醒了。”

  果然,宁安成眼睫毛动了动,眼睛就睁开了,小孩儿迷迷糊糊的伸手:“姐姐。”

  宁念之乐呵呵的抬手去抱,不过,她那五岁的小身板儿,也就能搂着胖乎乎的宁安成靠在车壁上。马欣荣摆摆手:“别急,等会儿。”说着拿了旁边的小尿壶,抖着宁安成让他先撒一泡。

  换了尿布,才放到宁念之身边,宁念之倒是有耐心,搂着小孩儿教他学说话:“爷爷,喊爷爷,你要是会喊爷爷,爷爷肯定会高兴的,这一高兴,说不定就要给你好东西了,可值钱了,能买好多好多糖啊。”

  马欣荣正在一边将用过的尿布放在盒子里,听了这话,就严肃了脸色:“念之,这种念头可不能有,爷爷是长辈,是爹爹的爹爹,要是没有爷爷,也就没有你爹,也就没有你了,你孝顺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孝道,就算爷爷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给你,你都得孝顺他,这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不能因为爷爷能给你买糖,或者你讨好爷爷了就有好东西,你才愿意孝顺爷爷,那万一爷爷要是没有那些好东西,你就不愿意讨好爷爷了吗?”

  宁念之赶紧端正脸色:“娘,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这样教弟弟,不管爷爷有没有好东西给我们,我们都应该对爷爷孝顺,讨他欢心,逗他高兴。”

  马欣荣点头,看原东良:“东良你记住了吗?”

  原东良也赶紧点头,凑过来帮马欣荣整理衣服和小褥子之类的东西。看宁念之撑不住了,就赶紧将小胖子抱到自己身边来。马欣荣就拿了书给他们兄妹几个念,能不能记住倒是不在乎,听见了心里稍微有点儿印象,也算是学习了。

  小孩子无忧无虑的,只担心家里人会不会喜欢,她却是更了解某些人,那攀比之心,从来就没消停过。比衣服比首饰比地位,比相公比孩子,比家里的猫猫狗狗。

  尤其是她那妯娌,简直是看不得别人好。自家的孩子,在自己看来,那自然是样样都好,读书不多怎么了?我孩子健康啊,活蹦乱跳的,能指挥同龄的小孩子打仗,能带领其他小孩子玩耍,有统帅之风!规矩不好怎么了?我闺女活泼可爱啊,懂事明事理,上友爱兄长,下照顾弟弟。

  可她怕防不住别人说嘴,尤其是某些个妇道人家,天天吃饱了撑的,就盯着别人家的事情看,今儿说人家孩子斯文有礼,明儿说别人家孩子长的好看。她自己不在乎,倒是担心孩子小,怕孩子听见了心里不高兴,所以,这两天,就刻意读一些这方面的小故事,等遇到事儿了,孩子心里也不会那么难过。

  来白水城的时候,是日夜赶路,一个来月的时间,回去的时候,也不着急,慢悠悠的,晃了将近两个月才看见京城的城门。

  马大叔喊停了马匹,过来和马欣荣回报:“我瞧着前面的是宁家的管家,夫人,应当是宁家派人过来接了。”

  马欣荣点点头:“过去看看,是的话就让他们过来,马大叔照顾我们一路了,我想着,马大娘应该是在家等着急了,你和那几个大叔就先回家吧,这边就不用你们担忧了。”

  马连山过去一问,果然是来接马欣荣的。马连山他们这些年也是自由身了,又建功立业,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小将了,却是念着旧主的恩情,怎么也要将马欣荣先送回宁家,再去马家见老将军。

  马欣荣推辞不过,只好让马连山他们跟着往宁家去了。

  刚进了宁家所在的街道,大门就被打开,熟人迎了出来:“哎呦喂,大嫂您终于回来了!我可算是将您盼着了!快快让我看看,这几年,在边疆没吃苦吧?”

