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七十年代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山楂丸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98 KB   上传时间:2016-07-12 20:20:48

  张学兰满意地笑了笑,又跟秀英闲话家常了几句,叮嘱她早些睡,等所有人都安歇下来了,潘阳压低了声音,忍不住对张学兰道,“西头间房地又漏雨了吧?冬天雪又多,等化雪了,西头间还不得滴滴答答下小雨啊,秀英都快生了,这样真的好吗?”

  张学兰看了潘阳一眼,不以为然道,“怎么就不好了,士云都住这么长时间了,秀英怎么就不能住了?潘兆科,我先警告你,以后我说媳妇的时候,你不准插嘴,我安排什么事你也别插手,你要是敢多一句嘴,当心晚上我跟你干仗。”

  潘阳立马举双手,连声道,“行行行,你爱咋咋地,我是不会管,也懒得管。”

  张学兰这才满意了,一副过来人的架势道,“我是当过人儿媳妇的,我比你可有经验多了。”

  潘阳忍不住低估一句,“你那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开始作妖了吧。”

  不管如何,张学兰说得确实有一定道理,娘们的事就交给娘们解决,她现在是汉子,与其掺和娘们间鸡毛蒜皮的事,还不抵想着去干点正事儿。

  自打秀英回来后,张学兰可没看她是孕妇就供着她,该干的活儿都会使唤她去干,烧个饭,洗个衣裳,喂个鸡鸭什么的,在张学兰眼里都不是重活,越是生产前越是让秀英多干。

  张学兰还跟秀英解释道,“生孩子前多干点活,以后好生!越是不干活,都生的时候就越遭罪,宁克现在多干点,到时候疼了送到公社医院就生,多省事儿!”

  这种话张学兰时常在秀英跟前唠叨,秀英耳朵都快生出茧子了,起初还能应和张学兰两句,后来干脆就不吭声了,任由张学兰说个不停。

  但你要说秀英心里能没有怨言吗?当然有了!

  要知道她跟潘士尧在县城时候,潘士尧体贴她,下了班之后会帮她干点家务活,像冬天大件的衣裳,都是潘士尧来洗,可来家了还好,非但没轻松,任务还重了,家里老少换下的衣裳全得她洗。

  她这个月份,蹲下都很困难了,更别提挫衣裳了,实在没办法,她只能在膝盖下垫件脏衣裳,一只膝盖就跪在地上,这样能稍微舒坦点,还有烧炉膛也是,炉膛口太小,她也只能跪着添火。

  秀英干的这些,潘阳自然都看在了眼里,不禁要搁在心里感概一句,这不就是后来她大妈妈跟她吐槽的,她都快生了,她奶奶还在虐待她,而她爷爷,眼看儿媳妇这么受罪,一句公道话都不说,在她奶奶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

  现在不就是她一个屁都不敢放吗?!

☆、第29章 号三更

  眼看就春节了,潘士尧二十三祭灶之后才回的家。&他们单位给统一发了年货,二十斤的大米还有五斤豆油,外加瓜子花生两包,想着过年回来少不得吃家喝家里,潘士尧把这些东西都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带了回来,另外他又给了张学兰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可快抵他两个月工资了啊,张学兰不愿意要,心疼她儿子挣钱不容易,张学兰道,“我手里头有钱,眼下我和你阿哒都不用你养活,你把自己顾好了,别再让我跟你阿哒操心就成了,这钱你自己留着,等秀英生了孩子,你花钱的处多着呢。”

  话虽这么说,潘士尧还是执意把钱塞给了张学兰,道,“马上就过年了,家里这么多人,吃喝开销都得花钱,你和阿哒手里有钱是有钱,这是我的心意,娘你收着吧,留着你和阿哒买衣裳买吃的都成。”

  张学兰嘴上推脱不要,可心里还是止不住高兴,她儿子心里惦记着她这个老娘,她能不高兴么!

  二十三祭灶之后,大扫除、蒸馒头、蒸包子、炸菜丸子还有炒瓜子、花生,这些活儿都得干啦。张学兰觉得自己每天可忙了,杂碎的事特别多,前头列的事挨个来,每天干一样,就干到大年三十啦。

  在这期间,无论张学兰干个什么事,都会让秀英给她打下手,止不住给秀英使唤的团团转,秀英不敢给张学兰脸子看,晚上睡觉时,躺在潘士尧怀里,少不得要嘀咕她今天干了哪些哪些活,都快累死啦。

  潘士尧认真听着她絮叨,抚摸着她的大肚皮止不住安抚她,“我们在阿哒娘跟前孝敬的时间少,难得回来一趟,干点活也是应该的,你要是觉得太累...等过完年回城里,我多干些活弥补你成不成?”