  ☆、第17章

  马欣荣笑了笑,抬手整理了一下衣服:“吃苦倒不至于,就是有些想念你们,有些年没见了,弟妹这日子看来过的是挺不错啊,都长胖了。”

  二夫人略有些不好意思:“和大嫂比起来,确实是在家享福了,对了,小侄子和小侄女儿呢?几年没见,怕是他们也不认识我这个婶娘了。”

  原东良已经跳下了马车,二夫人一眼瞧见,神思一转就知道了:“这个就是你们收养的孩子吧?挺精神的。”

  “男孩子家家的,孩子爹也想让他有出息,整日里带去军营。”马欣荣笑着说道,摆摆手:“咱们先进去,总不能一直这么站在门口说话,我倒是不累,就怕爹娘在家里等急了。”

  二夫人恍然大悟:“对对对,看我这记性,一看见大嫂就高兴的找不着方向了,竟是忽略了这个事儿,大嫂请进,总算是回来了,娘一早可就吩咐我,让我准备了热水饭菜什么的,赶路这么长时间,就是大嫂不饿,孩子们怕是也受不住了。”

  宁念之趴在车子里逗弄自家弟弟,镇国公府她上辈子生活了十多年,一草一木都熟悉的很,只凭着感觉,就知道马车要在哪儿拐弯,要在哪儿停下,要在哪儿换上轿子。

  原东良是男孩子,精力足够好,一路走着过去,顺便再熟记方向道路。

  大约一炷香之后,他们才算是到了内院。老国公和老太太端坐上方,左边第一个是二老爷,空着一个位置之后是一个十六七的小姑娘。右边第一个是个小男孩儿,接下来是个小姑娘。

  老太太是老国公的继室,比老国公小十岁,老夫少妻。老太太刚过门没多久就生了宁家的二老爷宁霄,但因着伤了身子,养了七八年,将近三十才老蚌含珠生了个小闺女。老来得女,还是唯一的嫡女,自然是千依百顺,捧在手心里宠着。

  老太太自己呢,是肯定不会太待见前面嫡妻留下的孩子的,若是没有宁震,那镇国公的爵位是肯定要给宁霄的。但镇国公可不瞎,前头媳妇死了之后,硬是守孝三年,等宁震五岁了才迎娶继室过门,这种态度,一方面是对亡妻感情深重,一方面,未尝不是给宁震撑腰。

  老太太这边刚过门,宁震就到前院去住着了,白天跟着先生念书练武,晚上来请个安,镇国公还几乎每次都在场,老太太就是想下手,也没那胆量。

  她也就是心里惦记惦记,嘴上念叨念叨。但她这种态度,却有点儿影响了她宝贝闺女。上辈子,宁宝珠就怎么看宁念子怎么不顺眼。当然,宁念之也不喜欢这个小姑姑就是了。

  马欣荣领着孩子们进了门,就有丫鬟送来了跪垫上来。没等马欣荣动作,宁念之就先扑过去了:“爷爷!我好想你啊,你有没有想我?”

  镇国公当即笑的见牙不见眼,抱着小孙女儿连连点头:“想啊,爷爷可想我们的小念之了,你赶路累不累啊?”

  “累啊,坐马车好累的。”宁念之忙说道,又探着身子指原东良和宁安成:“爷爷,我哥哥和我弟弟也想念你了,我爹说,弟弟长的可像爷爷了,爷爷小时候也长这个样子吗?”

  自打宁安成出生,镇国公还一次都没见过呢,就收到过宝贝孙女儿自己亲手画的画像,那画像,也就能勉强看出来是个人。这会儿见小孩儿乖乖巧巧的站在马欣荣身边,靠在马欣荣腿上,那白白净净的样子,和儿子小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一颗心立马软的像是一团面,赶紧招手:“来,安成,认识爷爷吗?”

  宁安成一路上被宁念之教导了好多次了,虽然不认识,但看自家姐姐被人抱着,挺亲近的,小孩儿别看不懂事儿,心明眼亮会看脸色,当即软软糯糯的喊了一声爷爷。

  可把老国公给高兴的,一手一个,将小孙子也抱在怀里。原东良也上前行礼,老国公笑眯眯的点头:“好好好,长大了,功课没落下吧?回头你跟我到书房,我考考你。”

  “是,爷爷之前的教导孙儿不敢忘,功课从不敢落下的。”原东良忙说道,宁念之伸手拽拽老国公的胡子:“爷爷爷爷,放我下来,我要给长辈们行礼。”

  “好孩子。”老国公笑眯眯的说道,看马欣荣:“你教的不错。”

  马欣荣赶紧福身:“夫君保家卫国,教养子女本就是妾身职责,当不得父亲夸奖。”

  宁念之和宁安成被放下来,马欣荣领着他们行礼。因着之前宁念之打岔了一回,老国公正盯着呢,老太太也不敢太为难人,马欣荣这边刚跪下,她就忙不迭的抬手:“快快起来吧,天可怜见的,好好的孩子,在边疆吃苦了,这下子可算是回来了,定是要好好休养几天才行。”

  说着,转头吩咐二夫人:“你和厨房说一声,每日里炖上银耳燕窝,先给你大嫂和你小侄女儿补补身子。”

  又拍马欣荣的手:“咱们女人家,还是要白白净净才好看,边疆那地方,苦的很,怕是胭脂水粉也没什么好用的,你回来之前,你回来的匆忙,我往日里也不知道你喜欢用哪家的,不如这两天,就先用你妹妹的?回头你有合心意的,你自己再去买,这样行吗?”

  “多谢娘为我考虑,只是也不用劳烦妹妹,她们小姑娘家家的,不用胭脂水粉也是亮丽动人,我这上了年纪的,还是遮一遮的,回头我让人去买两盒回来就够用了。”

  马欣荣忙笑着说道,又拉了宁念之兄妹三个过来:“这是祖母,平日里我不是总和你们说,祖母最是和善最喜欢小孩子了吗?还不赶紧给祖母行礼?”

  宁念之嘴甜,就算她不怎么喜欢老太太,也不会这会儿闹起来,笑嘻嘻的就上前行礼,规规矩矩的磕头,宁安成圆滚滚的,跪也跪不安稳,一低头就翻过去了,原东良赶紧抬手将人拽住,帮着他磕头。

  老太太笑眯眯的抬手:“快起来快起来,都是乖孩子,哎,我这些年也没见你们,这逢年过节的,也没给你们节礼,以后啊,咱们慢慢补上。”

  一边说,一边让丫鬟端了托盘过来。原东良得了一块儿玉佩,虽然只有一块儿,但那可是羊脂玉,价值不菲,三千两银子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宁念之得的是同样是羊脂玉,不过,是玉珠子和玉坠儿,加上一副玉耳环。

  老太条揉着宁念之的头发惊讶:“念之还没打耳洞呢?老大家的,这可是你的不是了,念之毕竟是女孩子家,这耳洞还是要打的,趁着小时候打,长的快,以后也不会随随便便合上,你可得多上心这事儿才行。”

  马欣荣忙点头:“是,有劳娘惦记了,我原是想着,这两年打的,只是今年正好战胜归来,就耽误了下来,等安置妥当了,我一定找人给她打。”

  宁安成得的是一方古砚,同样价值不菲。

  老太太偷瞄了两眼老国公的脸色,见老国公神情带着几分赞赏,心里明白这事儿是做对了,虽然心疼这些东西,面上却是不露分毫。

  接着是拜见二叔二婶,以及最后的小姑姑。二叔倒还好,不管怎么说,老爹还在上面,这面子上的东西肯定得做好了。宁宝珠尚未出嫁,所以这见面礼,就不用准备的太贵重,三个荷包塞上金瓜子就足够了。

  这边见了礼,老太太就吩咐了:“反正也已经到家了,以后也不用再分开了,这叙旧呢,有的是时间,你们娘几个赶路匆忙,怕是也累着了,我瞧着老大家的眼睛下面都发黑了,赶紧的先回去休息会儿,晚上咱们再一起吃饭。”

  马欣荣应了一声,行了礼,带了三个孩子回自己的院子。

  马嬷嬷早两年就被送回来了,再加上马欣荣之前留下的陈嬷嬷,两个人早在院子里等着了。一见了马欣荣,就开始忙:“热水已经准备好了,夫人先泡泡,衣服都已经洗过晒好了,每年我们都将衣服晒两遍,保证穿着舒服,姑娘和小少爷暂且住在夫人的院子里吧?大少爷住世子爷年幼时候的院子行吗?”

  原东良有些不太高兴:“我和妹妹要分开住?”

  马嬷嬷是知道这位的脾气的,赶紧笑道:“大少爷现在长大了,当然是要和姑娘分开住了,不过,那院子离这儿不远,也就一盏茶的路程,大少爷回去洗个澡,一会儿还回来呢。那院子是世子爷以前住的,大少爷想不想去看看世子爷小时候住过的院子?”

  宁念之忙过来拉着他手安抚:“哥哥,不要紧,咱们一会儿还一起吃饭呢,以后我也能去哥哥的院子玩耍啊,哥哥到时候可不能赶我走。”

  原东良有些气闷,但这些天,马欣荣也教过他了,虽然不高兴,却也知道这事儿是没回旋的余地的,只好闷闷不乐的跟着马嬷嬷去新院子。

  ☆、第18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7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改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