  听潘士尧这么说,秀英心里舒坦了许多,她也不是真要潘士尧帮她干活,更不是有心指使潘士尧跟他老子娘吵架,她只是白天太憋屈了,如果再不找个人发泄下,她就要憋疯了。

  年关期间,家里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也没人注意秀英的情绪。越接近过年,老潘家杂货铺生意就越好,老农民们从年头忙到年尾,终年到头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就指望过年这段时间能‘奢侈’一把,能好好吃好好喝,所以老潘家别的东西卖的倒是一般,唯有烟酒和零嘴儿卖得最好,一度都给卖断货了。

  续接不上货可就等于是断了财路啦,潘阳心里止不住发急,奶.奶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这么坑爹,想进个货还得看看有没有货给你进。

  潘士尧建议道,“阿哒,实在不行我再去找我们队长,让他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给我们发一批货。”

  这可不是好办的事啊,要知道潘士尧他们贸易经理部每趟从外边调运过来的货都是有上头安排下放的,按照县、镇、乡、村,逐级别调到供销社或者个部门里,像老潘家这种‘非法’杂货铺,可不在他们供应范围内。

  潘阳道,“这恐怕太为难你们队长了。”

  因为老潘家杂货铺的事,潘士尧已经没少动用方建国的关系,眼下潘阳也是怕总劳烦人家,心里过意不去。

  潘士尧道,“实在没办法了,我们总得试一试,有情后补,欠队长的人情以后我慢慢还。”

  潘阳这才道,“那也成,以后他用得着我们,我们尽力帮他就是。”

  父子二人商定后,潘士尧没打岔,当即就同潘阳一块骑自行回了县里,带了年前这段时间从山里打到的野味去方建国家登门拜访。

  私自调运货物确实让方建国为难,这可不是小事,如果给上头知道了,他饭碗都得丢。方建国想了许久,方才想到个折中的法子,他对潘阳道,“老潘你看这样成不,合格货我是不敢调给你,我从临县找人给你再调残次品,就是你们可能麻烦些,要自己去取货,你要是觉得划得来,我立马就给你联系人。”

  不就来回花个车费嘛,依然很合算,潘阳几乎毫不犹豫的就应下了。待方建国联系好之后,潘阳父子二人一起去临县,当天就乘汽车打了个来回,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回来之后就是大包小裹,等赶回县里天色太晚,没法再骑自行车回家了,父子二人少不得要在县里留宿一夜。

  潘阳有心感激方建国,又做东请方建国吃了顿便饭,两杯酒下肚后方建国忍不住感慨道,“老潘啊,帮我劝劝士尧,这小子不愿意在我这干啦,说什么要辞职自己单干,这不是难为我嘛,他可是我的老帮手啦...”

  如果不是从方建国嘴里,潘阳还不知道潘士尧竟然要辞职单干,忍着心里的震惊,待饭局散了之后,潘阳立马逮着潘士尧问道,“怎么突然就想辞职了?”

  潘士尧单手推着自行车,踢了踢脚下的石头子,半响才道,“不是突然,我已经想了很久,开年回来我就提交辞职报告。”

  潘阳紧接着问道,“那有打算要做什么了吗?”

  潘士尧道,“先做点小买卖吧,具体做什么我还没想好,阿哒你之前也说过,小西门的房子位置好,无论做点什么都不会亏赔,总比我一个月领三十来块死工资要好。”

  孩子大有自己想法了,也不是潘阳能左右的了的,况且潘阳心里清楚,潘士尧经商发家靠的可不是她爷爷,眼下潘阳只能对他道,“你想清楚就成,有需要阿哒帮忙的地方,你再跟阿哒提。”

  潘士尧却道,“阿哒给我买房子已经出了够大的力,我已经大了,不用阿哒总操心,孬好我在贸易经理部学会了开汽车,这本事可不是人人都会的,不会难倒我的...”

  听潘士尧这么说,潘阳多少放下了心,潘士尧不是潘士勋,他是兄弟几个里最有主意的,与其说他是潘阳的儿子,倒不如说更像兄弟,潘阳可没少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弄到了货源,老潘家杂货铺得以正常运行,年前年后,走亲访友的没少过来拿货,不仅他们潘家村的人来买,就是村里村外路过的,都少不得要拎些东西走。潘阳算了下,这个春节老潘家杂货铺竟然盈利了两百来块,可算是一笔大收入了!

  热热闹闹的翻过七九年这个年头,老潘家的下一代终于来了!

  那是年初五的早上,秀英起床后肚子就隐隐作痛,起初她没放在心上,因为这几天她总是有阵痛,她把这事告诉了张学兰,张学兰经验老道的告诉她,“临产前多少都有这种现象,不是大事,每天可能都会疼两下,越接近生疼的次数越密...”

  秀英疼了几天,没想到今天疼得次数这么频繁,今天可是小年呢,还得包饺子晚上再吃一顿,下午她在擀面皮时羊水就破了,顺着裤子流了下来...

  彼时潘阳正在扫院子,见秀英疼叫了起来,吓了一跳,她哪见过生孩子的场面,惊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潘士尧就更无措了,呆在了原地,不亏是父子两,一个傻样!

  张学兰没好气的骂道,“都傻站着做什么,一个去五叔家赶老驴来,一个过来扶秀英啊,我扶不住她啦。”

  父子二人这才回了神,潘阳忙不迭去赶车驴车,潘士尧则是半扶半抱让秀英往大门口挪步。

  张学兰早就回屋里收拾生孩子要的东西了,草纸、毛巾、包孩子用的小包被,还有破床单缝成的尿布...

  等全部收拾好,潘阳也赶驴车过来了,合力将秀英抬上驴车后,张学兰又从家抱了一床被子盖在秀英身上,原本潘士云也要跟去,被张学兰撵下了驴车,让她在家好好看家,别去添乱...

  这个年代,条件好点的家就去公社医院花个两三块钱生孩子,条件差的,直接在家就生了,就由她们的婆婆帮忙接生。

  原本张学兰想让秀英直接在家生得了,潘阳坚持不同意,生孩子孬好是在鬼门关走一趟,而且家里不卫生,如果感染了怎么办...现在的医疗水平这么差,那害的可就是一条人命啊。

  公社医院只有一个从县医院退休的老医生,他肩负了整个公社所有的医疗问题,内外妇儿他全能上手,眼下也是他来给秀英接生。

  秀英一看要给她接生的是个老头子,瞬间瞪大了眼,嚷着要回家让婆婆给她接生,这可是个男人啊,怎么方便!她还要不要见人了!

  当初张学兰让秀英在家生,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这个年代还比较保守,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妇女,格外在乎这些,总觉得哪怕对方是个医生,可只要是个男的,让他看了生孩子的那处都很丢人。

  秀英不愿意待了,让潘士尧扶她,她要回家!

  潘阳火大的吼了一句,“好了,给我躺好!都这个时候了,还在乎这些有的没的,医生面前不分男女,躺好了就在这生!”

  大约是潘阳从没当着秀英的面发火过,咋一见潘阳吼她,秀英还是有些怕,只能乖乖在床上躺好,何况她确实疼得不行了,总感觉下一秒就有东西要从下面出来...

  公社医院是两间小平房,秀英就在里间生产,他们都在外间候着,本来以为会生很久,没想到还没一个小时,孩子就呱呱坠地了,里面传来了婴儿啼哭声。

  这一声洪亮的啼哭声可把张学兰给乐坏了,只是她还没高兴一分钟,里头的老医生就出来了,对张学兰道,“生了个闺女。”

  张学兰原本的笑就这么僵在了脸上,半响才啊了一声,收了脸上的笑,失望道,“丫头片子?”

☆、67.30号一更

  在解放前后这段时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们家境多数比较困苦,穷人家的孩子长到十来岁了还在穿开裆裤,男孩子光屁股就光屁股了,也没啥好害臊的,女孩子就要多遮掩些了,从六七岁开始就在裤子上多缝个布片用来遮挡下.身,偏北方的老百姓称之为布片子,或者屁帘儿,到这个时期又喊它‘片子’,片子又是小女孩专用,但凡哪家生了个女娃娃,我们打小就可以称之为‘丫头片子’。

  不满,又有些蔑视。

  可想而知,我们极为重男轻女,又极度渴望抱孙子的张奶奶是有多么失望,多么不满!

  张学兰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拉长着脸,一副谁都别惹我的架势,连进都不进去看一眼小女娃。

  潘阳早就知道头胎是个闺女,她可没什么重男轻女的观念,小娃娃出生了,只知道开心,毕竟小包被里包的可是她大堂姐呀!

  潘阳小时候就是她堂姐带大的,姐两个关系亲密,跟亲姐妹没啥差别,她堂姐工作的早,那会儿潘阳才上中学,平时穿的用的,不少都是她堂姐买的,当时潘阳那些同学可没少羡慕她,就是亲姐对待妹子也不过如此呢。

  正因为这样,潘阳对她大伯一家子才格外亲厚,相较之下,她跟二大爷、小叔还有她姑关系就不怎么样,人的关系都是相对应的,他们对潘阳不冷不热,她自然也就对他们没那么上心。

  潘士尧已经先进去给秀英穿好衣裳了,潘阳瞅了张学兰一眼,问道,“你不进去看看?”

  张学兰没好气冲道,“要进你自己进去,我不去!”

  知道张学兰的德性,潘阳也就不管她了,进了里间,从潘士尧手上把她大姐接过来自己抱抱,盯着她大姐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脸,跟个小老头似的,潘阳忍不住道了一句,“有点丑啊。”

  闻言,秀英差点没哭出来,在知道她生了个闺女的那一刻,秀英的心就沉到了谷底,倒不是她不喜欢这个孩子,而是在这个整体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没有儿子在婆家腰板就挺不直,原本秀英就察觉到她婆婆不喜欢她,这下可好,更不会待见她了!

  眼下就连她公公也嫌弃了,秀英瘪瘪嘴,到底没忍住,抽泣了起来。

  见她这样,潘士尧忙给她擦了擦脸,嘴里劝道,“哎呀,闺女就闺女呗,又不是不能再要了,哭个什么劲。”

  虽然潘士尧也希望头胎是个儿子,但他跟张学兰的重男轻女不一样,对他来说,这可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就算是闺女他也喜欢,小小的一个,抱都不敢抱,生怕把小东西给抱坏了...

  潘阳也道,“士尧说的是,孙女一样好!”

  秀英不知道面前站的两个男人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可不管是真话假话,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最需要的是宽慰,是关怀,听他们这么说,她心里好受多了,与此同时秀英又打心眼里感激她公公,因为她心里明白,她公公才是家里的一家之主,如果她公公再不说句话,那她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才好了。

  生完孩子之后就该收拾东西回家了,潘阳抱着小东西,潘士尧把秀英抱上了驴车,又给她盖好了被子,从兜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帽子,让秀英戴上。

  而张学兰呢,心里堵得慌,别人都走了,她还留着做什么,只能不情不愿的拎着东西跟上。

  回到家之后,她再也忍不住,在厨房里跟潘阳发牢骚,甚至道,“你说这生女孩是不是会遗传?你看秀英她娘,生不出一个儿子,只有秀英和她姐,秀英她姐也是头胎就生了个女孩,到了秀英又是这样...你说秀英会不会也跟她娘一样,生不出个儿子来?!”

  一想到这里,张学兰就开始害怕,想她可是生了四个儿子的人,怎就摊上这么个肚子不争气的儿媳妇?!

  潘阳实在被张学兰的那套理论给雷到了,一阵无语,半响方才劝她道,“生男孩生女孩又怪不到秀英,是士尧决定的,你瞎想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我可得先告诉你啊,别总在士尧面前拉这个脸,生都生了,这到底是士尧的闺女,你总这样,他也会不高兴你的。”

  张学兰哼了哼没吱声。

  潘阳道,“行了,先打几个荷包蛋给秀英吃了吧,她刚生完身子虚,给她补补吧。”

  张学兰侧侧身子,没好气道,“要做你做,我可不给她做,我忙着呢,就因为她,我连猪还没来得及喂!”

  潘阳拿她没办法,只好道,“行行行,你不做拉倒,我做,我来做行了吧!”

  说完,潘阳就去地窖里拿了鸡蛋,家里鸡鸭鹅养的多,平时得蛋根本吃不完,家里也不缺卖鸡蛋的钱了,全都存了下来,张学兰腌了一部分咸蛋,剩下的张学兰原本就是打算等秀英生完孩子坐月子吃的,现在可好,估计她肠子都要悔青了...

  别的地方习俗潘阳不清楚,反正潘家村这个地方,但凡家里哪个女人生了孩子,坐月子期间必吃的食物就是糖水荷包蛋,还要把馓子一块泡进去。

  荷包蛋泡馓子一般是早上吃,中午就吃鸡汤或者排骨汤之类的汤泡米饭,晚上就用中午剩下的鸡汤、排骨汤下面条。

  三顿饭之中,又以早饭最重要。另外,他们这边还有个习俗,产妇吃鸡蛋的数量代表婆家对你的看重程度。

  要是婆家疼你的,早饭就给你打十二个鸡蛋,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十二个鸡蛋绝对是家庭条件很好的才能吃得起,要是婆家对你还算实在的,一般是六个到八个鸡蛋。

  当然,以上都是生了儿子的媳妇才有的待遇,要是生了闺女的媳妇,那可就不好说了,对你还算仁至义尽的,就给你三四个鸡蛋吃,要是碰上格外重男轻女的家,一个不给你吃也就这样了,乖乖跟着婆家啃馍馍头喝稀饭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七十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